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病了,家长咨询?
零·距·离
2021/8/25 总第-21-期

提问: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迟到、逃课、厌学、谈恋爱,我想给孩子找个心理咨询师,但心理咨询师告诉我,我也需要做心理咨询,为啥孩子的问题,我需要做心理咨询?

感谢你的来信。

当你听到咨询师的建议时,也许除了意外和不解,还有很多委屈:让我去做咨询是不是在说我“有问题”,或者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也许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面对孩子青春期出现的状况,本身已经感到疲惫和痛心,如果现在还要说你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一定非常难以接受。

因为来信中没有说明“让你做咨询”具体指的什么,所以不清楚咨询师的意思是需要你配合做几次家长访谈,还是建议你另找咨询师做长程咨询。如果是前者,那的确是给未成年人做咨询常见的设置。一方面,咨询师借由跟家长访谈的机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主要成长经历;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孩子的主要困难,请家长做出一些改变,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

为什么成年人做咨询只要自己去就可以了,未成年还需要家长参与呢?这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世界还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尚未形成稳定的结构,而心理结构中非常重要和核心的部分,就是孩子心中自己和“内在父母”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青少年依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怎么对待他们具有现实和情感上的重大意义。此时父母跟孩子加强沟通,改变对他们的态度,是有机会通过外在环境的改变来修正他们内心的父母形象和自我形象,减少内在冲突的。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孩子觉得父母是严苛的,这样严苛的形象也会住进他/她的心里,即使父母没有在耳边指责,他/她也会在心里听到这种指责的声音,有时他们为了对抗这种声音,会故意做一些破坏的事情;如果父母改变态度,增加理解和沟通的部分,他们慢慢也会减轻内心那个严苛的声音,学会理解和安抚自己。

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的痛苦和失望,并不等于指责父母。一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生活中也面临种种难题,“完美的父母”也许并不存在;二是孩子“内在父母”的形象取决于他们怎么理解父母的行为,不一定是父母的本意。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稍微放松一些了呢?

具体到你孩子目前出现的现象,因为没有更详细的材料,无法明了他/她到底遇到了什么状况,这些问题有多少来自环境又有多少来自他/她内心世界,但厌学、谈恋爱的确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厌学背后是“我要学什么,为谁而学”的追问,而谈恋爱的背后可能是对性别认同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

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时期,身体发育变化,也会引发心理上的剧变。孩子们在面对重大的身体、情绪变化时,调整过程非常复杂和痛苦。他们可能刚从童话的世界走出来,面临对真实世界的巨大失望;他们开始追问“我是谁”,但又有很多迷茫;他们想要独立但缺乏独立的能力;他们有了性冲动但还不知道怎么建立亲密关系……

而且青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将内心的冲突行动化,不是自我觉察也不是沟通解决,而是通过行动来表达。这是他们用来降低内心冲突的方式,只有好好过了这一关,才能发展出更成熟的方式,到达能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只是一味指责,可能会加剧他们内心的冲突,强化用行动对抗的方式。

很高兴看到你选择了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帮助,如果你愿意参与这个帮助孩子的过程,会让它更顺畅。

如果那位咨询师是建议你通过心理咨询去做个人成长,那的确要取决于你的意愿,也就是目前你有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件事,而不能强求。咨询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让我们更了解“不知道的自己”,获得改变,但它也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很难获得真正的改变。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在陪孩子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开启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因为他们发现,明明很有道理地建议我怎么就是做不到呢?或者觉察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像当年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而自己内心受伤的部分过去没有空间去细细体会。这时他们也有了了解、疗愈自己的愿望,并通过心理咨询去完成再一次的成长。——只是踏上这样的旅程也需要一点缘分。

最后,祝你和你的孩子顺利通过孩子青春期这一道关卡,也祝你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UM心理师 | 心理服务师
 邓莹 

*专业资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受训背景

2020.04 - 2020.06主体间心理治疗理论与个案演示

2020.04 - 2020.09英国儿童治疗精粹课程

2020.04 - 2020.09严和来:拉康精神分析入门20讲

2019.09 - 2019.09麦格“比昂思想中国研讨工作坊”

2019.08 - 2019.11Kim讲斯特恩的发展心理学如何指导儿童养育及与成人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

2019.06 - 2020.01UM心理服务师培养计划

2019.02 - 2020.04英国系统“客体关系”45讲:导师Chris Mawson+Rustin夫妇+Lesley Caldwell

2018.09 - 2018.12Kim 讲布洛迪发展心理学如何指导心理咨询和儿童养育

2017.11 - 2018.03Julian Stern“短程动力学治疗”

2017.09 - 2019.07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连续培训项目(婴儿观察小组)

2017.02 - 2017.04丽雅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的主要理论”

2016.11 - 2017.06Jerome Blackman “攻克难题”系统培训

2014.12 - 2016.11李小龙精神分析高级班、自体心理学连续培训

2014.04 - 2014.10曾奇峰精神分析中级培训

*擅长领域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不畅,缺乏安全感,讨好,交往模式,同性朋友

亲子教育:儿童教育,亲子冲突,亲子教育,青春期行为,父母成长,育儿困惑

个人成长:自我探索,依恋模式,心理创伤,自我成长,人格发展,咨询师个人体验,自信建立

*咨询方式
网络咨询

*咨询寄语
在学习精神分析前,我已经做了好几年来访者,至今仍在接受每周三次的分析。精神分析对我来说,是一个逐渐慢下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打开向内看的过程。我相信,每个来访者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每段咨询关系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我们的工作与其说是在消除症状、减轻痛苦,不如说是在理解症状背后的意义,发现痛苦背后的力量。希望我可以和你一起,尝试去开启这样的旅程。

扫码填写表单,预约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决孩子厌学:重心不在孩子厌学教育,父母的觉知才是根本(上)
超八成大学生存在“社恐”困扰,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倒计时9天】让厌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心理学博士的处理方式真绝!
孩子有厌学心理 家长该如何应对?
孩子脾气暴躁?不,TA可能只是焦虑
孩子有了厌学的情绪,家长别着急,学会引导孩子情绪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