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案例:AI in All,落地场景由内向外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 杨雅


人工智能第三次发展浪潮已降临,相关应用加速落地,驱动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不少初创公司从细分领域切入赛道,谷歌、亚马逊、BATJ等国内外巨头也纷纷入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作为新金融知识服务机构,零壹财经将聚焦人工智能赛道中的头部公司,从行业地位、业务布局等多个维度探讨其商业模式和竞争力。

摘要

继百度提出“All in AI”,腾讯于2017年又提出了“AI in All”的AI战略,从“基础研究—场景共建—AI开放”三层架构打造AI能力。通过搭建AI实验室和前沿实验室、加大研发投入,腾讯AI技术积累不断加速。

在AI战略的指引下,腾讯AI版图围绕技术、场景和平台不断扩张,目前腾讯AI技术已经在内部游戏、社交、内容等场景以及医疗、教育、零售等行业场景落地,其中医疗场景是腾讯AI切入最早、成熟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从AI赋能成果来看,AI作为腾讯“两张网”的技术引擎,已经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应用于内部产品,已服务于十亿级用户,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助推产业落地加速。
一、AI战略:AI in All
腾讯的AI布局在BAT中相对较晚,虽然腾讯对于AI技术的积累可以追溯至2012年优图实验室的成立,但直至2016年腾讯AI Lab成立,其AI布局才正式展开。2017年,腾讯提出以“基础研究—场景共建—AI开放”为三层架构的整体AI战略,从技术、场景与平台三个层面实现“AI in All”,AI被提到战略级高度。
为打造全栈式AI能力,腾讯已经建立优图实验室、WechatAI(微信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深圳、腾讯AI Lab·西雅图四大AI实验室以及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等前沿实验室,依托AI与前沿科技两大实验室矩阵进行AI基础性与前沿研究,探索AI领域核心难题,打造技术引擎。
在将AI技术与自身核心业务及丰富的应用场景结合外,腾讯还成立医疗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联合实验室等,积极探索AI应用场景与行业落地。同时,腾讯一如既往地贯彻开放战略,将AI能力开放出去,助力产业升级,构建AI生态。
表1-1:腾讯AI发展重大事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为支撑AI技术能力建设,腾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腾讯研发投入开始大幅增长,2018年其研发投入已经达到229.36亿元人民币。2019年上半年,腾讯研发投入为136.06亿元,同比增长26.83%,占总营收的7.81%,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研发投入。
 
图1-1:2015年-2019上半年腾讯研发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腾讯财报,零壹智库
随着AI布局的全面展开,腾讯AI技术的积累不断加速。从人工智能专利技术申请数量来看,根据中国专利保护协会2018年统计,腾讯人工智能技术专利在中国的申请量累计达到1168件,2016年后其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每年的申请量都超过200件。
 
图1-2:2004-2017年腾讯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单位:件)

数据来源:中国专利保护协会,零壹智库
二、AI布局:版图扩张,落地场景由内向外延伸
基于“基础研究—场景共建—AI开放”三层架构的整体AI战略,腾讯的AI版图围绕技术、场景与平台持续扩大,并凭借强大的产品能力,将AI以产品的形式落地应用,从内部场景应用不断向外部产业化场景落地延伸。
在内部应用场景中,AI与腾讯游戏、社交、内容等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在外部场景中,医疗是腾讯AI切入最早、应用成熟度最高的场景之一。
(一)AI版图:技术、场景与开放
腾讯的AI版图主要覆盖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技术层与应用层,同时通过平台层将AI服务云端化,对外开放AI能力,打造腾讯AI生态。
在技术层,依托四大AI实验室的基础研究,腾讯主攻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四大AI技术方向。
表2-1:腾讯四大AI实验室AI技术研究方向与产品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据中国专利保护协会2018年统计,腾讯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基础算法四大分支的专利申请量总计已超过1000件。
 
图2-1:腾讯四大技术分支专利申请数量(单位:件)

数据来源:中国专利保护协会,零壹智库
在应用层,基于腾讯自身与外部合作伙伴广泛多元的业务场景,腾讯AI应用在游戏、内容、社交等内部场景落地的同时,也已经在医疗、零售、金融、人力、交通、教育、政务、文旅、工业、安防等行业场景落地。
在平台层面,腾讯通过腾讯云将AI服务云端化,向行业提供AI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通过腾讯AI开放平台、优图开放平台等开放平台与Angel、NCNN等AI开源项目向开发者、创业者开放AI技术能力接口,连接腾讯AI能力与产业。
 
图2-2:腾讯AI版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二)AI应用落地:赋能内部业务,推动行业变革
1、内部场景落地:游戏、社交与内容
在AI内部场景落地中,游戏、社交、内容是三大核心落地场景。AI在这三大场景中的落地,既能够以AI为技术引擎,实现内部业务支撑与赋能,也能够为AI技术提供最好的试验田,同时以业务需求拉动技术创新,推动前沿研究。
 
图2-3:AI内部落地三大场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1)游戏AI。游戏是拉动腾讯营收增长的现金牛业务,也是腾讯最具差异化的AI应用领域。
2016年,腾讯开始对游戏AI开展研究,并推出了围棋AI“绝艺”,目前绝艺已经在多个赛事中夺冠。2017年后,腾讯逐渐探索在FPS(射击类游戏)、RTS(即时战略游戏)、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等更为复杂的游戏类型的AI研究,并实现了多个突破。
表2-2:不同游戏AI应用中腾讯取得的竞赛成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具体到游戏环节,AI可以应用到整个游戏环节,以王者荣耀为例,腾讯将AI应用到玩法设计、游戏审判、对局环境、游戏教学等方面,系统地解决游戏体验问题与游戏公平问题,优化玩家体验。
表2-3:AI在游戏中的具体应用(以王者荣耀为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腾讯将游戏作为AI的一大验证环境,利用游戏复刻的虚拟环境,来推动AI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发展。而游戏AI的研究成果既可以直接应用到游戏与电竞中,推动游戏行业与电竞行业的发展,也能够应用到教育、医疗、农业等其他行业。
(2)内容AI。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比2017年增长62.9分钟,其中,在不考虑游戏时长的情况下,用户内容消费时长已经占据了整体时长的三分之一。移动端用户使用时长大幅增长,内容消费受益于时长红利,成为各大巨头流量必争之地。
 
图2-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及用户内容消费时长占比

数据来源:QuestMobile,零壹智库
在游戏之外的内容消费领域,腾讯已经形成了由新闻资讯、视频、音乐、直播、文学、动漫、影业等构成的内容产品矩阵,并以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为入口连接创作者,以微信、QQ为用户平台,构建内容生态。
 
图2-5:腾讯内容生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立足于内容生态,腾讯AI正在内容搜索、推荐分发、编辑处理、创作与辟谣等内容环节落地,更加高效、精准地连接人与内容。在内容搜索与推荐分发上,AI可以读懂用户,根据用户的兴趣图谱,精准分发,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目前智能推荐已被应用到腾讯各大内容产品;
在内容编辑处理上,AI可以对现有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与优化丰富,降低内容生产门槛,例如利用AI对视频进行去模糊、去雾、加滤镜等处理,创造新的内容、娱乐素材;在内容生产上,AI则可以通过人机协作机制协助内容生产。
表2-4:内容AI应用环节相关产品及其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3)社交AI。社交是腾讯的流量基石与用户基础,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端、内容端、云端的连接。
在社交场景,腾讯正将语音和音频、图像和视频、数据挖掘和文档理解、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向AI研究成果注入微信、QQ为主的社交产品中。
目前,在微信产品中,腾讯已经在语音输入、扫码、翻译、聊天机器人、摇一摇、声纹锁、看一看和微信广告等功能中应用AI成果。以翻译为例,腾讯在微信中嵌入“扫一扫翻译”“翻译图片中的文字”等功能,利用机器翻译技术、精准文字识别OCR技术等,通过图片取词等方式实现实时翻译与排版替换服务。
在AI能力注入社交产品之外,腾讯还在探索基于人机对话软硬件一体的下一代社交产品,以语音交互赋能硬件,探寻人机交互新形式。基于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腾讯已经推出智能音箱、语音机顶盒等智能硬件产品。同时,腾讯正将AI Lab视觉、语音、交互等技术能力整合成虚拟人产品,赋能其他场景,助力社交。
 
图2-6:腾讯虚拟人产品应用方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2、行业落地重要成果:医疗AI
医疗是腾讯AI切入最早、成熟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医疗AI行业在度过了原始空白期后,头部效应还尚未形成,而腾讯凭借技术优势、用户基础以及政策支持,在医疗AI的发展中建立了优势。
 
图2-7:腾讯医疗AI发展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从医疗AI应用场景来看,腾讯的医疗AI布局现阶段主要在于医疗影像诊断以及辅助诊断两个相对成熟的领域。2017年8月,腾讯正式发布首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2017年11月,腾讯觅影从医学影像应用扩展到AI辅助诊断,并于2018年6月发布AI辅诊开放平台,将AI辅诊引擎开放出去。
腾讯觅影的医疗影像辅诊功能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结合病症影像数据等进行学习分析,目前已经覆盖食道癌、肺癌、宫颈癌、乳腺肿瘤等多个病种,AI辅诊功能覆盖智能导诊、病案智能管理、诊疗风险管理等场景,其中智能导诊可以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更加精准高效的匹配,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腾讯AR影像已经服务了160万患者,分析了800多万份病历。在早期癌症筛查中,腾讯已经帮助100多家三甲医院累计读片1亿次,从中筛查出接近100万的疑似患者、用户。
 
图2-8:腾讯觅影AI影像与辅诊应用

资料来源:腾讯觅影官网,零壹智库
在腾讯觅影之外,腾讯还推出了医疗超级大脑,将AI应用到医药研发、基因组数据分析、导诊、疾病筛查、辅助诊疗、医疗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医疗各个关键节点的覆盖。
而在智慧医疗生态建设上,基于庞大的社交网络与用户基础,腾讯依托微信生态体系打通了患者、医生、医院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屏障,更加方便、广泛地将医疗AI应用触达到C端用户,推动医疗健康数字化升级。
 
图2-9:腾讯智慧医疗生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截至2019年5月,已经有超过3.8万医疗机构拥有公众号或小程序,60%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微信生态上的智能服务,在一年内大概有1.1亿的用户使用了各类微信上的医疗服务。这些医疗包括智能导诊、智能分诊、患者教育、疾病知识科普,在降低了患者的就医门槛,普及医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匹配率。
三、AI赋能:“两张网”的技术引擎
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数据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净增量明显放缓,触顶11.4亿,2018年用户规模全年净增4607万,2019年上半年仅净增570万,2019年第二季度用户规模单季度内下降193万,To C消费互联网时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
 
图3-1: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QuestMobile,零壹智库
面对C端市场趋于饱和,2018年,腾讯进行了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在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互动娱乐事业群、技术工程事业群、微信事业群的同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意图在扎根消费互联网的同时,升级拥抱产业互联网。AI则是“两张网”的一大技术引擎。
(一)消费互联网领域:AI应用于内部产品,已服务十亿级用户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腾讯AI作为基础技术支撑,已经广泛应用于腾讯内部游戏、内容、社交等100多个产品,服务了超10亿用户。
在社交领域,微信月活账户数已经超过11亿,达到11.33亿,在国内社交APP中排名第一,QQ月活账户数超过8亿。语音技术、图像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已经应用到微信、QQ等社交产品的语音输入、扫码、翻译、看一看等功能中,为用户提供更为完善的人与人交互体验。
 
图3-2:2017Q1-2019Q2微信及QQ月活跃账户数(单位:亿户)

数据来源:腾讯财报,零壹智库
在游戏领域,据艾瑞APP指数监测,2019年7月,在游戏服务类APP月活跃设备数前五名中,腾讯游戏占据四个,其中游戏AI重点项目王者荣耀位列第一名,达到1.42亿。
 
图3-3:2019年7月游戏服务类APP月活跃设备数前五名(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零壹智库
备注:橙色为腾讯旗下游戏APP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讯发布 AI 战略:围绕游戏、社交、内容三大场景,Make AI Everywhere
解密腾讯AI“套路”与技术危机感
人工智能尴尬2019及破局2020 | 三大技术九大行业解析
重磅报告:当人工智能遇上医疗,104家公司拿到融资
腾讯首次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46页报告披露内部AI布局【附下载】
BAT的人工智能布局,中国AI格局必读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