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杂谈:真善美相得益彰/假恶丑互为表里

  

  

  

  

  

  

  

  

  

  

真善美相得益彰,假恶丑互为表里。

          动物世界,丛林法则,不存在道德评价。类人猿转变为类猿人,人类渐渐通过劳动生产,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人类打破丛林法则,日积月累,逐渐离开动物世界,走向异于野蛮的人类文明的道路。

         人类物质层面,具有类似动物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恶性膨胀不能遵守群体行为规范,通过劳动生产获取生存和发展需要时,则会选择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损害他人及社会来达成目的。

         这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行为,必然遭到他人和群体厌恶、反对和憎恨,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这种“恶”行“不可告人”,必然会玩弄花招掩盖真相而制造“假”象,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所以,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恶”和“假”互为表里,往往同时并存。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恶”和“假”损人利己,被视为“丑”,此即“假恶丑”并称的社会共识。

           同样道理,与“假恶丑”相对立的反义词,“真善美”自然产生。前者是人类在特殊环境,采用“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表现出的动物性即兽性。

          后者(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实践过程,分工合作互助友爱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美品格和风习,即是人类开创的社会文明,概括起来就是美丽的人性。

人性~文明~文化/概念

         文明是野蛮的反义词,是指推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步的活动和产物,分为物质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交流两个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化是物质生产劳动中互助合作思想交流产生的真善美的内容、形式和活动,与精神文明内涵相重合,精神文明比较概括和宽泛。

         慈善指人类社会扶贫济困活动,是人类互助合作均衡发展的需要,是真善美的直接表达形式。

          文明与野蛮,即人性与兽性,因此概念很大。民俗文化,农垦文化,社区文化,军旅文化,校园文化,只指不同领域。人性~文明~文化,是同向的人类社会真善美概念的表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坚持“真善美” 唾弃“假恶丑”
两面派是人类常态
文化最重要的是真善美
【郁氏文化】“真善美”与“假恶丑”(文/郁光涛)
真善美之解读:为善现真方知美
《人们的最高行为准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