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知道点中国文学》之四

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刘勰

    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刘勰“六观说”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刘勰的《文心雕龙》,他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导流,为世楷式。”可见《文心》一书不仅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既便在世界文学宝库里也堪称瑰宝,熠熠生辉。

    刘勰,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大约生于刘宋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前后,历经宋、齐、梁三朝。所著《文心雕龙》成书于齐。

    刘勰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20岁出头就到定林寺依“沙门僧佑”生活,一是家境贫寒,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佛儒思想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佛儒盛行并且合炉共冶倾向很普遍的时代,这种社会风气和现象对刘勰的人生观和文学理论、文学思想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终生不婚娶也与信奉佛儒有很直接的关系。

    尽管刘勰家道没落,他还是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到定林寺后,一住就是10多年。当时,定林寺是很有名的大佛寺,僧佑是很有名的和尚,刘勰在他搜集整理和研究《三藏经》、《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等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勰自幼“笃志好学”,加上在寺中研读佛经,使他“博通经论”,还“长于佛理”。

    魏晋时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专著,文艺领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为刘勰文学批评专著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条件。30岁后,他动笔撰写《文心雕龙》, 耗费5年多时间,到37岁时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当时沈约在文坛上声望很高,刘勰想请沈约给予鉴定,却无缘得见,他只好背上书稿,假扮成卖书郎,在沈约家的大门外等候。一天,沈约入朝议事,刘勰趁他上车时走上前去,把书稿呈上。沈约看罢全书,大加赞赏,认为“深得文理”,并将书稿放在案头,以便随时翻阅。从此,刘勰和《文心雕龙》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文心雕龙》即是在总结前人创作和理论成果、概括历代各种文学现象的基础上写成的。刘勰认为,前人文学理论零星片面,极欠完整,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立志要写一部“弥纶群言”、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专著,以探讨为文之用心。

    《文心雕龙》全书约37000余字,共50篇。各篇独立成文,内容上又紧密相联。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文学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文体的源流演变,下编为创作论、批评论和统摄全书的序。就篇目的编排及其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原道》、《征圣》、《宗经》3篇,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刘勰的世界观及其文学理论的基本思想,乃是总纲。

    第二部分专论文体,从《明诗》到《书记》共20篇,涉及三十几种文体,包括韵文、散文以及杂文等。对每种文体,刘勰都从源流演变、定义与实质、代表作家与作品、基本特征和写作要领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部分是关于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创作理论,也是《文心雕龙》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从《神思》到《总术》共19篇,研究文学创作的构思、风格、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的各种问题。

    第四部分为《时序》和《物色》篇,阐明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等著名论断。

    第五部分是文学批评论,包括《才略》、《知音》、《程器》3篇,分别从作家、作品及文学批评理论等方面,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

    第六部分即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序论,说明了写作动机与目的。

    《文心雕龙》系统总结了我国历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确立了文学的基本原则: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要具体形象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的形象思维的先河。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5世纪末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巨著,第一次建立了中国式的文学理论体系,全面分析了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对齐代以前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一次大型总结,也对齐代以前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实践经验进行了一次系统探讨。它不仅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文学创作经验及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而且广泛探讨了文章载体、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等问题,严谨地评价了一些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提出了前人所未道及的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见解,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并对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文心雕龙》论述的问题这么多,涉及面这么广,但彼此间却紧密相联,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评价《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鲁迅先生认为:“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模。”将《文心雕龙》与《诗学》相提并论,极力推举,可见它对文学理论发展史影响之巨大和深远。

百年文苑知己———萧统

    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药。

    ———钱钟书

    深乎文者,兼而善之:能使典而不野,远而不放,丽而不淫,约而不俭,独擅众美,斯文在斯。

    ———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

    《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负责组织编纂的一部诗文选集,故又称《昭明文选》。《文选》首尾可观,殊成佳作。辞典文艳,既温且稚。典而不野,丽而不淫,约而不俭,可谓卓尔不群。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集,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影响深远。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是梁武帝的儿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未及即位便卒,死后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他聪明非凡,记忆超群,尤爱文学,喜欢接纳文人,一起“讨论篇籍”、“商榷古今”。他的东宫聚书三万卷,名重一时,成为江南文学中心,萧统著述甚丰,很多都已散佚。幸运的是,他负责组织编纂的《文选》30卷,没有因为时代的推移而淹没,而以强大的生命力而流传下来,成为后代的范本和难得的研究资料。

    《文选》选录先秦到梁800年间的诗文752篇,其中分为赋、诗、骚、诏、册等37类,大致可以概括为诗歌、辞赋、杂文三大类,计诗歌434首,辞赋99篇,杂文219篇。所选作家除无名氏外,共129人,前代的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都被选入,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可以称为“先士茂制,讽高历赏”的,多数皆有定论且为当时文人所重。

    任何“文选”都体现了编选者的选文标准和原则。萧统认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根本标准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事”不仅指创作活动这件“事”,更主要的是指构成创作的题材和事物。在萧统看来,构成创作题材的事物是有意义的对象,必须经过作者的选择提炼并升华出意义。但是仅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字,是因为它必须通过艺术的构思,以华美漂亮的文词来显示“事”的意义。《文选》的选录标准反映了当时文学潮流的一般趋向和文风的时尚,也让人看到艺术文学和应用文学走向各自独立的现实,泛“文学”的概念开始分化,文学自身的独立性自觉性开始显现出来。

    依照这种标准,《文选》不收经、史、子三部类的文章;虽史书中也收有少量的论赞,那是因为它们“综辑辞采”,“错比文华”,具有文采,而大量选入的是辞、赋、诗,其中楚辞、汉赋、尤其是六朝潘岳、陆机、谢灵运、颜延之等人的作品占的比例最大,十分鲜明地突出了《文选》主要作为艺术文学选集的特色。

    无论在文学史还是文学古籍的校刊整理方面,《文选》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影响着文学家在文学界的地位。虽然《文选》对所选文学家未加评价,但在对象的选择方面,就表明了编选者的态度,这对后世之褒贬具有导向作用。其次,对文学观念的发展,对文学特性的认识,具有重要影响。魏晋以来,文史哲不分家的现象开始改变,文学的独立性为大家所重视。《文选》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以大量的实证例子,揭示出了艺术性文学的本质特征,从内容表达、形式表现等方面,提供了艺术文学的范本。自《文选》问世以来,人们在创作上不仅以它为模特加以效仿,而且还开辟了“文选学”这一研究的专门领域,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文选》成书于南朝梁代,当时编选者所见到的文本,与今日留存的文本,许多都有差异,而且不少文本至今已经亡佚了,所以《文选》所保存的古代作家的作品原始文本,对古籍整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文选》受到各个时代文人学者的重视,成为士子的必读书,具有文章学教科书的作用。以现代观点来看,《文选》是把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尤其重视形式美,不十分注重思想内容的意义。然而过去的文人学士,主要是借此学习做文章的方法,在辞藻、典故运用等基本功方面得到教益,即从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入手,找到进入文学殿堂的门径。

    从今天的观点看,《文选》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它强调典雅华丽、引古征事,过度看中形式的美文特征,一些清新素朴之作便不入法眼,那些思想内容丰富、极有生活情趣的作品也被忽视了,南朝自然清丽的民歌一首不见,这也显示了编选者的贵族偏见。第二,分类过于琐细繁杂,并有不当之处。琐碎的分类,固然可以使读者了解文章体裁在六朝时的发展状况,但过于琐细,反而不利于文体的发展,以及对于文体的整体把握。第三,由于编选者特定的审美标准,为了适合自己的口味,不惜删改割裂古诗文原貌,这样不仅有损原作的形式原貌,而且也增加了理解作者本意的难度,甚至会造成内容意义的误释。第四,有些收入的文章,由于考证不严,整理不精,误将其他人的文字当做作者之文的错误屡有发生。尽管如此,《文选》并不因为编选中的问题而失去灿烂的光辉。

    《文选》的价值可从“文选学”的形成见出。所谓“文选学”,就是以《文选》的研究和注释为主体的一项专门学问。早在唐代,就有两个著名的《文选》注本,即李善的注本和五臣注本。前者将《文选》分为60卷,引用书籍达1689种,注释探幽发微,准确注出了词语典故的来源及意义,对于理解作品的内容、了解作品背景都有极大帮助。五臣注本是指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5人合作的《文选》注,成书于718年。五臣注本疏漏不少,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有其价值,有些注释也表现出比李善注明白易懂的长处。

    总之,《文选》作为第一部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选本,以其新颖的文学眼光和明确的艺术标准树规立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不可低估,时至今日,它体现出的文学观念,尤其是对文学特征的认识,对我们仍有启迪作用。

古代文学的奇葩———《木兰诗》

    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民歌兴盛的时期。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在内容和风格上南朝和北朝的民歌也呈现出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南朝民歌内容较狭窄,多侧重于爱情方面,比较活泼,缠绵;北朝民歌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对游牧生活,战争,人民生活以及爱情婚姻等都有一定的描写,它体裁多样,自由且灵活,体制更丰富多变,总体风格古朴悲凉、粗犷豪迈。其中最为杰出的为《敕勒歌》和《木兰诗》两首。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这是一首只有27个字的北朝民歌,包含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静山、平川、苍天、茫野,加上清风掠过时所现之牛羊,动静结合,描述出北国草原的富饶和壮丽。同时也抒发出北国人民对养育他们的土地、对游牧生活的热爱之情。

    另一首《木兰诗》同样出自于北朝,它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的一支奇葩,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杰作。它通过描述一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出一位千古传颂的巾帼英雄。它全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即开头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诗歌先用织机声引出木兰的叹息声,引起读者的好奇:木兰为何叹息?后引出可汗点兵,家中无男儿,父亲年迈的现实情况和决定替父从军。运用东、西、南、北排比,表现出战争的迫近和出征前的忙碌。最后用了“旦辞……不闻……但闻”来写路程的遥远和木兰对家乡和父母的惜别之情。主要描写了木兰的焦虑、思考、准备和出征。其中对儿女情怀的述写表达木兰对父母之孝,军书急迫,而替父从军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塑造了木兰的善良。

    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分简洁的笔墨,描写了木兰10年的征战和凯旋归来的情景。用战争的可怕和残酷反衬出一个坚强而勇敢的花木兰。

    三、从“归来见天子……,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辞官和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木兰完成使命,并且立下战功,面对天子的赏赐而不为所动,只求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进一步证明了木兰替父从军,为国效力,并不是为功名利禄。进一步刻划了木兰的正直和淳朴。木兰还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描绘了家人的快乐的兴奋。木兰恢复女儿面目,同伴的惊诧以及表达出的对这位女中豪杰的赞叹,一切都让人感觉喜悦轻松。

    四、即最后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在文章的结尾之处,作者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写出了对木兰从军12年,但未被发现女儿身的赞颂,表现出木兰的谨慎和机敏。

    该诗用叙事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首先木兰是一位纯真朴实的少女,另一方面又是一位跃马疆场而不为功名所动的英雄。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者的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的精神,而且她的形象不仅在于善良和勇敢,同时是智者和理性的体现,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哲学中的高度的人生智慧,表现了中华民族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出入有道,进退自如的人生观,从而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做出了极好的诠释。

    《木兰诗》不仅思想意义深刻,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一、它作为一首叙事诗,详略得当。为突出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长达10年的背景,并对这丰富的材料,作了细致的剪裁。着重于木兰从军、离家、辞官、还家四部分,使全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对军旅生活相当简略,叙事粗细恰到好处,从而把一个十分感人而鲜活的巾帼英雄形象塑造的完美得当。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者没有刻意描述木兰怎么英勇,如何坚强,而是多了一些“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思念之情,来表现爹娘与女儿间的深情。叙事与抒情交叉进行,真正做到了融情于事。三、《木兰诗》用词丰富多彩,极富韵律。诗中古朴自然的口语和精妙绝伦的律句相结合,既有五言,又包含杂句,并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有比喻,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有夸张,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有对偶,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有排比等。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另外作品的韵律有民间歌谣的特点,以平声韵为主,不避重字,几句换一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和谐,极富音乐之美。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久远,影响十分广泛。后被改为多种戏曲形式,久唱不衰。它不仅代表诗歌艺术的水平,更主要的是塑造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她已经不只单纯地代表一个代父从军的英雄,而是一个为了追求男女平等和寻求女性解放的人物的典型。《木兰诗》代表着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对我国诗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它对后世文学和后世民族精神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大乘佛学之颠峰———僧肇

    僧肇三十岁就死了,否则他的影响会更大。

    ———冯友兰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观世音受如来之命化身为一名老和尚来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取经”,取的是什么样的经呢?观世音在和身为名僧的唐僧讲经辩论的时候,指斥唐僧所传之“经”,为小乘佛经,只可度己难以度人;西天如来佛祖处,有九九八十一卷大乘佛经,可普救天下众生。那么何为大乘佛经呢?

    公元5世纪,在中国的佛教大乘一宗大师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印度人,出生的国家在今新疆省内。他于401年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在此定居,直到413年逝世。在这13年中,他将许多佛经译为汉文。此后,小乘、大乘的经文都陆续被翻译过来,但是只有大乘在中国的佛学中获得永久的地位。鸠摩罗什教了许多弟子,其中有些人很出名,很有影响。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僧肇,大乘佛学的水平在僧肇那里达到巅峰。

    僧肇(公元384年—414年),京兆(今西安附近)人。他先研究老庄,后来成为鸠摩罗什弟子。他领会了魏晋玄学的存在本质论,学会了鸠摩罗什传译的龙树系中观空宗的哲学思辨,并且又“不落两边”、“不离两边”,将二者加以融汇贯通,创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佛教哲学体系,从而把中国佛教哲学理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写了几篇论文,后人辑成一集,称为《肇论》。

    《肇论》的第一论题为《物不迁论》。佛家讲“三法印”。首印“诸行无常”,无常即迁流不息之意。今讲不迁,正是针对小乘执着无常而不懂其真义者而言。论中有云:“必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以求静”;又云“静而常往”,“往而常静”。均主张动静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据龙树的“不去不来”的理论,以破斥小乘有部执三世恒有的主张。其中“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放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这是在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物不迁论》中还说:“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梵志每时每刻存在着。此刻的梵志不是从过去来的梵志;过去的梵志,不是从现在回到过去的梵志。从每物每时变化来看,我们说有动而无静;从每物此时尚在来看,我们说有静而无动。僧肇的理论,具体化了第二层次的二谛。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肇论》第二论是《不真空论》。“不真”指“假名”。万物以假名盾来是不真,执着假名构画出来的诸法自性当然是空。所谓“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当时三家讲般若都以无解空,而对于“无”和现象之“有”的关系,解释各有不同。《不真空论》将“有”与“无”两方相统一,而批评三家的说法。认为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自性并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因此,假象之相非无,但所执自性为空,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讲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帐本有微积成,经过分析,才见其为空无,这叫“待宰割”以求空。说不真即空,就是讲万物原来是空,不待分析。其中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见《大藏经》卷四十五)这是在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后世的三论宗人很推尊僧肇,常常把他和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之语,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论》卷中将他提高到三论宗实际创始人的地位。直至明末,智旭在《阅藏知津·中土论》中,列《肇论》为第一,认为僧肇学说最契原经精神。

众人皆醉我独醒———范缜

    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墙罗入粪秽之中。

    ———范缜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正值佛教盛行。佛教认为,人的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 是前世积善行恶的因果报应;偏偏有一个叫范缜的提倡“无佛”。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曾先后在齐、梁两朝做官,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无神论者。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问范缜:“您不相信因果报应,可是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墙罗入粪秽之中。落在席垫上的人,就如殿下您,罗入粪秽之中的人就是我呀。人的贵贱际遇虽然各不相同,但哪里有什么因果。”范缜的回答使竟陵王在众多宾客面前无言以对。后来,竟陵王又特意召集了许多僧人与范缜辩论,仍不能使范缜屈服。

    范缜平时穿着朴素,性格朴实直爽,勇敢而不畏权贵,常有不同于世俗的独立见解。他的主要思想保存在他的著作《神灭论》中。

    《神灭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首先在形神关系问题上,范缜抓住了“即”与“异”的对立。“异”是指“分离”,佛教徒讲“形神相异”、“形神非一”,称人的灵魂可以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人死以后形亡而“神游”,精神(魂魄)跑到佛国或依附于别的形体,灵魂、精神就成为三世轮回的主体、因果报应的对象。所以强调形神分离,是佛教徒论证“神不灭”的主要根据。对此,范缜提出“形神相即”,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即”,义谓“接近”,哲学上则有“结合”、“涵蕴”、“渗透”等含意。“形神相即”,就强调了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所谓“形神不二”,形神“名殊而体一”,把形神看成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同时范缜又断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肯定了精神必依附于形体而存在,随形体灭亡而灭亡,较彻底地克服形神平行、形神二元的缺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形神一元论。

    其次,范缜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用统一的观点说明形神一元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形神关系的考察。范缜认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肯定了形体是物质性的实体,神是由形体派生的作用,以为神之作用是依存于物质性的形体才能发挥。他还用刀刃与锋利的关系阐发“形质神用”的命题。认为神用之对于形质,犹如锋利之对于刀刃;锋利依附于刀刃而存在,两者异名而体一;同样,神用离不开行质,精神只能依存于形体,而形亡必然神灭。

    再次,范缜以“浮屠害政,桑门蠢俗”,揭露当朝宣扬神不灭的危害,阐明自己阐释神灭的目的和良苦用心。由于统治者对神不灭的提倡和宣传,导致“浮屠害政,桑门蠢俗,风雾惊起,驰荡不体,吾哀其弊、思拯其溺”。神不灭思想及其传播,不仅给当时封建伦理道德带来极大的危害———“舍逢掖,袭横衣,废俎豆,列瓶钵,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而且也会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磐于惰游,货禅于土木”。范缜认为通过神灭论的宣传,和对神不灭论的批判,可以使“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为己,可以为人,可以匡国,可以霸君”。这无疑是范镇站在世俗地主阶级的立场,巩固当朝的统治,医治当权的门阀士族的愚昧。

    在这部闪光的著作里,范缜一针见血地击中了佛教的要害。他的论点一传出,举国哗然,驳斥范缜的人谁也驳不倒他。据记载,在齐武帝永明七年范镇在当朝宰相肖子良的宾客宴会上,就信佛问题与肖子良本人及众宾客辩论,驳得众宾及肖子良哑口无言。萧衍看到硬的压不住范缜,于是打算收买他。萧衍派王融悄悄地对范缜说:“凭你的美才,何愁当不上中书郎呢?可你偏偏发表这样怪僻的议论,太可惜了!应赶快放弃它。”范缜禁不住哈哈大笑说:“假使我范缜是卖论求官的人,早就做上尚书令、尚书仆射这样的大官了,何止一个小小的中书郎呢?”

    千年前的一部《神灭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智慧的光辉和坚持真理不为名利所诱的伟大人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时镇江的历史人物
龙学[文学专著]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中国国学网-- 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你除了知道它被誉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巅峰”,还了解些啥?
颇受曹操喜欢的曹植为什么最后会失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