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书法原本天下第一,竟被父亲推下神坛。

人们通常只知道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却不知他的书法并非只学他父亲,而是兼取各家之长。王献之的母亲、祖父、叔祖、外祖还有很多族人,都是名重一时的书法大家,都有关于书法的历史典故,而且都有碑帖流传至今。

一、王献之

在唐朝以前,王献之是受到公认的书法天下第一人,地位跟现在的王羲之差不多。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当政,特别推崇王羲之,并把《兰亭序》列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的地位才降低下来。

王献创造了“稿行之草”,又创造了草书“一笔书”。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

二、父亲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生长于“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王家,家族权势滔天。他自幼丧父,行为放荡不羁。东晋对“名士风度”很推崇,他先后从师于叔叔王廙和卫夫人 ,以后又博采众长,摆脱了汉魏艰涩的笔风自成一家,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下图是王羲之的《平安帖》。

三、外祖父郗鉴

郗鉴是东晋朝廷的太宰,有一天他派管家去丞相王导的府中选女婿,王氏子弟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一时间帅哥云集。郗府管家走到东院的书房里,只见书房的床上躺着一个青年,正是王导的侄儿王羲之,他袒胸露腹,一边摇头晃脑地研究书法,一边大口吃着胡饼。

管家回去添油加醋地骂了王羲之一顿,郗鉴却一拍大腿说道:“这小子真是称意的女婿啊!”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后来她的女儿生下了王献之。

这就是“东床快婿”成语的由来。郗鉴是有名的书法大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为《灾祸帖》。

四、母亲郗璇

当时还没有“相亲”一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羲之和郗璇结婚拜堂当天才见面,后来郗璇向王羲之展露了一个才艺——书法,把王羲之彻底征服,从此安安心心过日子,郗璇善于用笔,被时人称作“女中笔仙”。可惜由于年代太久,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2016年,一块墓志铭被发现,经确认,此墓志铭为郗璇的墓志铭,计28行,354字,里面提到了跟她有关的24个人的名字,当然王献之的名字也在里面提到。

五、大舅郗愔

郗璇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叫郗愔,是王献之的大舅。南北朝书法评论家王僧虔在《论书》一书中说:“郗愔的章草书,仅次于王羲之,而在其他人之上”。梁武帝萧衍评价郗愔说:“郗愔书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难,疏散风气,一无雅素。”

郗愔流传至今的作品为《至庆帖》,用笔之潇洒,令人叹为观止。

六、二舅郗昙

王献之的二舅郗昙,字重熙,《晋书》有他的传记。唐朝书法评论家窦臮《述书赋》评价他的字说:“密壮奇姿,抚迹重熙。若投石拔距,怒目扬眉。”宋朝书法评论家陈思《书小史》称郗昙“善草书”。

郗昙与姐夫王羲之关系很好。《陈书》记载:郗昙死的时候,把《兰亭序》给陪葬了!后来战乱,他的墓被盗,《兰亭序》才被发现。

下面就是他用来陪葬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唐人摹本(局部)。

七、祖父王旷、叔祖父王廙

1、王旷是王羲之的父亲,王献之的爷爷,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很小的时候,曾在父亲的枕头底下把蔡邕的书法给偷走了,躲起来看,被王旷抓到,王旷说:“你现在学这个还太早,等你长大了再给你学。”王羲之说:“到那时候就晚了!”于是王旷就把这幅书法送给了儿子。

2、后来王旷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王廙给王羲之当书法老师,王廙是继汉代蔡邕之后又一个将书、画等艺术相结合的大师。他提出了书、画创作要“行己之道”的观点,即:不因袭前人,要闯出自己的路子。

王旷的书法没能传世,王廙的书法传世作品为《祥除帖》。

王献之的父族、母族亲属里面,包括后人里面,还有很多很多书法家,这里不一一介绍。

有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家教,想不成大师都难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流传千秋万代的三百二十四个字
书法圈,确实是他们家开的
撑起半个中国书法史的王氏家族
王献之曾超过父亲成为天下第一
王献之曾经超过父亲,成为书法天下第一!
这个家族创造的书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