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16-【兵要-7】

作者:潘长宏

2023年1月24日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随其叔父诸葛玄去荆州(今湖南湖北一带)投奔刘表。叔父亡后,他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专注于治国用兵之道。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图谋发展 ,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在接见刘备时,向刘备论述了天下形势,深得刘备赞赏,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从此开始辅佐刘备。公元208年,刘备采纳诸葛亮的计谋,联合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形势。接着他又帮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并于214年攻入四川,占领成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他为丞相。 

      222年,刘备亡,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刘备嘱咐辅佐后主,被封为武乡侯。接着他平定了南中,并从227年开始,北攻祁山与魏国争战。234年,病死于五丈原(陕西歧山南)军中,终年54年,溢号忠武侯。 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统军征战,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为蜀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非常精通古代兵法,加上自己丰富的战争经验,编著过多种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诸葛亮集》(中华书局)。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编撰了《诸葛亮集》中的《兵要-6》原文如下:

    【兵要-7-原文】

      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

    【兵要-7-译文】

    良将排兵布阵时,慎重地选择人员安排任务,不自己举荐人员去把守某个碍口;用规章制度来衡量功劳,不自己揣度。如此,则有能力的将领不会被隐蔽,没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粉饰,有虚假荣誉的人不能被晋升。

    【兵要-7-释义】

    诸葛亮把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将领作为治军的核心。“国以军为辅,……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于所任之将也”。即军队的强弱决定于将帅的才能。他认为“夫将者,人之司命,国之利器”,“夫将者,人命之所悬也,成败之所系也,福祸之所倚也”。将帅是国家的栋梁,是英明杰出之人才。不仅肩负着无数士兵的生死、战争成败的责任,而且也身担国家存亡的责任。将帅如果选择得当,军队就会强大,国家安全就有保障,反之国家就处于危难之中。

    那么,诸葛亮是如何选择将帅的呢?德才兼备,选贤任能。他首先指出将帅具备“德”的重要性。他对德的标准当首推“忠”。“人之忠也,犹鱼有源。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即是说,忠是为人之本,守忠是良将立志扬名之基。他在《将苑·将志》中提到“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一意而已”。且要求将帅“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等。诸葛亮对将帅强调以德为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其军事素质和作战指挥才能。他要求一个优秀的将帅应该是能“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战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出军任将,张擒敌之势”,否则,“若将无思虑,士无士气,不齐其心,而专其谋,虽有百万之众而敌不惧矣”。他指出“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行其事”,且“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诸葛亮还根据“将之器”将将帅分为六类,即“十夫、百夫、千夫、万人、十万人、天下之将”。这六类将帅,不仅要拥有才能,而且要具有德能。如万人之将要具备善于体察部属苦劳饥寒的仁德等。此外,诸葛亮还根据大将在战场上的表现将他们分为三个等级。将“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先动后用,刑于无刑”的将帅列为上等,将“师徒已列,戎马交驰,强弩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敌人告急”的将帅列为中等,将“身中矢石,争胜一时,成败未分,我伤彼死”的将帅列为下等。如此分类将帅,对将帅的才能要求是极高的。


  

    诸葛亮对将帅严格要求和选拔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将士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气氛的和谐。并善于培养和爱护军队内部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他说“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功之。将若能此,所向必捷矣。”.在如何激励将士方面,诸葛亮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诸葛亮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对士卒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他治军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还要求将帅“中察人事”、“察众之心”、知“人之心腹”。就是为了把握士卒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此,诸葛亮在《人和篇》中指出:“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自战矣。若使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胜于匹夫,况众人乎。”所以诸葛亮坚决反对军队内部步调不一,拉帮结派,互相倾轧。他认为一个好的将领对部下要“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要“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固也。”。“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战者为爪牙”。这反映出治军之细。正是诸葛亮这种不拘于死板模式的机械要求,衡量千军万马,加上调度有方,打起仗来收到了“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第三部分)
《孙子兵法》读后感
诸葛亮的主要兵学著作与思想,军事理论论文
《淮南子》卷15兵略训诗解12将诚民从三势二权
诸葛亮兵法解读——兵权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张飞篇(尾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