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对儿科病的认识——陈老中医系列讲座之七
      《扁鹊仓公列传》中云:“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这就是中医内科的长处。有人形容一个好的中医人,即是一所医院。中医确实不错,能成为中医全科医者是我的奋斗目标。

今天讲讲,我对儿科病的肤浅认识。

小儿的生理、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按照阴阳学说来概括:即阳既未盛,阴又未充。

生理是其常,病理是其变。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虽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但因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掌握了这些生理特点,对小儿的健康保护和疾病的诊断、防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

脏腑娇嫩和形气未充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在这方面,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灵枢·逆顺肥瘦》篇中云:“婴儿者,肉脆血少气弱”。

《小儿药证直诀》中云:“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陈文中氏《小儿病源方论》中曰:“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脑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皆未坚固”。

吴鞠通氏《温病条辨·解儿难》篇中云:“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可见从以上的说明中,大致概括对小儿生理特点的看法,可归纳演绎为:脏腑娇嫩,气血未足;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肌肤柔嫩,腠理松疏;神气怯弱,筋骨未坚。

吴氏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不足”这一观点,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的,后世医家简称为“稚阴稚阳”。

稚阴:指的是精、血、津液,包括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皆未充实和完善。

稚阳:指的是各脏腑功能活动均属幼稚不足和不稳定状态。

从脏腑娇嫩来看,五脏六腑皆属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三脏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

先天之本包括真阴真阳,关系到人的体质因素,因为各脏腑之阴,取资于肾阴之滋润;各脏腑之阳,均赖于肾阳来温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肾阴、肾阳又来源于后天脾胃的滋养。也就是说,肾阴肾阳需赖脾阳运化水谷精微,以不断补充与化生。

脾主运化,需肾阳之温煦,才能发挥其健运功能。故古人既云“肾为先天之本”,又说“脾为后天之本”。这就全面理解了肾和脾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小儿脏腑娇嫩的具体情况来说,较为突出的是“肾常虚”、“脾肺皆不足”的状态。

小儿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以及骨骼、脑髓、发、耳、齿等皆与肾有密切关系。由于小儿机体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机蓬勃,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大,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所以相应地感到“脾常不足”。

肺主一身之气,称为娇脏,外合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脾主肉,肉生肺”。小儿健壮,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因此肺气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小儿脾常不足,脾气虚则会使肺气弱,肺气弱则卫外功能不固。故容易感冒、生病。所有这些,也都说明了小儿生理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动,都是存在着相对不足的。这是小儿生理特点的一个主要方面。要认真理解。


2、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生机旺盛和发育迅速,是小儿生理的另一个特点。是上述生理特点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正因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趋向完善、成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在形体增长的同时,功能也不断趋于完善,二者是有机地联系的。

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还有以下不同学术观点:

如最早的儿科著作《颅囟经》中云:“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钱乙氏《小儿药证直诀》中云:“小儿纯阳,无须益火”。

《医学正传·小儿科》中云:“夫小儿8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

叶天士氏在《幼科要略》中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等等。

据此,纵观历代儿科医家,将小儿时期的体质称为“体属纯阳”或“纯阳之体”。并逐渐在概念上形成了纯阳者,阳气有余也。而罗整齐氏在《鱼孚溪医论选》中对此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小儿年幼,正气未充,故曰纯阳,原非阳气之有余也,特稚阳耳;稚阳之阳,其阳几何”!

吴鞠通氏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也力僻纯阳之说:“古称小儿纯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余梦堂的《保赤存真》中云:“真阴有虚,真阳岂有无虚……此又不可徒执纯阳之论也”。“阴之滋生,赖阳之濡化也……阳可统阴,阴不能统阳”。

60年代全国儿科教材中,也把这种现象称为纯阳,又认为如果把纯阳理解为盛阳,这是不正确的。

由于对纯阳和稚阳之说的见解不一,在儿科的领域内产生了对纯阳之体的两种不同概念和学术观点。在此提出,以正视听。

综上所述,关于“纯阳”之说,一是说明小儿未成熟时期,正是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阶段。如“儿之初生,如木方萌”,其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二是所谓“纯阳”者,指的是阳气偏盛,“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要表现在“所患热病最多”的情况下,诸如小儿外感,化热最速,阳盛则热,热极生风。认为小儿无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或感染时令疫病,都极易化热化火。这里,为医者,要胸中有数。

因此,对待纯阳之词,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要加深理解。

纯阳——阳气有余

稚阳——非阳气有余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科诊断治疗
40年医龄儿科王:论小儿体质学说学术争鸣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一)
钱乙话儿科
中医对儿童生理特点的认识
小儿五脏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