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得的《吴门三家书法》
作者:康耀仁
明代中期,吴门书画圈文化氛围良好,雅集唱和较为频繁,笔墨合作时有发生,但形式多为手卷或立轴,扇面则很少。2015年岁末,由沈周、吴宽、祝允明合作的泥金扇面悄然出现,三家全是行书,为便于介绍,姑且称之为《吴门三家书法》(见题图),此扇的上部和左侧均有火烧的迹象,导致吴宽书法的其中三字失损。按次序,内容如下:
其一:我筑小庄名有竹,君家多竹敬如宾,一般清味毉今俗,千丈高标逼古人。肃肃衣冠临俨雅,年年雪月仰风神,寻常岂是轻桃李,不解经冬只历春。沈周
其二:?卷名修竹,胡为不称名,?庭秋月落,短影愧诗?,嫋娜因风舞,蹒跚着地竹,仰看松百丈,能结岁寒盟。吴宽
其三:君子本无党,畸人必有邻,夷齐是贤主,徐稚固嘉宾,白雪声相应,清风座不尘,我来当迳造,亦可作三仁。祝允明
沈周、吴宽、祝允明都是吴门大家,身前荣耀一时,身后彪炳千秋,各家的扇面作品都难得一见,尤其是沈周。笔者关注沈周作品多年,目前手中的数据显示,沈周书画扇面的数量,远远低于明四家的其他三位。其中挂其名下的扇面书法虽然不少,但真迹却仅有两件,分别为:《为汉文书扇》,67岁,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图1);《书诗》,83岁,台北故宫藏(图2)。
这个结果想必让人大跌眼镜,更加出乎意料的是,沈周的立轴书法真迹只有一件,即《吴湖帆文稿》提到的,匡时2012秋拍的《行书蜗壳诗》。很多人会疑惑,分别藏于上博和苏博的那两件著名的行书立轴,难道不是真迹?但非常遗憾的是,笔者的数据库有明确清晰的证据,链接两者分别与伪作作坊相关。
图1
图2
絮叨这些,是想说明,沈周的书法,确实稀罕,更为稀罕的是,还与吴宽、祝允明两位大家合作扇面,因此,《吴门三家书法》自然而然地进入笔者的视野,凭借直觉判断,其沈周书法必属晚年真迹,于是不做过多考虑,先行竞得。
当然,抽象的直观判断,还必须得到具象的求证。因此,闲暇之后,便开始查找资料,发现台北故宫的唐寅《对竹图》,其卷后的沈周和祝允明的题跋内容,竟然与本扇相同。此卷后跋除了沈周、祝允明,还有唐寅、黄云、文徵明、都穆等,共有六家。
祝允明的书法历来偏于感性,感性的书家容易随心所欲,变化形态,通过比较祝允明的这两件作品,发现形态果然有所差异,所幸笔性基本相同(图3);而沈周偏于理性,理性的书家,其变化幅度一般不大,因此两者的技法形态几乎一致(图4),重要的是,其印鉴竟然同为一方(图5),至此,真伪暂且不论,但两者所显示的同一作者在同一时期书写的特性,已然清晰。
图3
图4
图5
《吴门三家书法》为三家书于同一扇面,而《对竹图》则是六家题跋于同一纸上,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属于同一材料、同属吴门朋友圈的合作,在正常的情况下,两件作品都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判断,这就是:只要推断其中一家作品为真迹,其它作品则顺理成真,相应的创作时间也理应同期,反之亦然。值得庆幸的是,前面已经确定,沈周书法属同一作者在同一时期完成,因此,可作并案处理,暂且先忽略其他书家,而着重于求证与沈周相关的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求证这两件沈周书法与其它沈周真迹是否符合,第二环节,求证唐寅《对竹图》的真伪,连同后跋包涵的信息,验证前面的判断。
沈周的作品,署年并非连续完整,但即使出现空隙,也仍然显示承上启下的相互关联,按照其发展规律,笔者曾排序其真迹模本,建立证据链条,将两件沈周书法并置其中接受检验,其舒展的形态、均匀偏细的线条,以及署款特点,如“周”字首笔的竖写,走字底左下角的写法,基本符合沈周在1497年前后的风格特征,具体可参照上博的《草庵图卷》和其它年份相近的作品(图6),对应沈周年岁,大约在71岁左右。因此,1497年前后,既可以视为吴宽、祝允明合作书扇的时间,也可以视为《对竹图》其他五家的题跋时间。
唐寅的《对竹图》,也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其绘画元素,符合存世的唐寅早期真迹模本(图7),而且,所用“唐伯虎”朱文,与辽博的《悟阳子养性图》完全一致(图8),而《悟阳子养性图》无论在绘画、书法,还是印鉴,都是唐寅无可挑剔的标准样板。可见唐寅《对竹图》的绘画和印鉴归属真迹都不是问题。
《对竹图》题跋的内容,虽然与绘画主体相关,但两者材质不同,其绘画为绢本,后跋则是另纸,因此,任何一方认定为真迹,都不能代表另外一方也必然归真。而在此处,恰恰两者都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各自为真,既辅助了另一方的判断,也进一步验证了前面对《吴门三家书法》的判断结果。
图6
图7
图8
在《对竹图》的后跋中,文徵明、都穆两人隐藏着特殊信息,也可以验证这个判断:
其一、文徵明署款“文壁”,四十二岁以前,文氏以本名文壁行世,这已是公开的知识。此跋行笔快捷露锋,形态略带斜势,属典型的早期特征,如果六家题跋为同期的推论没错,其时文壁大约在28岁左右,因此,“文壁”的称谓和书法特征所显示的时间,都与上面的推断结果相符合。
有关“壁”与“璧”的认知问题,曾经引发争论,而“壁”字正解,清人叶廷琯《鸥陂渔话》早有详述,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也明确表示:“凡是写作‘璧’字款的,一定是伪本。”而此处“壁”字合乎规范,无疑增加其归属早期真迹的可信度(图9)。
其二、此卷难得有都穆题跋,都穆与唐寅同属沈周弟子,原先关系良好,因乙未年间(1499年)惊动朝廷的会考舞弊案,30岁的唐寅锒铛入狱,而密告者疑为都穆,导致两人存有心结,老死不相往来。可见,唐寅书画的任何都穆的题跋,应在案发之前。而唐寅与文徵明同岁,说明都穆题跋《对竹图》时,两人都在28岁左右,时间段正好符合(图9)。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沈周书法出现80岁的特征,其相对的年份为1506年,此时,文徵明和唐寅都已经37岁,虽然躲过文壁这关,却躲不过唐寅与都穆交恶这一难关,还有一关无法通过,吴宽在1504年去世,不可能再与沈周合作。
由此可见,所有的信息,环环相扣,正确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后面所有环节的检验(图10),而错误的结论则不能,将顾此失彼而出现漏洞,引发更多的谬误,因此,一对百对,一错百错,这话在很多人听起来感觉很武断,但在科学的推论中,却是在理的。
(原载《东方收藏》2016/3)
图9
图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徵明书法:题跋沈周支硎遇友图卷
文征明书法题跋沈周支硎遇友图卷
文征明七十六岁书法题跋沈周支硎遇友图卷
(2)文征明76岁书法题跋沈周支硎遇友图卷
76岁文征明书法题跋沈周支硎遇友图卷
文征明76岁书法题跋沈周支硎遇友图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