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上心身论坛|司天梅教授演讲稿:心身医学中情绪治疗与管理

《心身医学中情绪治疗与管理》

演讲稿

司天梅:非常感谢李院长的介绍,其实还是非常感谢陈珏教授的邀请,能有这个机会来参加到我们海上名医的活动,而且我之前也参与了几场,从中我自己也学习到很多除了对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的认识,还有包括一些心理治疗上面一些技术和方法。那我今天很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在精神疾病中药物的治疗和治疗的注意事项。

因为正如刚才李院长介绍的,其实心身疾病本身是心理生理交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我们除了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一些药物治疗。那么药物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我会从这三个小内容跟大家来分享。第一个就是心身疾病的发生特点,第二个是关于心身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以及综合的治疗机制,第三个是心身医学的药物治疗和治疗的注意事项。


那先看一下心身疾病的发生特点,其实心身医学它本身就是研究精神和躯体两者交互作用,以及两者导致的一些其他躯体疾病,研究它们的规律的学科。在实践中常常需要我们精神科以及各个科的医师以及心理治疗师来共同组成联络会诊服务。心身疾病也被称为是心理生理疾病,它特指在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健康的机体在没有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一系列异常的心理生理功能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发生了与精神和情绪变化有关的特定躯体疾病的症状群。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从心身疾病这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到,它是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导致的一种躯体疾病或者是躯体症状,其中有明显的精神和情绪变化作为主要的一部分症状群,所以它是精神和躯体的一个交互的作用。


实际上对于心身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目前其实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在大多数的学科中认为心身医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亚专业。比如说在美国医学教育评监委员会中,在精神病学这个二级学科下,有一些亚专科,联络会诊精神医学就是精神病学下面的一个亚专科。目前在我们国内医师协会所定义的精神病学下面的亚专科,也包括了心身医学(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所以这个心身医学是精神病学下面一个亚专科。但事实上在一些国家,比如说在德语国家,认为心身医学和精神病学是并列的,而不是精神医学的一个亚专科。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诊疗范围是否包括重性精神障碍。因此精神医学和心身医学的关系,还是值得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在我们国内心身医学同道一起的努力下,能够有更多的证据或者是数据来让心身医学在国内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心身医学发生的相关因素是哪些呢?其中第一个是素质因素,心身医学的发生发展,可能会由于早年或者是与发病时间相比较久远的一些风险因素,导致个体形成了一个易感的素质,所以它有素质的因素。第二,也就是非常重要的促发因素,正如刚才在心身疾病定义的关键词所提示的心理社会因素,它的促发因素可能是近期的、和发病时间比较相近的一些应激和风险因素,它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所以叫促发因素。还有一个是附加因素,是在疾病发生之后,个体会再经历一些其他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心身疾病持续。所以在心身疾病的研究中,它的发生发展一定要从素质因素、促发因素和附加因素三个方面去考虑心身疾病的发生。促发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如同扳机的效应,它是近期发生的、和疾病发病相关的一些应激因素。


接下来给大家举个例子,近期在新冠疫情发生、发展、流行的过程中,国内、国际上心身疾病包括焦虑抑郁的发生发展的情况。现在有一些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焦虑障碍的患病是日益增加的,这是在2019年柳叶刀杂志上的文章。文章的结果显示在冲突环境下,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地升高,继而会产生更大的疾病负担。而2016年世界银行所做的焦虑情况,显示在冲突的环境下,焦虑障碍有明显地增加。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多国流行病学的数据显示,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10%~13%。近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压力生活压力的一个加剧,像焦虑障碍等情绪问题,它的发生是一个增加的趋势,而且会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负担。2019年和1990年相比,焦虑障碍发病病例增加了47%,而疾病负担增加了53%。如果考虑我们这两三年新冠疫情的流行,新冠疫情的流行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的人数开始有进一步的增加。


这是我们国内新冠疫情的流行情况的截图。大家知道春节以后在全国多地新冠疫情呈多点、多途径的爆发,似乎整个的趋势和流行的压力又加剧了。我们能听到在全国各地有阳性病例或者是检测到有阳性的这些地区,会有一些隔离封闭,给大家这个生活带来一些限制,这些都是导致心身疾病以及焦虑抑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其实国际上去年新冠疫情的发生也是比较迅猛的,而且现在像韩国日本,它每天的增加的例数也都是以万来计的。所以新冠疫情的流行,其实就是个体的心身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这是在2016年柳叶刀杂志上所发表的数据,这个数据显示了在近几年来,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沉重疾病负担中,以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为第一和第二(蓝色的是抑郁障碍,红色的是焦虑障碍)。所以在精神疾病以及心身疾病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可能是对我们个人或家庭或社会影响最大的。

这是在去年发表的一个数据,在新冠疫情前焦虑障碍的患病人数是每百万人口中298人。新冠疫情期间这个数据增加了将近40%,说明社会心理因素的增加,确实是焦虑、抑郁、失眠发生的重要触发因素。


这是在年2020,新冠疫情流行期间,陆院士团队对5万余名居民进行的线上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大众焦虑抑郁等问题是非常突出的,抑郁占27%,焦虑占31%,失眠占29%,还有急性应激症状占24%。而且还有一些高危的人群,比如说感染的患者及其家属,我们一线的工作者和家属,还有密接者,隔离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其实我们很多的同事,特别现在是在一线去检测核酸,或者是管理和治疗这些感染的患者,或者是在给密接者或隔离人群做核酸,他们的工作量、整个的工作环境对他们来讲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应激。所以这些人群在应激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各种以情绪问题为主的心理问题,甚至一些躯体症状,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心身疾病。


那么大家会想这可能因为是在疫情流行期间,这个问题到疫情过后是不是就会消失了。
这是来自于国内的一个真实世界的横断面研究,在疫情爆发期间和疫情缓和期间,分别进行了人群的调研,包括抑郁、焦虑、失眠,调研都是用一些标准的评估工具进行,研究发现即使在疫情缓和期间,中重度以上的失眠、焦虑或者是抑郁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那我们就意识到即使到了后疫情时代,整个大众的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仍然会比较严重,这就对我们心理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一个要求,我们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卫生服务。


其实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各类对于焦虑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是比较多的,这是对31项研究,一共5000多例患者进行的研究的一个荟萃分析。其中研究评价的指标有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等,会发现新冠患者焦虑的患病率大概要比在正常期间,就是一般情况高,目前高达47%,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此外就是还有一些抑郁和失眠,在整个人群中间比较常见。


除了在缓和期间,对于我们刚才提到的有些高危人群,比如说我们医护人员可能会在一线,还有一些在高校的学生,在疫情防控比较严格的这个时期,高校的学生也长期限制了活动,两点一线,因为这可以减少流行的传播途径。此外就是在新冠流行的高峰期,可能还会有学生停课,大家只能在家上网课。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其实都会给人群带来一定的焦虑、抑郁和失眠。

在年2020上半年,新冠在武汉地区流行的时候做的调研发现护士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女性还有接触感染者可能是焦虑和失眠的风险因素。到现在快两年半了,这期间此起彼伏的就是不同地方的隔离带来的应激症状,人群会出现各类的应激症状或者是焦虑。被隔离甚至有一些物资供应的不足,生活日用品的供应如果存在一定的危机,甚至包括一些信息不通畅,大家也会受到影响,经济有损失。被感染者或者检测是阳性的这些个体,可能会出现一些病耻感,所以这些就成为他触发心身问题的重要的压力源。


刚才提到学生的停课,这些孩子们平时都在学校,在停课期间,在家里可能家庭矛盾冲突有明显的一个增加,所以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因素,成为大家各类精神心理问题以及心身疾病的重要的压力源。

这是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34项研究。我们都说21年20期间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就是疫情的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这个环境下,还得以正常地去工作,只是在工作中可能行为上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主要还是日常要戴口罩,要通风,常洗手等等,这些活动其实也潜在地成为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讲,一些研究调研了他们存在的焦虑抑郁情况。从总体的34项研究的调研结果来看,对于医务工作者,焦虑患病率也是接近40%,抑郁的患病率达到30%。我们会看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的情况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这个文献在21年20发表在心身医学杂志上,是一个对于新冠疫情的流行对个体以及大众心理行为影响的一个综述。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以后,它发现整个新冠疫情的流行影响了行为和心理。就是说它整个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我们心身医学研究的一种模式,就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新冠疫情也是通过生物行为以及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由个体组成群体的影响,在我们群体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而这种行为和情绪交互作用的模式,可能也为后续的干预策略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重要的启发。


这是他们做的一个比较。新冠疫情流行前一年美国CDC通过住户流调,做了焦虑抑郁的患病率调查,总体的抑郁焦虑患病率是11%。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21年20他们再次做了一个调研,发现不管是抑郁障碍还是焦虑障碍,在各个年龄阶段,在整个新冠疫情流行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图就是在整个人群中焦虑障碍或者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这个对照的是在此前一年(2019年)的11%的患病率。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焦虑抑郁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是18~29岁,那么其次是30~39岁。我们会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的比例是下降的。但即使是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是20%,仍然要高于正常期间的11%这个数。

最明显的是焦虑障碍,焦虑障碍通常的患病率是8.2%。在疫情期间,在18~29岁的人群中是44%,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是下降的。抑郁障碍通常患病率是6.5%,在疫情期间,18~29岁的人群患病率最高,是38%。当然和焦虑障碍有同样的一个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下降。这个综述在心身医学杂志上发表以后,可能对未来心身医学如何去分析它背后的因素、可能的机制、后期综合的干预策略,提供重要的启发。


这是心身疾病的发生特点,它本身一定是有社会心理因素作为重要的促发因素。当然个体它还有一些是素质因素和维持因素,但是促发因素可能成为它的重要扳机点。

那我们再接下来看心身疾病各类症状发生的过程中,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刚才提到心身疾病的相关因素,有素质因素,有促发因素,有维持因素,也叫附加因素,所以它是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但是在人群中,其实大家对于这个观点不一定能接受,比如说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焦虑或是抑郁,很多人会认为我心情好不好,其就是我的一种心理活动,完全是我个人心理的好恶。实际上心情好或不好,虽然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它背后还有客观的生理机制。我们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受大脑物质的调控的,调控情绪的物质基础,就包括我们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比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等这些神经递质系统。


像5-羟色胺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在调节我们个体的情绪活动;在异常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一些影响到个体有没有自杀的想法、自杀的冲动,甚至发生自杀行为。同时5-羟色胺的正常功能还有维持我们正常睡眠的节律,正常的睡眠质量,同时调节我们正常人的认知活动,调节我们交感神经,调节我们对外界的感受,比如感受到冷热、痛觉,也包括我们正常的饮食行为、正常的性行为,这些都是受到5-羟色胺这个大脑中的一类神经递质的调节。它的神经元是在中脑,然后向全脑分布,所以当这个系统如果出现异常,那可能就会出现焦虑,就是心动过速、多汗、紧张、震颤、甚至睡眠的问题等等。


因此目前来讲,在精神心理领域,我认为像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发生,它重要的物质基础可能就是在大脑中或者说体内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异常。5-羟色胺的正常活动,对于调节情绪、认知、运动活动、运动功能、昼夜节律,包括我们的摄食行为,睡眠,生殖活动,还有一些内分泌调节都是必须的。所以对于一些抑郁症、焦虑症,我们认为是大脑中5-羟色胺系统存在的异常,我们目前像治疗情绪问题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它主要的作用靶点就是5-羟色胺系统,比如5-羟色胺转运体或5-羟色胺受体。所以说情绪虽然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受到我们体内的一些神经递质系统的调节的。在这里,我跟大家来分享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其实是改编自灵北学院的教学视频,是让大家去了解情绪背后的物质基础。它是英文的视频,但是它有中文字幕,持续4分钟。


情绪虽然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它背后是有产生的物质基础,这是之前的在抑郁的5-羟色胺功能低下假说中做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数据。刚才的这个视频中讲了一下,当有情绪问题的时候,5-羟色胺功能是低下的,所以我们一些抗抑郁药就是通过提高5-羟色胺的活动来治疗抑郁。5-羟色胺的前提的成分叫色氨酸,是从我们的饮食中来获取。有人做了这个实验,如果把个体的饮食中色氨酸给它除去,就是色氨酸缺乏,经过两个星期的饮食,这个个体就表现出不能专心地去看书,或者是学习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特别容易疲乏,非常容易焦虑,情绪出现问题,反应有些迟滞。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儿茶酚胺的缺乏、多巴胺缺乏,同样也会出现影响注意力的问题,兴趣的减退,精力的不足等等,那就说明情绪确实跟大脑或体内这些神经递质的正常状态是有关系的。这些状态出现异常,我们可能就会表现出抑郁或者是焦虑。


除了抑郁,大脑中很多脑区也在调节焦虑,比如说在急性应激以后,可能有些人大脑中会浮现出它应激的那些画面。在出现这些画面的时候,可能是大脑的一些脑区出现了异常的活动,特别是杏仁核,所以跟焦虑相关的就是以杏仁核为主的脑区、和全脑的活动产生出现异常、病理的变化。所以个体表现出焦虑或者是抑郁的一些症状。


其实和个体心理活动相关的都是受到大脑功能的调节,比如说我们的语言、短期记忆、注意力集中不集中、还有做事有没有动机等等都是受到大脑中不同脑区的活动在调节。


再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喜欢某一个物品,或者是厌恶某个物品,可能大家也会理解成喜欢是我个人的好恶,完全是我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确实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但同样也受到我们体内的化学物质的调节。那么调节好恶的,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奖赏环路,也叫快乐中枢。这个快乐中枢它会有一些像刚才视频中所显示的,神经细胞会释放一些电活动,会有一些化学物质,一些脑区形成的环路调节,会对某些物体表现出自己的喜欢或者是不喜欢。所以对于好恶的体内的调节,我们就叫奖赏环路。


在抑郁症的患者中会表现出快感缺失,就是说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缺乏快乐的体验。而且情绪也低落,就是当在享受这些刺激的时候,他感受不到任何的快乐,对这些快乐的刺激也没有任何动机或者是没有任何兴趣,我们往往说它是一种快感缺失。大脑中就有一个环路,从内侧前额叶皮层到伏隔核再到腹侧背盖区的环路,它就在调节我们每个人的快感中枢。它受到很多的神经递质的调节,以多巴胺为主,当然还有谷氨酸,还有γ-氨基丁酸和5-羟色胺。它会调节:当我们在接触某个物品或者是做某个事情的时候、或跟某些人交往的时候,有没有快乐的体验、有没有动机去获得这种物品或者是去做这个事情。所以虽然这是心理活动,我们心理学上经常会在讲动机愉悦的感知,但它背后同样是受到大脑奖赏环路的调节。


这个调节从腹侧背盖区到伏隔核到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个环路主要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所以有时候在一些科普文章中提到说多巴胺是能够产生快乐的神经递质,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的快乐素,它也确实是奖赏环路这个快乐中枢主要调节的神经递质,有很多自然的刺激能让个体产生的快乐,比如喝水、饮水、进食,还有一些性行为,这些都能让人体感觉到快乐。因为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多巴胺就能释放在大脑中。
当然还有一些人造的兴奋,比如喝酒、使用一些阿片类药物、用一些兴奋剂大麻或致幻剂,包括我们最常见的抽烟,抽烟同样能在大脑中短暂地在尼古丁增加以后就会刺激多巴胺的产生,所以很多人在抽完烟以后觉得很快乐。要是两个小时坐飞机,那下了飞机第一件事肯定是要先抽一支烟,能让自己感觉到快乐。所以快乐同样也是受到大脑中的一些多巴胺以及环路来调节。

当比如说在饮酒、或者是抽烟的时候,像尼古丁或者酒精就会刺激神经元,让它释放多巴胺,最后这个信号会通过腹侧被盖区,通过伏隔核,通过前额叶皮层,这个环路就会被激活。所以当人感觉到愉悦的时候,如果去做核磁共振,就会发现大脑的环路、这个神经调节中枢的活动是增强的,这也是奖赏学习的重要基础。


此外杏仁核和腹侧背盖区也会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说抽烟以后来释放多巴胺,让你感觉到快乐,大脑中就会记住,我曾经吸烟会让我感觉到快乐,当你再一次去抽烟的时候,甚至看到这个烟,因为有奖赏学习奖赏记忆,就会记住抽烟能让我感觉到快乐。当你第二次再去抽烟,或者是看到烟,这个视觉的信号就会到杏仁核,它能检测到这种信息,它会通过大脑的环路传递到中枢告诉你:以前我抽烟的时候感觉到很快乐,那我现在再抽烟,马上我觉得要有好事要发生。所以这种信号就会让你感觉到很愉快,也会有一种冲动想去抽烟。

所以快乐中枢整个有一个环路,就是当你曾经接触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快乐,给你带来这种愉悦感,它就会有一种记忆储存在大脑中。当你再次接触到你会对它有一定渴望,就预期你再次拥有这个物品,或者再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很快乐。当然做这个事情要有一定付出,大脑就会做一些计算,如果我通过付出以后,我得到的快乐要更多,所以就会有动机制定行动计划,通过付出努力来去享受事情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快乐。那这个事情其实同时还会整合记忆储存在大脑中,所以就会形成这样一个环路。

而当这个环路出现功能异常,因为黄色的这些部分都是受到多巴胺调节的,蓝色的可能受到阿片系统的调节。所以当这些出现异常的时候,曾经让你感觉到快乐的东西,你也没有任何的兴趣,所以并没有期待,就是你根本就认为体会不到快乐的体验,也没有动机、不愿意去努力,即使在消费这些刺激或者是物品的时候,也感觉不到任何快乐。所以说一个人的好恶也是跟我们身体的物质基础相关联的。


再举一个例子,慢性疼痛。实际上机体的慢性疼痛,是确实感觉到的,疼痛是生理的感受,但同样它也有一定的心理的作用。因为我们心理的情绪能够放大我们的生理感受。疼痛的定义,就是一个令个体感到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和实际发生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者描述为这些损伤时的感受。所以疼痛它既是一种躯体的感觉,也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而这种感觉它有一定程度是主观的,就是疼痛虽然是一种你自己的感觉到哪受伤了,可能会有疼痛,但是疼痛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比如说抑郁、焦虑,你的疼痛就会感觉到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很强烈的一个疼痛,这种负性的情绪是能把你身体的感受放大的。所以疼痛其实对我们个体的影响比较大,疼痛和情绪交互作用,疼痛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而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把身体的疼痛放大。


疼痛的感受是从外周的感受经过脊髓丘脑束把感受传递到中枢,传递到边缘系统,同时还传递到丘脑,还有躯体感觉皮层。你感觉到这种疼痛感,还会感觉到很厌恶的情绪,而当你下次再经历厌恶情绪的时候,实际上你疼痛的感受会加大。


所以说一般在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病人中,我们会去评价病人有没有疼痛的症状,因为个体对疼痛其实是能够有记忆的,它这个信息传递到海马就会记忆下来,就是你的一些焦虑抑郁情绪可以进一步地强化你的疼痛感受。其实对于疼痛的治疗,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能够把这个记忆给它打断,但是目前来讲这个治疗方法还没有实现,没有用在临床中。所以疼痛虽然是躯体的一种感受,但是还有一种精神性的疼痛,就是跟情绪相关的,在大脑中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紊乱的时候,个体就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这种疼痛是被情绪放大的。


长期的慢性压力是怎么造成生理损害的呢?前面提到心身疾病的发生有素质因素,可能是早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者是一些遗传的易感性,导致个体是具有某种素质,也就是有遗传的风险、早年的生活事件。那么同样它也有一些促发因素,就是可能会有遭受一些社会心理因素,这种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会导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出现异常,内分泌出现异常,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个体发生焦虑抑郁以及各类的心身疾病,这是生理心理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


每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都可能会遭受到应激,有出生前的、出生后的、青少年期的应激、成年早期的应激,还有老年期间的应激。尤其是童年在人体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应激,为什么它会导致个体有一定的发病素质,就是在成长早期经历的负性应激,这个时候我们大脑中的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它其实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它的敏感性非常强,遭受一些应激可能就会让大脑发生一些永久性的功能异常,甚至会出现结构的变化。所以特别是像在成年早期、青少年期遭受的一些应激,它不仅仅是产生心理上的负性阴影,甚至在大脑中都会产生一些客观的变化。长期的这种应激其实会导致我们个体内分泌发生紊乱、免疫调节出现异常,这些都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病理机制之一。


我们自己实验室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小鼠出生后的第二天到第九天,如果我们把它生长的窝的筑窝材料(它是需要一些筑窝材料的,是一个干爽的温暖的环境)去掉,就放一点铁丝网,那个小鼠在里面就是一种潮湿的冰冷的环境。就在第二天到第九天,如果在这一个星期时间处于这种环境的应激,这个小鼠从青春期开始,就是它断奶以后会看到它的神经元的树突、轴突、还有树突棘就会出现一些永久性的变化,而且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就是在小鼠的第90天,相当于我们的成年期,它整个椎体神经元、还有海马神经元的树突轴突都会遭到一些破坏。同时去检测它的应激系统,就是促肾上腺皮质系激素和受体这个系统整个功能是紊乱的。因此应激,特别是早年应激和慢性持久的应激,会引起个体整个神经发育出现异常。


此外,各类应激还可以通过影响我们的免疫功能,让我们体内释放一些免疫因子,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大脑产生各类的精神心理疾病,还有一些躯体疾病。因为它同时使外周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也可以导致一些躯体的疾病。所以目前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神经炎症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大脑中的神经就是免疫炎症出现异常,既可以导致焦虑,也可以导致抑郁的快感缺失,同样也是我们机体产生各类躯体疾病、躯体症状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来看一下新冠疫情的流行为什么会导致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一方面是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人群的这个隔离,还有大众对这个新冠疫情的不了解、恐惧的情绪,以及在流行期间很多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的应激。这种过分的担忧、过分的恐惧,是发生因素之一。此外跟个体的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我们从大五维的人格特征来说,这种高度神经质特征的人,更可能会在有社会心理应激的时候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甚至发生强迫症。因此有强迫症倾向的性格特点可能是出现焦虑抑郁,或者是对新冠疫情过分担忧、甚至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它成为一种慢性应激,对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造成损伤,所以可能是导致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新冠病毒本身它可以通过鼻腔,通过嗅觉神经,就是僧帽细胞成为它的媒介进入中枢,所以会引起一些嗅觉的缺失。在中枢不同的脑区侵害中枢神经元、胶质、神经胶质、神经元等等,会导致产生各种症状,比如头晕、头疼、精神症状、脑炎甚至呼吸衰竭。此外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以后,我们机体会产生防御机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也会导致我们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一些精神的症状。所以对于这个新冠疫情期间导致的精神心理疾病或者是心身疾病,它其实就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相互作用,导致我们个体发病。


对于这些疾病,可能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是重要的干预策略。我们刚才提到心理治疗有物质基础,药物治疗通过对这些靶点的作用能改善情绪,改善疼痛,那么心理治疗同样可以对神经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09年的研究就已经发现,比如说运动、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变杏仁核的神经活动,改变中枢的这个神经发生,通过心理治疗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产生,能促进树突、轴突的发育。我们自己在实验中也观察到,就是限制筑窝材料的模型中,我们对小鼠给它一定抚摸,就是给它一定的改变环境,在青春期或成年期把环境改变以后,一部分动物它的焦虑抑郁情绪,包括它的认知功能也是可以恢复正常,而这些环境的改变也同时使这个小鼠的大脑中的神经元的发育会有一定恢复正常的趋势。所以这个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对于我们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以及心身疾病的治疗是重要的一个手段。


此外运动也可以改善情绪,而且运动改善情绪,不仅是从心理活动上,更多是从背后的生物机制上。有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提高脑炎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它可以促进神经再生来对抗环境给个体带来的负性影响,能提高个体应对应激的能力。所以我们在通常的治疗中,也会把运动作为焦虑抑郁的一种辅助治疗,可能在很多我们心理治疗师和咨询者进行访谈的时候,也会建议他可以做一些运动,因为有助于改善情绪,有助于改善机体的活动。


所以我在第二部分内容给大家分享了心身疾病中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那么也是基于这个交互作用的机制,可以找出药物治疗的靶点,以及心理治疗和运动对各种症状也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个机制既有改善心理功能,也能优化改善我们体内的生物机制。

那么在治疗中,药物治疗可能是重要的一部分,我想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药物治疗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特别是药物治疗,它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和患者感受到的躯体症状,也就是原本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那么怎么去鉴别或者是去消除这些不良反应其实很重要,因为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让他在药物治疗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所以讲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临床实践中。

在心身疾病诊疗中还是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首先是要明确诊断,要对这些人群进行正确的诊断,并且识别他这个情绪症状、躯体症状以及相应的其他的伴随症状。我们的治疗目标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一般都是综合治疗,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那么我们很多听众本身都是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刚才陈珏教授也分享,很多老师都有心理治疗的基础,所以大家在对这些人群肯定有有效的心理治疗的方法。那我接下来主要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我们给患者的药物治疗是力求根据他的临床特征,还有他个人需求,给他一个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可能就是抗抑郁药以及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所以我主要是想跟大家来分享这些抗抑郁药的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对于理想的药物治疗是希望这个药物治疗能够联合心理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以及伴随症状,比如说焦虑抑郁这些症状,以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来减轻患者的痛苦,能够尽快地让患者恢复他的社会功能,提高他的生活质量,这是对于心身疾病,包括焦虑抑郁问题的理想药物治疗的目标。


其实即使是治疗焦虑障碍的患者,也是常用这些抗抑郁药,那么我就把常见的抗抑郁药的治疗适应症做一个汇总。常用的SSRIs用于治疗抑郁症或者是强迫症,还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焦虑症,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艾司西酞普兰还有治疗惊恐障碍的作用等等。所以目前在治疗焦虑障碍的患者时,常用的治疗药物也是抗抑郁药,所以我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抗抑郁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就是药物治疗的时机。对于轻度的患者,如果这些患者心理治疗无效,这些症状仍然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痛苦,或者影响他的社会功能,直接就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我们可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来尽快改善患者的症状。所以首先要选择治疗时机。第二,如果达到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疾病诊断标准,那么整个治疗是一个全病程的治疗,急性期是要缓解患者的这些症状、减轻症状,长期是希望能够维持痊愈的状态,恢复患者的功能和减少复发,所以是一个全病程的治疗。但是还要考虑到患者的比如说躯体状况,他既往的治疗情况,有没有合并症,他的年龄特点,要选择个体化治疗的策略。


这张幻灯片给大家汇总了各类抗抑郁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一部分是和患者的个体差异、个体的敏感性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系。一般我们会按照治疗的时间来分,比如治疗早期发生的不良反应,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还有停药的问题,还有治疗过程中其他不良反应,因为很多患者他本身是有躯体症状,而这些不良反应产生的也是一些躯体症状,所以它容易跟患者原本的症状混淆在一起,所以需要去鉴别。那我下面会按照在治疗过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来介绍。


第一个就是治疗早期的不良反应,因为治疗早期患者往往对药物比较敏感,不耐受,所以服药的初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腹泻、食欲减退,或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焦虑、失眠、头晕、头疼。有些病人本身是有焦虑的,有些伴有失眠恶心,所以在用使用抗抑郁药很容易让这些症状加重,有些患者就不太愿意吃这些药。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不良反应?这是和药物的药理机制有关系的,所以这些不良反应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发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个体差异,有些人比较敏感;也有疾病的差异,就是伴有焦虑的人群中这些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当然药物也有一些差异,特别是有焦虑特征的人群,他拿到这个药物,会先去看说明书,说明书提示的这些不良反应,他可能本身就带着恐惧的心情去服这药物,服完药以后这些不良反应他可能挨个都能够发生一遍。所以这是有一些属于心理敏感的个体,有一些属于生理敏感的个体。

一般我们的处理方法就是去评估一下病人的性格特点,评估一下病人的生理特点,然后就是患者的耐受性,所以可能要跟他做一些解释,就是告诉他药物整个作用的过程,在治疗初期有可能有这些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其实都很轻,而且是有一定的时限性的,经过个三五天就逐渐耐受了,如果他特别敏感,那可以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量,甚至可以用一点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在治疗初期,治疗的前两周,可以用一点点苯二氮卓类药物或者联合5-HT1A受体激动剂。


这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这张图是把常用的几类药在治疗过程中对焦虑严重程度的影响的一个模式图,下面这个实线就是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特别快,用了药以后半小时病人的焦虑症状就明显的减轻。但是也要看到有研究发现在三个月以后药要是一旦停了,会有一个明显的反跳。中间这条线就是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它对抗焦虑的效果要比苯二氮卓类起效要慢,但是它的疗效是在逐渐增加,而且是比较持久的。这个上面有一个缝的这条曲线,就是我们常用的抗抑郁药,那为什么有些抗抑郁药服用的初期,病人的焦虑症状反而会加重,跟它的机制有关系。会有一部分病人有波峰,但是长期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可以逐渐减轻,而且是一个持续的疗效。也因为这种作用的过程,苯二氮卓类药仅仅是在治疗初期,治疗的前两周可以联合,因为可以抵消抗抑郁药在治疗初期焦虑情绪的波动。


同时,也可以联合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我们在2012年左右做的这个研究,当时我们对于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病人,选择SSRIs治疗,同时给患者联合了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就是坦度螺酮,治疗了6周,这个灰色的是单用SSRIs,三角的是SSRIs联用坦度螺酮,发现在第二周、第四周、第六周,联用坦度螺酮的这组,整个的焦虑抑郁症状,包括治疗6周末整个的疗效都是要优于单用SSRIs的这一组。所以对于不能耐受治疗初期焦虑、失眠的这些患者,可以联用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因为这些患者都需要全病程的治疗,长期治疗可能有几类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第一就是性功能障碍,这在男性或女性的患者中都是能够见到的,它可以波及性周期的各个阶段。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的症状,这是症状的一个表现。但同时抗抑郁药治疗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影响特别大,特别是影响他治疗的依从性。那么还有一类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或者是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是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也有药物差异。所以一般我们要给患者去处方这个药的时候,要意识到药物在长期过程中是有这些不良反应的,所以每次都会去询问病人,你有没有发生这类的不良反应。早期识别,早期处理,因为包括性功能障碍,还有心脏方面的这些问题,它没有一个直接的解毒药。一般出现这个问题,如果对这个患者的影响比较大,比如他很苦恼,或者对他的躯体有进一步的影响,可能就需要减量,像性功能障碍的这些人群可能还需要联合一些心理治疗。这些问题主要都是对症治疗,也有联合这个5-HT1A受体激动剂,可以减轻体重和改善性功能,也有研究支持这样的用药。


还有几个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也会跟患者的躯体问题相混淆,影响到他的躯体症状、躯体疾病甚至影响到躯体疾病的预后。比如说抗抑郁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QT间期的延长,它主要是影响了整个心脏心肌细胞的负极化,使得负极化不同步,所以就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本身QT间期延长在人群中是比较常见的,普通人群中大概30%的个体是先天性的长QT间期人群。但是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到QT间期,比如说电解质紊乱、长期饮食不规律、低钾低镁低钙这些人群,还有就是可能他服用的药物也正好是能延长QT间期或者是用了一些利尿药,这些因素汇总在一起,导致这个病人QT间期延长。这个延长很容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有猝死的风险,所以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电图还是很重要的。

那么在我们常用的抗抑郁药中,西酞普兰是有这个可能性,所以建议老年人的剂量不要超过40毫克。我自己曾经在国内做过一个调研,我们国内西酞普兰的平均使用剂量是28毫克,所以这个剂量下其实这个风险是比较小的。所以对于有一些敏感的或者是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的,本身就有这个长QT间期综合征的这些个体,或者是有电解质紊乱的,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个体还是应该谨慎使用,或者是在治疗前后一定要密切监测心电图。


另外一类不良反应就是出血。像抗抑郁药,特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有可能会增加消化道出血、脑出血或者是围手术期出血风险的,来自于研究的数据发现骨科手术或乳腺手术的风险最大。在对于心身疾病人群,他可能因为躯体的症状或躯体疾病联合使用的其他药物,比如说特别是使用了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药,或者是口服抗凝药,如果联合使用这个SSRI类药物,可能出血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提高10倍以上。所以要我们去评估询问一下患者,看他有没有在吃着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或者以前有没有发生过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如果有就尽量避免,如果实在没办法避免,就要监测他的出血倾向。同时使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比如说质子泵抑制剂,这样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当然这些患者可能会有躯体症状或躯体疾病,同时还可能服用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那还要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有可能两个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或者是导致它的疗效减弱。特别是我们常用的这个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它对这个细胞色素P450酶、2D6、1A2、3A4可能有抑制的作用。所以如果其他药物是经过这几个酶代谢的,就可能增加这几个酶代谢的药物的血药浓度,会增加一些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还是要询问和记录一下病人还吃哪些药物,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就是有些患者在长期治疗中突然停药,他可能会出现一些停药反应。往往他们就会担心或怀疑这个抗抑郁药是不是引起成瘾或者依赖,我怎么就停不了这个药。其实抗抑郁药都不是成瘾药物,但是你长期吃,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停药反应。停药反应一般发生在停药后的1~2天,最长可以到停药后的一个月就是4周,所以常发生在是1~2周内,一般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1~3天就能消失。但是出现以后患者还是比较担心,所以我们医生还是要告诉患者,他要缓慢地停药,在我们各类的指南中都是建议要缓慢地停药。

其次,还要跟患者原本的症状相鉴别,有些患者吃了两个月,症状好了就停了。这个时候有可能是原本症状的复燃,而不是停药反应,所以医生要鉴别一下它是症状的反跳,还是停药反应。如果是停药反应就把这个药再吃回来,再缓慢地减药,一般减药过程要2~3个月才能减药和停药。这个其实是跟这个药物的作用过程有关系,因为药本身起效就比较慢,机体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改变,所以突然停药也是一个外在的破坏性的行为,所以导致大脑它原本稳定的功能又出现了不稳定,所以会发生停药反应。


最后想再介绍一下抗抑郁药在儿童青少年中使用,可能还要注意自杀风险。像现在我们面对的儿童青少年的病人也会比较多,出现情绪问题或者有一些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往往需要抗抑郁药来控制他的情绪。实际上随着抗抑郁药的使用,人群的自杀风险是下降的,抗抑郁药可以降低自杀风险。但是在2004年做的一些数据分析发现,抗抑郁药在短期治疗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患者时有可能会增加自杀的风险。这是跟安慰剂治疗的人群做的对照,药物组发生率是4%,安慰剂组是2%,没有自杀成功的案例,只是说有可能在前两周会增加他的自杀观念。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并不是很清楚,一方面跟抗抑郁药起效慢有关系,因为一般在两周以后才能起效。第二是,这些青少年人群最开始出现的是抑郁问题,有可能之后会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接受抗抑郁治疗后会出现一种激活,所以他甚至会有一些冲动。发生的最高风险大概是在第二周。所以一般建议给青少年处方药物以后,建议他第二周来随访一次,而且要告诉家人可能要监测在前两周他有没有冲动,有没有消极念头,觉得活着没意思,有自杀的观念。


这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在使用抗抑郁药过程中,有哪些很常见的注意事项,既要跟患者的症状去鉴别,还要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发生在什么时候,能够告知到患者,我们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能优化他的治疗效果。

我总结一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社会心理因素、环境的变化,外在环境社会心理应激可能会加重,对人群的影响,就是心身疾病的发生会加剧。而这个机制可能是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它整个的治疗应该是联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去改善患者的预后。大家在做心理治疗的同时,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或者是心理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联合药物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效果,但是药物治疗过程中还要尽可能了解这些注意事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跟大家分享这些信息,谢谢大家。


李春波:非常感谢司教授非常全面、非常详细的介绍。我刚才看到有很多网友朋友问到很多问题,事实上刚才司教授讲得非常详细的内容当中都有明确的回复。司教授从几个方面,包括心身疾病的定义、它的相关因素,另外尤其是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包括心理生理这一类的因素是如何在心身疾病当中起作用的,联系当前的新冠疫情特殊的情况,包括它带来的相关的一些压力,尤其是持久压力,对生理的损害,对人情绪健康的影响等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不过我觉得最精彩的是后面,有了情绪障碍之后,比如说焦虑抑郁,我该怎么治疗,治疗的时候到底该用多久的药,多长的时间,而且这当中在开始的时候有哪些不良反应,后期有哪些不良反应,哪些躯体疾病应该注意,哪些这方面的药品等等都非常详细。我这里还是要请司教授再回答几个问题,刚才从咱们听众朋友当中很多问题,刚才您其实已经讲了,我这里就不再重复。有一个我读一下,就是有一个网友朋友说,我孩子之前有中度的抑郁症之后治好了时隔10多年了,最近好像又复发了,他的表现有晚上失眠、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这种情况,他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否需要继续服药,或者除了服药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调节他的情绪?请司教授回答一下,谢谢。

司天梅:谢谢李院长,也谢谢这个朋友的问题。抑郁症确实是一个容易复发的疾病,像首次抑郁发作的这个患者,在未来5年复发的风险可以高达50%。第二次、第三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未来5年复发的风险甚至高达70%以上,所以它本身是一个容易复发的疾病,那么这个患者他刚才提到首次发作以后,已经持续了5年以上,我觉得还是在整个可能家庭支持系统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中间正常的时间还是比较长。那最近如果出现的像刚才描述的有情绪低、有睡眠的问题,还是建议家属带上患者到专科门诊去看一下,去评估一下他目前的症状严重程度是怎么样。如果是轻度的症状,有可能会建议像心理治疗或行为调整;但是中重度的抑郁症,还是会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如果有条件可以联合心理治疗。所以是不是需要用药,或者是需要用什么药,我还是建议他需要跟精神科医生进行面诊,明确地去评估以后,医生会给他选一个合适的治疗药物。特别是他这是第二次发作的,属于复发的病人,还是应该尽早地去接受系统治疗。

李春波:好的,谢谢司教授。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就是一个网友朋友说,医生诊断我是抑郁症,开了很多药,吃了三个月之后恢复得不错,有开始正常的上班。之后在随访的时候,医生说他是有抑郁情绪,那么他说以前是特别喜欢出门运动了,现在人变得比较懒,也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很开心、不开心的,就没有兴奋点,做事情也是比较慢。那么他想知道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情绪,什么是抑郁症,他得的到底是抑郁症还是抑郁情绪?

司天梅:好,谢谢。可能大家都会混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种的情绪,抑郁情绪其实也算一种正常的情绪。今天我的工作没有完成,或者是我跟朋友有点争吵后的情绪比较闷闷不乐、不高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情绪。情绪其实是我们个体对外在的可以说是我们的态度,它是随着环境是变化的,所以是可以调节的。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疾病,就是说这个个体不仅仅是有持续的情绪低于正常,就是抑郁的情绪,而且抑郁情绪达到一定的程度严重程度,还有一定的病程。除了情绪其实还有思维、认知、缺乏兴趣、疲乏,甚至有食欲、睡眠等等这些问题,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才是一种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

那么当然抑郁症也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所以医生会给病人做评估,你是轻度的抑郁症,还是中度或重度的抑郁症。那么轻度的抑郁症你可能经过一些心理治疗或自我调整,你可能会走出来恢复到正常。但是中重度的抑郁症是一定要建议药物治疗。这个患者他接受了三个月药物治疗,觉得已经好了很多,这很正常。因为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全病程的治疗,一般急性期是6~8周,甚至到12周。相当于急性期,就是三个月完整的急性期治疗,也就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此后要进入巩固期,还得用原来的治疗药物治疗剂量治疗方案巩固4~9个月,然后进入维持期,维持期可以根据他的耐受性适当减量,减到他能耐受的比较小的剂量。所以这就是让他整个的疾病能够得到一个痊愈康复,减少复发。

但是像刚才这个患者讲的,因为有一些患者可能会有一些残留症状,他描述得非常像低动力症状。其实我在我的幻灯片里讲到快感缺失,快感缺失就是他没有任何兴趣,感觉很平淡,做事感觉不到那种快乐的体验,高兴不起来。你说多悲伤也没有多悲伤,似乎感觉不到,没有动机,没有动力,这可能是一个低动力症状。反应也是比较迟缓,比较慢,做事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现在认为抑郁症的核心特征可能就是这种低动力,往往它对药物的反应相对是比较慢,甚至可能还达不到就是完全地缓解。所以可能医生跟你说的抑郁情绪就是指那种悲伤的情绪,闷闷不乐的这种情绪,但是这种低动力症状,可能跟刚才提到大脑中的复杂的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有关系。我们现在的抗抑郁药大部分是对5-羟色胺系统的作用,对多巴胺系统作用的药物相对比较少,所以往往这个低动力症状可能会成为残留症状。

那我接下来其实建议这个患者,第一他还是要定期去找医生去随访、去复诊。第二就是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同时,我建议他通过行为调整。运动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提高你低动力症状的方式。刚才我提到低动力,它背后可能跟多巴胺的异常有关系,而你运动以后大脑中的多巴胺会释放增加,所以如果你能坚持运动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治疗,是改善你低动力症状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演讲嘉宾

司天梅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教学培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药理研究室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精神科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神经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会执委 
亚洲精神药理学会候任主席 
亚洲精神分裂症研究协会前任主席
临床专长: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客观标记物研究 
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 
获奖:
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持嘉宾

李春波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临床专长:
l焦虑症、抑郁症和重性精神病诊治,老年期心理问题咨询 l主要从事认知老化可塑性、精神病理学和循证医学研究等
获奖: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and


我们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全国范围内对2022年2月以来疫情期间饮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主要研究者为陈珏主任。

'民以食为天',我们希望通过了解您的饮食情况以更好地开展疾病预防工作,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调查。

参与条件:只要您的母语为汉语,能够流畅地阅读和理解汉语即可,年龄、性别不限。

参与任务:填写线上问卷,大约需要15分钟。

参与报酬:填写完成者将获得抽奖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睡眠日:你的睡眠质量怎么样,也是失眠大军里的一员吗?
【收藏】2018年版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的5大关键&10条素养(内附心理自测)
胃肠道最能表达你的情绪
【疾病防控】要想身体、心理都健康,这10条收好了!
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了,关于心理健康,这些你应该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