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舌苔篇]之:舌象分析要点及舌临床意义20190707-06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7月7日讲《中医诊断学》的“望舌苔”的第6篇。“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围绕“望舌苔”的主题作深入讲解,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全文约2600字。文章开头有全文语音版,您可以边听边学。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
01
察舌的神气和胃气(续前)

察舌之胃气,因为舌苔是胃气上蒸到达舌的变化,所以观舌要察舌苔。舌苔薄白均匀,或舌苔虽厚,刮之仍有苔迹,或脱落后复生新苔、舌苔有根的,都提示胃气充足。若舌苔似有似无,或舌苔浮而无根,刮之即去,光滑如镜,则提示胃气衰败,无胃气。

现在很多家长很烦躁,看到小孩一发烧,就去检查血象,血象没上来,就认为这是感染了病毒。实际上疾病才开始啦,无法马上从血象检查出异常,所以很难讲。我们讲,疾病的表症的发展是有个过程的,比如我要从湘潭出发到要到长沙去,还未动身时那就还没到,走到一半路,那还是没到达。我只有到长沙了,到了目的地,才叫到达。我到达长沙的地界,我还没到长沙市,还没到目的地就不能算。所以很多病是一个过程,我们医治的也是一个过程。察舌就要观察,分析的要点要观察舌的神气、舌的胃气。

02
舌质舌苔的综合判断

我们讲了,舌质候脏腑的虚实,舌苔候六淫的深,但是舌苔和舌质所反映的生理病理意义各有侧重。一般认为,舌质颜色、形态主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的情况;舌苔的变化,主要与感受病邪和病证的性质有关,要分开看。怎么分开看法?

舌苔或者舌质单方面异常,无论病之新久,提示病情尚属单纯。如淡红舌而伴有干、厚、膩、滑、剥等苔质变化,或苔色出现黄、灰、黑等异常时,主要提示病邪性质、病程长短、病位深浅、病邪盛衰和消长等情况。这些情况,我们刚才也讲过,苔候病邪的深浅,就是候六淫的深浅,就是这么来的。这是从舌苔或舌质单方面的异常来看的。

若舌苔和舌质两方面都出现异常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类。若舌苔与舌质变化一致:表示病机相同,所主病证一致,说明病变比较单纯。例如,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多主热极津伤;舌质红瘦,苔少或无苔,主阴虚内热;舌质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青紫舌,舌苔白腻,多为气血瘀阻,痰湿内停的病理特征。这是舌和苔一致的情况,这个好辨好治。

若舌苔与舌质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变化,多提示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此时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淡白舌兼有黄腻苔,舌色淡白主虚寒,而苔黄腻又主湿热,舌色与舌苔反映的病性相反,但舌质主要反映正气,舌苔主要反映病邪。就是我刚才讲的,舌质是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是候六淫的深浅。所以,若平素脾胃虚寒者,复感湿热之邪便可见上述舌象,此为寒热夹杂,本虚标实。

所以我们在临床看病要记得, 不是单纯教材上讲的,单纯的寒,单纯的热,临床中大多数都是寒热错杂,虚实杂夹,虚实互见。所以有些病看的多,见识的多,治疗的多,那么本事就大一些,就有把握些。又如,舌质红绛,舌苔白滑腻,舌质红绛本属内热,而苔白腻又常见于寒湿内郁,苔与舌反映出的同时有寒、热两种病性,其成因可由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故舌质红绛,但气分有湿,则苔白滑腻;或平素为阴虚火旺之体,复感寒湿之邪,痰食停积,故舌苔白而滑腻;或外感湿热病,因体内有热可见舌红绛,但又因为内有湿邪困阻,阳气不能外达,亦可见苔白腻

所以,当舌苔和舌质反映属一致的时候,提示病证一致;而不一致的时候,提示体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变化,舌象辨证意义亦是两者的结合,临床应注意分析病变的标本缓急。

03
舌象的动态分析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外感或内伤,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变动过程。就是我们讲的,疾病是发展的,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静止的。例如昨天接诊的一位女病人,很伤脑筋。她讲前一天化妆过敏,但两天前并未出现化妆过敏的情况。我判断她属于过敏体质,疾病是累积过来的,你不能只停留在前一天看问题,时间在变化,我就是这么讲的。中医认为,过敏体质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她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去,认为原先没有,现在有了,就不理解。我讲比如你原来是一个人,结婚后变成两个人 ,有小孩后变成三个人了,就是变化着的。

所以,无论外感内伤,在疾病的发病过程 中,都是一个发展发生变化转归,一个变化过程。舌象作为反应疾病的敏感体征,亦会随之改变。通过对舌象的动态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进退、顺逆等病变态势。例如,外感病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邪气由表入里;舌苔由白转黄,为病邪有化热的征象;舌色由淡红变红绛,舌苔干燥,为邪热充斥,气营两燔;舌苔剥落,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气阴两虚等。这个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内伤杂病的发展过程中,舌象亦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规律。例如,中风患者见舌色淡红,舌苔薄白,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如果舌色由淡红转红、转暗红、红绛、紫暗,舌苔黄腻或焦黑,或舌下络脉怒张,表明风痰化热,瘀血阻滞;反之,舌色由紫暗、暗红转为淡红,舌苔渐化,多提示病情趋向稳定好转。

所以我们讲舌象,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是个敏感部位,敏感问题。可以充分认识疾病不同阶段所发生的病理改变,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望舌学好、用足。

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诊简便易行,舌象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病情,可作为诊断疾病、了解病情的发展变化和辨证的重要依据。所以《临症验舌法》指出“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症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舌诊的一些经典你们可以多读甚至背下来,临证验舌的方法和临床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要把这个《临证验舌法》背下来。

舌诊的临床意义
  • 第一,分辨病位的浅深,

  • 第二,区别病邪的性质,

  • 第三,判断邪正的盛衰,

  • 第四,分析病势的进退,

  • 第五,推测病情的预后。

这就是临床上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讲了,舌、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这个你们要重点把它搞好。

黄帝内经》讲“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所以舌诊一定要牢牢地掌握。也要训练,要总结,要提高,要传承,要发展,要创新。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危重舌象的诊法,供大家做一个参考 ,我就不一一讲解。

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讲的不好,大家把教材仔细多看几次。这个舌象很重要,舌苔舌质很重要,你切脉,往往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觉,但是你看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你看仔细,多看一些,我相信这个会好掌握的,然后加上脉诊,你要做医生,这就是基本功,基本功的扎实就是看你这里。

然后是看你的写和做的功底,我要求你会写、会做、会讲,就是这样学中医,难易相成。认真地对待,认真地学习。每天学一点、认一点、记一点,而不是大剂量去灌输,灌输给你接受不了、消化不了,像吃饭一样只一餐一餐地吃,一口就吃出一个胖子出来,是不行的。我讲这个方法我认为也是较好,循序渐进,人贵有恒,学习就要持之以恒。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舌苔篇 · 完】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
辨证心路:我讲辨证
中医学四诊的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学 舌诊
第四节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中医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