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辅行诀 五脏用 药 法要》五脏 针刺条文探析

裴丽敏赵志恒杨国荣

1《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简介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为梁代陶弘景所著,保存于敦煌藏经洞。1907年被看守藏经洞的王道士私藏,卖与张俚南先生,后传至其孙张大昌先生。文革之后,原卷遭到焚毁,现存的文献大多为张大昌先生和弟子们的手抄本,各版本之间也稍有不同j,所幸原稿的学术思想得以较完整的存留。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杂病论》所记录的医方是源自《汤液经法》,同源而异流]。其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与《伤寒杂病论》的互相补充上,更为重要的是其组方思想,以药物之味的五行属性配伍组方,是现存仅有的一种学术思想。现代医家多探究其方药规律,而少有探析其针刺条文意义者。《灵枢·经别》日:“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因此,书中针灸条文的意义也是值得探究的。

2《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针刺条文

书中相关条文分别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辨肝脏病证》:“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吭琉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邪在肝,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腑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辨心脏病证》:“心病者,必胸内支满,胁下支痛,膺背肩胛问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辨脾脏病证》:“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辨肺脏病证》:“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输,背第三椎傍,以手按之快然,仍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辨肾脏病证》:“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瘀血者尽取之。”

以上六条五脏针刺条文多源自《素问·藏气法时论》及《灵枢·五邪》,又与其条文有所不同。在辨肝脏病证的条文中,《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提到“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只提到“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将刺血治疗具体到经络,《素问·藏气法时论》更强调病症表现;在辨肾脏病证的条文中,《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提到“视有瘀血者尽取之”,《灵枢·五邪》中为“视有血者,尽取之”,可见《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对刺血治疗中的“血”“瘀血”其中的不同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辨脾胃病证的条文中,《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日:“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灵枢·五邪》日:“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加以对比可以看出,《灵枢·五邪》中的条文更加系统具体的从阴阳(寒热)、有余不足两个方面谈论脾胃病,《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只从阴阳的不足方面着手,未提到“有余”,可能与全书语言精炼、言辞简洁有一定关系。

3《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针刺特点

3.1重五输穴取穴经典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针刺条文中,共提到腧穴7个,其中5个穴位为五输穴,分别是行间、足三里、委中、涌泉、昆仑。在寒中于肝时,用肝经荥穴(木经火穴、木经子穴)行间驱除肝之寒邪,疏肝理气,引气下行,又内有实邪,则泻“其子”,又补胃经合穴、下合穴(土经土穴)足三里以温中焦、理气活血,使气机得以运化,以去除气滞,又“见肝之病宜先实脾”,以土生木,木生火,以中焦脾土温化瘀血,加速瘀血的消除。在心病有变时,取郄中,即肾经合穴(水经土穴)委中穴用刺血法,水火相济,不仅可驱邪外出,使邪随血去,亦以委中穴,调节气机活血化瘀,又合“腰背委中求”之意。在邪客于脾胃,寒热之时,取胃经合穴、下合穴(土经土穴)足三里,以调节气机、调理脾胃,补虚泻实,又合“肚腹三里留”之意。在邪气人肾时,选取肾经井穴(水经木穴)涌泉、膀胱经经穴(水经火穴)昆仑放血,表里经相应和,以水生木,木生火,以火的温煦,木的调达,驱邪外出。

条文提到的腧穴中,包括背俞穴1个,即为肺俞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素问·长刺节论篇》中提到:迫藏刺背,背俞也。由于背俞穴与脏腑间的特殊联系,故背俞穴不仅能反映其脏腑的虚实盛衰,对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病治阳,也指出了背俞穴主要治疗五脏疾病。邪客于肺则咳喘,又肺主皮毛司卫气,邪犯于肺则肌肤疼痛、寒热不调、汗出,邪实则喘促、甚则憋气。肺俞穴主治咳、喘、咯血、阴虚骨蒸潮热、盗汗,配以缺盆浅刺,刺在卫分,以发表邪,则表里同治。

条文中提到的非特定穴1个,即足阳明经缺盆穴,《针灸甲乙经》记载: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主之。寒热疬适,胸中满,有大气,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肩引项不举,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缺盆主之。《灵枢·经脉》篇中也提到手少阳经、手太阳、足少阳经经经络循行“人缺盆”,手阳明经经络循行“下人缺盆”,因此,有近代学者研究认为,缺盆穴为足阳明脉气所发,并与手三阳经、足少阳、会于此穴,提出缺盆穴为第102个交会穴。在临床治疗中,缺盆穴广泛应用于肺系、颈肩部、上肢部等相关疾病,尤其是肺系疾病,缺盆穴可以调节中焦脾土,以土生金,调节脏腑功能,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条文中只提经络而未说明具体腧穴2条,分别是肝病虚实病症时取厥阴、少阳血者,和心病虚实病症时,取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络;但就条文中取用五输穴相生为用的特点,在肝病虚实病症时拟用胆经合穴、下合穴(木经土穴)阳陵泉、肝经合穴(木经水穴)曲泉,以水生木,调理中焦肝胆气血;再心病虚实病症时拟用心经井穴(火经木穴)少冲、小肠经井穴(火经金穴)少泽,取“井主心下满”意,又以木生火,火生金,补虚而泻实。

3.2重刺血法调气行血

条文中,提到刺血疗法4次,分别是肝胆病的虚实病症时,取厥阴、少阳经腧穴刺血;寒中于肝时,取耳间静脉刺血;心病的虚实病症时,取手少阳、太阳经及舌下络脉刺血;邪气入肾时,取涌泉、昆仑2穴刺血。

近代考证认为,刺血疗法源于春秋之前,发展于战国至唐代,形成于宋元时期,完善成熟于明清。其适用病证不仅在实证、虚证、热证、瘀证、痛证,也对发热、瘫狂、疟疾、腰痛、头痛的论述较多,此外还论及水肿、臌胀、癃闭、痰厥、痹证、尸厥、疮痈、外伤肿痛、重舌、音哑、产后血晕等内外科、妇科的疑难杂症。在作用机制方面,刺血疗法主要是通过泻热驱邪、化瘀通络等途径,从而祛除邪气,恢复正气,获得治疗效果8J。可见刺血疗法的关键之处是“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现代医家总结刺血疗法应用于18类系统疾病、216个病种J,可见其应用广泛。也有医家对血液指标、血管功能、脑保护、内分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以探究刺血疗法的功效。

3.3勿忘补泻补虚泻实

条文中提到补泻法应用2次,用的穴位均为足三里,分别为寒中于肝时补三里以温胃中;邪客脾胃的寒热之证时,“调其三里”,调理阴阳,这其中也必包含有补泻足三里之意。足三里为调理中焦脾胃、调理气机的要穴,常用于癫狂、中风不省人事、心悸、胸闷、胃脘痛、呃逆、腹痛、泄泻、下肢痿痹等疾病的治疗,功能健脾和胃、通经活络、扶正培元¨,运用补泻手法,更加能发挥其作用。

纵观《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全文,五脏的大小补泻汤数条,可见本书整体注重补泻应用,因此,本书选用的条文,也是注重补虚泻实的。《灵枢·经脉》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因此,条文中提到的腧穴,也应辨证选取补泻手法,以达到最佳的针刺效果。

3.4点穴浅刺多法齐用

条文中采用点穴法、浅刺针法各1次,均出现在邪客于肺时,取肺俞点按、缺盆浅刺。这2个穴位,不同于条文中普遍采用的五腧穴,也没有运用出现次数最多的刺血疗法,而是采用了点穴法和浅刺针法,可见在治疗上,本书注重多种方法一齐运用,形式多样,以达到治疗效果。

点穴法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法之一,是通过穴位的点按达到治疗效果。现代有研究认为点穴可以激发人体正气,调动机体血气,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使人体衰退的脏腑机能得以恢复或加强,从而寒则暖、火则息、湿则化、风则散、燥则润而百病除也;手法可分为泻法、补法、调法三大类¨,可起到镇定、激发、双向调节的作用,且刺激量较小,易于接受。

浅刺法在《内经》中应用广泛¨,应用的穴位多为皮肤浅薄之处,或者内有重要脏器之处。《针灸甲乙经》中提到的“刺入一分”的穴位有14个,系统整理了皮部一络脉一经筋一卫气的相关理论,以指导浅刺14]。缺盆穴位于锁骨上窝正中,皮肤浅薄,内部又有肺脏,因此采用浅刺手法,依《针灸甲乙经》中的理论而言,缺盆穴可以调节手三阳经及足阳明经的卫气,可固卫而祛邪。

4结语

纵观《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全书,条文虽不过百条,但囊括了五脏虚实病症,用药味数少而用药配伍精妙,注重君臣佐使之法,又以道家五行体用思想为指导,精简深厚,包含有强烈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其中的五脏针刺条文,取穴少而重用五输穴,多用刺血疗法,同时补泻手法、点穴手法、浅刺手法,多种方法共用,为现代临床针灸取穴的辨证思路、治疗手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近代医家多研究其方药组成奥义,忽略了其中针灸条文的价值,然“拯救之法,妙用者针”,挖掘书中针刺思想的精髓,用以指导现代临床,也应该是针灸医家的愿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打开经方之谜的钥匙
特定穴系列——背俞穴、募穴
试探《内经》针灸处方用穴的基本规律
【引用】董氏奇穴 --董氏特有针法+《学董氏奇穴》1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六 五脏泻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