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一丹奖得主 | 琳达•达林哈蒙德: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

2023年1月7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元宇宙·永续性·积极心理:教育之未来”。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及美国、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交流,累计超230万人次的观众在云端同步观看。其中2022年一丹奖两位得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和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的精彩演讲和对话备受关注,我们将刊发中美两国教育领军人物的精彩分享,以飨读者。

以下为演讲实录:

(点击观看视频)
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2022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主,学习政策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我生活在硅谷,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分数和平均成绩绩点(GPA),在招聘过程中进行人员的选择。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学校教人的标准,实际上没有特别大的参考价值。而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能够找到相应的资源,看到问题正解,而且用这些资源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能够和其他人协作,找到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去计划和实践,去管理自我、管理整个流程,去改善成果,从而有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一大基础。
对于本世纪的教育来讲,我们真的需要为本世纪和下世纪培养这个学习能力。现在我们看到变革速度如此之快,对于教育而言,现在需要教育者去思考,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和技能本身的调整,需要学校和课程也随之而变。一会儿我也会讲,我们需要更多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新时代的应用技能,学生有了知识应该如何应用,如何融入环境。现在全世界都在呼吁“公平”二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接触到教育的机会,跟过去大大不一样。关键在于机遇和挑战,从而去支持系统性的变革。
我们做了很多如何组织成功学习、如何让学校重新创造和转型的研究,希望能够真正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当我们讲重新创造时,很多国家的学校都是100多年前设计的,并不是为了今天的环境设计的。新的环境,深度学习,面向21世纪的能力,这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公平的技能。现在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跟我们之前的了解不一样。
我和研究团队发表过一篇论文,浏览量超过了90多万次。它讲的是,对于学习和发展科学来讲,大脑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有人经历了中风或大脑创伤之后,是可以重新进行大脑路径的创造,这就是学校的意义所在。社会对于学习能力来讲,是同样重要。如果你喜欢这个环境,感觉不错,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一个受信任的空间里,而且别人相信你的能力,你也喜欢这个世界中的任何人。在这种学习环境中,你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如果你感觉有创伤,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被污名化,这会影响你的学习。大脑处于压力中,感觉难以学习。对于学生来讲,不断重新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进行连接和创建,这就是文化背景。
对于学生来讲,对自己能力的了解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学校如何为学生去分组,为他们去贴标签,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和别人的联系,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表现。学生好的技能,在有支持的情况下,是最好的。我们要知道现代系统被创建时,基因是最重要的决定原因,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在学生很小年龄时,我们为他们设想好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适合他们的能力的。我们发现,只有10%的基因表现出来的显性基因,还有很多基因没有被显性表现出来,很多人并不是只有一种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可以教育到平均水平的学生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每个人大脑思维的运作方式不一样,没有所谓的平均之说。
所有人都有一定的共性,尽管如此,教育学习在发展过程中,也要能够实现个性化。我们需要用现代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过去是流水式教育,现在要能支持深度学习,而且需要有一个环境去刺激他们的潜力。我们重新设计的学校,将会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学生坐在课桌后,被动地回答问题。但是新的环境,需要学生参与进来,不断去探究、去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老师能够去提问,去回答他们是如何学习的。而且这个环境也有助于他们的成功。我们不是植根于肾上腺素的激素,这些激素主要基于压力。我们希望基于大脑的认知和发现的过程,能够有更多的催产素刺激。因为催产素能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能够让大家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脑科学在不断为我们带来新的原则,让我们知道学校要遵循怎样的过程。
我们需要让大家知道,健康学习应当有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需要一个正向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得到支持,让教育者互相支持,让教师和家长成为伙伴关系。这也有利于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去面对风险。我们知道学习需要以探究为导向,需要探讨和探究两者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会有批评的味道。而且我们要明确培养一些技能和思维,从而让社会与情感能力、稳定性、管理能力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和人生中,打造一些习惯。这些习惯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毅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们需要更好的支持系统,让学生在面临到挑战时,能够知道在遇挫环境下如何行动。
这让我想到,整个教育系统需要更多的理论个性化。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转型,从而确保教育公平,去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现在不再是把学生排除在教学过程外,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责任感和协作机会,从而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以支持为主的社区。探究式学习依赖的不是课本,而是让学生去思考一些重要的与学习相关的问题。
我们给学生的章节也好,探究也好,是去支持他们的思考能力、参与程度,而且能给他们机会,不断去调整自己的成果。这样学生的信心和能力就会不断增加。我们也能够让他们通过不一样的方式,去接触学习。这也意味着一个排名的方式,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技能培养。即便我们在进行学生的评估时,也是以能力为基础的。也就是我们有更多的兼容并包的环境,而且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当这些都能化为一个整体时,我们相信整个系统所产出的结果,将会更加个性化,更具竞争力。
对于整个系统来讲,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在全球范围内,对于表现好的人而言,真的能把质量和公平合二为一。比如经合组织(OECD)有一个数据,里面讲到数学比较好的学生所在的国家,通常对公平的投资更多。如果想要学生有非常好的表现,国家必须要投资公平。关于云系统的创建,我们发现表现好的国家,是以系统化的方式去思考如何进行教育学。
几年前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叫赋权教育者。当时看了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有加拿大、新加坡、芬兰、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上海。我们发现,这些国家也好,地方政府也好,不断去支持老师的自我发展和学习。而且以非常连贯的方式,去为他们创造很好的结构,其中包括领导力和教师发展的架构,从而让老师不断获得新的能力,继而为其他老师提供一些支持。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是非常连贯和不间断的循环,是一个全民教育。他们思考的是一个人需要的是什么,而且他们不断去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领导和老师不断去支持课程的变化和调整。从一开始,就是从学生的需求识别开始,再进入到以公平为主的教育。
另外还有政策,因为政策关乎教育的内容和课程的内容。还有评估,有技术的应用和探究协作等等。其实学校的设计,需要老师能够和学生以团队的方式一起合作,不断帮助学生追求卓越。
这里最重要的是教育者本身的准备,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它的原因:教育者是帮助我们搭建未来道路的奠基者。我这里想引用一段话。在疫情刚发生时,米歇尔·安邦(Michelle  Ampong)说到,要重置这个系统,我们必须承担损失,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让孩子们对教育感到兴奋,为他们创造一个更积极的学习空间,我们可以弥补损失。
本文根据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在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整理,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国内外大咖分享洞见
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四
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
浅谈师范生具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