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小学数学(一、二年级)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
小学数学(一、二年级)
应考教师须知:
1.       本卷分两大题,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学科、准考证号。
3.       答题要做到书写端正,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题号
总  分
1—10
11
12
13
14
得分
一、本体性知识(每题4分,共40分)
1. 将0,1,3,5,6,8,9这7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框里,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3×6=18=90÷5
2. 一架天平有1克、2克、4克和8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四个砝码在天平上能称出  15  种
不同重量的物体。
3.10个1是1个十。第一个“10” 表示_数量__,第二个“十”表示_计数单位__。小学中数的认识是采用___十进制__计数方法。
4.       一次游泳比赛,由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决赛,赛前他们每人预测比赛结果。甲说:“我第一,乙第二。”乙说:“我第一,甲第四。”丙说:“我第一,乙第四。”丁说:“我第四,丙第一。”比赛结果显示无并列名次,且各人都只说对了一半。比赛结果是:
甲( 第四  ),乙( 第二 ),丙(  第一 ),丁( 第三  )。
5.       甲乙丙三个物体的平均重量是31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的2倍还重2千克,那么甲__46__千克,乙__32__千克,丙        ___15__千克。
6.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20以内进位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准确率是_ 95 __%;速度要求是_ 8__ — _ 10_ 题/分。
7.       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图中阴影部分),在它的周围修一个宽是 米的草地,草地的面积为 平方米,那么水池的边长为  7  米。
【分析】如图将图分割:这样就得到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可求得长方形的长:480÷4÷8=15 (米).由此求得水池的边长:15-8=7 (米).
8.        ○、△、☆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6  )    △=(  8  )   ☆=(  5  )
9.       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那么至少要摸出
66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4+9+14×3+1=66个      因为是至少,所以要考虑最多的情况,也就是9个黑球全摸出,14个白球全摸出,这样共23种,剩余的三种,次数最多的即为每种都摸出14个,那么在摸下去的话,无论哪种球被摸出,都会出现15个颜色相同的, 总共66种。
10.   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问最少花  6分钟   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老师打电话给一个学生,让这个学生和老师一起通知其他的学生,然后就是四个人一起通知,8个,16个,32个。45个……第一分钟通知1个,第二分钟通知2个,第三分钟通知4个,第四分钟通知8个。 n分钟:2^n-1;5分钟可以通知,2^5-1=31人,6分钟可以通知,2^6-1=63人,合唱队共有50人,所以要6分钟。
二、文本解读(每题15分,共60分)
11.   下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28页的例题内容。说说教材编排的意图?你还能说出“0”表示的其它含义吗?
(1)0的认识。
0表示没有:小猴逐次吃桃。0表示起点:尺子的0刻度。
(2)情境图:小猴吃桃、动态。
好的做法: 编故事、逐次贴卡片或课件动态展示。
① 生动、有趣的情节,体会从有到无动态过程
② 更好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
③ 教材显得生动活泼。
(3)0的其他含义:表示临界点;表示占位;表示符号等等。
12.   下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上统计单元的例题内容。你觉得这个统计图与一下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怎样让学生体会这种不同和感悟表示方法的价值?
与上一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因为统计的数据比较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以后还会学习用1格表示5、10或更多的单位。在这儿是一个过渡,使学生先理解这种思想。
怎样让学生体会这种不同和感悟表示方法的价值?
(1)注意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让学生学习以一代二的必要性。
(2)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3)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用圆圈、划勾、写正字等方式来记录数据,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画“正”字是一种快捷又方便的记录方法,所以,教材突出了这种记录方法,黑板上给出了同学们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进行统计,使学生体验这种记录方式的好处,也为以后学习以1当5的统计图做准备。
(4)给出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横轴上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纵轴上标明了数据和单位名称等,各种动物卡片数量的关系一目了然。
13.   下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主题图。请谈谈你对该图编排意图的理解,并拟定“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等,所以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开始是一幅美丽的百羊图,让学生观察并估一估有多少只羊,使学生感知它们比20只多得多,对100有个大概的感受。这幅图既可以在开始教学时做引入用,也可以放后面适当的位置进行练习。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处理。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14.   下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12页的内容。在例1教学之后,教材安排了三道“做一做”的练习题。请你谈谈对这三道练习设计意图、编排特点的理解。
(1)要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练习1、2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来帮助学生理解“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初步在学生头脑形成解决十几减九的计算过程,经历具体—半抽象---抽象的计算过程,最终达到计算的自动化。
(2).练习3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如本单元,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连续减”“点数”等方法,虽然有些方法不很简捷,但是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都应给以肯定,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但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应通过交流、比较,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验,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方法。
(3).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按《课程标准》P56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这个目标不是轻易而举就能达到了,需要老师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有计划、有效的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这方面老师都有经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小学数学的启蒙教学技巧
成都市高新区行知小学丁春蓉——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网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 ''‘一题多解’''之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