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内篇之养生主》3.5

<3.5>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白话>

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哭了几声就出来。老聃的弟子说:“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啊!”弟子又说:“就这样吊唁他,可以吗?”秦失说:“可以的。原来我以为他是至人,现在知道不是。刚才我进去吊祭,有老年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孩子一样;有年轻人在哭,好像哭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些人的感触会这么深,一定是老聃使他们情不自禁地称颂,情不自禁地痛哭啊。这样做是在逃避自然、违背真实,忘记了人所禀受的是什么。古人称此为:逃避自然所带来的惩罚。你的老师偶然来到世间,是应时而生;又偶然离开世间,是顺命而死。安于时机并且顺应变化,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中。古人称此为:解除了自然的倒悬。”用油脂当薪火,油脂烧完了,火却可以传下去,不知它何时穷尽。

<解读>

老聃即老子,生平难考,其思想见《天下》篇。秦失表面上批评老聃不能算是至人,其实是借题发挥,劝人避开“遁天之刑”,以求抵达“帝之县解”。秦失认为老子让生者情不自禁哀悼,是逃避自然、违背真实,忘记了人所禀受的是什么,因为道家主张所有的人都从道而来,应时而生,顺命而死,都是偶然。原文“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十分典雅,但要了解之后,才能知道道家所强调的虚静。

“薪尽火传”的“薪”是比喻人的形体,“火”是指人的心神所领悟的智慧,这也是所有老师上课的心境。这才符合“养生”的真正意旨。

总结本篇要旨:

养生的原理是什么?以“庖丁解牛”为例,人在世间行走,犹如以利刃解牛,要做到依乎“天理”(自然的条理)与因其“固然”(本来的结构),然后才可以游刃有余,令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而毫无损伤。因此,培养自己具备透视整体的眼光,再以“安时而处顺”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就可以安其天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薪烬火传,寓诸无竞
人之所以傲慢,就是因为自卑,人之所以怕死,也是因为自卑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 庄子说
秦失三号
庄子日课049丨看透生死,才能让生命更加饱满
谈《庄子》:亦步亦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