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枭雄曹操书法《衮雪》

一代枭雄曹操书法

     《衮雪》欣赏

 

                                    堂主  撰文

 

 

 

                     

 

                      图1  古籍中的一代枭雄曹操画像


 

图2  早期刊物上发表的在西汉中褒斜道南端的褒谷口曹操题字《衮雪》刻石



图3  曹操唯一传世书法《衮雪》拓本        

 

 

曹操所书《衮雪》——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书体为汉隶大字。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径35~46厘米。现为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藏。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记载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他性格豪爽、气度非凡他把大量精力用在治理国家和应付险恶的明争暗斗上,不仅有盖世之才,纳贤之德,而且长与军事,善于书法,乐观进取,可谓文武双全。庾肩吾《书品》称其书法有“隶墨雄瞻”, 《唐人书评》称:“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岩璀璨”。 

由于曹操一生劳形于政治诡谲军事征战,习练书法的机会极少。据记载曹操极其喜欢读帖、揣摩,经常与当时出名的书法名家钟繇、梁鹄、邯郸淳、韦诞、孙子荆等人切磋书艺。曹操作为一代书法家却鲜为人知,这主要是曹操传世的书法作品较少的缘故。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称赞“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伦”之美。书法评论家评出汉朝末期章草大家有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南朝的书法评论家庾肩吾在《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一共九品,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唐代书法家、评论家张玉灌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划分为神、妙、能三类:杰立特出者为神,运用精美者为妙,离俗不谬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品。

曹操与书法家钟繇之间还有一段故事:据羊欣《笔阵图》记载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曹操、邯郸淳、韦诞等谈议书法用笔。钟繇一生于书法情有独钟,书法家蔡邕留给韦诞的一部论笔法的专著,钟繇想借读遭到拒绝。钟繇又气又恨,呕血不止,奄奄一息。曹操得知后,将自己专用的五灵丹拿给钟繇服用,钟繇才得以保命。韦诞死后,以此书殉葬钟繇派人盗掘韦诞的坟墓,于是终于得到了蔡邕的书。从此钟繇笔法更加神妙。钟繇聚精会神学习研究书法,睡觉前用手指在被子上练习笔划,致使被子被划穿了,在厕所练习整天忘了回来。无论看见什么东西,都要用书法把它们表现出来。钟繇善于写楷书、行书、草书,尤其擅长汉隶。

梁鹄在汉灵帝时做过选部尚书。当时曹操刚刚踏入仕途,想做洛阳令,梁鹄却让他做了洛阳北部尉。董卓作乱时,梁鹄投奔了荆州,曹操平定荆州之后,梁鹄急忙登门谢罪。曹操因为特别欣赏他的书法,不仅没有治他的罪,反倒让他代理司马一职,以发挥他书法上的特长。曹操还特地把梁鹄写的字幅挂在帐中,细细揣摩,有时候夜间睡不着觉,便起来慢慢品味。那时,魏宫中梁鹄题写的匾额,可以说随处可见。

晋代陆云给陆机的信中说:“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可以想象曹操喜欢书法的程度。

曹操唯一书法为隶书“衮雪”二字,左端书有“魏王”二字。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相传曾登临褒谷故地,一览大好河山。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水花四溅,飞流奔泻,汹涌澎湃,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之雪浪时,豪情难仰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石尖,以喻褒谷山水之美。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宏阔的气魄与壮志。相传身边人问他为何略去“滚”字三点水,答曰:“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据考证:“衮”同“滚”通,确有大水奔流不绝、旋转翻滚之意。证见唐.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但另衮的本义是画龙于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穿的礼服。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称义衮,《周礼.司服》:“ 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司农注衮衣,卷龙衣也。”汉. 蔡邕《胡公碑》却指天子之服:“弘纲既整,阙以补”因古代上公穿的礼服,绣有龙纹。龙首向下,与天子礼服有别。后世称三公为衮。见《后汉书.张衡传》:“服衮而朝。”据此,衮雪之义应理解为曹操风雪过此,见衮服上落满了雪花而发出的浩叹。表达了他澄清寰宇,匡扶帝业的决心!

隶书也叫“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隶书中的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它的产生,与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曹全碑》,是隶书的精品代表。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与《乙瑛碑》、《礼器碑》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而与曹全同时的曹操,从书法艺术上来评判,“衮”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安逸静谧,则有静态质感,形神兼具,寄寓了书家拨乱反正的雄心与豪情。其书法正展示出与《曹全碑》同时代的“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风格特征外,具有楷书方正的笔意,更显出少有的一种雄浑遒劲;动静有致的浩然英雄之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一世枭雄,书法只留下这两个字却震惊了世人!
【香港】一代枭雄曹操
一代枭雄曹操的骁楚!
一代枭雄曹操的著名五子,在当时人人都是生...
经典!小楷字帖十种
林体隶书家传秘籍(林钧鉴书) 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