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胎家庭大宝的心理健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 好教师家庭故事

本文为 金华东 参加好教师活动:“中国好教师·教育故事集”征文出书计划 的原创作品。

好教师希望利用自己的平台影响力,将更多的好教师和好故事分享给所有人。(投稿方式见文末)

走进学校,常看到的就是一个个看似普通,却有各自特色的班级。学生每天八个小时在班级中度过,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我——一个刚在班主任岗位上起步的年轻班主任,该如何做呢?

发现问题 及时跟进


暑期家访时,发现这个班里竟有好几个二胎家庭,当然这跟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有关。

开学后,统计全班总计43名学生,其中二胎家庭有6个。询问其他班级情况,本年级平均每个班都有5到6个二胎家庭,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也许这个比例日后还会逐年上涨。

这个情况在以往班级中比较少见。

由于之前大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二人,再加上老人,往往是多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

如今家里有了两个孩子,老人年纪上去体力渐渐跟不上了,于是父母双方必须权衡,谁赚钱养家,谁照顾孩子,当然留下来照顾两个孩子的,一般以母亲居多。

但无论是出去赚钱的一方,还是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的一方,所承受的压力都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多得多。

……

一次翻阅朋友圈,无意中看到班里陈同学的家长发了如下大段文字:

孩子昨晚一回家就开始做作业,想着能早点出去玩。然而作业出现很多错误,又因为不愿订正的态度问题,我取消了他心心念念出去玩的机会。孩子爸也在旁边说,就你这样,以后再也不要想我们带你出去玩了!孩子哭得很伤心,边哭边做题,本来几分钟就可以做完的,最后硬生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订正完……


一晚上我都在挣扎和内疚,最近怎么把生活过成了这样,动不动就生气发火,让老公和孩子都心情不好。


我们作为家长到底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说好的慢慢来,说好的耐心,说好的培养自信……真的好心疼、可怜自己的娃啊,特别是想到他被我们骂了之后,还那么爱我们,就算哭了近一个小时,还要找我要抱抱才睡觉……亲爱的,我该拿你怎么办?

这段文字下面配的是几张家庭生活照:有单独大宝的,有一家三口的合影,有大宝抱着母亲大肚子的合影,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条状态一经发布,后面的点赞数,抱抱给安慰的,跟帖吐苦水的绵绵不绝。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心中一震:这绝非个案,其他二胎家庭应该也有类似的问题。

于是,我对着班里二胎名单一一翻阅他们的朋友圈。

果然,从九月份开学开始,家长们在朋友圈里发的内容中,不同于以往孩子还在幼儿园时的欢乐,开始呈现程度不同的烦恼。
 

追根溯源 寻找症结


紧接着我就开始着手了解陈同学最近的情况,先从他身边的同学和任课老师那了解,随后与其父母沟通。

同桌:以前他不怎么说话,上课也没什么小动作,上课时很安静。但最近,他经常上课时会和我说话聊天,我不和他讲话,他就会转到后面,去和后排的同学聊天。

其他学生:他经常在课间和其他同学奔跑打闹。

主课老师:虽然他接受能力不强,但之前听课还算认真。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不少低级错误,喊他上来订正要喊三四遍才听得到。

体育课、自然课、空手道课、围棋课老师:孩子们很喜欢我们的课,极少出现开小差分心的情况,然而这段时间,他上这些课的积极性不高,开小差乱动的情况较多,属于这学期突然爆发。

陈同学母亲:去年年底检查出怀孕,思虑再三,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开春孕吐的反应情况很严重,不像怀他时整个人相对可以走动。这次完全是难受的不得了,根本没有心思去管他。

甚至有时看到孩子小事没做好,比如进门鞋不放好,衣服脱下来随便丢,打开冰箱门不知道随手关起来等,气就不打一处来张口就说他。

自己也清楚这样不对,孩子还小,要慢慢教育,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稍不留神就会释放出来。

陈同学父亲:自己是程序员,加班加点的情况非常普遍,加上家里要有二胎了,所以加班的情况就更多了,每天八九点多下班都算是早的。

自己也很清楚,家里的老婆孩子都需要我多陪陪他们,可我得多工作才能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

交流之后,我的感受是——孩子有些惶恐、不安和焦躁,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只好通过乱动打闹来释放自己情绪,让自己不用去面对家中突发的情况。

父母更多的是无奈,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认为目前的现状自己无力去改变,也对无法照顾好孩子感到自责和内疚。

于是,我上网查询关于二胎的资料和文章,资料不多,但依然有所借鉴。

比如说学生故意做错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或是不认真做题、书写不规范,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老师联系家长,要求父母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联系陈同学家庭,由于家人的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孕妇身上,孕妇本人也下意识地多关注肚里的胎儿。

所以陈同学觉得自己被忽视了,通过做各种事来吸引家人对自己的注意力,让家人去关心他,也就情有可原了。


潜移默化 正确疏导


教育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于是,我分别在午休阅读时、道法课上、家校沟通中多管齐下,让陈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心态。

午休阅读时光,我在班中与学生分享《章鱼兄弟》这部讲述兄弟情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对关系亲密的兄弟,兄弟俩经历了无数次冒险,携手度过磨难,最终寻找到了幸福,让学生明白有兄弟姐妹的可贵。

道法课上,讲述第九课“我和我的家”,让学生感受自己和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课件中的绘本故事《我和弟弟》体现了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并在第十课“家人的爱”中,让全班学生去感受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爱,让学生明白父母家人之间相互的爱也是幸福家庭不可缺少的,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向父母家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根据陈同学和他家里的情况,我给出了两条建议:

第一条是给陈同学,有意识地参与照顾母亲的行动中,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打扫家里卫生之类的,使他从最初的被忽视变成主动参与其中。

第二条是给陈同学的父母,每日借学校的新课程PATHS教学中FACE TO FACE的时间,和陈同学聊聊天,特别是父亲,争取每天抽出时间和陈同学进行互动,让陈同学感受到家人对他的重视和关爱。


欣喜变化 获得成长


离上一次沟通已近半个月,我再次询问陈同学周围的学生和老师,大家都察觉到陈同学有些不一样了:坐姿开始端正了,书写开始规范了,上课开小差说废话的次数也减少了。

我在肯定陈同学有进步的同时,询问他母亲最近的身体情况,只见他开心地眨着眼睛,嘴角挂着笑容和我说:

“老师,昨天妈妈让我趴在她肚子上,听小宝宝的心跳声,小宝宝还踢了我一脚,妈妈对我说肚子里的小宝宝在跟哥哥打招呼呢!金老师,我本来不想要弟弟妹妹的,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像爸爸妈妈照顾我一样,去照顾弟弟妹妹。觉得自己好幸运呀,班里好多同学都羡慕我呢,我现在好想小宝宝快点出来呀。

陈同学的母亲在微信上和我说:金老师,我们根据你上次给的建议进行实施,慢慢发现孩子又像以前一样,喜欢和我们聊天,不再是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回家做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也提升了不少,而且根本不要我们操心,这个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都觉得像做梦一样!非常感谢老师!你果然是专业的,孩子有你这样的班主任,我们特别放心。
 
我欣喜,我快乐,我觉得这件事看似结束,其实未必,这只是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添上了一个实心的逗号,我发现——

在不直接批评陈同学的情况下,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去安抚孩子,由于孩子对未知的事物,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会出于本能的害怕,害怕父母不再爱自己,害怕自己被人遗忘,这时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当母亲身体欠佳时,父亲要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在这段时期,父亲在家庭中作用重大,因为母亲要准备迎接新生命,所以父亲一定要花时间多带孩子出去玩。

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到未来有了弟弟妹妹,自己就会牺牲很多,父亲在这段时间的付出不仅可以换得孩子健康的心理,还可以赢得孩子更多的依赖,当然,这就需要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做出取舍。

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前面的路还很长,我将潜心研究,把自己当作细心浇灌花朵的园丁。

“中国好教师·教育故事集”征文出书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孩家庭最容易遇到的3个问题!
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
慧姐:我是小学班主任老师,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连载01
生二胎与不生二胎的区别,二十五年后过春节你就明白了
问题学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行为矫正
生不生二胎,到底谁说了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