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藏在阴阳合历中的核心秘密,干支纪法

中国的传统日历,不能叫做阴历,也不能叫做阳历,更不能叫做农历。

我们平常所说的农历,就是那些一个月农历初几初几的内容,其实这部分属于阴历的部分。

阴历是来标识月亮运行规律的;

阳历是二十四节气部分,用来标识太阳一年之中对地球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日历上的二十四节气就完事了,还有上中下三元,还有节气交接的时辰,到分刻,都是很精细,很讲究的。

二十四节气的分段是非常严密的,而粗浅的部分就是一年四季,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八分点进一步细分了四季的特征,进一步结合六分点,取最小公倍数,得出二十四分点,也就是二十四节气。

六分点,也叫做六之气,是五运六气的内容。

可以知道,上半年下半年的二分点,四季,六分点,八分点,都可以取二十四做最小公倍数。

二十四节气还可以理解为八卦和三个爻位,再一年的分布,对应地理学上的二十四山,这里不展开。

远古时期,为了把阴阳历法串起来,或者在阴阳历法之前,已经掌握了一种更加根本的日历纪法,就是干支纪法。

干支纪日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发掘出的殷代甲骨片上已发现了完整的干支表。可能在盘庚迁殷(约公元前1300年)之前,已经采用干支纪日了。不过这种纪日法是否有过间断和错乱,现今还不能肯定。但从春秋以来,这种纪日法已被证明没有间断和错乱。

《春秋》所记第一次日食发生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经现代计算证明,这个日期确实发生了一次日食,因此这个日期的记载是准确的,表明从那时以来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止,其间历经2600余年,我国一直有条不紊地使用干支连续纪日,未发生一日差错,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纪日史料,也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一份科学文化遗产

唐朝有一位牛人,叫做李淳风的,写了一本国家典藏的天文书籍叫做《乙巳占》,该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占星学著作,撰成于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稍后。至于书名为什么用六十甲子中的乙巳名之,叫《乙巳占》。

清代藏书家陆心源解释说:'上元乙巳之岁,十一月甲子朔,冬至夜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故以为名。'陆心源认为道士李淳风推算出了准确的历元为乙巳之岁,于是就以之命名该书,以示其言准确可信。陆心源的解释可备为一解。

这里采用的纪法体系,用的都是干支纪法。

这位牛人和另外一个牛人合著了一本现在震撼世界的书籍《推背图》,同样也采用了干支纪法。

干支纪法和阴阳合历的相互关系,我们用一张图表,先简单表示出来。

从上图可以发现,我们平常说的7月21日之类的日历,也就是现在领工资放假用的国历(西元日历),其实是很low的,一点也不科学。

很多人认为最科学的西方人搞出来的历法,其实是最不科学的,不在今天的科学历法讲述范围之内,大家先忘记他们一阵子。

现在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干支纪法对于阴阳合历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以这样说,干支纪法就是阴阳日历中的核心密码,也是天地运行的核心规律。

用数理模型的语言来描述,可以认为干支纪法是阴历和阳历的均衡指标。

至于干支纪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组合,得出一个六十的循环周期。

这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有,就是天文依据,五大行星围绕着太阳,包括地月系统围绕着太阳运转。

他们在六十年的时候,会回归到一个相对恒定的起点。

我们在评估农业收成和天文气象的时候,六十年一轮回这个指标是不能忽视的。

谁忽视,谁的数理模型数据用多十部超级计算机都圆不回来,大概就是这样的计算量吧。

像今年的浸水车这么多,也是因为气象学对传统的气象数理规律的漠视导致的结果,不知道谁来背锅,反正一句迷信就是了。

好了,关于历法的事情,先扯这么多。

关注传统文化的精粹,关注隐士申子源的更多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五毒月、九毒日”说
为什么到了立春换属相?
你知道阳历、阴历、农历的区别吗?多看几次就懂了!
你要知道!中国的日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
阴阳合历 农历
揭秘:清明节为何不过农历?总在4月5日左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