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心病”的调理思路和方法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百四十九。]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郤中血者。”——《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

(接前文)这一条经脉《素问释义》里边讲的为什么会有病呢?因为“诸病皆经气郁结也”,其实是这些病,只要是实证,大多数都是郁结。郁就是郁闷的郁,结就是打结的结,其实很多病大多数都是郁闷打结了,打了结之后解不开了他就疼痛,所以中医学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原则,那是什么呢?叫做疏通经络或者叫疏解气进行导血,把气疏解开,然后再导引血脉,身体就好了,其实中医学的这个治疗方法这是第一步,一般来讲我们要是治病的话,大多数都是第一步先疏解开,无论是脾胃的气郁结了,你是健脾理气也好。还是心脉,还是肝,还是肺气郁结,还是肾气郁结,总而言之,你先打开这些结。这就是第一个类型。

第二个类型就是虚,虚的话,你就需要补,是补气,还是补血,还是补阴,还是补阳,还是阴阳并补,还是气血双补,总而言之,就是把这些结打开之后,你再给他进行调补,调补完了之后再进行全方位的疏导,最后都要复归于脾胃,就是结尾的时候都要用脾胃的这些中药方剂,最终把后天之本养足之后,再给他巩固一下,接下来就预防再次复发,同时还能把身体的气血补足,所以最后就是调脾胃,巩固疗效,这就是整体的三步。

第一步是疏导经络,疏解郁结,第二步是补虚,第三步是调脾胃,基本上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就是这三步。无论针灸还是方药,还是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这样,所以我们看到临床中的患者,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瘀,一类是虚,一种就是堵上了,第二种就是不足了。我刚才讲的就是先疏导这个瘀,然后再补虚,极少数的情况下,就是如果亏的太严重了,太虚弱了,这时候是先给他把身体底子稍微补一补,一般来讲我都是用食疗的方法帮助他补助元气,之后再进行疏导,疏导之后再正式给他补这样一个思路,最终结尾还是用复归于脾土这样一个思路来给他进行收尾,收尾的同时预防疾病的复发,同时也补了气血之后,后天之本,(@中医彭鑫博士)气血足了之后,人体的免疫力,就按照现代医学来讲,人体的免疫力,还有代谢,还有神经各方面的系统都会达得到增强,增强之后他的体质就会变好,这样一来的话,不仅预防了疾病,而且还增强了体质,这就是整个的治病过程。

所以我们读了这段经文,大家就知道《素问释义》里边讲的“诸病皆经气郁结也”,这个地方就是把大部分的疾病归类,归类为经气郁结,所以为什么《黄帝内经》的下半部《灵枢经》重点讲针灸呢?其实他就认为在上古的时代,那种特别虚的人不多,但是瘀的人特别多,所以用针灸疏导经气,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按照现在的方法,我在门诊上提倡的服用中药也可以,服用中药也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疏导气血,同时还要配合运动,一天每天要保持保证一小时的,这样一个适当的运动,同时还要早点休息,饮食要干净,要清淡,不要大鱼大肉,不要过于油腻,也不要过于口味重,太重油重盐的东西都要少吃,这样一来的气血就能通行的比较好,这个人的身体就会感觉到非常干净,气血非常通达,也不至于血液那么粘稠,整个人的气色特别光洁光亮,这就是通过饮食、睡眠、运动,再加上中药,就能把这些郁解开,解开了之后,再给他进行补虚,就能化得动了,身体就能吸收的了,这就是整体的这样一个治疗的思路。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百四十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的奇经八脉也是药
《黄帝内经》第五十八课·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一节
老中医送给你治疗一切妇科病、男科病的神药!快快收藏!
赵国定:养护脾胃治心脑
中医教你敲打三焦经,让你气顺百病消
认识中医人生36: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