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老师请注意:这样和家长交流,最容易踩雷!
一位刚毕业的朋友跟我大吐苦水:“和家长交流太难了!”

不久前,她接手了新班级并担任班主任,第一次和家长们见面时,他们十分热情,有人问她是不是“新来的老师?”她想都没想,就如实交底了。这下,家长的态度莫名冷淡了。

不久,一位家长私下找她,以孩子的同桌爱讲话,影响上课听讲为由,想让老师给孩子换座位。朋友心软,应允了家长。

没想到,短短两天内,就有五位家长找她“调座位”,有的指定要坐在前排,有的想要和学霸做同桌······

朋友犯难了,她婉拒了家长,不料家长翻脸,私下议论:“老师只给XX调位,分明是偏袒学生!”

这话传到朋友耳边,让她十分委屈:曾以为把教学抓好,镇得住熊孩子就行了,没想到,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和家长“斗智斗勇”才是最难的一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和家长。

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家长,他们的教育程度、教育理念、性格特点等各有差异,新老师要如何交流才能避免踩坑,达到更有效的沟通呢?

遇到这些类型的家长,新老师们要特别注意了!

挑剔型

一位年轻妈妈带孩子回校,当她爬完楼梯,来到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吊扇的宿舍时,很快心生不满,就在班群抱怨:“天气热,爬6层楼,宿舍又没空调,孩子睡觉的床铺就像‘铁板烧’,就这种环境还不如别来了。”

马上,就有家长跟着站队,“太热了,没有空调怎么行呢?”

我找到这位妈妈,她把抱怨的话又和我唠叨了一遍。等她说完,我点点头,问问孩子累不累,孩子摇摇头。

我肯定了孩子,随后,和家长解释:“宿舍在6楼,一下子爬上来确实会有点累,您还帮孩子拿了东西上楼,真的辛苦了!”

“学校人多,别的年级只能在教室午休,我们还算幸运的。”

“您看,天气快转凉了,学校目前的条件不能和家里比,刚才孩子说爬楼梯不累,说明她很快能适应环境,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呀!”年轻妈妈听了,不再多说什么。

面对学校的种种规定,挑剔型家长在理解和接受上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常通过抱怨的方式,以得到关注,对于年轻老师,还会以审视的眼光进行打量,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

(1)有共情力

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聆听者,当家长抱怨时,需要一个“倾诉窗口”,不妨耐心听他说,设身处地地表示理解。

就如面对年轻妈妈的抱怨,我先不辩驳,让她说完。

“宿舍在6楼,一下子爬上来确实会有点累,您还帮孩子拿了东西上楼,真的辛苦了!”这就是先理解家长的感受,让家长的情绪缓和。

再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学校的规定和做法是出于对孩子的考虑,还可以从长远出发,说明这种做法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好处。

如果是客观问题,靠教师一己之力无法立刻解决的,可向家长说明“您刚才提的问题我会向学校反映的。谢谢您对学校工作的关心。”以表示对问题的重视。

当家长的“挑剔”能从老师的话中得到宽慰理解,又能看到希望和方向,他们的“怨言”自然就少了。

(2)坚持原则性

为人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是无可厚非的,正因如此,有的家长会向老师打听孩子的成绩排名;

有的想让孩子坐前排,以便专心听课;有的要求老师严格一点,有的则希望老师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

面对家长的软磨硬泡或横加要求,新教师如果缺乏主见,一一回应,就容易陷入被动。

新教师要坚定立场,恪守原则。比如家长询问孩子的成绩排名,这涉及到学生的隐私,要向家长说明教师工作的职责,同时也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关注着每一位学生。

对于孩子学科方面的薄弱点,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让家长把横向比较转为纵向比较,关注孩子自身的进步。

另外,老师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既能严慈相济,也能因材施教。家长要让孩子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而不是让老师来适应家长的要求。


(3)留点余地

班级就像一个小小社会,学生之间难免会磕磕绊绊,在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时,对于没把握的事,新老师不要急着解决,先给自己留点思考的余地,再做处理。

有个学生被同学欺负了,事后家长跟老师投诉,老师接了电话后,不慌不忙地跟家长说:“情况我已经了解了,等孩子们回校了,我会再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情况,给孩子们做一个公平的处理。”

事后,她再将情况和家长反馈,同时要求学生,以后在学校遇到问题了,要和老师及时反映。

对于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各执一词,家长又互不让步的。老师说话要中肯,留有余地,回复信息要字斟句酌,对于不确定的事不能马上应允,可向资深老师请教方法,再做处理。

解决学生矛盾时,最好有同事或他人在场,为自己“留证”,以免家长事后找茬。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必要时请家长不要斤斤计较,做孩子心胸开阔的榜样。

过度管教型

过度管教型的家长就如“虎爸虎妈”,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严丝合缝”,即便孩子取得不错的成绩,还是难以达到他们的要求。

有的“虎妈”甚至会要求老师,给孩子课余“加餐”,或让老师对孩子特殊指导,课余“补课”。

和他们打交道时,要切忌:

(1)忌报喜不报忧

在“虎爸虎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自家的孩子则需要不断敲打。


老师如果一味“报喜不报忧”,他们会认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太低了,孩子难以上进,甚至认为老师在敷衍塞责。

先报喜再报忧,和家长“报忧”时,试着把话说轻,减少家长的焦虑。既让他们知道孩子的努力方向,也要指出,孩子并不比同龄人差,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当对方仍不满孩子的表现,可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孩子处于目前的阶段,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允许孩子犯点错误,获得学习的养料。成长是一门等待的艺术,家长和老师一样,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同时,请家长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平视孩子,向孩子表达爱,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2)忌说话笼统,没有指导性

过度管教型的家长对老师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对于年轻老师,有的会询问老师教龄,探探老师到底是否“经验丰富”;有的会对老师的教法,提出疑问,从老师的解答中试探专业水准。

在和家长交流时,老师要不卑不亢,不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角度,对孩子的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情况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进行剖析,赢得家长的好感和信任。

溺爱型

溺爱型家长常以“快乐教育”自居,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迟到了,可以帮他请假说明理由;孩子不完成作业,可以帮他做;孩子在学校受点委屈,家长甚至会无理投诉。

面对这类家长,要知道:

(1)忌只告状不肯定

学生表现不好,老师经常“告状”,家长内心是比较抵触的。特别是溺爱型家长,“告状”多了,他们会认为老师是针对孩子的。

和家长交流时,一开始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的优点,充分地表露出认同和欣赏。

其次,老师要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向家长宣传孩子学会独立的重要性,让家长适时放手,并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求进。

(2)忌当众批评学生:

被溺爱成性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强,抗挫性差,若被老师当众批评,往往难以接受,有的甚至会在家长面前告黑状。

在教育学生时,要单独进行,摆事实,讲证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心服口服,不带情绪回家。

有时,学生在校惹事生非,要让他回家和家长坦白情况,教师做进一步跟踪反馈,以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自身的不足。

放养型

经常有家长跟老师说:“如果孩子不听话,就让他留堂。您尽管打他骂他,我都支持您!”

但是,当老师向他们反映孩子情况时,他们却以工作太忙,或孩子太差为由,为自己不管教、不作为找借口,把孩子当羊羔放养,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

这类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学习最上心,也最容易放弃。沟通时,要谨记:

(1)勤于交流

在开学后不久,老师要勤于和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

可以建议家长:每天抽一点时间陪伴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当家长推脱塞责,老师应因势利导,“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期,既要老师引导,也要家长参与。我们要合作起来,帮助孩子!”

(2)善于发现

有的家长习惯细数孩子的种种问题:“懒、没礼貌、爱顶嘴、学习差······”

以此作为无力管教,放而任之的理由。

这时,老师要让家长知道,孩子的需求有三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告诉家长,肯定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得到欣赏和重视,才能激发他内心深层的动力,积极改变自己。

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家长面前为孩子“美言”。当孩子在校取得进步时,也要让家长积极肯定,同时,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教育孩子,尽量接送孩子,或者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


在家校沟通中,大部分家长都是不难相处的。无论遇到哪一类家长,沟通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发展。”

爱是教育最浓的底色。

相信老师们以爱为源,真心付出,终会被家长理解和信任。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教育是人点亮人!

相信家校携手,精心培育,定能一路花开,奇香满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开家长会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家访手记(一)
莫把家长当成惩罚武器
“寒假大家访”心得体会
入户家访要取得实效还需家校有效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