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千年鸟道之谜
每年秋天,地球上数十亿只候鸟都要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气候转暖,它们又沿原路回到北方,繁殖后代。年复一年,候鸟们始终沿着固定的路线迁徙。最远的竟然达到2万公里。候鸟究竟是如何长途迁徙的,古人所说的鸟道真的存在吗?2002年起,中日鸟类专家开始在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探访这里的千年鸟道形成的原因。
候鸟有三条迁徙路线
在遂川县营盘圩乡的村庄,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几乎每户村民的屋檐下,都有一个鸟巢。这种鸟巢很奇隆,像是一个烟囱,老乡们说这是金腰燕的巢穴。乡里工作人员薛荣华说:"每年秋季从白露到秋分这一段时间,有多达数十万只的鸟从附近的山坳里经过。多的时候甚至遮天蔽目,当地人称这里为千年鸟道"。据专家介绍。每年全球有数十亿只候鸟会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跨越洲际的迁徙。候鸟迁徙时通常会沿一个固定的路线飞行,因此科学家们推测,来自西伯利亚和我国北方的候鸟很可能有三条迁徙路线。东线的候鸟沿大陆海岸线南下,至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西部的候鸟则穿越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进入南亚次大陆和云贵高原越冬;惟独中部的迁徙路线一直是一个谜。专家们不知道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候鸟究竟是从哪里南下,进入我国的南方。江西地处华中腹地,难道这里真的存在着一条候鸟迁徙的通道?早在2000年9月.遂川县林业局就开始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营盘圩乡的鸟道进行实地调查。工作组来到位于江西和湖南交界处的牛头坳时发现,如果候鸟要从江西进入湖南.这里正是一个必经的隘口。参加调查的吉安市野保站工程师李茂军回忆说:"那天晚上我们到了山顶上的时候,看到了有很多群鸟迁飞,每一群是几千只,仅我们看到的就至少在两万只鸟以上。"候鸟环志是探寻手段
传说中的千年鸟道确实存在于遂川,但为什么候鸟偏偏会选择从营盘圩乡通过呢?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专家决定在营盘圩乡选择地点捕捉候鸟,破解鸟道形成之谜,然后环志放飞。
2002年9月28日,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的3位专家和国家鸟类环志中心的钱法文博士,以及国家林科所、省林业厅、全国其他地方的鸟类专家近百人齐聚营盘圩,为鸟类环志,研究干年鸟道的成因。环志就是在鸟的腿上套上一个国际通用的金属环。这个环很轻,重量不能超过它自身体重的3%,否则在长途迁徙中,会导致候鸟死亡。另外每个环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如果套有这个环的候鸟在别的地区和国家被重新捕到,我们就可以确认这种鸟的迁徙路线。所以说,给鸟环志不仅是我们了解候鸟栖息地,迁徙路线最基本的手段,同时也是破解这条千年鸟道成因的关键。专家们到了营盘圩后,立即全面展开工作。
在营盘圩,捕鸟处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叫牛头坳,一个叫打鸟岗。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博士钱法文说,目前在遂川捕鸟的网一共有两种,一种就是粘网,一种是打网。之所以叫粘网,就是说鸟一旦触到网之后,很容易就把它缠住。它有一个网兜,一般是顺着风向,顺着鸟飞来的方向,鸟一旦撞上网之后,如果没有被粘住,它也可能掉到网兜里头。除了粘网,还有一种打网。这种网有8米高,20米宽,网眼比较粗,很适合截获一些个头比较大的鸟。由于通过营盘圩的候鸟种类很多,专家们需要将这两种网组合在一起使用。捕到鸟后,工作人员就要对候鸟进行记录。他们要测量每只候鸟的翼展、体长和体重,然后还要给它们套上一个国际通用的金属环。把这只上环的鸟释放。
从2002年起,这样的大型鸟类环志工作在营盘圩每年秋分前后都要进行一次。
天然隘口成千年鸟道
在历经4年的野外调查后,专家们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终于破解了这个千年鸟道的形成之谜。
其一、遂川鸟道位于遂川县西南部,包括营盘圩、戴家埔乡和高坪、汤湖镇及湖南桂东县桥头乡等数个乡镇。该区域北部为罗霄山脉的南风面,南部为诸广山系的齐云山,西南为八面山,其中南风面为华东第二高峰、江西省的最高峰,海拔2120米,这就为候鸟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地貌标志--方圆几百公里山峰无出其右。其二、这里属于中亚热带湿润长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遂川江的发源地。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为迁徙鸟类的中途停歇提供了一个良好觅食与隐蔽场所。特殊的山川地貌形成了一条鸟类集中穿越的"高山隧道",也为迁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识别标志,是鸟类迁徙途中少有的天然隘口。其三、有了"高山隧道"和"天然隘口"的基础条件后,每年秋分前后,这条通道内还会出现一股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强大气流,这股气流沿着山势上升.集结的候鸟正好利用这股强劲的气流飞越隘口,再次踏上南下的远征之旅。基于上述原因,每年夏秋交替,来自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的数十万只候鸟开始集群往江西迁飞。在山脉的指引下,候鸟们会在遂川短暂地停留。一旦低温袭来,伴随着强劲的气流,鸟群将飞跃罗霄山脉,振翅南飞。年复一年,"遂川鸟道"由此而成。截至目前,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及中外鸟类专家已在遂川千年鸟道环志鸟类115种3018只,回收4种4只。但专家们分析,南下途中,鸟儿们仍面临重重困难。因为候鸟在迁徙途中,由于体力的透支和天敌以及捕猎者的袭击,死亡率很高。对于候鸟而言,回家的路还很漫长。(李夏署 胡锦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候鸟的“血色”迁徙之路
全球候鸟迁徙路线
万鸟岭上
一张图带你了解全球候鸟的迁徙路线
江西鸟类摄影家余会功:爱鸟所以拍鸟 拍鸟更要保护鸟(图)
迁徙路线:鸟儿的“高速公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