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喾崩,帝挚立,帝尧替之

帝喾崩

帝喾有四个妃子,分别是:

元妃是有邰氏女,叫做江嫄,生后稷。

次妃是有娀氏女,叫做简狄,生卨(xie)

次妃是陈锋氏女,叫做庆都,生放勳

次妃是娵(ju)訾氏女,叫做常仪,生挚

  


帝喾在位七十年,在一百零五岁的时候去世了。不知道为什么,五帝去世的年龄都要比那个时代的正常年龄要高出很多,甚至比现代的大部分人活得都长,可能是五帝时代年岁的计算方法和现在不同,亦或是史料记载有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以史料中对五帝时代各种神奇的事情的记载来看,是合情合理的(私以为是古人对先人的一种崇敬,由此而来的对古人的情况的扭曲或者说神话了)。

帝挚立,而后尧替

帝喾去世以后,他的一个儿子挚继承了他的位置,《史记》原文中的解释是其不善,而后其弟放勳代立。在《帝王世纪》中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

挚能够登上帝位的原因是他在其兄弟中年岁最大,所以得登帝位,但是他的母亲常仪在帝喾的妃子中是最次等的。他得封帝位的同时,他的兄弟放勳被封为唐侯。帝挚在位一共九年,但是在其执政的这九年当中,政事衰微,治理得并不好。与此同时,放勳在唐侯的封地上励精图治,各方诸侯都归顺了放勳,帝挚对放勳的能力很是佩服敬仰,于是把帝位禅让给放勳。唐侯放勳自知身负天命,于是接受了挚的禅让,把挚封去了高辛这个地方,也就是定州唐县。

结合五帝时代那样久远的年代,在史料中这样的记载是合情合理的,作为古人还是崇敬和敬仰着高尚的品格,或者说要留给后人以高尚的品格。以后人的角度看来,作为帝挚,其治国能力不行,治下不服,相对比之下唐侯也就是放勳把领地治理得非常好,同时使得各方的诸侯归顺或者说认可。

在五帝时代,按照史料的记载来推断的话,应该是诸侯的势力占据一个国家的大部分势力的,所以实际上,谁能够整合诸侯的势力,谁就是无冕之王。作为帝挚,虽然继承了帝位,作为正统的继承人,无论他想或者不想,在这个时候他的势力是不及放勳的。所以他的禅让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必须去禅让,否则可能就会出现类似于春秋五霸这样的情况,实质的权利掌控者并不是名义上的帝王,而是实际的势力掌控者。可能有一些阴谋论的成分,但是史料中展现出来的内容,决定了在五帝时代无论是不是阴谋论,都是以最终的势力大小,影响力大小来决定帝位的归属,而不是谁先继承,谁是正统来决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迁为什么会在《史记》为上古五帝作传,有的还是听来的?|《史记·五帝本纪》
《史记·五帝本纪》全译(1)
上古六代帝王的传位故事,舜最精彩,尧很无奈
尧挚帝喾颛顼黄帝生卒年的考究
您知道“五帝”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是这样“亲密”的关系吗
UC头条: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不是康熙、乾隆, 而是他, 此人竟在位9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