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么独处,要么庸俗(深度)


深度精读(DYYinsight)——不一样的眼界,不一样的故事,数十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深度精读”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看见Alex

没有什么比独处更能滋养一个人了。能够独处的人,才能万物皆备于我。

2000多年前,老子发出感叹:“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老子很明白,孤独就是他的可贵之处——吸取“道”的精华。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惧怕孤单,无法独处,于是努力合群。

蒋勋说:“当我们被孤独驱使着去合群时,是最孤独的时候。”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学会的,还是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当你真正懂得独处,你的人生也将与众不同。

01

懂独处的人,更具生产力

周国平说:“独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是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有一次,作家卡夫卡的未婚妻问他,他写作时,她能否在他身边。

卡夫卡回答说:

“那样我根本就写不了。因为写作是极端的自我暴露,是卸下自我防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跟他人卷到一起,他就会迷失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写作的时候,再怎么孤独也是不够的。”

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都在用独处的时间去挖掘自我潜能。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的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就像小说《海上钢琴师》讲述的一位名叫“1900”的天才钢琴师,他一生都在一艘轮船上弹奏钢琴。

他总是独来独往,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不爱说话。

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弹钢琴。

他在别人眼中是孤独的,他从未下过船,他的世界只有那一架钢琴。

不过,在船上生活多年的他,把遇见的人,听过的故事都记在了脑海里。

独处给了他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无数扣人心弦的曲子。

除了1900,历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是孤独的,例如牛顿、爱因斯坦、梵高……

他们在自己领域造诣极高,却始终独来独往。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 ,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一个人越是外求,越是沉迷于社交反而越远离智慧与知识。

独处,使我们更具生产力,变得更出众。

02

独处,是最好的增值期

动物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

食草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逆呕回口腔,再次咀嚼。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刍”。牛、羊、兔都是反刍动物。

动物的反刍,有点类似于人类的独处。

我们每天“胡吃海喝”,却忘记了花时间来消化吸收。

而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消化工具。

心理学界有一个观点:人们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即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的某个恰当位置。

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自我增值的过程。

笛卡尔说:“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他烧菜时,最讨厌别人在旁干扰。尤其创作新菜时,他通常在深夜时分,独自创作。

他每天下班都会独自在后厨逗留一会儿,做一下复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做调整,精益求精。

人们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真正聆听内心的声音,才能让自我内在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大厨年纪轻轻就被人以百万年薪聘请。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没有什么比独处更能滋养一个人了。能够独处的人,才能万物皆备于我。

03

懂独处的人,更懂相处

“有独处的能力,才会有相处的美好。”

这是刘若英在为人母后出版的第一本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里说的。

很多人问刘若英家庭幸福的秘诀,她说:我们都保有孤独的自由。

每次进家门,她和爱人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各自在书房呆着。

表面上看,他俩不够恩爱,但实际上两人爱得极为聪明。

只有打理好一个人的生活,才能接受另外一个人共同生活,没有可能是两个状态都不好的单身,合在一起会变成琴瑟和鸣的神仙眷侣。

就像她歌里唱得那样:

“我敢在你怀里面对我孤独,

倾听你心跳、跟自己倾诉,

我俩早已不用,刻意练习共处。

你也会、我也该、要跟自己相处。”

一个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更不具备和别人相处的能力。

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安排一场独自旅行。

只要自己有空闲,说走就走,不用迁就任何人的档期。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不和朋友一起去?一个人去不会感到孤独吗?

我回答:不啊,你根本不知道,一个人旅行有多爽。

我可以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喜欢的地方,走喜欢的路,住喜欢的酒店。

而平时在群体的喧嚣中,少不了互相迁就和忍让,最终导致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和自己相处,是一个深入自我了解的过程。小到喜欢吃什么,大到自己的三观。

每次旅行回来,我跟亲人、同事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更了解自己的人,才更懂相处。 

懂相处的人,不是问你吃什么,永远回答随便,而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喜好;

懂相处的人,不是处处迎合,而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过一生;

懂相处的人,不是逢局必到,而是能独当一面,不依附,不黏人。

正是独处成就了相处。

陈道明说:“独处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净化。”

懂得给人生留白的人,他的人生画幅上不会因为过于拥挤而显得不堪,却会因为从容不迫而显得游刃有余。

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是也。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内观其心,善待灵魂深处的真我。

这样形成一种习惯,你的境界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周国平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处是一种能力
喧嚣的寂寞,孤独的静好
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
一个人的喧嚣
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
孤独与独处(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