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敢真正用线条勾勒水吗?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山的血脉,无水,山不活。所以,在中国山水里,水口最难画,一如人物画,眼睛最难写,但却不能少。

不过,因为水的神韵是动态的,无法固定在纸上,而绘画艺术的任务却是让它在纸上流动起来,仿佛是《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书,所有的水都可以动态表现。但是即使如此,也不如人们脑海里的神韵更能感受水的存在。

以前喜欢马远的山,没想到他专门画了一长卷《水图》

马远《水图》卷——洞庭风细

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虚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轻风习习,波浪如鳞,万顷碧波,浩渺无际。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马远《水图》卷——层波叠浪

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

马远《水图》卷——寒塘清浅

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水边三两石头,水面流动感很强,显然这是溪流,而非清浅的池塘。画面上的水纹,让人联想到马远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凫图》。

《梅石溪凫图》

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惬意安闲,水面荡起一层层细细的波纹,颇富于韵律和节奏感。另外,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拖枝马远”之称。

马远《水图》卷——长江万顷

流利的线条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远处的浪尖渐渐虚化。显然这是长江下游开阔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荡、平稳而又从容,有一种兼收并蓄的雍容大度,正顺着江风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马远《水图》卷——黄河逆流

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运动,又呈现向后逆涌之势。这是壶口那段的黄河水,浑浊、奔腾、激荡、咆哮,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挟雷霆万钧之势,正要冲破障碍向前倾泻。

马远《水图》卷——秋水迥波

柔婉的双勾线波纹,贴水飞翔的白鹭,澔渺无边的湖面,袅袅兮秋风,湖水清兮波浪细。

马远《水图》卷——云生沧海

浪峰向前倾斜,后浪紧推前浪,云遮雾锁,涛声如潮。这是涨潮时的海浪。

马远《水图》卷——湖光潋滟

轻快的线条,画出无规则跳动的水波。春风细细,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镜里的波光,都在游人的桨声笑语里微微荡漾。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马远《水图》卷——云舒浪卷

云雾弥漫下的海面,前后都是涌动的波浪,中间用粗重凝涩的颤笔,画出一个抬起的浪头,正在发威咆哮。这是沧海中的洪波。

马远《水图》卷——晓日烘山

 红日、远山、晨雾。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一片清新宁静的气氛。


马远《水图》卷——细浪漂漂

鱼纹状的线条组成细密波纹,向远处渐渐虚化,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海面风平浪细、安静祥和。 


马远《水图》卷——无名

马远的《水图》描写了十二种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江河湖海等各种状态的水势,纯以最抽象之线条来展现最无形象可言的水,或者滔滔黄河之水,或者长江之万顷,或者洞庭之潋滟,或者秋水之渺渺,无限之状可由数笔勾勒,观画之人诚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水德在斯,人其善待之!

即使被视作神一样的黄公望先生,水也被人诟病,水之难画实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很多画家或者留白,或者全用灰色涂抹,或者水纹几道,真正敢以线条去直接勾勒水的人还真不多。大概也只有马远,可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水图》是古代绘画史上留传至今的、专门画水
而且真正把水画活的孤品。

画卷上每幅画的图名,是宋宁宗皇后杨氏亲笔所书,
其下署“赐大两府”,指赐给杨皇后之兄杨石。

画卷引首有明代著名宰相李东阳题写的篆书“马远水”,
落款“西涯”,这是李东阳的号。

后幅最前头也是李东阳的题记,他称赞
“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绝,
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

李东阳题记后面,
依次是吴宽、王鏊、文伯仁、王世贞等明代书画家的题记,
大多为赞赏之语。

画卷上及隔水盖有各类收藏印章68方,
其中有乾隆皇帝的“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
嘉庆皇帝的“嘉庆御览之宝”等印章。


来源: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远水图
山水画中水的画法与水图
马远《水图》
上善若水:看画家描摹万千“水”态
宋代的琴音,宋代的后浪
马远《水图》-南宋马远十二水图完整全卷高清大图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