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更快成为好教师,《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给你答案!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小说,近日重读《西游记》,发现孙悟空这个形象之所以倍受读者的喜爱,除了他武艺高强勇于斗争爱憎分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具有极强的成长力。

渴望成长

孙悟空出世没多久,便因孤身勇探水帘洞而被众猴拜为“美猴王”,日子过得很是逍遥自在。可是他不开心。众猴问他为何烦恼,他回答说人终究难逃一死所以有此远虑。

要说“美猴王”的名头已经不小了,生活满可以过得去:坐拥一方洞天福地,号令手下众猴无数,孙悟空却不满足。

他想要的,是更高更远更强更大——他要“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两日后,孙悟空果真收拾行装下山学艺去了。

一部《西游记》,其实就是一部孙悟空的个人成长史。纵观孙悟空的成长之路,下山拜师是入学,被逐出师门是肄业,官封弼马温是入职;

一路打下天庭是因不满现有待遇而罢工,竖旗自称“齐天大圣”是要求升职加薪,招安做了“齐天大圣”是升职加薪的要求有了结果,大闹凌霄宝殿是因为“齐天大圣”有名无实……

正因为心中有着强烈的成长愿望,孙悟空才会经常督促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事实证明他是成功的。

至于被压五行山,那也算不得失败,那是领导在提升之前对他进行的挫折考验——要是没有之前的一系列“折腾”,天界的领导怎么会注意到下界的山沟沟里还有他这样一只籍籍无名的野猴子?

要知道,论家世,他比不上小白龙;论出身,他比不上八戒和沙僧。大家一样都是戴罪之身,龙太子都只能当一匹马,他孙悟空凭什么可以坐上“大师兄”的宝座?
要是当初在花果山安于现状醉生梦死,他后面的人生就不会如此精彩。

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成功:渴望成功的人,没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得过且过的人,机遇摆在面前也会坐失良机。武凤霞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武凤霞是全国著名语文教师,当初她毕业之后来到濮阳市实验小学,由于学校的老师全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武老师一下子感到找不到自己了。怎么办?

武老师决不允许自己被淹没,她开始冷静下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她知道,语文教学的路上实在是太拥挤了,于是她把眼光投向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地方——少先队工作。

武老师成功了,她的第一篇班会实录《做真正的男子汉》在《河南教育》全文刊发,她是他们学校第一位在省级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老师。

成就已经取得,武老师却不满足,她要实现更大的跨越。于是她写教学论文,上公开课,参加研修培训,有目的地进行坡度阅读……终于,武老师在“名师”之路上越走越远。她成功了。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都把自己碌碌无为的原因推到了别人身上,怪社会,怪学校,怪领导,却唯独没有审视过自己身上是不是缺少了成长的内在推动力。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很应该向孙悟空学习的。

寻访名师

孙悟空决定出山学艺之后,一路漂洋过海,来到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这当中已经不知过去了多少年。

我们试想,在那样一个神话的世界里,天界的星宿,地上的仙家,水里的精灵,山中的妖怪,会法术的多如牛毛。在这众多的精灵神怪当中,孙悟空为什么偏偏拜在菩提祖师门下?

我想这是他一路寻访精心挑选的结果:要么不学,要学就学最好的。

在《西游记》当中,菩提祖师的法力和地位都是相当高的,孙悟空在他这里只学了筋斗云和七十二变两样本事,就已经足可横行三界之内了。


菩提祖师不光道行法术高出一般神仙,管理上也很严苛。孙悟空在众师兄面前卖弄七十二变的本事被菩提祖师发现,菩提祖师一顿训斥之后将他出师门。

菩提祖师的教导和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后来孙悟空保唐僧西行,有好几次都是因为他争强好胜喜欢卖弄而招惹来的灾祸。

“名师出高徒”,孙悟空寻访到了菩提祖师,他想求取长生的目标自然就得到了实现。

我们也应该像孙悟空一样“寻访”到一位名师,阅读名师的著作,学习名师的思想,践行名师的理论,让名师引领自己一路前行,这样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盲目乱闯。有目标,有榜样,成长才会更有力量。

意志坚定

孙悟空拜在菩提祖师门下之后,祖师并没有立即传他法术,而是先让他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之后又安排他跟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

闲暇时则让他与众弟子“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如此,孙悟空“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我们都知道猴急猴急,猴子都是性急的,孙悟空在小说中便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子,想要他静坐一时等待片刻也难,谁能想到他在菩提祖师门下做这些单调无聊的杂役竟然一做就是“六七年”?

别说是猴,是人也难啊。可是孙悟空不但做了,而且从没听到他有一丝怨言,这是需要多么坚定的意志才能达到的境界啊!

任何一个想要取得成就的人都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据说他在跟福楼拜学习写作的时候,福楼拜要他每天站在门口观察门前经过的马车,并把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莫泊桑照做了,从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终于写出了让福楼拜称赞的作品。

教师成长也需要坚定的意志,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梦想,那是很那取得成功的。

目标精准

孙悟空拜菩祖师提为师之后,有一天祖师问他要学些什么道。祖师一连问了他“术”、“流”、“动”、“静”四字门中之道,悟空皆以“不得长生”为由拒绝学习。

孙悟空最初出山便是为了要“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的,因此无论祖师如何问他,他都要反问一句:“似这般可得长生么?”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祖师最后才传了他筋斗云和七十二变的功夫。

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小学语文课本里《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故事里的小猴子刚一下山,便被山下的“花花世界”扰乱了心神,面对种种“诱惑”,他忘记了自己下山的目标,扔了这个取那个,最终一无所获。

同样都是猴子,同样都是下山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结果何其迥异:一个空手而回,一个得成正果。为什么?

因为孙悟空始终“不忘初心”,所以他后来才能“方得始终”——在他们这个西行团的五人小组里,除了师傅之外,就只有孙悟空一个人成“佛”了。

孙悟空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品质,都是成长力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孙悟空的成功绝不只是靠武力“打”出来的。

如果我们教师都能向孙悟空学习,有积极向上的成长愿景,有虚心求教的学习精神,有坚定不移的学习意志,有定位精准的奋斗目标,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最具成长力的好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悟空为什么不学“术、流、静、动”?只因四门技能都有一个缺点
菩提祖师究竟有多厉害?看看众神的表现,连如来、老君都得靠边站
孙悟空被驱逐师门,又被山压,只因为得罪了这个大神!
他突然冲上热搜,看哭无数人:人这辈子,最怕看清这件事
西游记中的道家思想
惊天出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