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罗斯」在高加索小镇,寻找高加索诗人-“莱蒙托夫”的足迹

2018年夏季,我来基斯洛沃茨克和皮亚季戈尔斯克游览,这是高加索的两个小镇,是俄罗斯的伟大诗人莱蒙托夫曾经疗养、流放和生活的地方。

基斯洛沃茨克是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疗养区著名旅游疗养城。地处大高加索山北坡谷地,群山环抱,气候温润。幼年时,莱蒙托夫由外婆带领3次来这里疗养。这是一座名城,普希金曾流放到这里,大文豪托尔斯泰也在这里从军,这里还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出生地。

Kurortny公园位于小镇中心,最醒目的是在高台上的“莱蒙托夫塑像”

在城堡博物馆,有关于普希金和索尔仁尼琴的相关介绍;

在Narzan画廊里品尝了矿泉水,水的味道略苦咸,不算很难喝,据说对胃有好处,我喝了满满一杯。

另一座高加索小镇-皮亚季戈尔斯克,这里有莱蒙托夫的故居,他死前的几个月都住在这里。现在这里作为莱蒙托夫的故居博物馆对外展出。

故居是一个不算小的院子,由几栋房屋组成,与莱蒙托夫生活有关的有起居室、厨房和马厩。另外一些相邻的房间是之前的邻居的,现在也用作有关莱蒙托夫的展厅。

起居室是一幢草屋顶的房子,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和一张靠窗的书桌,另外有几件简单的家具。厨房和马厩都不对外开放。

作曲家阿拉比耶夫是俄罗斯著名歌曲“夜莺”的曲作者,他是莱蒙托夫的生前好友和邻居,他的居所现在是莱蒙托夫音乐艺术博物馆的一部分;

普将军的家是1841年7月13日。莱蒙托夫和马丁诺夫发生争执导致决斗的地方。现在,这里是博物馆的文学部,展览莱蒙托夫在高加索在生活和文学的创作”。

在皮亚季戈尔斯克的广场,有一尊莱蒙托夫雕像,这里经常有人前来献花,缅怀这位大诗人

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莱蒙托夫浴室和莱蒙托夫画廊等与莱蒙托夫有关的建筑。

···················································

关于莱蒙托夫与高加索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生于1814年生,卒于1841,在世仅二十七载。他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普希金的继承者”。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留给世人400多首诗歌和30首长诗,还有剧本和小说,这些文学作品至今仍是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部分。

出生在莫斯科的莱蒙托夫一生似乎注定跟高加索结缘。他小时候身体羸弱,4岁、6岁、11岁时,外祖母曾先后三次带他去高加索疗养,享用那里的阳光和矿泉。他的母亲在他3岁时就去世了,之后一直由他的外婆把他抚养成人。他的外祖母是一个大地主,生活富裕,个性强悍,对外孙则溺爱、娇惯。莱蒙托夫也因此养成了孤僻、敏感、自负、反叛的性格,进入社会后很不合群,爱取笑别人、显摆自己,交女朋友有逢场作戏的唐璜习气。

成年后,莱蒙托夫曾经两次被流放到高加索。

第一次被流放是在1837年。当年,普希金在决斗中被枪杀,上流社会很多人侮蔑普希金,为凶手辩护,莱蒙托夫无比悲愤,写下成名作《诗人之死》,每一个字母都犹如一颗枪弹,射向上流社会的卑劣家伙。后来他又补写16行,其中几句是:“你们,这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啊!你们躲在法律的荫庇下,对你们而言,公论和正义一向噤口无声!”这首诗被人送到尼古拉一世手里,沙皇宫廷为之震怒,莱蒙托夫随即被捕,并流放到高加索。1838年,由于外祖母和诗人茹科夫斯基向宫廷一再说情,莱蒙托夫从高加索回到彼得堡。

第二次被流放到高加索是在1840年。那年在一个舞会上,他与法国公使的儿子巴兰特发生冲突,巴兰特要跟他决斗。决斗那天,巴兰特先开枪,没能命中,莱蒙托夫心有怜惜之情,只是朝天开了一枪。结果,他又被捕了,因他有骠骑兵团少尉的军衔,军事法庭判他流放到高加索一个作战兵团。同年7月份,他参加了与高加索山民的小型战斗和血腥的瓦列里克战役。

1841年2月初,莱蒙托夫因作战勇猛受奖得到两个月的休假,返回彼得堡。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完全献身于文学事业,但所得到的却是限48小时之内离开彼得堡返回高加索的命令。1841年4月14日莱蒙托夫回到高加索。

5月,他来到皮亚季戈尔斯克,获准在矿泉停留疗养,这是一座美丽的高加索小镇。在这里,他写下一系列诗篇:《梦》、《悬崖》、《他们相爱》、《塔马拉》、《约会》、《叶》、《我独自上路》、《海的公主》和 《预言家》。

1841年 7月27日在皮亚季戈尔斯克第一次朋友聚会中,莱蒙托夫的玩笑激怒了他的同学马丁诺夫。争吵过后,马丁诺夫向莱蒙托夫发出决斗的挑战,莱蒙托夫对这个小争执并未在意,他接受了挑战,但并没打算向同学开枪,结果自己被一枪打死。

莱蒙托夫热爱高加索,也知道高加索的苦难。1830年,他16岁就写下了《高加索》一诗,说自己常常想念南国的山谷和峰巅,像热爱祖国的好歌曲一样不能忘记高加索,三段诗每一段都说了一遍“我爱高加索”。同年,高加索地区山民因反抗沙皇统治而起义,被沙皇军队血腥镇压下去,他因此沉痛地写下《致高加索》一诗。在诗中:“高加索!你这遥远的地方!你这淳朴的自由的故乡!你也充满了种种的不幸,你也受到了战争的创伤!”

以后他的很多作品都有高加索的背景,如长诗《瓦列里克》、1140行长诗《恶魔》、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400行长诗《伊斯梅尔·贝》,既是献给为自由而战斗的高加索民族解放战士的颂歌,也是对高加索美妙大自然的礼赞,洋溢着莱蒙托夫对高加索的崇爱之情。他向“白发的高加索”致敬,感谢高加索在他的孩提时代就拥抱过他,他多么喜爱“那无边的透明的碧蓝的天空”,“那狂风与骤雨的奇妙的吼声”,又多么喜欢“那些给孩子唱摇篮曲的母亲”,“那些英武善战的子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莱蒙托夫、夏里亚宾在高加索
俄罗斯高加索“纯净地带”--皮亚季戈尔斯克
俄罗斯联邦-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外国诗人成名作选读(2)
普希金捍卫美貌妻子与情敌决斗而死?
诗人之死:因决斗而逝世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