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心为这样的电影叫好!


作者 ✎ 唐棣

编辑 ✎ 文刀

*唐棣,河北唐山人。80年代出生,200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小说集四部,随笔集两部。主要作品有《西瓜长在天边上》《电影给了我什么》《进入黎明的漫长旅程》等。新作有奇异小说集《遗闻录》。

如果剧透的话,这个电影讲得表面上是一个合约杀手拿钱去救被搞去性交易的未成年女孩。有一次,因为解救议员女儿,而引起有性癖好的州长的杀戮。最后,杀手母亲被杀,自己负伤,女孩被抢回去。

目前为止,这个故事听上去挺有看头,对吧?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合约杀手,像所有犯罪类型片一样,孤身前往大boss家,只是扑了个空。女孩在他来之前把侵害自己的州长杀了。事实上,我们根本在电影里看不到杀手动手,导演给我们看的是暴力的结果。

我们对这种犯罪电影里常规的暴力镜头的期待是落空的。所以说,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

行动来源是心理,行动的结果是心理反应的实现,心理有一个从受到刺激,到根深蒂固,再到产生不良反馈的历程。

由此,牵出主人公,这个看上去很暴力的杀手的童年阴影——几段与母亲相处的镜头感觉都很奇怪,两人的关系是各有各的世界,彼此都很孤独,有非常依赖。最后,他母亲被人打死了。

还有一些不清晰的战争阴影——电影好几次闪回躺在沙漠里的脚,后来我们知道这里有一个心理层面的影响:某人给了小孩子一块糖,小孩子拿走后被人一枪打倒,抢走了糖。最后死在沙漠里。隐喻战争创伤,当然也是导演给出的人物心理原因,这是其二。

另外是开篇就制造的窒息快感镜头——主人公用塑料袋蒙住自己的头,然后很享受。这是其三。

还有解救出女孩后,杀手无辜被溅了一脸血。对于这个平时等人等久了都要打人的性格,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下一步行为,这是其四。

最后,还有个比较大的动力是他把死去的母亲沉河那一段,他不想活了。当他看见小女孩随自己一起沉入水中,他觉得自己的死已经不是自己的死了,还关系着另一个年轻生命。于是,他想治疗自己之前的「心病」——闪回画面中隔着不可逾越的铁丝网,他曾目睹一个小孩子的死去。

电影可能说的是突破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女性无助,男性无助,所有人无助。整个电影都有一个倒数的声音,这个声音有时来自小男孩,有时来自某个女人,有时来自杀手本人,有时来自小男孩。

到底是什么即将来临呢?我们似乎很快就将步入深渊。

电影声效极其有意思,把城市细微的声音全部收入,非常生活感。一个犯罪电影不拍如何解救,如何打斗,更关注这个杀手回到生活的一幕幕,与母亲的相处,如何擦拭地板……这让电影几乎成了一个人的电影。

这个人不是个例,作为电影创作,写一个疯子不是不可以,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感情共鸣,把我们的情感带入到故事中多少,其他都是为这点服务。我们可以理解边缘人,疯子的逻辑是可笑和不需要理解的。

「剧本创作,靠小概率去解决问题,都是耍流氓。」这句话是阿郎老师评论某电影时说到的。对于《你从未在此》而言,为了让杀手最后奔赴一场「报复」,或叫「救赎」也好。总之,我看完电影后觉得他做的所有事都和自己内心有关,导演给了这个人物大约上述四、五个内外力量让他去做一件事。

其实,对于这种电影,也就是非叙事性的艺术片,我们更应去关注一种「逻辑」,可能形式飚高之后更容易出问题。整个故事故事可以非逻辑,但细部逻辑至关重要。哪怕是可供被解读的心理线索也要铺陈得足够,这个的前提是期待感——《你从未在此》通过风格化的影像,烘托感的配乐完成了高效的气氛营造。

下面我来说,这场谋杀案底下的阴谋。

「我想你对他们狠一点。」杀手与女孩父亲的见面,我留意到「议员」的紧张的表现,以及24分40秒处的这句对白。

这类电影一般不会像大部分电影一样单纯得令人发指。导演可能要说点别的事,对一个残暴的杀手说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自明。

果然,女孩被解救,现场有女人给某人(州长)打电话,也许是因为州长没到,巧妙地错过了一场杀戮。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细节是1小时8分18秒的闪回,州长身边人(我一度以为是议员),及州长的眼神,貌合神离又杀机重重。

女孩得救,议员自杀,州长识破阴谋,开始反击。

一个叙事阴谋诞生了。

反类型片的表面之下是类型片的基底,女孩父亲利用杀手除掉州长,因为选举在即,电影22分12秒,合约杀手得到这个工作时,三个主要人物(议员、杀手、州长)的关系已和盘托出。

下面是我的另一个猜测:议员在帮州长选举,议员孩子丢了,州长绑架了孩子,议员在孩子找到的当天自杀了。政治圈就是你死我活。

我想,这就是戛纳最佳编剧的原因。

关于电影片名《你从未在此》的含义是「不在此」,那么「你」指谁呢?

一个层面是借刀杀人的阴谋在了,你——州长不在此;另一个层面是母亲无辜被杀死在家中,你——作为儿子的杀手不在此;那些未成年女孩被侵害时,法律也不在此……这样的「不在此」不胜枚举,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有意无意的 「视而不见」,这是一个现代主义的命题。

电影开篇7分钟,杀手在一个公共场合喝水,镜头顺着杀手视线给到一个无辜的女性,她躺在座椅上,无人在意她,她的眼神在整整23秒内,毫无焦点。

1小时20分,杀手和小女孩聊完天,一枪爆头,血浆四射,周围一切如常,服务员把账单放在血上。后面的剧情,又告诉你,可能是杀手臆想出来的。

这是电影的结局,电影节系的电影都会很习惯性地让故事结尾呈现开放状态——杀手问女孩,你想去哪里?女孩说,不知道。杀手也说,不知道。

电影在叙事层面足够隐秘后,为区别于其他电影,主题仍要提升一层,涉及我们的去处,我们的迷惘,每个人都想逃离,每个人都深陷泥淖。

这么分析下去,很多时候要冒着过度解读的风险了。为什么解读这部电影?一方面是这不部电影激起了我的某些对电影的期待,其次是我与主人公的情感同步,虽然电影的逻辑我未必全部猜透,人物行为逻辑我想我是可以感受的。

我为这样的电影叫好!

唐棣新作,小说集《遗闻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电影《情怨》2 (2011)
女孩遭遇家暴,躲进邻居家中,哪知他是顶级杀手,惹祸上身,电影
【新片速递】杰昆·菲尼克斯戛纳影帝获奖作品《你从未在此》
经典电影推介10:《这个杀手不太冷》(可在线观看)
极其舒爽!8部女性复仇反杀电影
【电影】 杀手之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