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雾病分期分型

烟雾病分期分型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逐渐进展的血管疾病,表现为颈动脉闭塞或狭窄,脑血流进行性减少,为了维持脑部的血流,脑底部的侧支循环小血管开始扩张。在脑血管造影图上,可以看到脑底部有密集成堆的小血管,酷似烟雾,因此被称为烟雾病。

1969年,由学者Suzuki和Takaku首先报道。

2022年2月22日日本烟雾病研究委员会和卒中学会联合发表了2021烟雾病的管理指南,指南主要针对烟雾病的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癫痫、不随意运动或头痛,其中最常见的是脑缺血,可表现为TIA、RIND或脑梗死。

脑血管重建术是一个推荐的治疗方案,它可以降低随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以及智力和生活能力的风险。然而,对于早期(suzuki II期)患者,脑血流量(CBF)没有明显减少,不主张手术,到底何时手术,目前国际上尚无普遍共识。

烟雾病发病因素

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遗传因素可能在烟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获得性环境因素和自身疾病等因素也与其发病有关。

  1. 遗传因素:烟雾病在亚洲多发,部分烟雾病患者在家族中还有其他人患病,因此推测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 获得性环境因素: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血管炎、颅脑外伤等,可增加患本病的风险。

  3. 自身疾病因素:烟雾病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镰状细胞贫血、神经纤维瘤病1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 其他:有报道,本病的发生还可能与钩端螺旋体感染有关。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

  1. 无症状烟雾病:患者没有症状,只是检查中偶然发现。

  2. 中度危险型烟雾病:会出现短暂性失明、头晕、头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

  3. 重度危险型烟雾病:已经诱发了其他脑部严重的疾病,比如脑梗死、脑出血、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等。

根据血管病变累及的范围分三型:

Ⅰ型:只有颅底动脉环前半环狭窄及闭塞,多数累及双侧,少数累及单侧

Ⅱ型:颅底动脉后半环及后交通动脉狭窄或闭塞,出现率较低;

Ⅲ型:颅底动脉前后环均狭窄或闭塞。

Suzuki根据病理改变分三种类型:

I型:狭窄扩张型,早期动脉狭窄,后期侧支动脉扩张。

II型,烟雾血管型,烟雾血管早期主要分布在willis环附近,烟雾血管中期,远端也出现代偿血管。

III型,闭塞颈外代偿型,这个阶段烟雾血管衰减,颈外动脉代偿。

根据病情进展分期:

I期,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期;

II期,狭窄加重,脑内形成血管网;

III期,血管网形成增多。

Suzuki及其同事根据DSA表现分六期:

Ⅰ期:颈内动脉分叉狭窄期。仅颈内动脉分叉处出现狭窄。

Ⅱ期:异常血管网出现期。脑底开始出现烟雾状血管,伴所有主要脑动脉扩张。

Ⅲ期:异常血管网增多期。同时伴有大脑前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血流减少。

Ⅳ期:异常血管网变细期。大脑后动脉近端受累。

Ⅴ期:异常血管网缩小期。脑内所有主要动脉消失。

Ⅵ期:异常血管网消退期。脑循环完全由颈外动脉系统提供。



影像诊断标准:
烟雾病的诊断标准是血管造影上的双侧脑血管病变,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单侧的烟雾综合征会发展为双侧的烟雾病,而某些“类烟雾病”最终被发现是烟雾病合并其他全身性病变等。
目前,普遍认为,在排除了其他临床表现相似的脑血管病变外,以下表现可诊断烟雾病:
DSA
  1. 颈内动脉末端及颅底Wills环动脉的狭窄和阻塞;

  2. 颅底阻塞血管附近的侧支血管网;

  3. 分布特点:双侧受累多见,程度不一,亦可单侧受累;主要以椎基动脉系统广泛代偿供血,对侧颈内动脉或同侧颈外动脉亦可侧支供血。

MRI/MRA
  1. 颈内动脉末端或(和)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段有狭窄或闭塞;

  2. MRA显示基底节区有异常血管网,MRI上同侧基底节区见到2处以上明显血流空影时可诊断异常血管网。

  3. 双侧均有以上两种表现

  4. 或以下辅助条件,也可诊断:

    1. 颈内动脉末端及其附近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有时在增生的内膜看到脂质沉积;

    2. 组成Willis环的主要动脉分支变窄或闭塞,与内膜的纤维细胞增厚、内弹力层屈曲、中膜变薄有关;

    3. Willis环周围可见许多小动脉(穿支)或吻合支;

    4. 软脑膜可见小血管形成血管网。

CTA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正常血管结构闭塞消失,病变周围异常血管网形成;颅外动脉扩张。
DSA示:右侧颈内动脉造影,颈内动脉分叉处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正常血管形态消失,异常血管网形成。
诊断,烟雾病,烟雾血管型,suzuki-III期。
研究进展
上述各种分型、分期方法,虽然能够反映烟雾病自然病程的进展程度,但是不能准确反映脑内的缺血状况以及卒中风险。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定性或者定量的分级方法。
近期,已有学者,提出了基于侧支循环结合传统铃木分期的新烟雾病分级系统
他们的研究对患者临床数据和影像学数据分析总结后,以颅内侧支循环为切入点,提出基于颅内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和范围,结合颅底willis环周围病变进展情况的新分级系统。(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Moyamoya Disease, A New Grading System,stroke)
该分级系统与患者临床症状,缺血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状态密切相关,并且,与血管重建效果以及术后随访期再卒中率有显著相关性。
从侧支循环入手探讨烟雾病的临床分级是一个新的尝试,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一例
烟雾病Suzuki分期-血管特点
烟雾病
缺血性脑血管研究进展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