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痛的辨证论治(3) ...

(接上文)

七、治疗

(一)治疗原则

1、疏导气机,通则不痛

由于胃痛的病机多系“不通则痛”,所以治疗多用通法,使脾胃纳运升降复常,气血畅通,其痛自愈。这是总的宗旨。

清·高士宗曰:“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

临证中,如寒凝者当散寒行气;食积者当消积导滞;气滞者当疏肝理气;血瘀者当活血化瘀;久痛入络者需用辛润通络之法等多种。

2、掌控尺度,行气止痛,中病即止

由于胃痛多兼气滞,常用辛香理气之药,要中病即止,不可过剂、长服,以免耗气伤阴。

3、治病求本,扶助脾胃,从本论治

脾胃虚弱者,当健脾益气;中阳不足者,当温阳益气;阴津亏损者,当养阴益胃

那种不识整体,不究因机,盲目行事,见痛止痛者,恐事倍功半,贻误病情。

(二)转归及预后

胃痛表现为不同证候,但各证候之间在病因、病机上可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甚至互为因果,不可不知。

胃痛病位虽然在,但与互为表里,与相通,易受之疏泄功能影响,故常出现与这些脏腑相关的病证。应整体考量。

另外现代医学的急性胰腺炎应与胃痛鉴别,以免延误病情。

总体往往实证易治,虚证难疗。

(三)预防护理

三分治,七分养。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保持平和心态,忌暴饮暴食,过饥过饱,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八、胃痛的现代研究见闻

先看几种主要的止痛原则:

1、疏肝和胃,行气止痛

肝失疏泄则胃失和降,气郁致痛,洪秀明氏用三香枳术饮治疗各种胃痛。叶萍氏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气滞型的胃痛。

现代研究证实: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类药物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具清除消化道局部炎症,促进胃排空,保护胃粘膜,抑制胆汁返流及清除幽门螺杆菌等作用。

2、益气健脾,行气止痛

现代药理表明:参、术、芪、草有调节胃液分泌的功能,可拮抗胃粘膜有害因子的刺激,保护胃粘膜,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

3、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经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扩张血管,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胃粘膜上皮的再生和粘液的分泌,减少炎性渗出,并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4、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黄连、黄芩、栀子、蒲公英等清热药具有一定的抗HP作用。

5、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景岳认为:“因寒者常十居八九……”

研究表明:温里药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6、养阴柔肝,行气止痛

肝体阴用阳,郁久易化火伤阴,致肝胃之阴亏,有报道酸甘化阴法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酸缺乏者有效。

7、外治法止痛

外敷、穴位、针灸、推拿配合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胃痛的中药用药规律:

单味药物,从19962006105篇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甘草74        党参33        白芨25

白芍53        黄连31        丹参24

白术51        枳壳29        元胡39

柴胡28        茯苓33        半夏28

海螵蛸、蒲公英、黄芪、陈皮、砂仁、木香、厚朴23

现代研究可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如元胡素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白术、茯苓、党参、陈皮健脾理气;枳壳、柴胡疏肝理气,体现了肝胃同治,健脾疏肝,理气止痛的大法;黄连、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抗HP菌;白芨、丹参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胃粘膜微循环。

方药:芍药甘草汤

由此体现中医治疗胃痛,以病统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参照现代药理知识,以理气治血,止痛治标,以疏肝健脾,调理脏腑治本,已成为基本的治疗模式倾向。

小结及回顾:

胃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致包括了西医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引起的原因:

情志失和,饮食不节,寒邪客胃,脾胃虚弱

其病机发展为:

气病及血,由实致虚,脾胃纳化功能受到损害,气血运行受阻,为各类胃病的基本病机。

临床可分:

寒凝中焦,饮食积滞,肝郁气滞,肝胃郁热,瘀血阻络,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不同证型。

各类证候之间又相互关联和影响,甚至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复杂证候。要注意观察和分析,不可一味单纯止痛。

胃痛的发生,与精神、饮食有关,预防要特别重视这两方面的调理。

三分治,七分养,是我的口头禅。

无病早防,既病要及早治疗。

凡此云云,是我对胃痛的肤浅理解。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肝论治胃痛不能单纯敛肝,而应调肝之用
脾胃不好,家中必备的13种中成药
肝胃不和,气不顺!5种调理方
疏肝理气和胃的中成药,6种梳理肝气最好见...
浅谈九种胃痛的中医药辨治经验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一节 胃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