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香村父子论辩精彩至极!你只见贾政骂儿子,没发现他早已认输?

在红楼梦里,有些人物的存在价值非常微妙,比如贾政。

他戏份不多,每次出场不是打宝玉就是骂宝玉,再有就是气贾母。不深入去理解的话,就以为他是个丑角。

但事实绝非如此,他并非真的刻板严肃、无趣无能。相反,其实他是另一个版本的贾宝玉。

就是被世俗磨平了棱角的宝玉,就是误入仕途经济后的样子。

曹雪芹从来不写无因之相。宝玉之所以内心充满诗和远方,之所以厌恶国贼禄蠹、蠢夫庸妇,之所以三观超前卫,闪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格光辉,一切都有本而来。

即便他前世是神瑛侍者,这一世若没有良好的基因和成长环境,也无法如此。贾政就是对宝玉影响最深的那个人。

也许有人不信:他们父子相处机会很少,你何以这样断定?

有些相处,日日相对却越来越陌生;有些相处,不必见面便继承了衣钵。贾政父子属于后者。

01 父子情深

相信很多人看到【父子情深】就笑了,贾政天天骂死宝玉,何来情深?

这个”情深“要别样理解,不是大家理想中那种温情脉脉的样子,而是戴着恐怖面具下的情深。

卓语前文写了贾政游园,我们仍然来品味这段故事。

(贾政)命贾珍在前面引导,而自己却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

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了吗?贾政扶了宝玉。

这个现代人丝毫不以为意的动作,在父子如君臣的时代里却很有看头。这就是莫大的肯定,是父亲对儿子最高的褒奖。

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知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类似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一路下来,贾政竟然连笑了十六次。

若不总结,你绝难想到,这个平时不拘言笑的老干部,也能不停地露门牙。

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宝玉啊!嘴上一万个不如意,心里却格外自豪,格外看重。这就是传统文化下的父亲。

尤其是,面对水景,贾政费力拟出来个【泻】字,宝玉却当众批评其粗陋不雅,这是怕爹的模样吗?简直比造反都有勇气!

更令人诧异的是,贾政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饶有兴味地鼓励儿子: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

这不是故意给宝玉搬个梯子抽他上去,又是什么?

可见,骂宝玉全是假相,只是贾政的面具而已。激励启发宝玉,充分令其展现个性和才华,才是真相。

面对儿子的优秀表现,他得意之色溢于言表;当宝玉毫无不留情的更改自己拟的词后,竟喜不自胜心花怒放。

希望儿子超过自己,不介意儿子风头盖过自己,可不是每个父亲都能有的胸襟。尤其在那个时代。

正是有这个前提,宝玉才会有自由鲜活的灵魂,与众不同的思想光辉。

也就是说,贾政对宝玉是外严内宽。貌似严厉冷酷,实则宽容有爱,给了他非常自由的成长环境。

02 天然之争

游园中贾政多次断喝宝玉,其实大部分是表演,但有一次是真冲突,那就是稻香村的天然之争。

对于潇湘馆和蘅芜苑,父子俩的喜恶是一致的。甚至对怡红院、省亲别墅,本质上看法也一致。

唯独对稻香村,俩人发生了冲突。

贾政认为稻香村相当不错,值得推崇。但宝玉却厌恶稻香村,他厌恶其刻意雕琢和人为做作,认为它不及【有凤来仪】多矣。

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1、首先我们要明白父子因何冲突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你只要看贾政始终戴着面具过日子,还不明白吗?

贾政的面具,就是非天然。他早已习惯如此,当然要维护这种生存观。

为什么要戴面具呢,不就是我们儒教文化长期功利化而形成的特色吗?

所以,所有现象追本溯源全是文化冲突,全是思想基因的不同。稻香村是妥协主义的产物,符合贾政,却不符合宝玉。

2、宝玉的勇气

在父权时代,儿子在父亲面前连狗都不如,这话一点不夸张。

成天歌功颂德、山呼万岁,鞍前马后地干活出力,还是免不了耳刮子。远的不说,只说红楼梦里,有谁敢跟爹说个不字?

只有贾宝玉!

贾政已经明确给出基调,宝玉不但不理,还【忙答道】。看看这态度,着急忙慌地杠上去。

每次看到这儿,我都深吸一口气,着实佩服宝玉的勇气,更佩服作者曹雪芹的勇气。不孝是大罪,绝对可以拔高到政治层面。

宝玉如此硬杠,并不为任何利益,只是为了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追求世人眼中一文不值的东西。

我们民族性格中最大的缺陷,正是不重视真理,缺少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勇气。所以这段故事非常重要!

宝玉的人格光辉大多在内帷释放,这一次却是在男性世界。这是最明亮的一次,也是最有份量的一次,是对腐朽势力的公然挑战。

3、宝玉的论辩

宝玉这段论辩,精彩程度堪称史诗级别!

他不打底稿出口成章,一连串的排比,上下左右远近背临,360度无死角的论证。简直如排山倒海,令对方毫无反击之处。

理、气、形、用,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到民俗,全部涵盖。更兼言辞犀利,观点精妙,句句闪光。

竟然有人说宝玉是学渣。无语!我看只有渣人,才这样认识吧。

说实话,卓语生活里是律师,对论辩颇有心得。从小我就很留意那些精彩的论辩,这段描写是其中之一。

4、贾政认输

如果君主被臣下如此硬杠,会有什么结果?

贾政对宝玉有生杀大权。且不说生杀,揍一顿没跑吧。

贾政确实生气了,但结果大出所料,他只是喝了一句,下一秒理智回归又叫回来。等于啥事没有!

哈哈~真是天下奇闻,贾政不要面子的吗?

你还别说,贾政这人讲理。在道理面前,他不在乎面子,这是知识分子可爱的一面。

为什么啥事没有?很简单,贾政认输了,他被宝玉的论辩折服了!这是他内心璞玉的那一部分发生了作用。

其实,贾政当然知道稻香村不如潇湘馆。但勤劳质朴是要特别标榜的,最高统治者还时常假惺惺地搞农桑活动呢。说白了,这是“政治正确”啊!你心里明白就好,嘴上不要说。

所以他马上把宝玉归于骄奢淫逸,大力批判。这也是标准的“政治正确”。

谁知宝玉不甩这套。他拿出更高一等的文化,直接把“政治正确”打趴。

贾政遭到强力炮轰,却仅仅气了一秒而已。这说明什么?

说明宝玉的思想,就是贾政的!是他不敢表达、不敢坚持的。当宝玉替他说出,他内心反而甚感欣慰。

5、文化深意

冒着不孝的风险,让宝玉出其不意抛出大段辩论,作者显然用心良苦,意图深远。

红楼梦在反映社会,在刻画人性,但更深更绝的是反思文化。

这部书成书于封建社会即将瓦解时,制度和文化的痈疮,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要反映社会,就不得不反思文化。

除了批判黑化魔化的个例之外,儒释道三家的文化都在书中进行深度碰撞和对比。

作者对儒家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伪善主义,持强烈批判态度。为此,他当然要借助书中人物来直舒胸臆。

宝玉这段精彩论辩,如万马奔腾一般气势磅礴。很显然作者心中有气,对某些社会现象极度不满,才会如此挥斥方遒。

换句话说,父子论辩早已超出事件本身。并不是说稻香村不好,也不是反对勤劳质朴的生活,而是反对它背后的虚伪文化。

03 正话反说的红楼梦

大多读者都被贾政的凶巴巴给骗了。殊不知那是父权社会的常态,不骂儿子不足以彰显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不足以彰显“有教之家”。

同样是骂儿子,贾赦贾珍之流是真的践踏儿子、压榨儿子,而贾政却是在演戏。

比如游园中,他多次骂宝玉翘尾巴,这毫无疑问是打压他的风头喽。可是宝玉一旦闭气禁声、俯首称臣,他马上就不乐意:

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

你以为这是左右为难宝玉?错,他真实目的是鼓励他发言,鞭策他保持独立的思想和创作。

前一秒刚刚否定了人家的作品,后一秒就问【依你如何?】。内心若真的厌恶、否定他,会这样吗?

穿透种种表演化的东西,你才能看到他们父子关系的真相,尤其是看到他们内在高度的相似性。

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贾政摇头道:“不好,不好!”

识破假象后,再看他这些话,不禁令人哑然失笑。这老干部啊,其实跟个孩子差不多嘛!【偏不】,这不是小孩子傲娇逞强是什么?

身为父亲,跟儿子这样说话,竟搞出了小夫妻撒娇的感觉!

最关键是,嘴上说【偏不】,结果还不是一字不改全用了。哈哈,你说这是什么行为?

早年我看这一回,对宝玉屡遭责骂仍然口不择言,颇为不解。平时看他挺机灵,为什么在老爹前面这么“二”呢?

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父子俩心照不宣,搞了一场隐秘的恋爱!

04 父母对比

因为曹雪芹喜欢反向塑造,红楼梦里很多正面人物都成了背锅侠。

比如人格完美的林妹妹,被世人误读成小肚鸡肠、敏感多疑。再比如育人高手、教子专家贾政,被世人误读成只会打骂,粗暴专制。

但事实胜于雄辩,书中唯一能跟父亲叫板的人,就是宝玉。

贾政貌似严酷,可偏偏在他面前,宝玉曾系统的、旗帜鲜明地阐述过自己的三观。从思想到爱好,父子都有深度交流。

王夫人貌似溺爱,可偏偏在她面前,宝玉没说过一句真心话。金钏事件、晴雯事件、紫鹃逼婚......任何事件中宝玉都像个死人,憋死都没一句话。

宝玉在贾政面前可以据理力争,到王夫人面前却变成世界第一草包。这说明什么?

很多父母自以为很爱孩子,但临到最后,双方却是最难沟通的人。你可以跟全世界说真心话,就是不能跟血脉最亲的那个人说一句,这到底是爱,还是惩罚?

贾政受限于时代,始终戴着父权的面具,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用现代教育观来看当然有很多错误,但放在那个时代里,他是难得的开明!

虽然他和宝玉没有建立起温暖的关系,但起码他没掐灭宝玉的精神世界。甚至,他还引领并推高了他的精神。比之王夫人,不知强哪里去了。

05 省亲别墅

当宝玉站在辉煌巍峨的主殿面前,却意外走神了,他进入了梦境回忆中。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观园到处都有宝玉的作品,只有这里缺失。后来补没补,咱不知道,反正老曹没写。

宝玉在政治舞台面前,无声、无语、无表现、无作品。

此中大有深意,你看懂了吗?

1、暗示宝玉与政治绝对无缘。他一看到政治就迷茫,成了傻人。

2、讽刺封建社会的高压政权,无论你多么才华盖世,到了这里就三缄其口,当死人吧。

3、世人都以为这里最风光,前赴后继。而作者要警示,这里是最可悲的黄粱一梦。

有意思的是,贾政这个名字里就带【政】的人,却不热衷省亲别墅。

他统共只说了一句话:

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

真正热爱权力的人,见到权力的象征物就建在自己地盘上,怎能不思绪万千,“其喜洋洋者矣”?

而贾政却给了句批评,心情很沉重的样子。

所以世人说什么贾政逼宝玉仕途经济,简直可笑之极!

当然,想让俗人看懂一个士子,的确不易。其实贾政就像其历史原型曹寅一样,厌恶仕途,一直在寻找心灵的归宿。

以贾家的背景,随随便便就能捐个官,甚至有现成渠道,轻松进入实权阶层(王子腾)。所以贾政的“望子成龙”,恰恰是希望儿子不走自己的路。

做官,那是易如反掌之事,世人偏要围着这个话题转,甚至连娶宝钗也是为了仕途经济?真真笑死人!

贾政是希望儿子彻底摆脱当前的身份、阶级和圈子。他希望他跻身高端知识分子属地,像林家、李家那样。

卓语前文已经介绍了曹寅的身份之痛。如果你理解不了曹寅,就理解不了贾政。详见:《贾政怎样看待黛玉、李纨和宝钗?答案藏在游园细节中

当宝玉在政治舞台前变傻,贾政没做过多苛责,反而第一时间【怕贾母不放心】。他放掉宝玉,意味着他们内在的默契:

他终究了解这个儿子,不会逼他走不喜欢的路线。

06 小结

很多人把十七回当做大观园的介绍,把贾政父子提咏当做开胃笑话,走马观花看过去,那实在是莫大损失。

其实这一回里文化含量最重,寓意最多,箴言也最丰富。全因为政老爷出场了!

这一回是贾政的正本,亦是宝玉的正本。父子俩人的思想、秉性、品味、兴趣等,集中进行展现,并且进行了激烈的碰撞交流。

通过这对父子的内在秉性,贾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基本就呈现出来了。

本文只解析了一部分。最深刻、最难理解的那部分是怡红院。卓语会另有文章解析。#红楼梦##贾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政贾宝玉父子对于稻香村的看法迥异,为什么?
贾政带人游园,到了稻香村,众清客为何都暗推宝玉让他说好?
贾宝玉贾政性格上的共同点
漫话红楼 | 题对额试宝玉之才,贾政是个怎样的父亲?
红楼梦:宝玉与贾政父子不合,大观园题词为何还被采用?
浅说“红楼”:贾政为何如此厌恶儿子贾宝玉?试论贾政的恨子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