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俗释义《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车轮有了四周的幅条,才有了中间的空隙处,有了空隙处,才能装在车子上,使车子转动起来。制作器皿,有了四周的泥土才能使中间有空隙,有了空隙处,才能往里面放东西。建造房屋,有了四周的墙壁、门、窗户才能使中间有空隙处,有了中间的空隙处,才能用来居住和放东西。所以说,“有”能给人带来便利,“无”能给人带来作用。

【延伸】这一章和第一章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表达的意思一样,主要是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用处,“有”“无”同时产生、又互相产生作用的道理。

1.“有”和“无”的作用。

有了四周的辐条(有),才有了中间的空隙(无),有了中间的空隙(无),才有了车轮的作用(有)。

有了四周的泥土(有),才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隙(无),有了中间的空隙(无),才有了器皿装东西的作用(有)。

有了四周的墙壁、门、窗户(有),才有了中间的空隙(无),有了中间的空隙(无),才有了居住、放东西的作用(有)。

如果没有四周的辐条,又怎么会有中间的空隙?如果没有中间的空隙又怎么会有车轮的作用?如果没有四周的泥土,又怎么会有中间的空隙?如果没有中间的空隙,这个器皿又怎么用来装东西?如果没有四周的墙壁、门、窗户,又怎么会有中间的空隙?如果没有中间的空隙,又怎么用来居住、放东西?没有四周的辐条,就不会有这个车轮。没有四周的泥土,也就没有了这个器皿。没有四周的墙壁、门、窗户,这个房子也就不存在。所以说“有”和“无”是同时产生的, 他们各有各的用处。有了“有”才有“无”,有了“无”才有“有”。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产生作用,少了哪一方都不行。就如同太极图里的“阴阳”关系一样。

2.万事万物各有各的作用。

辐条有辐条的用处,车轮有车轮的用处,车子有车子的用处,泥有泥的用处,碗有碗的用处,盆有盆的用处,锅有锅的用处。门有门的用处,窗户有窗户的用处,房子有房子的用处。同样风雨雷电、花草树木、各种动物、人等都各有各的用处,他们又都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等。同理人体内部也是这样,眼耳口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头、脚、手、毛孔、头发等都各有各的用处,他们也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等。

以上完全是个人愚见,对与不对请各位看官自己去思索、验证。喷与不喷,各位请随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有余地,才有发展空间,才有更大的发展
《老子》第十一章解说
《道德经》第11章:1.“三十辐共一毂”,用车器房作比喻,展示“无、有”的不同功用。
《道德经》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道德经第11章解读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一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