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道法自然,知常曰明,上善若水


道家心目中的圣人没有占有的欲望,

老子认为,管理者的心境、修养与能否把握管理之道密切相关。

虚与实、动与静相对相关。我们整天忙于太多实务与应酬,疲惫不堪,不如抽一点时间读书、反思、打打坐,适当“守中”也就是“守虚”、致虚、“守静”,即保持闲静的、心平气和的状态,排除物欲引起的思虑之纷扰,实实在在地、专心地保持宁静。

这也是要排斥外在之物的追逐,利欲争斗等引起心思的波动。


“观”就是整体的直观、洞悉,身心合一地去体验、体察、观照。

“复”就是返回到根、“道”。把握住常道才是真正的聪明,即大智慧。不然就会妄作、妄为,结果会很糟糕。

理解、把握了常道,才能有包容之心,做到如天无私覆那样的公道、宽容,可以凝聚人心,这才是天下为公、天长地久、长治久安之道。如果做到了,你可终身无虞。


老子、道家以否定的方式,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里。


体悟道则要用减法,减损掉充塞我们头脑的条条框框,即我们对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与人云亦云、习以为常的东西的执着,包括一些观念、习见的束缚。

小聪明、小知识、小智慧、小利益的计较以及某些陈说、成见、规范影响了人之天性的养育,戕害了婴儿赤子般的、看似懵懂无知实则有大知识、大智慧、大聪明、大孝慈、大道德的东西。


老子的智慧,肯定虚、无、静、寂,凝敛内在生命的深度,除祛逐物之累。

管理者本人应修养身心,力求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贵柔守雌、慈俭谦退、知足不争、致虚守静、清静无为、返璞归真。

总之,


天地万物之道具有否定性与潜在性,因而创造并维持了每一肯定与实在的事物。

在这一过程中,潜在与现实、否定与肯定、空无与实有、一与多,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变化。

道的展开,走向并回到现实。这启发我们促成潜在向现实、否定向肯定、空无向实有、一向多的方向转化,但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律动。

道是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待的精神与物质的微粒、能量、动势、事物、原理的相对相关的动态统合。


道家之道,虚灵不昧,是无用之大用。

实有之用是有限之用,虚无之用是无限之用。

道家启发我们超越现实,透悟无穷。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佩荣:智慧无所谓高低,更像一道门槛,一旦跨过,就风清月明
取法于“有”,悟道于“无”
学来的知识毕竟是人家的,自己如何知识创新,这就需要智慧
道德经中的惊天学问来自何处?
紫气东来道德经的三大智慧,读完顿悟人生智慧
《道德经》|:以小博大,二十句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读懂此生无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