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人皆说宝钗有德,程朱理学究竟推崇什么,改革辩论中见真相

大观园改革:一场激烈的义利之争,深刻演绎封建社会文化生态

56回的改革大戏是红楼梦里极为精彩的华章,几个贵族女性截然不同的思想、禀赋和文化基因,进行了最为激烈的碰撞。

如星球大战一般,噼里啪啦,火光四射。

卓语前文解析了半部改革会议。看过前文的读者都知道,她们的舌战有多令人心惊。

经过宝钗那般恶意贬低,若是意志不坚定的人,早撂挑子干了。好在探春不是一般人!

能跟高级坏人单挑,没几把刷子能行吗!在这个问题上,探春可比黛玉彪悍多了。她不为所动,继续阐述自己的思路,将改革方案正式提交会议。

宝钗啥反应?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

【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貌似夸人呢。宝钗是被探春感动了吗?还是脑袋开光,想通了呢?

真是不好意思,让大家失望了,都不是!她是在用文化典故骂人呢,就别指望宝姐姐良心发现,她的态度从来没变过。

01 场景还原

在解析其深意之前,我们先就事态场景,还原感受一下。

探春上任后,几乎每天都有新举措。56回请了宝钗来议事,毫无疑问就是有更大的改革措施准备上马,傻子也明白的!

而宝钗这天一张口就开骂(骂探春膏粱纨绔真的莫名其妙),其后一路舌战。这态度,会支持改革吗?何止不支持,根本是恨恨不平,窝着一肚子气嘛。

一番唇枪舌战下来,等对方终于亮出主题,宝钗就【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

呵呵,宝姐姐,你不开心也不必表演得这么过分吧!这是古代耶,讲究礼仪的古代啊!

就算现代社会,重要的公司会议上,别人在讲重点,你却离开座位去看墙上的字画,这个......你说你啥个意思?

把这动作带入生活,再结合此前的论战,事实明摆着:宝钗用实际行动,对探春表示深深的蔑视。

意思是:你们那些世俗之论的玩意儿,我压根不想听,别污染我的耳朵了。

表达完鄙视后,来一句:好耶,好耶,这下我们三年都不用打饥荒咯!

这会是赞吗?可能吗?

这话放在穷苦人家,可能是赞。但放在钟鼎簪缨之家,百分之百是讽刺吧!

探春的方案,不过是减少些大观园的开支,对整个家族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卓语此前的文章里,盘点过贾家的收入。内帷这点动作,都沾不上“收入' 的边!改革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是贾府男性和统治者缺失的精神。

仅仅几百两银子,宝钗就说够全家吃,还一吃吃三年?搞笑呢!

这不是跟 “加油吧,实现共产主义全靠你呢” 一样吗,就是冷嗖嗖地嘲笑加挖苦。

02 文化含义

ok,我们已经知道宝钗的态度了。但这只是通俗解读,实际上它有更深的含义。

钗探的唇舌大战,全程都包裹着学问外衣。最关键时刻的发言,当然更要含着文化典故。

【善哉】这个词原本出处甚多,但以宝钗的特性,以这个场合,它一定出自论语。(别问为啥,问就是没看卓语的前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是的,《论语》里的确有,好巧不巧,恰恰是论证君臣父子的那段。世人都知道,这段浓缩着孔子的礼法思想。

在当时社会,这句话是文化的基础之基础,只要认字,就必须知道这句话。

【三年之内】三年也是礼法最常用的期限。《论语·阳货篇》里有一段: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

这是一段有关三年守丧的辩论。宰予是孔子的学生,他的观点是:三年什么都不能动,结果什么都会坏掉,社会都要散架了。旧的稻谷割掉了,新的又长起来,为什么不遵从大自然呢?

孔子说:父母死了,你只过了一年就吃新谷、穿锦袍,你心里安吗?宰予说:安啊!孔子说: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宰予走后,孔子却对他一通狠批,说他不仁,没良心。

其实,有关三年守丧的辩论,可不仅限于宰予,整个封建时代始终都没停止过。

这道理明摆着呢,内心的哀思,跟制度化的服刑,能有多少联系?

真的哀思,终生都会哀思。是不是应该终生休业、哭唧唧呢?如此,直接殉葬就好了嘛。

不哀思的人,即便三年服刑期间表现满分,也是不得已为之,并不会改变不忠不孝的本质。

社会不可能没有制度。但孔子追求的东西,并非社会运作的必须,而是用形式(演戏)来评价内心,再用这套漏洞百出的评价体系去界定个体价值,进而影响社会。

且不说这套体系引发的虚伪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仅仅对社会生产力的阻碍,就够让人头痛的。

因此,有关礼法的辩论自古有之,即便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有识之士仍然有抨击之声。

每到这个时候,顽固派就搬出义利之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们自己那套玩意儿当然是【义】。一切抨击者、改革者都被称为【逐利】。

探春就始终围绕着经济打转,一上来就提银子:

“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

振兴经济,这在现代人看太正常了,但在那个时代,学究老夫子们称之为利欲之心。

身为贵族,跟下人们争利,这还得了!上行下效,全家都争利,那不就家无定日、国将不国了吗?——这便是理学家们的说辞。

正因为这样,宝钗才能大义凛然地批判探春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

为什么她这天从头到尾谈讲学问呢?

因为张口孔子、闭口孟子,时不时再插个朱子,这些名片本身就是强硬表态,就是对改革的批判和炮轰。

孔孟是否一定反对振兴经济呢?无所谓,关键是理学家们反对,而且他们把持着主流舆论。言必称祖制,口必圣人云,那个时代的特色景观就是这样。

03 典故之深意

在宝钗看来,她和探春的对决,就是义和利的对决。

为此,她毫无疑问要搬出更多的圣人言论,敲打探春那颗不安分的心。

【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其中包含两个典故,都出自论语。

这两个典故,恰好都是孔子礼法的核心内容。有意思的是,恰好也都提到了食粟、食谷。

宝钗说的三年都有饭吃,是反向借用这两个典故。换句话说:

不吃,是遵守礼法,代表【义】;吃,是藐视礼法、追求个人享受,代表【不仁不义】。

合在一起,这是在骂探春急功近利,见利忘义!跟孔子骂宰予是一样的。

当然,我们不会凭一句话来认定什么。宝钗这天发言颇多,其思想贯穿其中,互相呼应(前文已解析过很多)。

【失了大体统也不象】、【这庶几不失大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类似的话她说了一大车。

几乎每个节点上,她都迫不及待地站出来拦截,反复重申同一内容。其实说来说去,都是义利之争,都是甩给探春的黑帽子!

04 改革是争利吗?

你还别说,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说探春的改革是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把贾府弄得覆地翻天。

依据就是,改革后承包者跟丫鬟们发生了很多矛盾。这不就是孟子批判的“上下交争利”吗?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不争利应该是什么样,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偌大的园林里,衣食住行、一草一木皆是公费报销。不仅养主子,更要养几十倍数量的奴才。

譬如说花儿。改革前由官中拨银子,定项目负责人买花苗、雇花匠(都是男性)。再派一队老婆子维护着治安,门岗、后勤全部闹翻天,鸡犬不定的种上花。

花种上就没人管了,反正那是公家的东西,谁爱看谁看,谁爱摘谁摘。摘完了、荒废了,继续种啊。

需要用花儿时,派下人去采摘。这工作经过一手一手的传递,动用半院子人也未可知,大家这天有的玩了。

花木败了残了,需要修剪、需要打扫,再派下人。他们不归属于各院,是另外养的后勤。

最后,收垃圾估计也有个体系,当然也要花钱。

总之,动一动全是钱,全是官中买单!一朵花儿,为无数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中间每个环节都是权力的弹性空间,可做的文章多了去了。

改革后呢,两三个种花婆子,负责了以上所有环节,种、育、采摘、分送、修整、打扫。年终还产生收益上缴官中(探春原方案)。

直观的经济效益还在其次,关键是涉及的员工和工作程序,少了多少?这是多大一笔能耗啊!

改革前争不争利?

花儿当然不用争,争什么,官中养的,死多少都无所谓,死得越多工作机会才越多呢。

但什么都不争吗?贾芸如何得到种花差事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世上还能避免争利?真是笑话!!

改革后,承包人跟摘花者的确很容易发生矛盾。但真的很难解决吗?但凡有点大脑都知道,这根本是小事一桩。

只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即可。尤其是,如果按照探春原计划,承包者收入上缴,只得到部分奖励补贴,那盈利多少就不敏感了,又何须争抢每一朵花儿?

经过分析,你就明白了:其实探春的改革方案,原本是非常完美的。恰恰是宝钗放水,给改革埋下一个大大的雷。

这个雷,若无人碰也无妨。又是莺儿肆无忌惮的摘花折柳,打开了骂架模式。

呵呵,宝姐姐啊,你可真是上天派来霍霍贾家的!

回过头继续说争利。改革前的岁月静好,本质上是什么?是花钱不心疼,是安享富贵,是奢靡无度。

钱像是从天上掉的,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就像冷子兴说的: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开篇就有如此警醒之语,整个一部书不都在写这种沉痛吗?!

毫无疑问,贾家是影射社会。整个国家不思进取,好逸恶劳,上位者只想安享富贵,下位者个个奴颜婢膝,只为做个打洞的老鼠。

而宝钗拼命要维护,就是这套玩意儿!

05 关于承包制

宝钗修改后的方案,很类似现今的土地承包制,这也是博得大众好感,令人崇拜的原因之一。

大家感觉,这不就是广大劳动者的福星吗?这不就是穿越的伟人吗?

其实,社会背景完全不同,承包制的本质就不同。

大观园主仆杂居,仆人原本是被雇佣者。承包收益一旦归仆人,能产生收益的园子不就成仆人的私产了吗?主人反而成了多余者,成了妨碍他们的对象。

况且,当时的雇佣关系还附带人身属性。奴才原本连人格都没有,只是主人的物品,理论上讲,他们不应该拥有任何私产。

这样的前提,跟我们现今的情况,岂能混谈?

宝钗批判探春【利欲熏心】。但经她修改后的方案,才是真正打开了主仆争利的魔盒。

更令人咋舌的是:对奴籍的控制,是当时社会的基本国策。宝钗的方案,本质上是变奴为主,这可不是小问题哦,公然破坏国家基本架构。

可以这样说:她的方案无异于一面造反大旗,从此贾府鸡飞狗跳,都是必然的。

是不是有点烧脑?她不是保守派么,反对革新的,怎么又成了造反派了呢?

嘿嘿,这才是关卡之处,是改革故事里最难看懂的一部分。

总结来看,宝钗的思路很奇葩:要么,你保持原来的体制;要么,就变奴为主。

反正,能为贾府造福、为家族谋利的,她统统反对。能让老鼠多打洞的事,她统统支持。

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住的园子,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你们想想这话,若果真交与人弄钱去的,那人自然是一枝花也不许掐,一个果子也不许动了,姑娘们分中自然不敢,天天与小姑娘们就吵不清。

在修改方案之前,宝钗就说过这么一段话。说明她早料到了承包者的争利嘴脸。

既如此,她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将方案改得漏洞更大。有意乎?无意乎?到底什么居心呢?

05 理学家的面孔

因为宝钗文绉绉,因为她会讲大道理,引来无数人崇拜。不过不好意思,她的文绉绉酸腐不堪,她的大道理全是反智谬论。

把改革的故事解透,你才会明白:理学家哇哇大叫的那些道理,是多么无知而无耻!

常有读者来问我:程朱理学到底好不好?它也是儒家的,不应该是圣学吗?

呵呵,这问题让我怎么回答呢。我说它不好吧,人家的理论口号真的很华美,看上去都是仁义礼智信。我说它好吧,它用起来就是很腐朽。

薛宝钗就是典型的程朱理学代表者。

当一种文化,不关注事务的本质需求,不遵循事务的客观规律时,所有的仁义礼智信都是幌子,也都是毒药。

当一种文化,反对勇敢、抨击尝试,将一切变化都视为洪水猛兽,用恐怖主义来消灭人的理想、压制人的本性,无论多华美的外衣都会虱子遍体。

当一种文化,从不倡导正义和公正,用恭顺替代正义,用(貌似)礼让替代是非,用和谐混淆善恶,浸淫其中的灵魂一定日渐混沌,与真善美日渐绝缘。

当一种文化,没有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没有具体切实的价值导向,只有一大堆超乎人性的圣人批判法,那就必然对优秀者无限苛求,对无能愚昧者各种仁慈友爱,劣币驱良币还能避免吗?

06 小结

直到今天,国家走过了几十年的改革之路,仍然有人批评探春幼稚,吹捧宝钗无为而治,说她才是最高明的管理者,远非探春之流可比。

想想,几百年前是什么样?

再想想,探春在那样的环境里,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阻力,才能推动理想。所以,着实令人感动和佩服啊!

反观宝钗,她批判探春争利,但真正鼓动大众争利的人是她;

她口口声声体统,以圣人自居,为天下而忧,但真正动摇当时社会体统的人也是她。

这是多么多么讽刺啊!绝了!

红楼梦里有太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篇章。只有你站在文化之巅,才能领会其奥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贾府改革,pk探春、李纨和宝钗的文化差异和管理能力
宝钗和探春的改革理念的冲突
贾探春和薛宝钗的一次唇枪舌剑,到底谁占了上风?
如果让贾探春全权管理贾府的话,能否挽救贾府的颓败?
竹篱葇舍自甘心
探春为什么也不劝贾宝玉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