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新基建必将站上风口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的解释、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范表述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型,具体何指问下“度娘”便知,在此不予赘述。新基建之所以成为各级政策发力的重中之重,主要是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支撑。为什么会轻易站上风口,我简要概括为“五条”:

一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关注国民经济运行的朋友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中,投资一直扮演着“主力军”角色。但受房地产开发、基建等投资下滑拖累,去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3.7%,较上年骤降80.4个百分点,比2019年还低15.2个百分点。今年稳增长压力很大,中科院预测GDP增速在5.5%左右,IMF预测增长5.6%,高盛预计5%以下,新一轮投资必然启动。随着传统基建趋于饱和,加上投资边际效应下降,以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必然站上风口。到底能“飞”多高,个人觉得不宜过于乐观。一方面,国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的“紧箍咒”尚还没有松动迹象;另一方面,REITs等新型融资模式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新基建投资“稳定器”作用不容置疑。

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生产要素看,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云计算是最为重要的公共平台,成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工具。从经济形态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成为区域发展、大国竞争的关键胜负手。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7.8%,全球为43.7%,美国高达65%,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从动能转换看,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决定着中国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高度。由此可见,新基建发展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难在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从供给端看,我国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配件、关键装备被“卡脖子”;从需求端看,现代流通体系尚不完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建立起来。新基建一头连着供给,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

四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依托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和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信息网络形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从动力因素看,必须有高强度聚合力、强大辐射力、高密度网络功能与近邻关系。形成这些条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是难以实现的。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与3个重要地区城市群的核心都市都是门户型,且具有国际功能的港口,都处在重要交通线上。培育壮大城市群,必须以新基建作为基础支撑。

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中国CO₂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以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必须以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为主抓手。据研究,新基建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较传统基建减少7.24%。智能化、信息化、能源电气化、电力低碳化必将成为“双碳”政策导向和必经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风口来了!34万亿新基建深度报告:七大行业最受益!
34万亿来了! 新基建还有哪些新机会
争食万亿级大蛋糕!基金公司争相布局“新基建”主题ETF 下一个大风口?
总投资超6000亿!郑州出台新基建建设示范区重磅规划
国务院重磅利好,指明今年两大重点方向!
新基建涵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