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半球之二十四节气】霜降
userphoto

2023.04.20 澳大利亚

关注

      一眨眼,今天已是霜降。

霜降节气浅释】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二十四节气解》云:“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是干燥空气中稀少的水汽因寒冷而凝结成的细微冰针,或六角形霜花。

        霜降节气到来说明两点,较之寒露节气,天气更为寒冷,空气更为干燥。

        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天气特点】

  据中医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记载:“寒露霜降二节。过了秋分,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多。天空的压力,压入地面下者亦多。地面上遂寒冷起来。白露时的露,但觉得凉,此时的露,便觉得寒。再过半日,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更多。大气中收敛力量更大,寒气增加,露便成霜。西北方居住土穴的人,穴内的感觉,特别明显。东南方亦感觉秋后屋内有热气。此时地面上觉得凉,地面下便已温了。人身亦下部增温也。”

        此说明,霜降以后就是立冬,所以霜降节气以后,预示着天气进一步变冷,即将进入寒冬季节,尤其是早晚气温变化增大。而人体亦会顺应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阳气逐渐收敛潜藏,以顺应秋收之性,为冬天的潜藏做好准备。如果调摄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就会复发。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养生仍然要顺应秋季的阴阳变化规律,自然界的阳气进一步收敛、闭藏,此时地面上的阳热已降至土中,将沉入水中,以适应冬季的封藏。所以饮食起居也要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霜降节气养生】

        霜降节气,随着天地间的阳气收敛入于地中,阳气入地则可固护阴精;阴精得阳,则生发有根,以应万物复始之用。谚语“十月无霜,碓头无糠”,意思是霜降时节如无霜,必然天地阳气不收,到春时无阳可升,谷物不长,收成必差。故同理,此时养生,需助阳气之敛藏,同时适当温润补益身体,可借金气肃降之大势,将阳热一并潜入体内,则可固护肾精,温煦肾水,待来年春木的生发。

1、防寒保暖,预防旧病复发

        霜降过后是立冬,秋燥已去,天气渐冷。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虚邪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尤其老年人,体质弱、基础疾病多的病人,如慢阻肺、冠心病、慢性心衰、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这也是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原因。

2、健运脾胃,培土生金,以助阳气潜藏

        经典中医理论认为“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阳合明降于土”,意思是说阳气的潜藏需要依靠脾胃的正常运转。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轴,就好比车轮子的中轴,中轴旋转,方可实现左升右降的气机周流;同样,肺金肃降,将人体气机从右侧潜降,就像是车轮的轮圈,轮圈转动,完成气机肃降,所以在霜降节气加强健运脾胃,可以帮助阳气的潜藏。

        从五行而论,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健运脾胃,可增强肺气,亦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同时肺气增强了,肺主皮毛,则抵御外邪的能力亦可增强,由此可见,健运脾胃非常重要。

3、进补需防温燥太过,注意秋冬养阴

        虽然燥是秋季的主气,燥令伤肺,但自霜降以后,秋燥渐去,冬寒渐至,此时饮食养生可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温热之品以防寒,但亦不可过早过多的进补温燥之品,需要温燥与凉润相结合。因为中医强调“秋冬养阴”,秋冬季节的天地阳气以收敛、潜藏为主,养生要顺应敛藏之性。如果过于温燥,温燥升散则会影响人体阳气的潜藏,甚者会导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总之,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防寒,饮食调养方面,宜平补,特别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以顺应秋冬季收敛、潜藏的规律。

另外提醒一下

霜降:寒冷成为自然界主要气候,容易引起心血管收缩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安宫牛黄芳香开窍、荡涤痰浊的成分,取安宫牛黄丸镇静开窍的作用,可以预防痰湿体质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

服用方法:在节气前后一天和当天,于每日午时(11-13时)气血流注心经时,嚼服一丸,或者温开水化服。

霜降节气膳食推荐

(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秋令节气养生篇》)

桂花酸梅汤(3人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材:乌梅3-5个,山楂15克,熟地黄15克,陈皮半瓣,桂花、冰糖适量。

做法:乌梅、山楂、熟地黄、陈皮洗净,用纱布装好。锅内加水煮沸,放入装有药材的纱袋,小火煮40分钟。加入冰糖煮至融化,去掉纱袋,撒上桂花即可。

专家点评:乌梅为青梅熏制而成,生津止渴,能使浮越在上的虚火归位。搭配健胃消食、化肉食积的山楂,引火下行的熟地黄,健脾顺气的陈皮,清香怡人的桂花,煮一锅口感酸甜,健脾胃,消食滞的茶饮。深秋时节,丹桂飘香,我们还品秋之余,为冬日进补做准备的同时,却又为上火烦扰。此茶饮能降虚火,对咽喉异物感、久咳少痰、食欲欠佳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适合大众进补时及秋冬保健食用。

小贴士:消化道溃疡者不宜。

党参沙参桂圆肉煲老鸡(3人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材:党参15克,沙参15克,桂圆肉15克,老鸡半只(约750克),食盐适量。

做法:老鸡斩件,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个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鸡能甘温补虚,常用于恢复体力。搭配补气健脾的党参、润肺去火的沙参、养血安神的桂圆肉,煲一锅滋补靓汤。其有助于缓解疲倦乏力、头晕不适、心烦失眠、食欲不佳、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等症状,适合气血亏虚人群及大众秋冬保健食用。

小贴士:湿热、感冒初期不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食|秋季气倦无力、气血双虚?煮一碗党参沙参桂圆肉煲老鸭
《2014年12月7日——甲午年大雪节气养生知识分享》
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到底有啥区别2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秋季六节气
【二十四节气·药膳】润肺养胃美食方
二十四节气艾灸——冬至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