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前密码》(九)盘古“开天辟地”的真相
作者:李少峻  网名:冰峰圣鹰 2011-11-28
九、盘古“开天辟地”的真相

关于“盘古”这个人物可能真的存在过,只不过原本并不一定就叫“盘古”。虽然,“盘古”这个名字出现的较晚,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里,但也不排除早在三国以前就有关于“盘古”的口头传说。而有关“盘古”的形象,早在汉代画像石上就已出现。

有学者认为,民间传说中的盘古,最早应是神,而不是人。那么,我们要说古代所谓的“神”,大部分都是当时确实存在过的杰出人物或首领。在那崇尚鬼神的时代,英雄人物和杰出的首领往往会被人们尊称为“神”而加以崇拜。

再退一步说,即使“盘古”这一称呼是后人为了附会“开天辟地”传说而编造出来的,然而在真实的史前史上,“混沌初开”以后,必定也会出现一位象传说中的“盘古”一样的杰出人物或首领,来带领史前的人们去“开天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姑且就用“盘古”这一名号,来称呼这样一位史前杰出人物的代表(古人可能尊其为“神”),恐怕也不能算是“不符史实”吧。

注意,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过去有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认为传说中的“盘瓠”既是指“盘古”。据当前的史前史研究成果来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说了,无论“盘古”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最起码他可以代表“混沌初开”以后带领史前的人们去“开天辟地”的某位杰出人物或首领。而关于这个“狗头皇盘瓠”则是好几千年以后帝喾时代确有其人的真实人物。

有的传说中说盘古是“先天地而生”的,这可能吗?答案是:完全可能。

所谓“先天地而生”,一种意思是指在“混沌初开”前就存在。而最符合这一条件的首先就应该是盘古氏的母族——“混沌氏”。当然,在“混沌初开”前就存在的族群不仅仅只有混沌氏族,应该还有许多没有自己的族称或已有族称但还没有“名气”的部落。第二种意思是指在“天地开辟”前就存在。既然是盘古“开天辟地”,从时间顺序上讲,自然是“盘古”生在“天地开辟”之前。

 一直以来,有许多人包括古史的记载者、神话传播者,甚至是一些专家学者,总是把“开天辟地”、“天地开辟”与“天地初开”、“混沌初开”等同起来,认为这几句话的意思相关、相近,甚至相同,结果,误导了中国人几千年。

那么,“开天辟地”与“混沌初开”是同一个意思吗?答案是:否。

首先,“天地初开”和“混沌初开”并不是哪个史前巨人的人力所为,而是大自然的造化,纯属一种自然现象,与人力无关。任何人包括传说中的巨人,都没有这个能力使天和地分开,使“混沌初开”,更不用说在那个语言和文字都还没有完全出现的史前时代。

就象前面说过的那样,“混沌”状态是由史前大范围的火山群爆发引起的漫长的浓烟遮天蔽日、乌云密布、雾气蒙蒙的现象。而火山群爆发期结束后,渐渐地这种“混沌”状态就自然消失了,混沌天地也就初开了。

而“开天辟地”和“天地开辟”则是人的行为,人力所为,是史前人类开创新世界、开辟新天地的真实写照,是与“混沌初开”或“天地初开”有本质区别的史前记忆。

那么,史前的历史传说为什么会在流传过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曲解了呢?

这就是一种所谓:“传话接龙效应”。从第一位描述者开始,传给后一位,一传二,二传四,以依此类推,以几何级数传播。在此过程中,“原本”传播的“变形”程度与传播者的综合素质成反比。这种综合素质中包含了很多因素,其中尤其是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和对历史的探究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

就拿我们现代人来说,传一个小道消息,从第一个人传起,传到第一百个人的时候,消息的原貌肯定变了形。这其中有遗漏细节,有添枝加叶,还有夸大其辞的。更不用说经历了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史前传说了。

然而,无论哪种传说,其核心主体一般不会改变,但由于不同人的不同理解,传说中的情节部分往往会被扭曲,致使后人以讹传讹,把本来就已经被曲解的传说又错误地传下去,结果越传越错。比如,有许多民间的传说是将两个相隔几千年的传说合并到一个人头上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如果有人要问“混沌初开”和“开天辟地”二者究竟谁先谁后?我想,看了以上的的介绍,读者自己也能得出结论。自然是先有“混沌初开”,再有混沌氏的子孙盘古“开天辟地”了,而者的顺序是绝对不可颠倒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或者说使“天地开辟”的。

开辟一词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是汉代扬雄《剧秦美新》曰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之闻也。在这里,杨雄所谓的“开辟以来,未之闻也。”应该是指“自古以来,自天地开辟以来,没有听说过。”的意思。而从“天地开辟”到“天地混沌”这段时期并没有包括在扬雄的“闻也”范围内,甚至,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古以来”也是与扬雄一样的概念。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在“开辟”前就没有更古老的可以“闻也”的历史了吗?

之所以这样,其一,是因为从“天地混沌”至“天地开辟”以前这段时间,还没有真正的语言可以做“传说”或“闻也”的媒介,而只有简单的单音节或双音节发音作为语言的雏形出现。所以,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给后人“闻也”的。其二,是因为所谓“天地开辟”前的史前人,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没有“开化”。虽然,那时“混沌”或“天地”已经“初开”了,人们初步认识到“天”和“地”的概念,但要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天”和“地”变化的道理,以“明天地之道”达到思想观念上的“开化”,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否则,为什么“混沌初开”了,盘古还要“开天辟地”呢?总之,古代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都认为能被“闻也”或“听说”的“自古”只能从“开辟”和“开化”算起。

而《汉语大辞典》的“开辟”词条则解释为:指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盘古氏开天辟地。”显然是错误的。恐怕史前人类也只能记忆和想象到自己所能看见的和感觉到的事物,既“天”和“地”的变化。至于“宇宙”的概念完全是后人为了解释“开天辟地”传说,曲解其意,而强加和附会上去的。

 

那么,在“混沌初开”后,那个代表着史前部落杰出首领的“盘古”,究竟又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

其实,“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所蕴涵的原意是:盘古是最早“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教化众民,开辟疆土,治世人伦的史前部落首领。

南宋金履祥编纂的《通鉴前编》记载:“--------胡五峯曰混沌之世,天地始分,有盘古氏者,生于大荒,莫知其始,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于是,混茫开矣。”

《十纪》中载:“天地初分之时,盘古生于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开辟天地,盖首出御世之人也。”

清初吴乘权等编撰的《纲鉴易直录》曰“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

这里的“御世”者,就是指“治世”,治理人伦、治理家园、治理新天地。

宋罗泌编撰的《路史》里记载: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

这里的“浑敦氏”就是“混沌氏”,也就是盘古氏的母族。“出为之治”就是指出来治世、御世、治理、管理。

当然这个“治世”中包括了教化民众“明天地之道”;“治理”中包括了领导民众“开辟新天地”。

道教的学说中认为:“……首明此理而教化天下者,曰盘古。”

佛教学说中的清纪荫编纂《宗统编年》曰:“盖闻圣王之治天下也。本乎格致诚正。施之修齐治平。尽性践形。事天立命。是以首出庶物。建极乘干。……所云混沌者。乃身光初失。日月未出之时。非真天地开辟也。”

由此可见,在对“开天辟地”传说的认识问题上,儒、道、佛三教不谋而合地出现了惊人的统一。

现在让我们回到史前,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天“开”了,“混沌”世界也就“初开”了,人类的活动变的更加频繁了。氏族社会开始出现,大量的“氏族部落”随即产生。这个时期,大约距今45万年前,那个叫“混沌”的氏族,一代一代首领不知更换了多少。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多,“混沌氏族”也出现了许多分支子族。由于,母族首领者的能力原因,各分支之间虽和睦相处、各自管理,却没有一位能统一治理整个混沌氏族的。对原有的母族首领,各分支族系虽尊敬她,却不一定都“顺服”与“信服”她。有的子族还留在母族附近居住,更有“不安分”的子族,离开母族去寻找和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这时候,其中有一个“混沌氏”的子族里出现了一位新首领,他就是神化传说中的那位史前杰出首领的代表,我们姑且就他叫“盘古”。

在这里我们要先讨论一下史前最原始的氏族部落首领产生的方式。

首先,盘古能成为“混沌氏族”里的一个子族首领,并不是因为他“年长”而又“德高望重”,才被众族人推举为首领,也不会是因为他的生母就是前一任首领,而被盘古自然继承。

其实,在距今4-5万年前的史前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出现不可能是靠什么“德高望重”,更不可能靠“继承”。

而因该是:一要靠强壮彪悍,二要靠机灵聪明,三要靠能力服众。在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被众族人默认和信服,成为新的首领。

同时,在与前任首领之间的交接或过度问题上,可能也存在着三种情况:

一是和平过度。既老首领已经年老体弱,并自知能力有限,甘拜下风,决定主动让位。于是,在适当时机,在众族人面前主动向新首领“示好”(也就是“拍马屁”、“讨好”),以表示对新首领的心悦诚服.。这是一种最体面的史前权力过度方式。

二是被动让位。既老首领察觉出自己在族人中的地位动摇了,并且族人中出现了一位能力比自己强的新人,能使众族人信服。这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老首领主动向那位新人发起挑衅,以示自己的威信。结果,被新人征服、打败,于是老首领不的不服软让位。这是一种最窝囊的史前权力过度方式。

三是武力篡位。既老首领的领导能力实在不能服众,部落里又出现了更强悍、更有能力的新人。为了使本氏族兴旺发展,在众族人的怂恿下,密谋篡位。于是,在适当的时机,有能力的新人主动向老首领发起挑衅,并决一死战。结果,已失去众族人支持的老首领,为了首领的尊严(也就是为了一个“面子”),直至战死。在众族人的欢呼声中,一位新的首领从此诞生。这是一种为名誉而战、为尊严而战的精神,但也是一种最悲惨的史前权力过度方式。

以上我们分析的史前最原始的部落首领产生方式与新旧首领的权力过度方式,均出于“人类”或“原始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本能与本性。

现在,我们再来看“混沌氏”的子族里出现的这位有能力的新首领——“盘古”。

传说中“混沌初开”后,最早“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的史前智者就是盘古。

所谓“明天地之道”就是指明白了天地变化的一般道理。所谓“达阴阳之变”就是指明白了在一天中有白天与黑夜的变化,在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变化。同时也明白了许多事物都有两种相互对立﹑彼此消长的力量,及阴阳两个方面这个道理。

在现代人看来,这两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但对于史前人类来说,能初步认识到“天地之道、阴阳之变”的道理,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革命性的”进步了。

我们前面说过,在“混沌初开”以前,生活在“混沌”状态下的史前人们头脑里还没有“天”与“地”、“昼”与“夜”的概念,即使在“初开”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人们刚刚接触到“天地”、“昼夜”的明显变化,但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头脑中仍然没有这种变化的概念,只能是被动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史前人群里才出现了象“盘古”这样非同一般的史前智者,或者说是史前“先聪明起来的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首先感悟到并总结出这种变化的基本规律。然而就是这种“昼夜”和“季节”变化最的基本规律,也不是那个时期每个史前人都能领悟到的。

于是,作为“混沌部落”年轻的新首领——盘古,在狩猎之余,篝火之时,常常向众族人教化和灌输“天”与“地”、“白天”与“黑夜”的概念,并指导族人去顺应这种天与地的变化。从而,逐渐地使族人们的头脑变的“开化”起来。也就是说,此时,人们头脑中的“天”与“地”才真正地分开了,既所谓的“开天”。

人的思想一但得到了“开化”,往往就会变的“不安分”起来,这是人的本性,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这一天,天气变的十分晴朗。盘古领着族人外出狩猎,来到一座高山的山顶。盘古站在高山的顶峰,仰望蔚蓝的天空,感悟苍天博大的胸怀,遥望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正心旷神怡(古人也会享受大自然的造化)。蓦然间,头脑中跳出了一个疑问(这就是出于智者“思想活跃”的共性和本能),“那遥远的山峦外面又是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盘古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是现在的居住地,祖祖辈辈居住了很长时间,已经习惯了,出于对母族的一丝依念,舍不得离开。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多和支系子族的增加,生活区域变的相对狭小,生活上的资源也变的越来越紧张,包括:净水资源,猎物,以及居住的洞穴等。而且,各子族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和生活资源,也时常会发生冲突。

终于有一天,盘古下定了决心,准备去那山峦的外面探究一下,于是,他把全体子族的族民们都动员起来,向大家“讲”明道理,说明“天地”不光是眼前生活的这么一小片土地,外面还会有比现在生活的环境更好的“新世界”、“新天地”。就这样,盘古带领着自己的族民们拔山涉水、历经千险,终于“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新家园。并改称本族为“盘古氏”,一个新的氏族就这样诞生了。当然,建立起新家园后,“盘古氏”与母族“混沌氏”还保持着往来,比如:交换食物、交换用品,以及向母族“进贡”一些少见的原始“奇珍异宝”如:贝壳等。因此,在两个或几个常来往的氏族间就“开辟”出一条条原始的通道。

从此,盘古在整个“混沌氏族部落”里的威望不断升高,人们纷纷传诵着他的丰功伟绩,人人都信服于他,在他去世以后,他子孙也以“盘古氏”为族称,一代传一代,也效仿他的做法,不断地“开辟”出新的天地、新的家园。

所以,日久天长,人们只知道是“盘古”打开了人们心中的“天地”,也是盘古“开辟”出的“新天地”。

这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或“盘古开辟天地”的真实原貌。
                            QQ:121570725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皇五帝史悠悠
三皇五帝
上古传说里的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等,是不是在讲某一个史前文明的故事?
三皇
神位表
4000年前神秘大洪水,或许是催生华夏部落联盟、最早王朝的气候推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