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子下》)

【鉴赏】 这是一段耳熟能详的话,孟子意在告诫我们,如果想要大有所为,那么在面对外界的艰难困苦时,必须经受得住来自身体和心灵的重重压力,并不断增强自己处事的能力和见识。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顿、思虑阻塞,然后才会有所奋发;表露于脸色、流露于语言,然后才能被人所理解。孟子的这一成才观,是在考察了众多历史人物的经历后得出的。他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告子下》)因此,这一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在孟子看来,人只有承受得住逆境、困苦甚至绝望的磨砺,才能心性坚韧,才能担当大任。如傲雪盛开的梅花,天气越是寒冷越是开得灿烂。孟子的观点在汉代被司马迁重新演绎,他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汉书·司马迁传》)在司马迁看来,这些经历过巨大困苦的人,都被激发起巨大的动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就是他著名的“发愤著书”说。文学创作是这样,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英雄、圣贤并非天授,必然要经过无数的磨砺艰辛,最后屹立不倒者才可称之为英雄、圣贤。逆境、困苦是一种磨砺,是成功所必须的前提,能经受得住逆境考验的人才具备成功的品格。成功并非出于侥幸,彩虹的美丽来自于风雨的洗礼,成功的可贵亦当出自于忧患的磨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立,让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我醉乡土』实学大师颜元·连载(十二) | 颜元名句赏析(处事篇)
鬼谷子: 人生低谷时, 懂得这三条天规, 让你反败为胜
遇到困难的励志名言
星云大师:逆境、困苦、信心、理想都是你的助缘
人生的锦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