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武士为何要穿“世上最丑”披风?西方学者:他们就像一种动物
看过《水浒传》的人一定记得金枪手徐宁是怎么被骗上梁山的:吴用派时迁偷了他祖传的雁翎圈金甲,徐宁急了,一路追赶,赶着赶着就到了梁山。这个故事除了说明徐宁好骗外,还说明了盔甲就是武将的命,是武将世家的荣誉,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在中国古代,战场上用于防护的东西非常多,什么皮甲、铁铠、披膊、垂缘、皂绢甲、锁子甲,虽然甲胄在身,重量很压人,导致周亚夫见到汉文帝时都不能行礼,但没有这些东西保护的话,战场上随便一支冷箭射过来,只怕即刻就要了命。
我们在电视剧中看习惯了中国古代将军、士兵的装束,再看日本大名、武士的打扮,未免就有些感觉奇怪了。比如在一些日本战国题材的影视剧里,日本武士居然打扮得像个巨大的蜗牛,骑着马冲来冲去,在视觉上给人一种世界末日变异物种崛起的感受。
看不习惯的可能要怀疑:这是什么神秘武器吗?还是纯粹背着吓人的?其实,日本武士背着这东西,就像中国古代骑兵穿甲一样,都是用于防护作用,它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母衣”,因为实在缺少美感,一度被视为世界上最丑的披风式护具。
“母衣”,顾名思义,日本武士认为,这样的护具保护性很强,让自己像待在母亲的腹中一样安全,这个词在日本文化里的意思便是指女子怀孕时的胞衣(胎盘)。虽然听起来有点怪怪的,但鉴于日本许多风俗习惯都比较特别,这种解释,貌似也合情合理。
“母衣”看起来鼓鼓的,背着打仗真的方便吗?它又是怎么来的呢?早在平安时代末期,日本武士就会在身上背着布条,类似于披风,风一吹过来,披风胀得鼓鼓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遮挡从后背方向来的冷箭,而且那时候日本的兵器铠甲大多用竹子制造,防护能力还过得去。
但时代在进步,武器、防具也在改良,到了室町时代和战国时代,原始版本的“母衣”慢慢变成了将色彩各异的布条、罩在竹编笼子上的版本。日本武士冲锋时,风从前面吹过来,这种“母衣串”或者说“母衣骨”后面的布就会被吹得鼓鼓囊囊;
以当时日本最好弓箭重藤弓的攻击力,这种护具虽然在如今看来防御能力不强,但在当时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日本武士老背着个蜗牛壳或者说鸡笼子一样的东西冲锋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毕竟美观第二,生命第一。
另外,这种“母衣”的存在还有一种用处,那就是彰显自己身份。织田信长就曾经设置了赤母衣众与黑母衣众,这些穿着母衣的人在战场上可以传令、可以当使者、可以骚扰,担任大名的亲属护卫,不少重要武将便是从母衣众里选出,所以穿着母衣还是一种荣誉。
不过,西方人不能理解日本女人的黑齿化妆术,也不能理解日本武士的“护具”为什么这么丑,他们中的一些历史学家坚持认为,日本人发明母衣,是为了学习河豚,河豚遇到威胁会充气变大。
日本人也是想利用母衣改善矮小形象,让自己看起来更威武庞大一点——因为日本人自古就个子矮。当然,母衣已经完全成为了历史,日本男子也不需要靠这种东西装扮防卫了,至于其具体用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丑披风:古代日本武士打仗,为何要背个巨大蜗牛壳?
古代日本打仗时奇怪的防御护具:红色的“被子”
日本武将头盔千奇百怪:信不信我一枪崩掉你头上的爱字
揭秘日本女武士 白天战场杀敌, 晚上干什么
欧洲水兵防具,却改变日本战国武将的生活习惯,日式锁子甲为何成忍者最爱?
猫图怪谈|身披盔甲就能万军丛中进退自如?你想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