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感悟】中医难?五运六气难?是你没学会怎么读内经吧!

中医难不难???

难。 

五运六气难不难???

也难。 

哦,那我先走了。。。

请留步,看你骨骼清奇,有本秘籍赠送与你。 

可是我不会读。

接着向下看。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房中、神仙。《黄帝内经》18卷为'医经七家'之一。后世分《素问》《灵枢》两部分。

《内经》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也无需再提。但愿意读、读的好《内经》的人却为数不多。前些日子在无锡全国五运六气高级师资培训班中,有幸聆听山东中医药大学鲁明源教授解读《内经》中关于运气经文的部分,颇有感悟,谨以此文作简单交流。

为什么要回归经典

朱熹有云,“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意在强调经典的重要性。唐医家王冰也评价经典:“将升岱岳,非径徯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旨在强调经典为中医之学的船与路。是为方向,是为原理,亦是路径。

故读学《内经》,不仅要诵其文,更要晓其义,明其理。王冰评价有言:“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强调了《内经》在简要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广博之意,深奥之理,然深学之后方知“其趣深”。经典有着其不同深度和广度,每个人眼中的经典都不一样。故在内经的学习中当从“两面三理”着手,逐层剖析,反复思考。

所谓两面,其一为通读之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达到对其理论模式、思维方法、固有理念有所了解;其二便是其中的细节,从文、从句、从段、从篇,不断揉碎、掰开了解其广阔深远的含义。

所谓三理,是指读时要从其文理、医理、哲理三方面去思考。

以《素问·天元纪大论》条文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从文字而言,前句讲天之五行,后句讲人之五志;两句的相同之处在于一个“五”字。文意所展示的是天与人之间以五行作为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

推而论之,从医理来看,不仅仅在于天之五方与五气,人之五脏与五志。更有其背后五行配伍的五官、五华、五液等等。

再推而广之,其实这两句话概括了《内经》中庞大的五行体系。其实也说明了天地万物作为一个整体的深远内涵。

最后反思:天地万物中作为整体的联系仅仅依靠五行体系就足够了吗?显然不够。篇章中也给出了答案:

条文举例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天元纪大论》

对比条文: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应象大论》

从文字而言,其表面含义强调阴阳广泛存在于天地万物中,强调任何事物都有其阴阳属性,万事万物从生到杀(死亡)及其万千变化均与阴阳密不可分。变化莫测谓之神,神之昭昭谓之明。所谓“神明”在于大千世界,变化莫测实在神奇。而神之背后又有其规律以各种景象呈现给我们即为明。

进而推之,从运气角度与前篇结合可以理解为五运与阴阳同为天地之道,两者是构成天地万物最为根本的逻辑和规律。

再推而联系条文:

条文联系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长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从文字表面看,天之气无法看见,更无法观测,地之形,可以观测丈量。故阴阳之变,在天为气为象,在地为形为物。两者交感化生为万物。然气有多有少,地形有盛衰之别,万物为两者交感化生,自然也有损益之别。

从运气之理去思考,其气之多少当为三阴三阳,形之盛衰当为运之太过不及。证据如下图所文:

故天地应为司天在泉,左右为左右间气。故上文中司天在泉之气在上下,间气则为道路在左右。以此类推。

条文举例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从文来看,本段诗一样的语言,前后对仗工整,前后押韵。而本段也是引用《太始天元册》中部分文字。其九星是什么呢?

是《奇门遁甲》中的天蓬、天芮 、天冲 、天辅 、天禽 、天心、天任 、天柱、 天英?

七耀是什么?

是日月加上木火土金水五星?

问题在于,上述九星与七耀两者时间存在重复,于文理不符,逻辑更是不好理解。

但是换个角度,如果九星是为北斗九星呢?从天文学角度而言,北斗九星为恒显星类,长期高悬于正北方。其中天文学细节不在赘述。而七耀为出没星,时出时没,周而复始。由此,便可理解为仰望天空,北斗九星高悬夜空,七耀之星周而复始,时出时隐。

联系下文,俯察大地,万物有刚柔,四季有寒暑。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壮美辽阔而又秩序井然的宇宙画卷。

再深推其理,宇宙是一个整体,其中有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这样的规律便是阴阳五行。而天地之间的规律虽然难寻,但我们可以透过四季寒暑万物生长老死之象进行推理。而五运六气之理的深切内涵和奥义便在于此。

其实,《内经》之难,不只难于文,更难于理。但在简要的文字背后蕴藏着广博之意,深奥之理,所有中医学者依然当循其法,入其真,求其趣,最后方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中医之路。

特别致谢: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鲁明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先后天八卦看六经六气_
想学中医的五运六气,看什么书好?
中医启蒙-2015年10月18
行者老师讲中医
思考中医(八)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中医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