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半球之二十四节气】秋分
userphoto

2023.03.21 澳大利亚

关注



3月21日(南半球)迎来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据《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分”为“半”之意,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均分,又正好处在秋季的中期,故名秋分。

秋分时节阴阳之气于此平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直射位置从赤道继续往南半球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愈加明显,冷空气逐渐活跃,北方地区开始步入深秋,而南方地区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过后,阳消阴长的趋势渐渐加强,天气从高温到凉爽的转变逐渐明显,中医养生,当以平调阴阳、御寒保暖为重点。

御寒保暖防秋泻

秋分过后,一股股冷空气南下,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形成一次次降雨。“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温,人体的气血应于秋气从外往里收敛,因而削弱了肌表抵抗病邪的能力。如果平时体虚,机体免疫力较差,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足,风寒之邪猝不及防,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有慢性咳嗽、哮喘等病史的患者可能旧病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若疏于防范可能加重病情。秋分时节凉风习习,应当密切关注气温情况,适时添加衣物,老人、小孩、患者以及素体虚弱之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长袖外套、围巾、帽子应当时时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秋分节气前后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时期,尤其好发于6个月至2周岁的婴幼儿。预防秋季腹泻,除了加强饮食及个人卫生外,应当注意脐周的保暖。中医认为肚脐是元神之门户,睡眠时尤应注意覆盖衣被以防寒邪入侵,平时亦可常做脐周按摩,有助于保健防病。

成人患病大多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出现腹泻症状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藿香正气丸、补脾益肠丸、整肠丸等药物,并注意适当饮水补液,腹泻次数多、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就诊。婴幼儿患病具有起病急、脱水快的特点,极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抽搐、惊厥,建议及时就医。

食有凉温平阴阳

阳消阴长,交泰有时,自夏至节气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至秋分时节恰好阴阳之气两两相半,因而秋分膳食养生亦当遵循阴阳调和的原则。中医认为,循阴阳之法,则合养生之道,“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聪目明,气立如故”。与初秋的温燥不同,秋分过后冷空气逐渐活跃,气候逐渐向凉燥过渡。“秋冬养阴”的饮食调养主旋律不变,但直到冬至之前阳消阴长的趋势仍在继续,因而从秋分阴阳相半的时节开始,滋阴润燥的同时,食材也应注意适当选用温暖胃肠之品,勿令中土阳气受伤。

秋天是各类蔬果成熟的季节,琳琅满目的水果仿佛为秋天干燥的气候带来了滋润的甘露。药有温凉寒热,水果亦有寒凉、温热、甘平之分。雪梨生津润燥、消痰止咳,柚子酸甘化阴、润肺养颜,香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等,尽管此类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亦是柔润滋养之品,但胃肠消化食物的同时也消耗人体的热能,此类水果偏于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过多食用则影响胃肠运化功能,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因而不宜进食太多。葡萄益气养血,石榴生津止渴,枣类健脾益气等等,此类水果性味甘温,素体脾胃虚寒之人可适当食用。

月饼酥香莫贪嘴

秋分时节正值农历八月中旬,恰逢中秋佳节前后。沏上一壶好茶,一家老小温馨围坐于月色之下,中秋圆月配上金黄酥香的月饼,家人欢聚的团圆祥和。各式各样的月饼卖相诱人、甘香可口,馋嘴的吃货可要当心,只宜细细品味、浅尝则止。月饼含有较多的油脂、蔗糖,热量非常高,过多食用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月饼与香茗素被誉为“天仙配”,吃完甜腻的月饼,最宜喝上一杯清香的热茶止渴生津、消解油腻。

成年人一天最好不超过1/2个月饼,老人、小孩及平素脾胃功能较弱之人应减量食用,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则应根据病情谨慎食用或不食。

近年来,自制月饼风潮正在兴起,不仅创意满满,更是情意浓浓。DIY月饼可选用小米面、荞麦面、玉米面等粗粮面代替一般的面粉做饼皮,还可选用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甜味剂代替蔗糖,更可根据各人口味自制无糖低脂的紫薯、抹茶、水果等内馅。但由于自制月饼不含防腐剂且缺乏真空包装,不耐存放,现做现吃为佳,或用保鲜盒保存置于冰箱内低温存放不超过3天为宜。

动静平衡调气机

秋高气爽,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各种运动如散步、慢跑、篮球、足球、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广场舞、登山、骑车等等,均能起到充分活动肢体,宣发肺气,健体强身的作用。在进行“动功”的运动之余,宜配合“静功”,一静一动犹如太极之一阴一阳,相互结合、相得益彰。“静功”讲究神定志守,所谓“动乃健身之道,静乃养心之术”,秋气降敛,静功的练习能达到收敛神气、安神定志的目的,以使秋气平和。

“无动则无以有生机,无静则无以有纯念”,白天阳气升发,因而适宜开展各类户外运动锻炼以宣达气机,摆脱秋乏的困顿,恢复饱满的精神;晚上阳气收降,因而适宜进行诸如默念六字诀呼气练功法、站桩、打坐、冥想、慢速瑜伽等安静柔和的运动以顺应阳气降潜。进行静功练习时,应当尽量选择环境幽静、不被外界打扰的地方,充分放松肢体,集中注意力,于安静的气息吐纳中过滤一天的负面情绪,回归内心的平静,从而焕发心灵的活力。

秋分食疗方

01

百合参地饮

材料:生地20克、百合10克、人参10克、蜜糖15克。

做法:生地、百合洗净后放入瓦煲,加入清水600毫升,中火煮至汤约200毫升时,用炖盅盛装,将人参洗净切片,放入炖盅内加盖,小火隔水炖一个半小时,取出待稍凉后加入蜜糖搅匀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养肺润燥。适合阴虚气弱或兼肺燥咳嗽之人。

02

陈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

做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03

板栗银耳小米粥

材料:板栗100克、银耳10克、小米50克、枸杞5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用温水泡发,板栗剥壳去皮掰成小瓣备用。砂锅中加水适量,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大火烧开后,加入小米和板栗,转小火,慢慢炖煮约45分钟,然后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熄火,加入枸杞,盖上盖子焖10分钟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补脾健胃。适合秋燥伤阴、脾胃偏虚之人。

04

莲藕淮山脊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做法:莲藕、淮山洗净切块,猪脊骨洗净、切块、水焯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补虚。适合脾虚阴伤,口唇肤干、体虚脾弱之人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风起要慎防秋泻
今日节气丨秋分
收藏!秋季养生汤膳推荐
初秋去燥又怕寒凉?木瓜梨子莲藕做汤刚刚好
秋天,别忘给家人试试这6道汤,坚持每周吃2次,润肺止咳睡得香
莲藕煲脊骨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