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而已》顾佳决裂铁打太太圈:捷径走惯了,总有跌得狠的一天

《三十而已》里最受追捧、“双商在线的完美太太”的顾佳,终于和太太圈决裂了。

为了能降低自家烟花公司的风险,顾佳决定做一个茶厂。碰巧,李太太家就有一家茶厂,而且她们打算不做了。

一拍即合,顾佳决定把它顶下来。

但没想到,这根本是李太太挖给她的坑:茶厂流水有问题、使用权到期……

气得顾佳和太太圈决裂,临走还撂了一堆狠话,手撕了在场的所有太太。

在她眼里,在场的各位太太都是靠着老公生活的寄生虫,每天除了虚伪攀比、八卦是非,其他什么都不会。

而我,顾佳,不用冠夫姓,自己就能闯出一片天!

乍一听,爽!这简直是新时代独立自强女性的楷模,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但“爽”完以后,仔细一想,一时的“爽”有意义吗?

 01

顾佳走进会所那一天,在场的一位太太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难道我们这群人凑在一起是因为志趣相投吗?

显然不是。

富太太圈里所有的讨论话题,都离不开“丈夫”和“生意”。

她们不关心顾佳是什么样的人,工作是什么,只关心她丈夫是做什么生意的。

刘太太一开口,就是问于太太家的游乐园餐具和卫生用品是不是给自己家做。

于太太说到丈夫现在对医疗用品进出口感兴趣,李太太立刻上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她们会凑在一起,是因为利益。

金钱、资源,是维持这个圈子的规则。

顾佳最大的问题,在于忘了利益互换原则,违背了这个圈子的规则,却依然不肯低头。

她只记得王太太让她的小孩进入贵族幼儿园,却忘了自己也为王太太做了很多事;受益于于太太的巨额订单,却忘了自己曾经帮于太太解决亲子关系。这样的前提下订单本质上是互惠的。

曾经,她是这个规则的受益者。

所以现在,她也理所当然地以为,李太太给她的是一个运作良好、有稳定现金流的茶园。

许幻山是渣男,但有一点他还是看得很透彻:

人捷径走惯了,总有跌得狠的一天。

违背了利益互换原则的互换基本都以一方被坑结束,眼前的泡沫终将破灭。

“手撕”富太太圈很爽,但现实情况是,对于富太太圈来说,她们不缺一个顾佳。

因为走了一个顾佳,还会有下一个李佳、王佳、陈佳。

铁打的富太太圈,流水的顾佳。

只不过里面的人物换了,C位换了,仅此而已。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或离开而有任何改变。

适者生存,不适者离开。

顾佳很爽,观众也看得很爽,但是这一时的口嗨毫无意义。

 02

其实,从头到尾,顾佳都不属于富太太圈。

圈子是水,顾佳是油,她能浮在中心,但是现在还沉不进去。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在一家报社做记者,偶尔要去参加一些公司的产品发布会。

那次是一家金融企业的发布会,会上除了各大媒体,还有很多金融界的大咖。

会议中场休息的时候,一个穿西装的小伙子走过来跟我说:

“哎呀!老师你好,我是XX投行的经理,可以加你个微信吗?”

我突然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和他并不需要有任何接触,加我微信干嘛?

但我也没好意思正面拒绝他,还是和他交换了微信,大不了之后再删了嘛。

加完我微信,小伙子很开心地走了,去寻找下一个“微信好友“。

会议场很大,我看着他在场内到处和大咖们打招呼,找人给他们拍照。

但大家分明是一副疑惑不已的表情,因为我看到隔壁那位被他“骚扰”的男人拍照的那一刻表情复杂。

他们真的认识吗?熟吗?并没有。

到现在,这个人还是我通讯录里的一具“死尸”。

游走在各种社群,想方设法加比自己优秀的人,盲目地“拓展人脉”的意义真的不大。

因为这些融不进去,要靠硬挤的圈子,都不是有效人脉。

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

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里,艾玛是穷裁缝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平庸的农村医生,但她渴望进入巴黎贵族的圈子。

她去参加伯爵的宴会,她搭讪乡绅,和巴黎大学生调情,不肯放过一次向上层社会进军的机会,最终却一次次被抛弃。

不是你的圈子,你硬要融进去,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笑柄,更显得你狼狈不堪。

所以,与其讨好圈子里的人,不如想办法提升自己。

 03

富太太圈认可的,是顾佳的学识、手艺,而不是她的资源。

可偏偏这两样都不是这个圈子的必需品。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就曾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

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跷跷板定律”: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就要保持双方支出的平衡和对等。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那么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衡。

无论是富太太圈也好,其他什么圈子也罢,本质上都是利益交换关系。

所以,想要融进一个圈子,更重要的还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前几年有一篇报道,2013年3月份,杭州出现一辆大巴车,被很多人称为“史上身价最高的大巴”,因为车里坐着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李彦宏、冯仑、郭广昌、李东生等一帮大佬。

这些大佬在杭州现身,由马云牵头做东,举行了一次“普通聚会”。

说实话,如果让我去参加他们这个聚会,除了端盘子,我不知道我能干嘛。

我没有能和他们攀谈的能力和资本。

有效的社交是,你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让对方觉得和你坐在同一张桌子聊天,不是在浪费时间。

这时候,你们之间甚至都不需要有利益关系,靠的就是彼此的“江湖地位”。

鲜花盛开,蝴蝶自来,段位不够,就别去迎合,段位够了,自然成群。

 04

你有千千万万种提升自己的方式:

比如说给自己定个目标,摒弃无用的社交时间,每天多看1小时书;

又或者有一门兴趣爱好,画画、插花、跳舞都行

还可以把碎片时间捡起来,多运动,做好自己的身材管理

……

提升自我价值后,总会有适合你的圈子,你总会有存在的价值。

就像小时候读书,班里那个尖子生从来不用去讨好任何人;跳舞厉害的也不用愁舞蹈队不要她;写字好看、会画画的人,同学都会暗暗崇拜她,怂恿她去负责可是后面的黑板报。

圈子就像一块磁铁,如果你是一块木头,那你怎么融也融不进去,但如果你是一块铁,你不需要费什么力,圈子就会把你吸进去

李嘉诚曾经这样劝诫年轻人:

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应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多见见你的客户。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一定会有适合你的圈子。

那些不适合你的圈子,不必硬融。

写在最后:

我是范姐。

写完这篇文章以后,我翻了一下自己的微信通讯录。

原来我足足加了有1150个好友。这里面除了同学,还有我以前做记者参加各种会议加的行业大咖,也有新媒体的同行。

但是认真看下来,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没有过任何交流,时常保持联系的不超过20人。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远离无意义的圈子
想要脱颖而出,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深耕自己
这就是命!李嘉诚说进了这四个圈子,前途无量!
经典好文丨人生中的跷跷板
人生的跷跷板哲学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减少期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