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样本采集是分析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前程序的大部分工作是由患者、医生、护士、运送人员及检验科人员在实验室以外的空间完成。



一、采血服务


1.环境要求:空间、光线通风等适宜环境

2.生物安全:进行环境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二、患者状态要求


1.注意患者生理状态和饮食的影响、血脂、激素等。


2.注意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还原性物质 干扰 Trinder反应

  • 右旋糖酐干扰IP(磷)的测定

  • 维生素C可与碱性苦味酸反应,引起肌酐假性增高

 

三、采血结果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采血时间:体内某些化学成分的血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

a.尽可能上午九时空腹进行

b.根据药物浓度峰值期和稳定特点进行,以检测药物浓度

c.检验中申请上应注明采血时间


2.采血部位:应该选择恰当的采血部位


3.采血体位:体检改变可引起血液许多指标发生变化:从仰卧到直立时,血中细胞及大分子物质相对提高5%


4.压脉带使用:一般应小于1min


5.输液:最常见的干扰项目是血糖和电解质

应输液结束后1h后采血

输入脂肪乳剂,应8h后采血

避免输液同侧静脉采血


6.溶血:血细胞内外各种成分有梯度差,如LDH,AST,ALT,K等。发生溶血时应重新抽血。

 

四、血液样本运送、保存及处理


1.应该把每一份样本都看作无法重新获得、唯一的标本。

2.应视所有的标本都具有传染性,避免标本与皮肤的接触。

3.检验完毕,标本必须消毒处理。


血液标本运送:

A.唯一标示原则

B.生物安全原则

C.尽快运送原则


标本拒收:应建立相关拒收规则,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血液检验前预处理:

样本采集后应及时采用离心法分离血清或血浆。


血液样本保存:

血液样本保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确保标本特性稳定的条件下按要求分为室温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


五、检验后血液标本的处理


1.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理废弃物危险减至最低。

2.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低。

 摘自《第五版临床检验医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到不合格血液标本怎么办?
检验在线整理 : 控制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
基因检测血液样本出现溶血质量问题怎么办?
血钾升高与临床不符?警惕这几种假性高血钾
如何将血气分析前误差降到最低
血钾假性升高的常见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