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六、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骨伤科11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疗效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锁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1诊断依据

2.1.1有外伤史。

2.1.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2.1.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2.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2证候分类

2.2.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弓形。

2.2.2横断型骨折:多见成年人,骨折端可具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2.2.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断端无压痛,无冲击痛,功能恢复。

2.3.2好转:对位及对线尚可,或骨折对位不佳,但功能恢复尚好。

2.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成局部明显畸形,功能障碍。

3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1诊断依据

3.1.1有外伤史。

3.1.2主要由直接暴力引起,常见肩胛体部骨折。

3.1.3肩胛部常有皮下瘀斑,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时疼痛加剧,不能充分外展。

3.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部位。

3.2证候分类

3.2.1肩胛体骨折:肩胛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皮下瘀斑,压痛,活动受限,充分外展受限。

3.2.2肩胛冈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或可触及折端异常活动。

3.2.3肩胛颈骨折:多由间接外力所致。

无移位型:肩活动疼痛,肩部、腋窝有压痛。

移位型:肩外型变平,肩峰突出,锁骨下窝处饱满,呈固定畸形,从外向内顶压肱骨头可使疼痛加重。

3.2.4肩胛盂骨折:肩部肿胀,活动受限。

3.2.5肩峰骨折:肿胀,肩峰端压痛,外展上臂时疼痛加剧。

3.2.6喙突骨折:抗阻力内收肩及屈肘时疼痛加剧。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3.2好转:对位尚可,或骨折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3.3.3未愈:骨折对位差,功能障碍。

4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1诊断依据

4.1.1有外伤史。

4.1.2多发于成人。

4.1.3肩部肿胀,大结节处有压痛,肩外展活动明显受限。

4.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4.2证候分类

4.2.1裂缝骨折:大结节处轻到中度肿胀,压痛。

4.2.2无移位粉碎性骨折:大结节处肿胀,压痛,可扪及骨擦音。

4.2.3撕脱性骨折:大结节压痛,肿胀,肩前外方常可触及骨折块,肩外展活动受限。

4.3疗效评定

4.3.1治愈:骨折愈合,对位满意,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4.3.2好转:骨折愈合对位良好,或骨折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4.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功能障碍。

5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1诊断依据

5.1.1有外伤史。

5.1.2好发于老年人,亦可发生于成年人及儿童。

5.1.3局部肿胀,上臂内侧可见瘀斑,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5.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5.2证候分类

5.2.1裂缝骨折:骨裂多为骨膜下,骨膜增粗,肩部轻度肿胀,压痛。

5.2.2嵌插骨折:骨折端相互嵌插,伤肩肿胀,压痛,纵轴叩击痛,无明显骨擦音。

5.2.3外展型骨折:伤肩疼痛,压痛,中度肿胀,内侧有瘀斑,断端外侧嵌插内侧分离,向前内侧突起成角畸形,或远端完全向内侧移位,可有骨擦音,肩关节功能受限。

5.2.4内收型骨折:伤肩肿胀,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可触及骨擦音,断端外侧分离内侧嵌插,向外侧突起成角,肩关节功能受限。

5.2.5骨折合并关节脱位:方肩畸形,肩峰下空虚,晓突下或腋窝部常可触及脱位的肱骨,头,上计无固定的外展畸形。

5.3疗效评定

5.3.1治愈:骨折愈合,对线对位满意、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5.3.2好转:骨折愈合对位尚满意或骨折复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5.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局部疼痛,功能障碍。

6肱骨干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1诊断依据

6.1.1有外伤史。

6.1.2多发于青年人。

61.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受限,伤肢可有短缩成角畸形。

6.1.4注意是否合并桡神经损伤。

6.1.5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6.2证候分类

6.2.113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伤肢明显压痛,叩击痛,功能障碍,伤肢可有短缩畸形,骨折近端向前、内移位,远端多向上移位。

6.2.213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伤肢压痛,叩击痛,功能受限。近端多向外前移位,远端向上移位,中下13骨折常可损伤桡神经。

6.2.313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伤肢下段明显肿胀、压痛,可有成角、缩短及内旋畸形,骨折线常呈斜形或螺旋形。

6.3疗效评定

6.3.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完全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6.3.2好转:骨折对位在12以上,成角在20°以内,骨折基本愈合,功能恢复尚可。

6.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持续疼痛,功能障碍。

7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1诊断依据

7.1.1有外伤史。

7.1.2多发生于儿童。

7.1.3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功能障碍,甚则有张力性水泡,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7.1.4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7.1.5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和类型。

7.2证候分类

7.2.1伸直型骨折:伤肢肘部肿胀或靴样畸形,髁上处压痛敏锐,时屈伸功能障碍,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折线多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7.2.2屈曲型骨折:伤肢肿胀,髁上处压痛,功能受限,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7.3疗效评定

7.3.1治愈:骨折解剖复位或骨折远折端向桡侧移位15以内,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功能完全或基本恢

复,携带角正常。

7.3.2好转:骨折对位尚满意,骨折愈合,肘关节伸屈受限在30°以内,携带角减少在20°以内。

7.3.3未愈:伤肢畸形,携带角减少20°以上,功能障碍。

8肱骨髁间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1诊断依据

8.1.1有外伤史。

8.1.2多发于成年人。

8.1.3肘部极度肿胀、疼痛,鹰嘴部向后突出,肘关节呈半伸直位,肘部横径明显增宽,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合抱挤压两髁有敏锐压痛并扪及骨擦音。

8.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8.2证候分类

8.2.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肘部肿胀,压痛,肘后三角关系无改变。

8.2.2伸直内翻型:

8.2.2.1Ⅰ°:髁间折线偏向内侧并向内上方延续,内上髁及其上方的骨质完整,折块向肘后方移位。

8.2.2.2Ⅱ°:折线走向同Ⅰ°,内上髅上方有一蝶形三角骨折片,但并未分离。

82.2.3Ⅲ°:折线走向同Ⅰ°,内侧之三角形骨折片可完全分离。

肘部肿胀明显,横径增宽,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尺骨鹰嘴后突。

8.2.3屈曲内翻型:

Ⅰ°:折线呈"T"形或类似伸直内翻型Ⅰ°,但折块移向肘前方。

Ⅱ°:与伸直内翻Ⅱ°相似,但骨折三角形折片的形状不如伸直型典型。

肘部肿胀明显,横径增宽,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可扪及骨擦感。

8.3疗效评定

8.3.1治愈:骨折愈合,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8.3.2好转:骨折对位欠佳,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40°以内。

8.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肘关节功能障碍于非功能位。

9肱骨外髁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1诊断依据

9.1.1有外伤史。

9.1.2多发于510岁儿童。

9.1.3肘外侧肿胀,疼痛,外踝压痛可扪及骨擦音,功能受限。

9.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9.2证候分类

9.2.1Ⅰ型:无移位骨折,肘外侧轻度肿胀,压痛,肪桡关节关系良好。

9.2.2Ⅱ型:折块轻度外移,肢桡关节解剖关系良好,肘外侧肿胀,可扪及外髁轻度隆突。

9.2.3Ⅲ型:折块倾斜移位,肢桡关节倾斜,肘外侧可扪及外踝隆突,弹性固定,或可扪及骨擦音。

9.2.4Ⅳ型:翻转移位,根据折块移位方向分:

a前移翻转型:折块向前翻转,于肘前外侧可扪及折块。

b后移翻转型:折块向后翻转,于肘后外侧可扪及折块。

9.3疗效评定

9.3.1治:愈:骨折愈合,对位满意,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9.3.2好转:骨折对位欠佳,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受限在45°以内。

9.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障碍。

10肱骨内上髁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1诊断依据

10.1.1有外伤史。

10.1.2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10.1.3肘内侧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有皮下瘀斑,肘关节屈曲功能障碍。

10.1.4注意有无神经损伤。

10.1.5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

10.2证候分类

10.2.1Ⅰ°:裂缝骨折或骨折轻度移位,骨膜尚未完全断离,肘内侧牵拉性疼痛,轻度肿胀。

10.2.2Ⅱ°:骨折块有分离和轻度旋转,肘内侧压痛,可扪及活动的骨折块,关节活动轻度障碍,肱骨髁间距增宽。

10.2.3Ⅲ°:内上髁撕脱和完全旋转,折块进入关节腔内,肘内侧肿胀,有皮下瘀斑及压痛,可损伤尺神经。

10.2.4Ⅳ°:骨折块旋转,肘关节肿胀严重,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疼痛,关节明显畸形,有弹性固定,肘后三点关系异常,可损伤尺神经。

10.3疗效评定

10.3.1治愈: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16.3.2好转:骨折愈合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10.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障碍。

11肱骨头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1.1诊断依据

11.1有外伤史。

11.1.2多发于青少年。

11.1.3肘外侧肿胀,前臂纵向叩击肱骨小头部疼痛严重,活动受限。

11.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11.2证候分类

11.2.1完全骨折:骨折发生在肱骨小头基底部,骨折线在冠状面上,骨折块本身包含全部肱骨小头及滑车外13或外侧12.或只限于肱骨小头本身,肘外侧肿胀,肘前可扪及折块。

11.2.2部分骨折:骨折块仅包含肱骨小头关节软骨及其下方少量骨质,肘外侧可扪及较小折块。

11.2.3肱骨小头关节软骨挫伤:肘外侧肿胀,活动功能受限。

11.3疗效评定

11.3.1治愈:骨折对位良好,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11.3.2好转:骨折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11.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骨折不愈合,功能障碍。

12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2.1诊断依据

12.1.1有外伤史。

12.1.2肘后鹰嘴部肿胀,压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12.1.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12.2证候分类

12.2.1无移位型:骨折端分离小于2mm,肘后肿胀,主动伸肘功能障碍不明显。

12.2.2移位型:折端分离大于3mm,伸时活动障碍。

12.2.2.1 Ⅰ°:撕脱骨折。折块小,仅为三头肌腱止点部肿胀,伸时障碍。

12.2.2.2 Ⅱ°:横骨折或斜骨折。可剂及折块较大,分离移位,肿胀。

12.2.2.3 Ⅲ°:粉碎骨折。肿胀明显,可扪及明显骨擦音。

12.2.2.4 Ⅳ°: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上臂缩短,时三角关系改变,屈时90°畸形,时屈伸受限。

12.3疗效评定

12.3.1治愈:骨折对位良好,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12.3.2好转:骨折愈合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

12.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障碍。

13桡骨小头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3.1诊断依据

13.1.1有明确外伤史。

13.1.2肘外侧局限性肿胀,压痛。

13.1.3伤肢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尤其旋后功能明显受限。有时可扪及骨擦音。

13.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13.2证候分类

13.2.1裂纹骨折: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小于1mm

13.2.2劈裂骨折:桡骨头纵行骨折,骨折块移位大于1mm

13.2.3嵌插性骨折:骨折端嵌插,或呈"歪戴帽"样。

13.2.4粉碎性骨折:桡骨头粉碎。

13.3疗效评定

13.3.1治愈:骨折愈合,对位良好,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13.3.2好转:骨折愈合对位尚好,功能恢复尚可。

13.3.3未愈:骨折对位不良或不愈合,功能障碍。

14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4.1诊断依据

14.1.1有外伤史。

14.1.2前臂和肘部肿胀、压痛,时屈伸及前臂旋转运动功能不同程度障碍。

14.1.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14.2证候分类

14.2.1伸直型:尺骨任何水平骨折,向掌侧成角,合并桡骨头前脱位,于肘关节前外侧可扪及桡骨头圆滑之关节面。

14.2.2屈曲型:尺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合并桡骨头后脱位,于肘关节后方或后外侧可扪及桡骨头圆滑之关节面。

14.2.3内收型:尺骨近侧干能端骨折,合并桡骨头的外侧或前侧脱位,仅可见'HL袁,症见尺骨干骺部有明显压痛,于肘关节外侧可扪及桡骨头隆突。

14.2.4特殊型:桡骨头前脱位,桡骨头近13骨折,尺骨任何水平骨折,于肘前方可扪及桡骨头圆滑之关节面,前臂双骨干力消失。

14.3疗效评定

14.3.1治愈:骨折及脱位已复位,骨折有连续骨痂形成已愈合,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或活动受限在15°以内。

14.3.2好转:骨折对位对线欠佳,有骨痂形成,脱位已复位,肘关节屈伸受限在15°以内,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

14.3.3未愈:桡骨头未复位,或尺骨骨折不愈合,或伤肢畸形愈合,功能障碍。

15尺桡骨干双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5.1诊断依据

15.1.1有外伤史。

15.1.2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

15.1.3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肢体可有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前臂功能障碍。

15.1.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

15.2证候分类

15.2.1青枝骨折:伤肢轻度肿胀,骨膜增粗或成角。

15.2.2无移位骨折,伤肢轻度肿胀,压痛,活动功能障碍,畸形不明显。

15.2.3有移位骨折:伤肢畸形压痛及异常活动,根据受伤暴力不同可分为:

15.2.3.1直接暴力所致者:伤肢在同一水平处压痛,肿胀,有假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粉碎或横断形。

15.2.3.2间接暴力所致者:伤肢肿胀,桡骨上段尺骨下段压痛甚,旋转功能障碍,桡骨骨折线多在上,尺骨骨折线多在下。

15.2.3.3扭转暴力所致者:伤肢肿胀,桡骨下段尺骨上段压痛甚,旋转功能障碍,尺骨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15.3疗效评定

15.3.1治愈:骨折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已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15.3.2好转:骨折对位13以上,对线满意,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

15.3.3未愈:伤肢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障碍明显。

16桡骨下13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6.1诊断依据

16.1.1有外伤史。

16.1.2伤肢前臂肿胀,桡骨下13压痛,成角或重叠畸形,异常活动,并可扪及异常隆突,腕横径增宽,下尺桡关节松弛,前臂旋转及腕屈伸功能障碍,尺骨小头突出。

16.1.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16.2证候分类

16.2.1Ⅰ型:桡骨远端青枝骨折并尺骨下端骨骺分离,儿童骨折多为本型。

16.2.2Ⅱ型:桡骨干下13横断,螺旋或斜形骨折,骨折端移位较大,下尺桡关节明显脱位。症见桡下13压痛,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尺骨头隆突,稳定性差,腕横径增宽。

16.2.3Ⅲ型:桡骨下13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干骨折或不完全性骨折,桡骨下13可扪及骨擦音,或尺骨成角畸形。

16.3疗效评定

16.3.1治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下尺桡关节复位,骨折愈合,腕背伸掌屈正常,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正常或旋转受限在15°以内。

16.3.2好转:骨折对线对位欠佳,下尺桡关节复位或半脱位,腕背伸掌屈受限在30°以内,前臂旋转功能受限1630°。

16.3.3未愈:伤肢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腕臂部活动功能明显障碍。

17桡骨下端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7.1诊断依据

17.1.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17.1.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17.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17.2证候分类

17.2.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冲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17.2.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17.2.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并尺桡下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17.2.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状,腕横径增宽。

17.3疗效评定

17.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和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在15°以内。

17.3.2好转: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

17.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18腕舟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8.1诊断依据

18.1.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造成。

18.1.2腕部肿胀,以"鼻咽壶"部为明显,压痛明显,拇指外展并沿拇指纵轴向腕部叩击时疼痛加剧,腕关节功能受限。

18.1.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必要时1014天后摄片以明确诊断。

18.2证候分类

18.2.1Ⅰ型:结节部骨折。

18.2.2Ⅱ型:远端骨折。

18.2.3Ⅲ型:腰部骨折。

18.2.4Ⅳ型:近端骨折。

18.3疗效评定

18.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18.3.2好转:骨折基本愈合,对位良好,功能恢复尚可。

18.3.3未愈:骨折不愈合,局部压痛、叩击痛,腕部功能障碍、

19掌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9.1诊断依据

19.1.1有外伤史。

19.1.2局部肿胀,压痛或纵轴叩击痛,功能障碍,可有掌骨头凹陷。

19.1.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部位和性质。

19.2证候分类

19.2.1掌骨头骨折:指掌关节处瘀肿,疼痛,指掌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19.2.2掌骨颈骨折:指掌关节畸形,掌骨头向掌侧屈曲,掌指关节过伸。

19.2.3掌骨干骨折:掌骨中段处瘀肿,压痛,纵轴叩击痛,骨折多向背侧成角及侧方移位,掌骨头可有凹陷。

19.2.4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掌腕处瘀肿,压痛,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19.3疗效评定

19.3.1治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19.3.2好转:骨折愈合,对线对位尚可,无明显畸形,功能恢复尚可。

19.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障碍。

20指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0.1诊断依据

20.1.1有外伤史。

20.1.2局部有明显肿胀,疼痛或骨擦音,手指功能障碍。

20.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和类型。

20.2证候分类

20.2.1指骨头骨折:局部肿胀,疼痛,指间关节侧向活动可增大。

20.2.2指骨颈骨折:骨折向掌侧成角,远端可向背侧旋转,伤指背侧可扪及圆滑之指骨头。

20.2.3指骨干骨折:骨折多向掌侧成角,局部压痛,纵轴冲击痛,有异常活动。

20.2.4末节指骨基底部骨折:骨折处肿胀,压痛,指屈伸功能受限,可呈锤状指。

20.3疗效评定

20.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已愈合,手指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20.3.2好转:骨折愈合,有轻度旋转或成角畸形,手指功能尚能满足一般生活及工作需要。

20.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功能障碍明显。

21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l.1诊断依据

21.1.1有外伤史。

21.1.2好发于老年人。

2l.1.3患侧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压痛,髋关节功能障碍。

21.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1.2证候分类

21.2.1外展型:伤肢呈外旋畸形,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线所成的夹角小于30°。

21.2.2内收型:伤肢呈内收外旋、短缩畸形,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线所成的夹角大于30°。

21.2.3疗效评定

21.3.1治愈:对位满意,局部无疼痛,无微行,伸髋正常,屈髋超过90°,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

21.3.2好转:对位良好,轻度疼痛、跛行,可半蹲,生活可自理。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

21.3.3未愈:伤肢不能行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

22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2.1诊断依据

22.1.1有外伤史。

22.1.2多发于老年人。

22.1.3髋部疼痛,肿胀明显,大粗隆处压痛,功能障碍。

22.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2.2证候分类

22.2.1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22.2.2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略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

22.2.3粗隆下型: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

22.3疗效评定

22.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无跛行及疼痛,能恢复正常行走、下蹲及劳动者。

22.3.2好转:骨折线模糊,对位尚满意,脸内翻在25°以内,短缩畸形在2cm以内,轻度跛行及下蹲受限,能参加一般劳动及自理生活者。

22.3.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髋内翻25°以上,患肢缩短2cm以上,或骨折不愈合,伤肢不能负重。

23股骨干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3.1诊断依据

23.1.1有明显外伤史。

23.1.2多发于青壮年和儿童。

23.1.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敏锐,功能丧失,出现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下13骨折时,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23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3.2证候分类

23.2.113骨折: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段向后、向上、向内移位。

23.2.213骨折:除两骨折端重叠外,骨折远端多有向外成角和向内后移位。

23.2.313骨折:骨折远端多向后移位。

23.3疗效评定

23.3.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3.3.2好转:对位对线尚满意,骨折愈合,患肢短缩2cm以内,髓、膝关节伸屈受限在45°以内,生活能自理。

23.3.3未愈:骨折对线对位差,或骨折不愈合,有明显疼痛及异常活动,生活不能自理者。

24股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4.1诊断依据

24.1.1有明显外伤史。

24.1.2多发于成年人。

24.1.3伤肢局部有明显肿胀和疼痛,压痛敏锐,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严重者可损伤血管神经。

24.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4.2证候分类

24.2.1屈曲型:骨折远端向后移位,呈横断或斜形,骨折线由后上斜向前下方。

24.2.1伸直型:骨折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从前上斜向后下。

24.3疗效评定

24.3.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4.3.2好转:对位对线良好,或骨折对位基本满意已愈合,行走尚有轻度疼痛,膝关节屈伸受限在45°以内者。

24.3.3未愈:骨折对位差,骨折畸形愈合,局部疼痛及跛行明显,膝关节屈伸受限超过45°,不能下蹲及负重者。

25髌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5.1诊断依据

25.1.1有外伤史。

25.1.2多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

25.1.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瘀斑,膝关节不能伸直。有移位者可在髌骨骨面摸到裂隙。

25.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5.2证候分类

25.2.1无移位型:骨折端无移位,可有纵型、横型、斜型、边缘、星状及粉碎等多种形态的骨折线出现。

25.2.2移位型:以骸骨的中13或下13为多见,骨折端分离,骨折远端可向前下方翻转。

25.3疗效评定

25.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骨折愈合,行走无疼痛,膝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5.3.2好转:对位尚满意,骨折愈合,行走有疼痛,膝关节自主伸直受限510°,屈曲受限45°以内者。

25.3.3未愈:行走疼痛,骨折对位差,膝关节伸直受限10°以上,屈曲受限45°以上。

26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6.1诊断依据

26.1.1有外伤史。

26.1.2多发于成年人。

26.1.3局部肿胀,疼痛,膝部畸形,有时可扪及骨擦音,伤肢功能障碍。

26.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6.2证候分类

26.2.1外髁劈裂:肿痛以外侧为主,可呈外翻畸形,骨折片多向外侧移位,常伴有内侧的韧带损伤。

26.2.2外髁塌陷:疼痛,肿胀以外侧为主,骨折片下陷,常合并腓骨小头骨折。

26.2.3内髁塌陷:肿胀以内侧为主,可呈内翻畸形,骨折下陷。

26.2.4内外髁劈裂:膝部肿胀较严重,骨折线通过髁间部。

26.3疗效评定

26.3.1治愈: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局部无压痛及叩痛,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

26.3.2好转:对位良好,或对位尚可已愈合,行走时轻度疼痛,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26.3.3未愈:骨折对位差,行走疼痛,功能障碍。

27胫腓骨干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7.l诊断依据

27.1.1有外伤史。

27.1.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27.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7.2证候分类

27.2.1胫腓骨上段骨折:小腿上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上13处。

27.2.2胫腓骨中段骨折:小腿中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中1/3处。

27.2.3胫腓骨下段骨折:小腿下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下13处。

27.3疗效评定

27.3.1治愈: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局部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短缩,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

27.3.2好转: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缩小于2cm,成角小于15°,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受限有1015°以内。

27.3.3未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患肢短缩3cm以上,膝关节活动受限在450以上,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在15°以上,伤肢不能负重者。

28踝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8.1诊断依据

28.1.1有外伤史,

28.1.2踝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瘀斑,踝部可呈内翻或外翻畸形,可扪及骨擦音,活动功能障碍。

28.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移位情况。

28.2证候分类

28.2.1外旋骨折:暴力使足部极度外旋所致。

28.2.2外翻骨折:暴力使足部极度外翻所致。

28.2.3内翻骨折:暴力使足部极度内翻所致。

28.2.4纵向挤压骨折:由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所致。

28.2.5侧方挤压骨折:直接暴力打击或挤压踝部,造成双踝粉碎性骨折,骨折移位不大,常合并有皮肤穿伤。

28.3疗效评定

28.3.1治愈:骨折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8.3.2好转: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踝部轻微疼痛,劳累后加重,内外踝侧方移位在2mm以内,前后移位在24毫米以内,后踝向后上移位在25毫米之间。

28.3.3未愈:踝关节畸形,骨折不愈合,经常疼痛,踝关节功能障碍。

29距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29.1诊断依据

29.1.1有明显外伤史。

29.1.2多发于成年人。

29.1.3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畸形,被动活动踝部时距骨剧痛。

29.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9.2证候分类

29.2.1无移位的骨折:踝部肿胀,疼痛,距骨有敏锐压痛,踝关节关系尚属正常。

29.2.2有移位的骨折:踝部肿胀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瘀斑,可扪及骨折块,异常隆突,压痛敏锐。

29.3疗效评定

29.3.1治愈: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骨折对位满意,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9.3.2好转:骨折对位尚满意已愈合,行走仍有轻度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

29.3.3未愈;骨折对位差,踝部疼痛明显,需扶拐行走,骨折不愈合或距骨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功能障碍。

30足舟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0.1诊断依据

30.1.1有外伤史。

30.1.2局部肿胀,疼痛,将第13跖骨向舟骨挤压时疼痛加剧,步行困难,时常以足跟着地行走。

30.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30.2证候分类

30.2.1舟骨结节骨折:为胫后肌牵拉所致。

30.2.2舟骨背侧缘撕脱样骨折:多为扭伤,距舟关节囊撕脱所致,骨折块位于舟骨的近端背侧。

30.2.3舟骨横行骨折:直接暴力和扭转挤压的暴力所致。

30.3疗效评定

30.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局部无肿胀,无压痛,走路无疼痛,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0.3.2好转:骨折对位良好。或骨折对位满意,骨折愈合,但行走时略有疼痛,踝关节功能尚可。

30.3.3未愈:骨折对位差不愈合,局部仍肿胀,行走困难,踝关节功能障碍。

31跟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1.1诊断依据

31.1.1有明确外伤史。

31.1.2好发于青壮年,多由高处坠下致伤。

31.1.3跟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3l.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类。

31.2证候分类

31.2.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结节部纵行骨折或呈"鸭嘴样"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转移位,但不触及跟距关节面。

31.2.2关节面轻度受累的骨折:跟骨体部粉碎性压缩性骨折,结节关节角减少,但骨折线未直接进入关节面。

3l.2.3关节面严重受累的骨折:严重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挤压关节面,结节关节角减少,消失或成为负角,跟骨横径变宽,甚至将距骨挤压至跟骨之中,形成摇椅状。

31.3疗效评定

31.3.1治愈:足跟外观无畸形,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或消失,行走无不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l.3.2好转:骨对位良好已愈合,或足跟轻度畸形,足弓轻度变平,行走轻度疼痛,距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31.3.3未愈:足跟畸形明显,足弓塌陷。或骨折未愈合疼痛明显,行走困难,距下关节活动障碍。

32跖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2.1诊断依据

32.1.1有明确外伤史,多由直接暴力或足内翻扭伤所致。

32.1.2足背部肿胀,疼痛明显,可见瘀斑,纵轴冲击痛明显。

32.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和分类。

32.2证候分类

32.2.1跖骨干骨折:多为开放性,多发性骨折,常并发跖跗关节脱位,足背瘀肿明显。

32.2.2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常无明显移位,足背外侧肿胀为主,局部压痛敏锐。

32.2.3跖骨颈疲劳骨折:第二、三跖骨颈部骨折,折段不完全断离,同时可见新骨产生。

32.3疗效评定

32.3l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局部无肿胀及压痛,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2.3.2好转:骨折对位良好,已愈合,走路仍有疼痛。

32.3.3未愈:骨折不愈合或骨折对位差,足弓消失或畸形,局部肿胀,行走困难。

33趾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3.1诊断依据

33.1.1有明确外伤史。

33.1.2伤趾肿胀,疼痛,骨折处压痛敏锐,可有成角畸形,常并发趾甲周围软组织挫裂伤。

33.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和分类。

33.2证候分类

33.2.1无明显移位骨折:常见于末节趾骨骨折。

33.2.2有移位骨折:常见于趾骨干或第一、二节近段骨折。

33.3疗效评定

33.3.1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已愈合,外观无畸形,无肿胀,无压痛,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3.3.2好转:骨折对位良好,或骨折对线好,对位差,已愈合,外观轻度畸形,微肿胀,无压痛,行走时略有疼痛。

33.3.3未愈:骨折对线对位差,未愈合,足趾外观严重畸形,肿胀,功能障碍。

34胸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4.1诊断依据

34.1.1有明确外伤史。

34.1.2局部肿胀,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胸骨压痛明显,胸廓挤压征阳性。

34.1.3严重者可并发胸腔脏器损伤。

34.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34.2证候分类

34.2.1无移位骨折:骨折无移位。

34.2有移位骨折:骨折移位可触及畸形及骨擦音或骨折端随呼吸移动。

34.3疗效评定

34.3.1治愈:骨折愈合,局部肿痛消失,咳嗽或深吸气时无不适。

34.3.2好转:骨折基本愈合,肿痛减轻,咳嗽或深吸气时尚有轻度疼痛。

34.3.3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痛及畸形无改善。

35肋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5.1诊断依据

35.1.1有明确外伤史。

35.1.2局部肿痛,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受伤部位压痛明显,或触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阳性。

35.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35.2证候分类

35.2.1单发性肋骨骨折:骨折发生于一根肋骨。肿痛,局部压痛,胸廓挤压征阳性。

35.2.2多发肋骨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或多处肋骨。除肿痛,胸廓挤压征阳性外,常可出现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5.3疗效评定

35.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已愈合,局部肿痛消失,咳嗽及深呼吸无疼痛。

35.3.2好转:骨折对位好,基本愈合,局部有轻微疼痛及压痛,胸廓挤压征(士)。

35.3.3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痛无改善,或仍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压征阳性。

36环、枢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6.1诊断依据

36.1.1有明确外伤史。

36.1.2颈部压痛,活动受限,常可合并脊髓损伤而出现高位截瘫。

36.1.3X线正、侧、开口位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36.2证候分类

36.2.1环椎骨折:颈及后枕部疼痛,颈犟,不能作旋转及屈伸活动,常伴有脊髓损伤。

36.2.2环椎脱位合并齿状突骨折:多伴有高位截瘫,甚至突然死亡。

36.2.3齿状突骨折:伤后颈部疼痛,颈前凸消失,活动受限,可伴有脊髓损伤症状。开口位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折线。

36.2.4环椎和齿状突骨折、脱位:局部压痛,颈僵直,前脱位者无脊髓神经损伤,后脱位者可伴有脊髓损伤症状。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36.3疗效评定

36.3.1治愈:骨折脱位矫正,基本愈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无严重后遗症发生。

36.3.2好转:脱位矫正,骨折基本愈合。颈部肿痛减轻,功能部分恢复。

36.3.3未愈:脱位未矫正,骨折未愈合,肿痛畸形诸症无改善,颈部功能障碍,瘫痪或死亡。

37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7.1诊断依据

37.1.1有明确外伤史。

37.1.2颈部肿痛,压痛,纵轴叩击痛,颈椎两旁肌肉紧张,运动障碍或畸形。

37.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骨折、脱位移位情况。

37.2证候分类

37.2.1颈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多为外力过度垂直压缩及屈曲损伤。颈椎棘突向后凸出,头屈而不能伸,用两手捧腮,头的各方向活动均受限,椎体压缩呈楔形或粉碎,碎片常可穿进椎管压迫脊髓而引起截瘫症状。

37.2.2颈椎关节脱位:颈椎上、下关节突呈交锁,多伴有脊髓损伤,合并截瘫,X线正侧位及斜位摄片可明确移位方向。

37.2.3颈椎骨折、脱位:常可引起脊髓损伤,合并截瘫,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移位方向,但有些伤员可因自动复位而在X线片上显示不出来、

37.3疗效评定

37.3.1治愈:骨关节关系正常,骨折愈合,局部无疼痛,颈部活动功能恢复,截瘫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37.3.2好转:脱位矫正,骨折对位良好,已愈合,肿痛减轻,颈活动改善,截瘫平面下降。

37.3.3未愈:骨折脱位尚未矫正,颈部疼痛,活动障碍,截瘫无改变。

38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8.1诊断依据

38.1.1有明确外伤史。

38.1.2局部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

38.1.3X线正、侧、斜位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38.2证候分类

38.2.1椎体压缩性骨折:局部肿痛,压痛,叩击痛,屈曲型骨折可见后突畸形,腰部活动障碍。

38. 2.2附件骨折:局部肿痛,压痛,活动障碍。X光斜位片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38.2.3胸腰椎骨折、脱位:局部肿痛,隆突,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常伴有脊髓损伤。

38.3疗效评定

38.3.1治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胸腰部无不适,截瘫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8.3.2好转:骨折愈合,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截瘫好转。

38.3.3未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截瘫无改善,功能障碍。

39骨盆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39.1诊断依据

39.1.1有明确外伤史。

39.1.2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可有皮下瘀斑。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

39.1.3骶部骨折或脱位者,肛门检查局部可有明显压痛或脱位征。

39.1.4严重损伤者可伴有不同程度休克。

39.1.5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及脱位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39.1.6注意是否并发膀胱、尿道、直肠、血管、神经及其它的损伤。

39.2证候分类

39.2.1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盆环结构基本保持完整。如髂前上棘骨折、髂前下棘骨折、坐骨结节骨折、一侧耻骨上支或下支或坐骨上支或下支单独骨折、髂骨翼骨折、骶骨骨折等。

39.2.2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这类骨折均由强大暴力引起,骨折移位和伴有关节错位,而致骨盆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常损伤盆腔内脏器或血管、神经及并发休克。常见有以下几种:一侧耻骨上下支或坐骨上下支骨折;髂骨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耻骨或坐骨上下支骨折伴骶髂关节错位;耻骨联合分离并骶髂关节错位及骨盆多处骨折。

39.3疗效评定

39.3.1治愈:骨折对位满意,骨折愈合,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39.3.2好转:骨折对位良好已愈合,或多发性骨折者,骨盆环轻度畸形,骨折部位肿痛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或部分恢复,能自理生活者。

39.3.3未愈:骨折对位不佳,或骨折不愈合,不能负重,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

40尾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0.1诊断依据

40.1.1有外伤史,多为尾椎受到直接暴力,如滑倒臀部着地所致。

40.1.2女性伤员较为多见。

40.1.3骶尾部肿胀、疼痛、压痛,可触及异常活动。

40.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40.2证候分类

40.2.1单纯尾椎骨折:骶尾部肿胀、疼痛、坐位及行走困难。X线检查可见尾椎骨折线。

40.2.2尾椎骨折合并脱位:骶尾部肿胀、疼痛,坐位及行走困难,肛门指检可触及脱位之骨块,X线侧位摄片可显示尾骨脱位。

40.3疗效评定

40.3.1治愈:骨折愈合,脱位已复位,局部无疼痛,无压痛。

40.3. 2好转:骨折愈合,脱位基本复位,局部疼痛减轻。

40.3.3未愈:脱位未复位,骨折未愈合,局部症状无改善。

4l开放性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1.1诊断依据

41.1.1有外伤史。

41.1.2局部肿痛,出血,骨折端与外界相通,有开放性创口。

41.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骨折类型。

4l.2证候分类

41.2.1由内而外的开放骨折:局部肿痛,出血,或可见骨折端外露,伤口较小,软组织损伤不太严重,骨折多呈斜形或横断。

41.2.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局部肿痛,出血,骨外露。伤口较大,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多呈粉碎性。

41.2.3潜在的开放骨折:肿胀,疼痛,扪及隆突畸形,折端压迫皮肤,数天后皮肤坏死溃破,骨外露。

4l.3疗效评定

41.3.1治愈:骨折对位对线好,骨折愈合,伤口愈合,功能恢复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好。

41.3.2好转:骨折对位对线尚可,基本愈合,症状改善,伤口愈合。

4l.3.3未愈:骨折对位欠佳,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或并发骨髓炎,伤口长期不愈合。

42陈旧性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2.1诊断依据

42.1.1有外伤史。

42.1.2就诊时间超过2周。

42.1.3伤肢畸形,功能受限。

42.1.4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42.2证候分类

42.2.1畸形愈合:局部肿痛明显,活动功能障碍,外观畸形,可扪及骨性隆突。X线片见骨折对位对线差,有大量骨痂生长。

42.2.2迟缓愈合:局部轻度肿胀,压痛,X线片见骨痂少,出现迟,不能连接,骨折端吸收明显,间隙增宽,边缘模糊。

42.2.3骨不连:局部肿痛不明显,可扪及骨折端的异常活动。X线片示:骨端硬化,髓腔封闭或骨端萎缩,骨质疏松,骨折间隙增宽,断端间互成为杵臼状假关节。

42.3疗效评定

42.3.1治愈:骨折愈合,畸形矫正,对线对位良好,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正常。

42.3.2好转:骨折接近愈合,骨折线模糊,有较多连续性骨痂形成,对线对位欠佳,但接近功能复位要求。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改善。

42.3.3未愈:骨折未愈合,畸形未矫正,局部肿胀、疼痛较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严重。

43颞颌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3.1诊断依据

43.1.1有外伤史。

43. 1.2颞颌关节部疼痛,轻度肿胀,口呈半开合状态,在耳前方可摸到凹陷,颧弓前可摸到髁状突,压痛,口不能主动闭合或张开。

43.2证候分类

43.2.1单侧颞颌关节脱位:口半开合,口角歪斜,下颌骨由健侧向患侧歪斜,一侧耳前方可摸到凹陷,并在颧弓下可摸到髁状突。

43.2.2双侧颖颌关节脱位:颊部向前下突出,面颊变成扁平状,咬肌痉挛呈块状,语言不清,流涎,吞咽困难,在双侧耳前方可摸到凹陷,并在颧弓下可摸到髁状突。

43.3疗效评定

43.3.1治愈:颞颌关节结构正常,局部无肿痛,咀嚼有力,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43.3.2好转:颞颌关节结构正常,局部轻微疼痛,功能大部恢复。

43.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44胸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4.1诊断依据

44.1.1有外伤或劳损病史。

44.1.2胸锁关节肿胀,疼痛,局部畸形,压痛,头倾向伤侧,伤肩下垂,伤肢功能障碍。

44.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44.2证候分类

44.2.1胸锁关节前脱位:锁骨内侧端向前隆起,上肢被动活动时,可摸到脱出的锁骨内侧端有异常活动。

44.2.2胸锁关节后脱位:锁骨内侧向内移位、局部凹陷,可摸到胸骨边缘的锁骨切迹。

44.3疗效评定

44.3.1治愈:关节结构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44.3.2好转:关节结构恢复正常,症状改善,功能大部恢复。

44.3.3未愈:脱位未复位,关节疼痛、不稳定,功能障碍。

45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5.1诊断依据

45.1.1有外伤史。

45.1.2肩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外展活动受限。

45.1.3锁骨外端隆起压痛,向下按之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

45.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45.2证候分类

45.2.1肩锁关节半脱位:向上隆起畸形不明显,可摸到锁骨外端高于肩峰。

45.2.2肩锁关节全脱位:局部肿胀较严重,锁骨外端隆起明显,可形成梯状畸形,上肢向下牵拉时,锁骨外端隆起更明显。

45.3疗效评定

45.3.1治愈:关节结构恢复正常,症状与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能从事体力劳动。

45.3.2好转:关节结构恢复正常,症状改善。或肩关节轻微疼痛,肩关节活动大部恢复正常,尚能从事体力劳动。

45.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46肩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6.1诊断依据

46.1.1有外伤史。

46.1.2多发于青壮年。

46.1.3肩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障碍。上臂弹性固定于外展3040°,呈方肩畸形,肩峰下凹陷空虚,在喙突、锁骨下或腋窝处可扪到脱出的肱骨头。搭肩试验阳性,直尺试验阳性。

46.1.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了解是否合并骨折。

46.2证候分类

46.2.1前脱位。

46.2.1.1盂下型:患侧上臂长于健侧(肩峰至肱骨外上髁),腋下可摸到肱骨头。

46.2.1.2喙突下型:喙突下隆起明显,可摸到肱骨头。

46.2.1.3锁骨下型:锁骨下方隆起明显,可摸到肱骨头。

46.2.2后脱位:肩前方变平,肩向前突出,喙突及肩峰较健侧向前显露,上臂处于中立或内旋位,上臂内收,肩峰、盂下或肩胛冈下可摸到肱骨头。

46.2.3肩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常见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局部肿胀较严重,或有瘀斑,肱骨大结节压痛。

46.3疗效评定

46.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合并之骨折愈合,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46.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合并之骨折接近愈合,肩关节功能受限在40°以内。

46.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47肘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7.1诊断依据

47.1.1有外伤史。

47.1.2肘部肿胀,疼痛,压痛,畸形,弹性固定,肘后三点正常关系改变,肘外径增宽,功能障碍。

47.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了解是否合并骨折。

47.2证候分类

47.2.1后脱位:肘关节肿胀,疼痛,弹性固定于135°左右,肘前后径增宽,肘窝前方饱满,可摸到肱骨滑车部,肘后鹰嘴异常后突,上方凹陷、空虚,肘后三点关系改变。

47.2.2前脱位:肘后部空虚,前臂较健侧长,肘前方可触及尺骨鹰嘴,肘后三点关系改变。

47.2.3外脱位:肘内外径变宽,前臂外移,可触及鹰嘴位于外髁外侧,桡骨小头突出。

47.2.4内脱位:肘内外径增宽,在肘关节内侧可触及尺骨鹰嘴及桡骨小头。

47.2.5脱位合并骨折:常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肘部肿胀严重,肱骨内上髁压痛敏锐,可扪及骨擦音,或肱骨内上髁部平坦。

47.3疗效评定

47.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47.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肘关节功能活动部分受限。

47.3.3未愈:脱位未复位,或复位后关节无功能活动。

48月骨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8.1诊断依据

48.1.1有外伤史。

48.1.2腕部肿胀,疼痛,屈伸功能障碍,腕关节于轻度屈曲位,掌侧隆突,压痛,中指伸指受限,可伴有桡侧三手指感觉障碍。

48.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48.2证候分类

月骨向掌侧脱位为本病较常见类型。

48. 3疗效评定

48.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48.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

48.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49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49.1诊断依据

49.1.1有外伤史。

49.1.2腕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手腕向背侧隆突,压痛,可扪及舟、月骨与桡骨下端关系正常,其它腕骨向后、向上移位。

49.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49.2证候分类

本病以舟骨、月骨和桡骨下端为正常解剖关系,其周围腕骨以此为基础而发生脱位。类型较单一。

49.3疗效评定

49.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49.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

49.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50腕掌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0.1诊断依据

50.1.1有外伤史。

50.1.2腕部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

50.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50.2证候分类

50.2.1腕掌关节后脱位:掌骨头向背侧隆突,手背部可摸及掌骨头。

50.2.2腕掌关节前脱位:手背部掌骨头凹陷,可摸到远排腕骨隆突。

50.3疗效评定

50. 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50.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功能部分受限。

S0.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5l.掌指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l.1诊断依据

51.1.1有外伤史。多为背侧脱位,侧方和前脱位少见。

51.1.2掌指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手指外形缩短,掌指关节过度背伸,弹性固定,背侧可摸及指骨基底部,掌侧可摸到掌骨头。

5l.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51.2证候分类

病情较单纯,无特殊分类。

51.3疗效评定

5l.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51.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功能部分受限。

51.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52指间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2.1诊断依据

52.1.1有外伤史。

52.1.2指间关节肿胀,疼痛,呈梭形,弹性固定于屈曲位,在背侧可摸到远节指骨滑车,掌侧可摸到近节指骨基底部,可同时合并向侧方移位。

52.1.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52.2证候分类

病情较单纯,无特殊分类。

52.3疗效评定

52.3.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52.3.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功能部分受限。

52.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53髋关节后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3.1诊断依据

53.1.1有严重外伤史。

53.1.2伤者多为青壮年。

53.1.3局部肿痛,弹性固定,伤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臀部常可扪及隆突的股骨头。

53.1.4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并可显示有无合并骨折。

53.2证候分类

53.2.1单纯股骨头脱位或合并髋臼极小的骨折片,局部肿胀伤肢呈内收、内旋、短缩畸形。

53.2.2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大的骨折片,关节稳定:局部肿胀,伤肢呈内收、内旋、短缩畸形,可伴骨擦音,髋关节复位后较稳定。

53.2.3股骨头脱位合并髋臼广泛粉碎性骨折,关节不稳:局部肿胀明显,呈内收、内旋、短缩畸形,髋关节复位后容易再脱位。

53.2.4股骨头脱位合并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局部肿胀疼痛严重,呈内收、内旋、短缩畸形,腹股沟压痛明显。

53.3疗效评定

53.3.1治愈:髋关节关系正常,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负重及参加劳动。

53.3.2好转:髋关节关系正常,功能受限或负重时肢关节疼痛。

53.3.3未愈:髋关节脱位未复位,局部症状无改善,功能丧失。

54髋关节前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4.1诊断依据

54.1.1有严重的外伤史。

54.1.2局部肿痛,伤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较腱肢稍长,髋前方可扪及股骨头。

54.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并可排除髋臼骨折。

54.2证候分类

54.2.1闭孔型或低位型:脱出的股骨头停留在闭孔处,股骨头位置较低,伤肢肿痛,呈外展、外旋,较腱肢增长。

54.2.2耻骨型或高位型:股骨头脱出在耻骨横径水平,股骨头位置较高,伤肢肿痛,呈外展、外旋畸形。

54.3疗效评定

54.3.1治愈:髋关节关系正常,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负重及参加劳动。

54.3.2好转:髋关节关系正常,活动功能受限或负重时髋关节疼痛。

54.3.3未愈:髋关节脱位未复位,局部症状无改善,活动功能丧失。

55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诊断伍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5.1诊断依据

55.1.1有严重外伤史。

55.1.2局部轻度肿痛,压痛,股骨粗隆较平坦,髋关节活动功能丧失,伤肢稍短缩。

55.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55.2证候分类

55.2.1.骨盆骨折脱位型:局部肿痛严重,压痛局限,肋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下肢短缩不明显,伴骨盆压痛、挤压分离痛。

55.2.2髋臼骨折脱位型:局部肿痛严重,压痛局限,髋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伤肢短缩不明显,骨盆压痛、分挤痛不明显。

55.3疗效评定

55.3.1治愈:局部无疼痛,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X线片示髋关节关系恢复正常。

55.3.2好转: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或伴行走时见髋关节疼痛。X线片示髋关节关系正常。55.3.3未愈:脱位未复位,髋关节功能障碍。

56膝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6.1诊断依据

56.1.1有严重外伤史。

56. 1. 2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功能丧失,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合并十字韧带损伤时,抽屉试验阳性;合并副韧带损伤时,侧向试验阳性。

56.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及分类。

56.2证候分类

56.2.1前脱型:膝部剧痛,肿胀,活动功能丧失,前后径增大,弹性固定于微屈膝位,髌骨下陷,可有膝前方扪及隆突的胫骨。X线见膝关节脱位,胫骨前移。

56.2.2后脱型:膝部剧痛,肿胀严重,活动功能丧失,前后径增大,呈过伸位,可在膝前方,扪及股骨髁部。X线片胫骨后移脱位。

56.2.3内脱型:膝部剧痛,肿胀严重,活动功能丧失,有明显的侧方异常活动,可在膝内侧缘扪及胫骨髁部,线片:X胫骨内移脱位。

56.2.4外脱型:膝部剧痛,肿胀严重,活动功能丧失,可在膝外侧缘扪及胫骨髁部。X线片:胫骨外移脱位。

56.2.5旋转型:膝部剧痛,肿胀,活动功能丧失,膝关节关系改变。X线片:胫骨、股骨关节改变,呈旋转脱位。

56.3疗效评定

56.3.1治愈:脱位整复,膝关节无疼痛,行走无不适,关节稳定,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56.3.2好转:脱位整复,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功能基本恢复,或膝关节不稳,但能适应一般行走。

56.3.3未愈:膝关节脱位未复位,或关节疼痛且不稳定,功能障碍,伤肢不能负重。

57髌骨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7.1诊断依据

57.1.1好发于青少年。

57.1.2膝关节肿胀、疼痛,不能自主伸膝,膝前方平坦,髋骨向外侧移位,膝关节伸直位则髌股关系恢复正常,屈膝时髋骨可重新脱位。

57.1.3X线摄片检查:髌骨位于膝关节外侧股骨外髁处。

57.2证候分类

57.2.1外伤性髌骨脱位:较少见,有外伤史。局部肿痛,髌骨向外侧脱位。

57.2.2习惯性髌骨脱位:脱位反复发生,肿痛不明显,髌骨向外脱,脱位时不能主动伸膝,被动伸膝时,髌骨可自行复位。

57.2.3先天性髌骨脱位:常为双侧脱位,无肿痛,膝关节功能丧失,不能自动复位。

57.3疗效评定

57.3.1治愈:髌骨位置正常,膝关节不肿、不痛,屈伸时髌骨无再脱位。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正常行走与负重。

57.3.2.好转:髌骨位置正常,膝关节肿痛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轻度受限,行走稍不稳定。

57.3.3未愈:脱位未纠正,膝关节既痛又不稳定,不能正常行走与负重。

58踝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8.1诊断依据

58.1.1有外伤史。

58.1.2局部肿痛,畸形,足踝功能障碍,踝穴空虚。

58.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并可显示有无合并骨折。

58.2证候分类

58.2.1踝关节内脱位:多为外翻、外旋致伤。踝关节肿痛,功能障碍,足呈外翻外旋,内踝下高突,外踝下凹陷,畸形明显,可合并双踝骨折。

58.2.2踝关节外脱位:多由内翻、内旋致伤。踝关节肿痛,功能障碍,足呈内翻内旋,外踝下隆突,内踝下空虚,多伴双踝骨折。。

58.2.3踝关节前脱位:局部肿痛,足背伸,跟骨前移,跟腱紧张,跟腱两侧可扪到胫腓下端向后隆突,可伴胫骨前缘骨折。

58.2.4踝关节后脱位:局部肿痛,活动功能丧失,足跖屈,跟骨后突,跟腱前方空虚,踝前可扪及突出的胫骨下端,其下方空虚,可合并后踝骨折。

58.3疗效评定

58.3.1治愈:踝关节关系正常,症状消失,功能正常。

58.3.2好转:踝关节关系正常,症状改善,活动功能轻度受限。

58.3.3未愈:踝关节外形差,功能障碍。X线片见踝关节脱位未复位。

59距骨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59.1诊断依据

59.1.1有外伤史。

59.1.2足踝部肿痛,功能障碍,可扪及骨性隆突,踝穴空虚,多合并骨折。

59.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59.2证候分类

59.2.1距骨全脱位:

59.2.1.1距骨外前脱位:由足内翻、内旋所致,见足踝前方有骨性隆突,踝穴空虚。

59.2.1.2距骨外脱位:由足极度内翻所致,见足踝肿痛,功能障碍,足呈内翻背伸畸形,外踝下方可扪及骨性隆突,外踝前内侧空虚。

59.2.1.3距骨内前脱位:由足极度外翻外旋所致,见足踝肿痛,功能障碍,踝呈外翻外旋,内踝前下方可扪及骨性隆突,外踝前内侧空虚。

59.2.1.4距骨内后脱位:是极度外翻背伸所致,见足踝肿痛,功能障碍,足呈外翻背伸位,足前方踝穴空虚,内踝后方有骨性隆突。

59.2.2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

59.2.2.1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向后内翻转脱位:踝关节肿胀,瘀斑,疼痛剧烈,内踝后方有骨性隆突,距骨压痛敏锐,足呈轻度外翻背伸位。

59.2.2.2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后脱位:踝关节肿痛,功能障碍,足呈严重背伸位,跟腱后方可扪及骨性隆突,跟腱紧张。

59.2.2.3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外后脱位:踝关节肿痛严重,伴瘀斑,外踝后方有骨性隆突,距骨压痛明显,足呈轻度内翻畸形。

59.3疗效评定

59.3.1治愈:关节关系正常,关节稳定,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可参加正常工作。

59.3.2好转:关节关系正常,症状改善,功能基本恢复,可负重及参加一般劳动。

59.3.3未愈:脱位未纠正,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60距骨下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0.1诊断依据

60.1.1有外伤史。

60.1.2踝关节及足部肿胀,瘀斑,畸形,功能障碍。

60.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60.2证候分类

60.2.1内脱位:足踝肿痛,瘀斑,足呈内翻内旋畸形。X线片见距骨头指向外侧,可并发外踝或距骨颈骨折。

60.2.2外脱位:呈外翻、外旋畸形,足踝肿痛,瘀斑。X线片见距骨头指向内侧,可并发跟骨载距突骨折。

60.2.3前脱位:足踝肿痛,功能障碍,足稍呈背伸位,足前部变长,跟骨前移,可并发跟骨载距突骨折。

60.2.4后脱位:足踝肿痛,功能障碍,足稍呈距屈位,足前部变短,跟骨后隆,易并发舟骨骨折。

60.3疗效评定

60.3.1治愈:足部外形正常,功能基本恢复,关节关系正常。

60.3.2好转:关节关系正常,足部外形接近正常,症状改善,功能轻度受限。

60.3.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61跖跗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疗效评定

61.1诊断依据

61.1.1有外伤史。

61.1.2足背肿胀,压痛,弹性固定,局部可扪及隆突之跖骨头,功能障碍。

61.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61.2疗效评定

61.2.1治愈:症状消失,外形正常,行走正常。跖跗关节关系正常。

61.2.2好转:肿胀、疼痛缓解,功能基本恢复,关节关系正常。

61.2.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62跖趾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疗效评定

62.1诊断依据

62.1.1有外伤史。

62.1.2足趾呈背伸短缩畸形,关节屈曲,呈弹性固定,跖骨头突出。

62.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62.2疗效评定

62.2.1治愈: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62.2.2好转:关节结构正常,症状改善,功能基本恢复。

62.2.3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63趾间关节脱位的诊断依据、疗效评定

63.1诊断依据

63.1.1足趾外伤史。

63.1.2足趾短缩,关节前后径增大,稍肿,活动功能障碍。

63.1.3X线摄片检查可确诊。

63.2疗效评定

63.2.1治愈:症状消失,外观无畸形,关节结构正常,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63.2.2好转:症状改善,关节结构正常,行走仍有轻微疼痛。

63.2.3未愈:脱位未复位,局部畸形,功能障碍。

64落枕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4.1诊断依据

64.1.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64.1.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

64.1.3恿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64.2证候分类

64.2.1瘀滞型: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紫暗,脉弦紧。

64.2.2风寒型:颈项背部犟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渐渐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64.3疗效评定

64.3.1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64.3.2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

64.3.3未愈:症状无改善。

65颈椎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5.1诊断依据

65.1.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65.1.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65.1.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65.1.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65.1.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65.2证候分类

65.2.1中医证候分类:

65.2.1.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65.2.1.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65.2.1.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65.2.1.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65.1.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65.2.2病理分型

65.2.2.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65.2.2.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65.2.2.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人椎管。

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

65.2.2.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

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65.2.2.5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65.3疗效评定

65.3.1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65.3.2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65.3.3未愈:症状无改善。

66肩周炎的诊顷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6.1诊断依据

66.1.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66.1.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66.1.3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66.1.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66.1.5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66.2证候分类

66.2.1风寒湿型: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66.2.2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66.2.3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66.3疗效评定

66.3.1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66.3.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

66.3.3未愈:症状无改善。

67肩关节扭挫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7.1诊断依据

67.1.1有明显外伤史。

67.1.2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部位多在肩部上方或外侧,并以闭合伤为其特点。

67.1.3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

67.1.4应鉴别是否合并肌腱断裂或骨折,必要时X线摄片排除骨折。

67.2证候分类

67.2.1气血瘀滞型:局部肿胀,疼痛拒按,功能受限,或见瘀血斑。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67.2.2风寒湿型:多见于后期,以肩部酸胀痛为主,有沉重感,遇风寒则疼痛加重,得温则疼痛减轻。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紧。

67.3疗效评定

67.3.1治愈:肩部肿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67.3.2好转:局部肿胀瘀斑基本消失,功能改善,但活动仍有疼痛。

67.3.3未愈:症状无改善。

68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8.1诊断依据

68.1.1有肩部劳损或受风寒湿邪侵袭病史。

68.1.2中年人较多见,大多数呈慢性发病过程。

68.1.3肩部酸胀,疼痛以夜间为明显,疼痛可向三角肌下放射。

68.1.4肱骨结节间沟处有明显压痛,肱二头肌腱抗阻力试验阳性。

68.2证候分类

68.2.1寒湿型:肩部胀痛,有重着感,遇寒痛增,得温痛缓,或兼有畏寒。舌质淡红,苔白或腻,脉弦滑。

68.2.2瘀滞型:多见于早期。肩部疼痛较局限,以夜间为明显,压痛明显,可触及硬结或活动有摩擦音。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细涩。

68.2.3气血不足:多为后期,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皮色苍白,或有头晕心悸,肌肉萎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68.3疗效评定

68.3.1治愈:肩部疼痛及压痛点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

68.3.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改善。

68.3.3未愈:症状无改善。

69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69.1诊断依据

69.1.l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69.1.2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

69.1.3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

69.1.4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120°出现"疼痛弧"。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应摄X片明确诊断。

69.2证候分类

69.2.1瘀滞型:肩部疼痛肿胀,以夜间为甚,痛处固定,拒按,肩部活动时可闻及摩擦音。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69.2.2虚寒型:肩部酸胀,劳累后疼痛加重,遇寒痛剧,得温痛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69.3疗效评定

69.3.1治愈:肩部疼痛及压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

69.3.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改善。

69.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0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0.1诊断依据

70.1.1多有肩部外伤或劳损病史。

70.1.2常多继发于肩关节邻近组织退化和慢性炎证。

70.1.3肩峰下疼痛,活动受限,肩峰外端有局限性压痛及肿块。

70.2证候分类

70.2.1瘀滞型:多见于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拒按,夜间疼痛尤为明显,局部可触及波动感之肿块。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70.2.2虚寒型:多见于后期,局部酸胀疼痛,劳累后疼痛加重,畏寒喜温,神疲乏力可触及质软之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70.3疗效评定

70.3.1治愈:肩部无疼痛及压痛,肿块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70.3.2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肿块缩小或基本消失,功能改善。

70.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1肘关节软组织扭挫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1.1诊断依据

71.1.1有外伤史。

71.1.2肘关节疼痛、肿胀,或见皮肤青紫瘀斑,肘关节屈伸功能明显受限。

71.1.3必要时X线摄片,以排除骨折。

71.2证候分类

71.2.1气滞血瘀型:肘部疼痛,弥漫性肿胀,偶见瘀斑,局部压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舌可见瘀点,脉弦紧。

71.2.2虚寒型:多见于后期,肘部酸胀疼痛,劳累后疼痛加重,畏寒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71.3疗效评定

71.3.1治愈:肘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除,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71.3.2好转:肘部肿胀、疼痛减轻,肘关节功能改善。

71.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2肘后滑囊血肿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2.1诊断依据

72.1.1有明显外伤史。

72.1.2肘关节外后方至肱骨内踝有弧形条索状肿胀,质软或稍硬实。

72.1.3X线摄片检查:肘关节间隙稍增宽,但关节关系无改变。

72.2证候分类

72.2.1血瘀气滞型:肘关节外后方及尺骨鹰嘴上方有条索状肿胀,质软有波动感,肘关节自主运动有一定范围受限,被动活动疼痛加剧。苔薄质红,脉弦数。

72.2.2气虚血瘀型:肘关节外后方、肱骨内踝后方及尺骨鹰嘴上方肿,稍硬实,无波动,肘关节屈伸运动障碍及疼痛,苔薄质淡,脉弦细。

72.3疗效评定

72.3.1治愈:肿胀、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正常。

72.3.2好转:肿胀消退,疼痛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接近正常。

72.3.3未愈:肿胀未消退或硬实,运动疼痛,关节强硬。

73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3.1诊断依据

73.1.1有外伤史。

73.1.2常见于4岁以下小儿,有被提拉手臂史。

73.1.3肘关节无肿或轻度肿胀,前臂旋前位,肘关节半屈曲,旋后活动受限,桡骨小头压痛,上肢不能上举。

73.2证候分类

73.2.1新鲜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肘部被突然牵拉后,哭闹不止,拒绝伤肢的活动和使用,桡骨头侧压痛明显。苔脉如常。

73.2.2习惯性桡骨小头半脱位:同一肘部有过反复的牵拉及桡骨头半脱位病史,患儿不甚哭闹。唯伤肢不愿抬举。苔脉如常。

73.3疗效评定

73.3.1治愈:局部疼痛消失,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

73.3.2未愈:症状无改善,上肢不能上举,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74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4.1诊断依据

74.1.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74.1.2时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74.1.3时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74.2证候分类

74.2.1风寒阻络: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74.2.2湿热内蕴:时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

74.2.3气血亏虚: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74.3疗效评定

74.3.1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

74.3.2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

74.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5腕关节扭挫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怦定

75.1诊断依据

75.1.1有腕关节扭挫伤史。

75.1.2腕部肿痛,重者局部瘀斑,压痛明显且功能受限。

75.1.3桡骨茎突疼痛及压痛多为桡侧副韧带损伤,尺骨茎突疼痛及压痛多为尺侧副韧带损伤,腕背伸疼痛或掌屈疼痛多为掌、背侧副韧带损伤或屈、伸肌健损伤。

75.1.4必要时X线摄片,以排除骨折、脱位。

75.2证候分类

75.1瘀滞型:多见于损伤早期,局部肿痛,皮肤灼热,按痛,腕部活动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涩。

75.2.2虚寒型:多见于损伤后期,局部肿胀不明显,活动痛,喜按喜揉,腕部活动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沉细。

75.3疗效评定

75.3.1治愈:腕部肿痛消失,无压痛,腕关节活动自如。

75.3.2好转:腕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不适。

75.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6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6.1诊断依据

76.1.1腕部有明显外伤史。

76.1.2肿痛局限于腕部尺侧,压痛,尺骨小头轻度向背侧移位,下尺桡关节松弛,偶有弹响音,腕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76.1.3X线片示:下尺桡关节间隙增宽,尺骨小头向背侧移位。碘剂造影显示:腕三角纤维软骨破裂。

76.2证候分类

76.2.1瘀滞型:损伤早期,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活动痛增,下尺桡关节松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76.2.2虚寒型:损伤后期,腕部酸痛,活动痛,下尺挠关节松弛,有弹响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76.2.3肾亏型:损伤后期,腕部酸楚疼痛,劳累后加重,同时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舌淡苔薄,脉沉细。

76.3疗效评定

76.3.1治愈:腕部无肿痛,无按痛,腕关节活动正常。X线片示:下尺桡关节关系正常。

76.3.2好转:无肿痛或肿痛减轻,按痛减轻,下尺桡关节稍松弛。

76.3.3未愈:肿痛无减轻,下尺桡关节松弛。

77桡骨茎突狭窄牲腱鞘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7.1诊断依据

77.1.1有劳损史,好发于家庭妇女及长期从事腕部操作者。

77.1.2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或寒冷刺激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

77.1.3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77.2证候分类

77.2.1瘀滞型:多为早期,有急性劳损史。局部肿痛,皮肤稍灼热,筋粗。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或弦涩。

77.2.2虚寒型:多为后期,劳损日久,腕部酸痛乏力,劳累后加重,局部轻度肿胀,筋粗,喜按喜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77.3疗效评定

77.3.1治愈:腕桡侧肿痛及压痛消失,功能恢复,握拳尺偏试验阴性。

77.3.2好转:腕部肿痛减轻,活动时轻微疼痛,握拳尺偏试验(士)。

77.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8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8.1诊断依据

78.1.1有劳损病史。多发于中青年男性,从事腕及前臂操作者。

78.1.2前臂中下段背侧肿胀、疼痛、压痛,腕部活动受限,疼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减轻,或局部灼热。作屈伸腕关节、握拳动作时可出现捻发音。

78.2证候分类

78.2.1瘀滞型:有急性损伤史,前臂中下段背挠侧部肿痛,灼热,活动痛甚,压痛,可扪及捻发音。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弦细。

78.2.2虚寒型:有反复多次劳损史,前臂中下段背桡侧轻度肿胀,疼痛,压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78.3疗效评定

78.3.1治愈:局部无肿痛,无压痛,捻发音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78.3.2好转:肿痛消退或减轻,活动时尚有不适。

78.3.3未愈:症状无改善。

79掌指关节扭挫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79.1诊断依据

79.1.1有明显外伤史,多见于青壮年人。

79.1.2伤后指间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指关节伸屈活动受限。

79.1.3X线摄片检查:掌指关节软组织肿胀,但无骨折及脱位征象。

79.2证候分类

79.2.1瘀滞型:损伤早期,局部肿痛,皮肤灼热,压痛,指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涩。

79.2.2虚寒型:损伤日久,局部筋粗,按痛,酸痛乏力,指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

79.3疗效评定

79.3.1治愈:伤指肿痛消失,关节活动自如。

79.3.2好转:肿痛减轻,指屈伸活动轻度受限。

79.3.3未愈:症状无改善,关节活动障碍。

80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0.1诊断依据

80.1.1有明显外伤史。

80.1.2伤后掌指关节明显肿痛,压痛,伸屈活动受限。

80.1.3伤侧副韧带牵拉试验阳性。若韧带断裂时,侧方活动范围加大,关节不稳,有异常活动。

80.1.4X线摄片检查:有侧副韧带断裂时,伤侧掌指关节间隙加宽。

80.2证候分类

80.2.1瘀滞型:损伤早期,掌指关节肿痛,皮肤灼热,指间筋断,伸屈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或细涩。

80.2.2虚寒型:损伤后期,指关节筋粗,按痛,关节不稳,活动不利。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脉细弱或沉细。

80.3疗效评定

80.3.1治愈:局部无肿痛,无压痛,关节活动正常,侧副韧带牵拉试验阴性。

80.3.2好转:肿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

80.3.3未愈:掌指关节变粗大,关节不稳,疼痛,指关节活动障碍。

81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1.1诊断依据

81.1.1有手部劳损病史。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好发于拇指、中指、无名指。

81.1.2手指活动不灵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劳累后症状明显。

81.1.3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指伸屈活动困难,有弹响或交锁现象。

81.2证候分类

81.2.1瘀滞型:多为急性劳损后出现,局部轻度肿胀、疼痛,压痛,扪及筋结,指屈伸不利,动则痛甚,有弹响声或交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81.2.2虚寒型:多为慢性劳损或急性劳损后期,局部有酸痛感,按痛,可扪及明显结节,指屈伸不利,有弹响声或交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沉细。

81.3疗效评定

81.3.1治愈:指掌侧部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交锁现象。

81.3.2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交锁现象。

81.3.3未愈:症状无改善。

82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2.1诊断依据

82.1.1多数有下肢过度劳累或扭伤史。

82.1.2好发于310岁儿童。

82.1.3患肢跛行,不愿站立行走,主诉髋或膝关节疼痛。

82.1.4骨盆向患侧倾斜,患肢假性变长在2cm以内,腹股沟压痛,轻度肿胀,髋关节屈曲、内收、旋转等有抵抗,"4"字试验阳性。重者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阳性,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

82.1.5X线摄片检查:骨盆轻度倾斜,如关节积液多时,关节间隙增宽,但股骨头无骨质破坏。

82.1.6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沉均正常,偶见增高,细菌培养阴性。

82.2证候分类

82.2.1肝火流筋:患肢疼痛跛行,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夜寝不安,低热。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82.2.2湿热阻络,患肢疼痛跛行,面垢目眵,口臭尿臭,便秘或便溏,不思饮食。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82.2.3脾胃虚弱:患肢酸痛跛行,痿软乏力,面黄无华,纳呆便溏,怠倦无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或厚腻,脉缓。

82.3疗效评定

82.3.1治愈:无跛行,步行无痛,下蹲正常,"4"字试验和旋转屈髋试验阴性,双下肢等长,无复发者。

82.3.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仍有轻度跛行。

82.3.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8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股骨头缺血坏死系由于不同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造成的疾病。

83.1诊断依据

83.1.1有明显的髋部外伤史。

83.1.2无髋部外伤史而有长期服用激素,过量饮酒等。

83.1.3髋部疼痛,以内收肌起点处为主,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可向下放射痛至膝关节。

83.1.4行走困难,呈跛行,进行性加重。

83.1.5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内旋外展受限为主,被动活动髋关节可有周围组织痛性痉挛。

83.1.6X线摄片检查可见股骨头密度改变及中后期的股骨头塌陷。

83.2证候分类

83.2.1中医证候分类:

83.2.1.1气滞血瘀型:髋部疼痛,夜间痛剧,刺痛不移,关节屈伸不利。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沉涩。

83.2.1.2风寒湿痹型:髋部疼痛,疼痛遇天气转变加剧,关节屈伸不利,伴麻木,喜热畏寒。苔薄白,脉弦滑。

83.2.1.3痰湿型:髋部沉重疼痛,痛处不移,关节漫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形体肥胖。苔腻,脉滑或濡缓。

83.2.1.4气血虚弱型:髋疼痛,喜按喜揉,筋脉拘急,关节不利,肌肉萎缩,伴心悸气短,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弱。

83.2.1.5肝肾不足型:髋痛隐隐,绵绵不休,关节强硬,伴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舌红,脉细数。

83.2.2病理分型:

83.2.2.1 I期:髋部无症状,x线片股骨头有轻微密度增高,或有点状密度增高区。

83.2.2.2 期:髋部无症状,X线股骨头密度明显增高(全部或一部分),无塌陷。

83.2.2.3 期:症状轻微,X线片股骨头负重区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

83.2.2.4 期:髋部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跛行及功能受限,x线片股骨头扁平或死骨区塌陷。

83.2.2.5 V期:髋部疼痛明显,X线片坏死骨破裂,髋关节间隙狭窄,骨密度更加硬化。

83.2.2.6 期:髋部疼痛严重,有的疼痛较v期减轻,X线片股骨头肥大变形,半脱位,肪臼不光滑,甚或硬化增生。

83.3疗效评定

83.3.1治愈:行走无跛行,髋关节无疼痛,下肢无短缩,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X线片股骨头死骨区塌陷、骨坏死及骨增生硬化现象基本消失。

83.3.2好转:症状减轻,髋关节活动功能改善,下肢短缩在1厘米左右,X线片股骨头变大或扁平,但骨坏死及骨增生硬化现象有改善。

83.3.3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片征象无改变。

84股内收肌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4.1诊断依据

84.1.1有股内收肌扭挫伤史或劳累后外感风寒而引发。

84.1.2大腿内侧、耻骨部疼痛,内收外展时加剧,甚则功能障碍。

84.1.3内收肌上1/3、耻骨处压痛,肌肉紧张,髋关节外展内收疼痛明显,股内收肌抗阻试验阳性。

84.1.4X线摄片检查若见钙化阴影,提示发生骨化性肌炎。

84.2证候分类

84.2.1血瘀气滞:有明显外伤史。局部肿胀明显,瘀斑,疼痛拒按,动则引痛。舌暗红苔薄,脉弦。

84.2.2风寒痹阻:反复劳损或伤后日久而发。局部筋紧,活动受限,静时痛增,动则痛缓。喜按喜揉,或见恶寒头痛。舌苔白,脉浮紧。

84.2.3瘀热入络:伤后迁延日久,局部可触及硬块,灼热红肿,活动受限,活动后疼痛加重,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 ·

84.2.4血不濡筋:伤后日久未愈,肌萎筋缓,活动欠力。舌淡苔少,脉细。

84.3疗效评定

84.3.1治愈:肿痛消失,局部无压痛,无硬结,髋关节外展、内收无疼痛,股内收肌抗阻试验阴性。

84.3.2好转:症状基本消失,髋外展、劳累或剧烈活动后仍有疼痛,乏力,股内收肌抗阻试验(土)。

84.3.3未愈:症状无改善。

85股四头肌扭挫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5.1诊断依据

85.1.1大腿前方有明显扭伤或挫伤史。

85.1.2局部肿胀,疼痛,瘀斑,伸膝时疼痛加剧。

85.1.3髋、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股四头肌抗阻试验阳性。

85.1.4X线摄片检查排除骨折。旧伤出现钙化阴影,提示发生骨化性肌炎。

85.2证候分类

85.2.1气滞血瘀:突然强力收缩或直接暴力撞致伤。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压痛。如肌肉断裂伤者疼痛剧烈,在断裂处可们及肌肉凹陷,伸膝功能障碍。舌暗红,脉弦。

85.2.2瘀热阻络:损伤后局部肌肉僵硬,关节强直,有条索状硬结,或灼热红肿,活动后肌肉疼痛加重。舌质红,脉弦数。

85.2.3气血虚损: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劳累后肌肉酸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无力。

85.3疗效评定

85.3.1治愈:肿痛消失,无压痛,膝、髋关节活动正常,下蹲站立无疼痛。

85.3.2好转:肿痛减轻,剧烈运动仍痛,膝活动轻度受限。

85.3.3未愈:症状无改善。

86髌上滑囊血肿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6.1诊断依据

86.1.1有外伤史或与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有关。

86.1.2胺髌上方可们及波动感,肿胀明显。

86.1.3局部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

86.2证候分类

86.2.1气滞血瘀:有外伤史,局部肿胀明显,可有瘀斑,压痛,按之有波动感,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舌淡有瘀点,脉弦或涩。

86.2.2瘀郁化热:局部肿胀,按之有波动感,皮肤红肿热痛,压痛,可伴全身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86.2.3寒湿瘀郁:起病时间较长,局部酸楚胀痛,肿胀,有波动感,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被动活动正常,皮肤不热。舌淡苔自腻,脉弱滑。

86.3疗效评定

86.3.1治愈:局部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86.3.2好转:局部疼痛减轻,轻度肿胀,波动感不明显,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86.3.3未愈:局部仍见肿胀和波动感,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87膝部滑囊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7.1诊断依据

87.1.l有膝部损伤或劳损史。

87.1.2多见于膝部负重作业的职业如矿工、修理工等。

87.1.3膝部局限性肿胀,疼痛,下蹲步行疼痛加重。

87.1.4有与滑囊解剖位置相一致的压痛、波动性肿胀,可触及如囊状或豆粒状物。

87.1.5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为感染性滑囊炎。

87.2证候分类

87.2.1瘀血留滞:一般有较严重外伤史。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广泛瘀斑,压痛较甚,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浮髌试验阳性。舌暗红或瘀斑,脉弦有力。

87.2.2气虚湿阻:损伤日久或反复长期劳损。关节局限性肿胀压痛,疼痛肿胀呈反复性,每因劳累后加重,面白无华,纳呆。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或腻,脉细无力或脉濡。

87.2.3湿热壅盛:有感染病灶如膝部挫裂伤、扁挑体炎等。关节红肿灼热,疼痛较剧,膝关节活动一般正常,伴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87.3疗效评定

87.3.1治愈:肿胀疼痛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步行下蹲无痛,无复发。

87.3.2好转:肿胀疼痛减轻,过度劳累后仍有疼痛,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87.3.3未愈:肿胀反复发作,膝关节疼痛无缓解。

88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8.1诊断依据

88.1.1有明显外伤史。

88.1.2膝关节肿胀、疼痛,被动伸屈时疼痛加剧,关节松驰而不稳定,活动受限,抽屉试验阳性。

88.1.3X线摄片检查可发现骨片撕脱骨折。

88.1.4膝关节造影及关节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88.2证候分类

88.2.1中医证候分类:

88.2.1.1筋断筋伤:伤后膝关节肿胀严重,剧烈疼痛,皮下瘀斑,膝关节松弛,屈伸障碍。舌暗瘀斑,脉弦或涩。

88.2.1.2筋脉失养:伤后迁延,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膝软无力,上下台阶有错落感。舌淡少苔,脉细。

88.2.1.3湿阻筋络:伤后日久,反复肿胀,时轻时重,重坠胀痛,屈伸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或滑。

88.2.2病理分类:

88.2.2.1前十字韧带损伤:有过伸暴力或强力外展外旋小腿病史,多合并内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撕裂,膝部肿痛,关节内积血,前抽屉试验阳性。

88.2.2.2后十字韧带损伤:有暴力自前方打击胫骨上端病史,可合并前十字韧带的部分损伤,膝部肿痛,关节内积血,后抽屉试验阳性。

88.3疗效评定

88.3.1治愈:肿胀疼痛压痛消失,膝关节稳定,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88.3.2好转: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关节有轻度不稳。

88.3.3未愈:膝关节疼痛无减轻,关节不稳定,功能障碍。

89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89.1诊断依据

89.1.1明显外伤史。

89.1.2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膝关节呈半屈曲位,或皮下瘀斑。

89.1.3膝关节或外侧压痛,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完全断裂时关节不稳。抽屉试验阳性。

89.1.4X线片示:上述试验应力下摄片,伤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伸撕脱性骨折。

89.2证候分类

89.2.1中医证候分类,

89.2.1.1筋断筋伤:伤后肿胀严重,剧烈疼痛,皮下瘀斑,膝关节松弛,屈伸障碍。舌暗瘀斑,脉脉弦或涩、

89.2.1.2筋脉失养:伤后迁延,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膝软无力,上下台阶有错落感。舌淡无苔,脉细。

89.2.1.3湿阻筋络:伤后日久,肿胀反复,时轻时重,酸楚胀痛,或见筋粗筋结,屈伸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或滑。

89.2.2病理分类:

89.2.2.1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内侧疼痛,完全断裂时,在副韧带损伤处可摸到失去联系的裂隙,加压应力X线片:膝关节内侧间隙1.32cm为部分断裂,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2cm以上为完全断裂。

89.2.2.2外侧副韧带损伤:腓骨小头附近肿胀,疼痛,瘀肿和局部压痛,膝外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X线片可见腓骨小头撕脱性骨折,小腿内收位X线正位片:膝外侧间隙明显加宽。有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可出现足下垂,足背及小腿外侧麻木。

89.3疗效评定

89.3.1治愈:肿胀疼痛压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89.3.2好转: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关节有轻度不稳。

89.3.3未愈:膝关节疼痛无减轻,关节不稳定,功能障碍。

90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0.1诊断依据

90.1.1有外伤史。

90.1.2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

90.1.3膝内外间隙压痛。

90.1.4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明显。

90.1.5麦氏征和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

90.2证候分类

90.2.1中医证候分类:

90.2.1.1气滞血瘀: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关节交锁不易解脱,局部压痛明显,动则痛甚。舌暗红,脉弦或细涩。

90.2.1.2痰湿阻滞:损伤日久或手术后膝关节肿胀明显,酸痛乏力,屈伸受限。舌淡胖,苔腻,脉滑。

90.2.1.3肝肾亏损:无明显的外伤史或轻微扭伤,肿痛较轻,静时反痛或损伤日久,肌肉萎缩,膝软无力,弹响交锁频作。舌红或淡,少苔,脉细或细数。

90.2.2病理分类:

90.2.2.1内侧半月板损伤:压痛局限于内侧关节缝隙,股四头肌萎缩,麦氏试验阳性,出现于膝关节接近全屈位为后角损伤;接近伸直位为前角损伤。以纵形撕裂多见。

90.2.2.2外侧半月板损伤:压痛于外侧关节间隙,股四头肌萎缩,麦氏试验屈膝外展外旋阳性,接近全屈位为后角损伤,接近伸直位为前角损伤,以不完全横裂及水平撕裂多见。

90.3疗效评定

90.3.1治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无关节弹响和交锁,膝关节旋转挤压和研磨试验(-),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90.3.2好转:疼痛肿胀减轻,关节活动时有弹响和交锁,膝关节旋转挤压和研磨试验(土)。

90.3.3未愈:膝关节疼痛无改善,有弹响及交锁,关节功能障碍。或合并膝关节滑囊炎,骨性关节炎。

91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1.1诊断依据

91.1.1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91.1.2多发于年老、体胖者。

91.1.3膝关节肿胀、膨隆,胀痛,屈膝困难。

91.1.4浮髌试验阳性。

911.5关节穿刺为淡粉红色液,表面无脂肪滴。

91.2证候分类

91.2.1气滞血瘀:伤后即肿,肿胀较甚,按之如气囊,广泛瘀斑,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舌质红,苔薄,脉弦。

91.2.2风寒湿阻:进行性反复性肿胀,按之如棉絮。游走性痛为风重,重坠肿甚为湿重,固定冷痛为寒重。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912.3脾肾不足:肿胀持续日久,面色少华,纳呆便溏,肌肉萎缩,膝酸软无力。舌红光,脉细无力。

91.2.4痰湿结滞:肿胀持续日久,肌肉硬实,筋粗筋结,膝关节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腻,脉滑。

91.3疗效评定

91.3.1治愈: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浮髌试验阴性,无复发者。

91.3.2.好转:膝关节肿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改善。

91.3.3未愈:症状无改善,并见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硬。

92髌下脂肪垫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2.1诊断依据

92.1.1有外伤、劳损或膝部受凉病史。

92.1.2常见于运动员及膝关节运动较多者,其中以女性为多。

92.1.3膝关节疼痛,下搂梯为甚,膝过伸位疼痛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膝过伸试验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

92.1.4X线摄片:膝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的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92.2证候分类

92.2.1血瘀气滞;有膝过伸史,局部轻度肿胀,或有皮下瘀斑,双膝眼压痛明显,步行痛,以下楼梯为甚,膝过伸试验阳性。舌红,脉弦。

92.2.2肝肾亏损: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膝部酸痛乏力,双膝眼持续肿胀隆起。舌淡,苔薄白,脉缓滑。

92.3疗效评定

92.3.1治愈:膝关节无肿痛,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膝过伸试验阴性。

92.3.2好转:膝部肿痛减轻,下楼梯仍有轻微疼痛,膝过伸试验(上)。

92.3.3未愈:症状未改善,X线摄片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93髌骨软化症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3.1诊断依据

93.1.1外伤史或劳损病史。

93.1.2多见于中青年人。

93.1.3上下楼梯疼痛及半蹲位膝部疼痛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或有"软腿""假交锁征"现象。

93.1.4X线摄片检查:可见密度增高的软骨骨质硬化影。

93.2证候分类

93.2.1痰湿痹阻:膝关节酸软不适或疼痛,并日渐加重,疼痛部位不确切。上下楼梯、下蹲时疼痛加重,局部肿胀,或浮髌试验阳性。伴体倦神疲,纳呆。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93.2.2肝肾亏虚:膝软乏力,上下楼梯时明显,或出现"软腿""假交锁征",脂肪垫压痛,大腿肌肉萎缩。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93.3疗效评定

93.3.1治愈:膝部无疼痛,活动无不适,髌骨研磨试验阴性。

93.3.2好转:上下楼梯及半蹲时轻度疼痛,髌骨研磨试验(士)。

93.3.3未愈:症状无改善,"软腿""假交锁"情况加重,X线检查发现髌骨周围及软骨下有骨刺形成。

94胫骨结节骨骺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4.1诊断依据

94.1.1多发生于胫骨结节骨骺未融合又喜爱运动的青少年。

94.1.2常为双侧受累,发病缓慢,绝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剧烈运动或外伤史。

94.1.3膝关节前下方(即胫骨结节处)酸痛、肿胀,当膝关节频繁运动时疼痛加重,甚至下蹲或下楼时疼痛明显。

94.1.4 胫骨结节增大,局部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抗阻力伸直小腿可使疼痛加剧。

94.1.5X线摄片检查:胫骨结节之舌状突出部骨质致密,骨骺外形不规则,甚至裂成数块。

94.2证候分类

94.2.1气滞血瘀:多有外伤史,胫骨结节处疼痛,局部肿胀,压痛,频繁运动时疼痛加重。舌暗红,苔薄黄,脉数。

94.2.2瘀热入络:伤后不久,局部肿胀隆突,灼热红肿,运动后疼痛加重,口干不欲饮, 舌暗红,苔薄黄,脉数。

94.3疗效评定

94.3.1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

94.3.2好转:膝部疼痛减轻,功能基本恢复。

94.3.3未愈:症状无好转。

95踝关节扭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5.1诊断依据

95.1.1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

95.1.2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

95.1.3局部压痛明显,若内翻扭伤者,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扭伤者,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

95.1.4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

95.2证候分类

95.2.1气滞血瘀:损伤早期,踝关节疼痛,活动时加剧,局部明显肿胀及皮下瘀斑,关活动受限。舌红边瘀点,脉弦。

95.2.2筋脉失养:损伤后期,关节持续隐痛,轻度肿胀,或可触及硬结,步行欠力。舌淡,苔薄,脉弦细。

95.3疗效评定

95.3.1治愈:踝关节肿痛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95.3.2好转:躁关节疼痛减轻,轻度肿胀或皮下瘀斑,关节欠稳,步行欠力,酸痛。

95.3.3未愈:踝关节疼痛无改善,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

96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6.1诊断依据

96.1.1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96.1.2外踝后方肿胀,疼痛,于外踝后上方可能触到移位的腓骨肌腱并有明显的压痛。踝关节有不稳感。

96.1.3踝背伸时肌腱向前滑脱,出现弹响,并引起疼痛。

96.2证候分类

96.2.1气滞血瘀:外踝后方肿胀,皮下瘀斑,踝活动受限,外踝后上方可触及移位的腓骨肌肌腱并有明显压痛。舌红或有瘀斑,脉弦。

96.2.2筋脉失养:局部轻度肿胀,隐痛,步行欠力,隐痛,足伸屈时肌腱滑动带响,可触及脱位的肌腱并有压痛。舌淡苔白,脉弦细。

96.3疗效评定

96.3.1治愈:局部无肿胀,无疼痛,步行活动无痛,足背伸肌腱无滑脱。

96.3.2好转:局部肿痛减轻,足背伸时肌腱无滑脱,长时间行走仍有酸痛。

96.3.3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形成习惯性滑脱。

97跖跗关节扭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7.1诊断依据

97.1.1有明显外伤史。

97.1.2损伤后趾附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或有局部皮下瘀斑,步行活动受限。

97.1.3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征。

97.2证候分类

97.2.1气滞:局部肿胀轻,疼痛较明显,压痛,步行活动明显受限。舌淡暗,苔薄,脉弦。

97.2.2血瘀:关节处肿胀明显,或有皮下瘀斑,压痛,步行活动受限。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97.3疗效评定

97.3.1治愈:局部无肿痛,无皮下瘀斑,无明显压痛,步行无疼痛。

97.3.2好转:局部肿痛减轻,轻度压痛,步行久仍有不适。

97.3.3未愈:症状无改善。

98趾管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8.1诊断依据

98.1.1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98.1.2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为体力劳动者,一般呈单侧性。

98.1.3足底和足跟内侧疼痛,麻木,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趾管叩击有向足底及足跟放射痛。

98.1.4肌电图检查:趾内侧神经或趾外侧神经所支配的足小肌震颤。

98.2证候分类

98.2.1气滞血瘀:由外伤,劳损所致,轻者步行久或久坐后内踝后方出现酸胀不适,休息后消失,重者足底灼疼,麻木或蚁行感,夜重日轻。舌红苔薄,脉弦。

98.2.2肝血不足:局部皮肤发白,发凉,或皮肤干燥,漫肿或见皮肤发亮变薄,趾甲失泽变脆,足底肌萎缩,内踝后方可有胀硬感,或可扪及棱形肿胀,压痛,伴放射状麻木感。舌淡,脉弦细。

98.3疗效评定

98.3.1治愈:局部无肿胀,站立行走无酸胀疼痛,无麻木感,肌电图检查无异常。

98.3.2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步行过多或站立过久时仍有酸胀感。肌电图检查改善。

98.3.3未愈:症状未改善,肌电图检查无改变。

99腱鞘囊肿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99.1诊断依据

99.1.1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99.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中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99.1.3好发于腕背及腕掌面的挠侧,掌指关节的掌侧面,足背动脉附近等处。

99.1.4主要症状为局部肿块,缓慢发生或偶然发现,局部酸胀不适,握物或按压时可有痛感。

991.5体征:肿块小至米粒。大至乒乓球大不等,半球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但附着于深处的组织,活动性较小,有囊性感。

99.2证候分类

99.2.1气滞型:症多为初起,肿块柔软可推动,时大时小,局部可有疼痛或胀感。舌红,脉弦。

99.2.2瘀结型:多有反复发作病史,肿块较小、而硬,可硬似软骨,患肢可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舌红质暗,脉滑弦。

99.3疗效评定

99.3.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正常。

99.3.2好转:症状缓解,体征消失,短时内无再复发。

99.3.3未愈:症状或体征无改善,或反见加剧。

100背肌筋膜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0.1诊断依据

100.1.1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100.1.2多发于老年人,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

100.1.3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

100.1.4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梗,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腰背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征。

100.2证候分类

100.2.1风寒湿邪:背痛板滞,后项、肩部牵拉性疼痛,甚者痛引上臂,伴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100.2.2气血凝滞:晨起背部板硬刺痛,活动后减轻。舌暗苔少,脉涩。

100.2.3气血亏虚:肩背隐痛,时轻时重,劳累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舌淡苔少,脉细弱。

100.3疗效评定

100.3.1治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

100.3.2好转: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

100.3.3未愈:症状无改善。

101急性腰扭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1.1诊断依据

101.1.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101.1.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101.1.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状,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101.2证候分类

101.2.1气滞血瘀:闪挫及强力负重后,腰部剧烈疼痛,腰肌痉挛,腰部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转侧困难。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脉弦紧。

101.2.2湿热内蕴:劳动时姿势不当或扭闪后腰部板滞疼痛,有灼热感,可伴腹部胀痛,大便秘结,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101.3疗效评定

101.3.1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

101.3.2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

101.33未愈:症状无改善。

102腰肌劳损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2.1诊断依据

102.1.1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

102.1.2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102.1.3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102.2证候分类

102.2.1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102.2.2湿热型:痛而有热感,炎热或朗雨天气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102.2.3肾虚型:腰部酸痛乏力,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02.2.4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不能转侧,拒按。舌质紫暗,脉弦。

102.3疗效评定

102.3.1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

102.3.2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

102.3.3未愈:症状未改善。

10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3.1诊断依据

103.1.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103.1.2常发生于青壮年。

103.1.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103.1.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103.1.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103.1.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03.2证候分类

103.2.1中医证候分类:

103.2.1.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103.2.1.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103.2.1.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103.2.1.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03.2.2病理分型:

103.2.2.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涌,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103.2.2.2双侧椎间盘脱出: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肉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块。

103.2.2.3中央型椎间盘脱出:除出现腰腿痛的症状外,还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CT检查: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103.2.2.4上下型椎间盘脱出:大部分患者仅有腰痛症状,X光检查病变椎间盘可见Schmori结节。

103.3疗效评定

103.3.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1033.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103.3.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04棘上韧带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4.1诊断依据

104.1.1急性损伤常在弯腰负重时伸腰后突然发病,,慢性损伤者有长期弯腰劳损史。

104.1.2多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以下腰段损伤多见。

104.1.3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弯腰及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局限性压痛,压痛点常固定在12个棘突上,或伴有下肢反射性疼痛。

104.2证候分类

104.2.1气滞血瘀:腰痛如刺,痛有定处,不能俯仰转侧,动则痛甚,拒按,腰肌僵硬。舌红苔黄,脉弦紧或弦数。

104.2.2湿热阻络:腰部热痛,弯腰痛甚,身重肢倦,口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104.2.3肝肾不足:腰部隐痛,酸软乏力,遇劳加重,腰肌萎软,精神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104.3疗效评定

104.3.1治愈:腰痛消失,脊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104.3.2好转:腰痛明显减轻,劳累或弯腰时仍有痛感。

104.3.3未愈:腰痛无减轻,活动无改善。

105第三腰槽横突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5.1诊断依据

105.1.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

105.1.2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

105.1.3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

105.1.4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105.1.5X线摄片可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105.2证候分类

105.2.1气滞血瘀: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腰肌板硬,转摇不能,动则痛甚。舌暗红,脉弦紧。

105.2.2风寒阻络:腰部冷痛,转侧俯仰不利,腰肌硬实,渴寒痛增,得温痛缓。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紧。

105.2.3肝肾亏虚:腰痛日久,酸软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腰肌萎软,喜按喜揉。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105.3疗效评定

105.3.1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

105.3.2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

105.3.3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106骶髂关节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6.1诊断依据

106.1.1有急性腰能部扭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

106.1.2一侧或双侧腰骶部疼痛,不能弯腰,患侧下肢站立负重、行走抬腿困难,严重者疼痛向臀部和腹股沟处放射。

106.1.3骶髂部有明显压痛,两侧髂后上棘不等高,"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阳性,唧筒柄试验阳性,髋膝屈曲试验及下肢后伸试验阳性,严重者可见腰能部脊柱侧弯。

106.1.4骶髂关节双斜位X线摄片: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无异常。

106.2证候分类

106.2.1气滞血瘀:扭伤后,腰骶痛骤作、疼痛剧烈,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俯仰受限,转侧步履困难。舌红或紫暗,脉弦细。

106.2.2气虚血凝:腰能部拘急不舒,疼痛隐隐,活动不利,时轻时重,腰肌板硬。舌质暗红,脉弦细或涩。

106.2.3气血两亏:腰骶部酸痛,痛连臀腿,遇劳则甚,动作不利,体倦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无力。

106.2.4肝肾亏虚:腰胀隐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腰肌酸软无力,喜按喜揉。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阳萎或早泄,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失眠遗精,舌质红,脉弦细数。

106.3疗效评定

106.3.1治愈:腰骶痛消失,腰腿活动自如。

106.3.2好转:腰骶痛减轻,功能改善。

106.3.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07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7.1诊断依据

107.1.1有慢性腰痛史,部分病人有外伤史。

1071.2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

107.1.3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破行,腰痛在前屈时减轻,在后伸时加重,腿痛多为双侧,可交替出现,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腰腿痛或麻木无力,疼痛和跛行逐渐加重,休息后好转。严重者可引起尿频或排尿困难。

107.1.4下肢肌萎缩,腱反射减弱、腰过伸试验阳性。

107.1.5腰椎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造影、CT和核磁共振检查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107.2证候分类

107.2.风寒痹阻:腰腿酸胀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热痛缓。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107.2.2肾气亏虚:腰腿酸痛,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形羸气短,肌肉瘦削。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107.2.3气虚血瘀:面色少华,神疲无力,腰痛不耐久坐,疼痛缠绵,下肢麻木。舌质瘀紫,苔薄,脉弦紧。

107.3疗效评定

107.3.1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107.3.2好转:腰腿痛减轻,劳累后仍有疼痛。

107.3.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08臀上皮神经损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8.1诊断依据

108.1.1有腰臀部闪挫扭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108.1.2多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

108.1.3一侧腰臀部刺痛或酸痛,急性扭伤疼痛较剧,可有下肢牵扯样痛,但多不过膝,弯腰明显受限,在骼嵴最高点内侧23厘米处(即臀部外上象中点)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到条索样硬结。

108.2证候分类

108.2.1气滞瘀阻:腰臀部刺痛,牵扯腿部,痛处固定,夜间尤甚,转侧俯仰困难。舌质暗紫,脉弦涩或弦紧。

108.2.2气血不足:腰臀酸痛,腿串痛麻木,体倦无力,遇劳则甚,头晕眼花,面色苍白。舌淡,脉虚细。

108.3疗效评定

108.3.1治愈:腰臀痛消失,功能恢复,无反复发作。

108.3.2好转:腰臀痛减轻,劳累或弯腰臀部仍牵拉痛。

108.3.3未愈:腰臀部疼痛无明显缓解。

109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09.1诊断依据

109.1.1有外伤或受凉史。

109.1.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109.1.3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烧灼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109.1.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109.2证候分类

109.2.1气滞血瘀: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夜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

109.2.2风寒湿阻: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109.2.3湿热蕴蒸: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09.2.4肝肾亏虚: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 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109.3疗效评定

109.3.1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

109.3.2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

109.3.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10头部内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

110.1诊断依据

110.1.1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110.1.2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燥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110.1.结合病史和体检情况、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110.1证候分类

110.2.1中医分型

110.2.1.1昏愦期

.气机壅闭:伤后短暂昏迷,面色苍白,目闭神软,汗出肢冷。苔薄腻,脉缓而弱。

.瘀停清窍:昏愦目闭,牙关紧闭,颈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软,或二便失禁。舌红苔腻,脉实徐缓。

.痰热上蒙:神昏不醒,高热烦躁,谚妄乱语,颈项强直,肢体抽搐,气息粗短,喉间痰鸣,二便不通或失禁,尿黄赤。舌红或绛,苔黄糙或腻,脉弦滑数。

.元神外脱:神志昏愦,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

110.2.1.2清醒期

由昏愦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痿软失用。舌淡苔薄,脉弦细。

110.2.1.3恢复期

.瘀阻脑络: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痰浊上蒙: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皖痞闷,或时作癫痫。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肝阳上扰: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苔黄,脉弦数。

.心脾两虚: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仲惊悸,.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

.肾精不足: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舌淡或红,脉沉细。

110.2.2病理分类

110.2.2.1头皮血肿:头部外伤后头皮肿胀,有波动,皮下血肿局限于损伤中心。骨膜下血肿边缘不超过颅缝,帽状腱膜下血肿不受颅缝限制,重者可蔓延及全头。

110.2.2.2头皮损伤:头皮外伤后有规则或不规则伤口,出血凶猛,如帽状腱膜断裂致伤口裂开,或大片头皮撕脱,颅骨外露,出血凶猛,有休克。

110.22.3颅盖骨折:外伤着力部头皮肿胀,有头皮血肿,颞肌肿胀,或头皮裂伤撕脱伤,X线正侧位片可见骨折线。

110.2.2.4颅底骨折

.颅前窝骨折:口鼻出血、脑脊液鼻漏或颅内积气;眼眶周及球结膜瘀血或有嗅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致视力障碍。

.颅中窝骨折:耳出血及脑脊液耳漏,或血及脑脊液流到咽部,或有面、听神经损伤及乳突皮下瘀血。

.后颅窝骨折:乳突及枕后皮下或咽后粘膜下瘀血,脑脊液耳漏,有9、10、11、12颅神经损伤。

110.2.2.5脑损伤:

.脑震荡:头部外伤后原发性昏迷不超过半小时,有明显逆行性健忘,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身疲。体温、呼吸、血压无明显改变。

.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时间较长,轻者昏迷半小时至数十小时,严重者昏迷持续数天以上,少数可进行性加重。清醒后,头痛,呕吐剧烈,有偏盲,瘫痪,或感觉障碍或失语等脑损伤局灶症状,有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并含血, CT扫描显示不规则的低密度区。

.硬脑膜外血肿:伤后出现意识障碍,有中间清醒期,头痛,恶心,呕吐剧烈,躁动,血压增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单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出现瘫痪,癫痫发作等,颅骨x线片可见骨折线越过血管沟或静脉窦, CT示双凸镜状密度增多区。

.硬脑膜下血肿:伤后昏迷时间长,程度逐渐加重,中间清醒期短或缺如,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且严重,迅速恶化,脑疝症状出现快,X线片示无颅骨骨折或骨折线与血肿部位不一致, CT示血肿为新月状密度增高区。

.脑于损伤:伤后即昏迷,持续数日至数月不等,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全部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病情稳定后才出现病理反射,中脑损伤时双侧瞳孔不规则,变化不定,对光反应消失,去大脑强直。脑桥损伤时双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同向偏斜。延髓损伤则呼吸功能紊乱,血压下降,心跳骤停。

110.3疗效标准

110.3.1治愈:神志清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能恢复日常工作。

110.3.2好转:神志清醒,症状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或部分自理。

110.3.3未愈:症状无改善。

111胸部内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胸部内伤见于肋间肌牵拉伤、胸部软组织挫伤、气胸、血胸、心脏损伤、胸廓挤压征等。

111.1诊断依据

111.1.1有胸胁部外伤史。

111.1.2伤后胸部疼痛,胸满气短,咳呛或转动时疼痛加剧,甚者喘促气短,唇甲发绀,或伴有低热或日哺潮热。

111.1.3疑有气、血胸、心包填塞者应尽早作X线摄片检查确诊。

111.2证候分类

111.2.1中医证候分类

111.2.1.1新伤

.气机阻滞:伤后胸胁胀闷,疼痛走窜而不固定,压痛点不明显,深呼吸、咳嗽时疼痛明显,口干苦,纳呆便秘。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

.瘀停胸胁:胸胁部胀痛或刺痛,入夜尤甚,痛有定处,局部微肿或见瘀斑,咳呛可使疼痛加剧,甚则痛苦呻吟,呼吸不畅,胸背伛偻转侧困难,或有咯血,或痰中带血。舌质暗红,脉弦紧。

.瘀血乘肺:胸隔胀痛,喘促气逆,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唇甲紫绀。舌暗红,脉沉涩或虚大而数。

.瘀血凌心:胸闷剧痛,烦躁谵狂,或神识昏愦,牙关紧闭,面色苍白,身冷汗出,唇甲紫绀。舌暗红,脉沉细数,

.络脉破损:胸宇掣痛,头面、肩颈、上胸部广泛皮下瘀斑,白晴溢血,或有咯血,或喘促气短。舌暗红,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数。

.气随血脱:胸闷气憋,突然出现神色颓变,面色苍白,目光无神,口唇发绀,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呼吸微弱。舌质淡,脉细数无力或芤脉。

111.2.1.2陈伤

.肝郁气滞:胸胁隐隐作痛,时轻时重,痛无定处,每因情志不舒加重,胸闷善太息,口干苦。舌苔薄或黄,脉弦。

.瘀阻胸胁:胸胁痛如刺,痛有定处,人夜尤甚,胸胁部或可们及肿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心气虚弱:胸痛隐隐,时作时休,胸闷不舒,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倦怠,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脉细或虚大无力。

.气阴两虚:胸膺隐痛,绵绵不休,时轻时重,心悸不宁,多梦失眠,自汗盗汗,气短懒言,低热烦渴,尿黄赤。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数无力。

.肝阴不足:胸胁隐痛,悠悠不休,口燥咽干,心中烦热,潮热盗汗,头昏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111.2.2病理分类:

胸部损伤可分为胸壁挫伤、气胸、血胸和胸腔脏器损伤。

111.2.2.1胸壁扭挫伤:胸部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无挤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

111.2.22气胸

111.2.2.2.1闭合性气胸:

.胸闷,胸痛,胸部紧迫感,轻度呼吸困难。

.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廓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X线检查可见肺有不同程度的压缩,胸膜腔有积气。

111.2.2.2.2开放性气胸:

.胸壁有开放伤口。

.气促,呼吸困难和紫绀,能听到空气出入胸膜腔的响声。

.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X线检查除有肺压缩,胸膜腔积气外,尚有纵隔移位和扑动。

111.2.2.2.3张力性气胸:

.极度呼吸困难,紫绀,鼻翼煽动,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昏迷。

.胸部饱满,气管明显移向健侧,胁间隙增宽,在头、颈、上肢、胸部等处可出现皮下气肿,呼吸幅度减低。胸廓叩诊呈高度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胸腔穿刺抽出部分气体后,压力减低,但短时间内压力又增高。

.X线检查胸膜腔内有大量积气,肺完全萎缩,纵隔明显向健侧移位,有时尚有纵隔气肿。

111.2.2.3血胸

.胸痛,气促,脉搏快弱,血压下降。

.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膜腔穿刺可抽出血液。

.X线摄片检查:小量积血时仅有肋隔角消失,下胸部不清晰;大量积血则伤侧胸膜腔有大片积液阴影,纵隔向健侧移位,有气胸同时存在时可见液平面。

111.2.24胸腔脏器损伤:

.损伤性湿肺:胸部疼痛,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湿罗音,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心脏挫伤及心脏破裂:心脏挫伤者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紫绀,甚至休克,心电图检查有助诊断。

若心脏破裂,病人立刻死亡。

.心包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休克。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心浊音区扩大,心音较弱、遥远。心包穿刺液为血液。X线示心影略扩大,各弓消失。记波摄影示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111.2.2.5胸廓挤压征:胸部受到强烈暴力挤压时,出现头部、颈部、上胸部广泛散在性皮下出血,鼻腔出血,结膜下出血,甚至引起听力减退,视力模糊。

111.3疗效评定

111.3.1治愈:症状消失,呼吸畅顺,X线检查无气体,无积液,心肺功能正常。

1113.2好转:症状减轻,心肺功能改善。

111.3.3未愈:症状无改善。

112腹部内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腹部内伤见于腹部挫伤,腹部内脏损伤(肝破裂、胰腺损伤、脾破裂、胃肠道损伤、膀胱损伤)等。

112.1.诊断依据

112.1.1有钝性暴力,外力冲击或利器所伤等外伤史。

112.1.1腹部疼痛,单纯腹壁挫伤疼痛较轻,疼痛、触痛和腹肌强硬大多局限于受伤部位,无腹膜炎或内出血现象;如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则疼痛较甚,且有腹膜炎或内出血表现、

112.1.3腹腔脏器损伤者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大量出血者血色素及红血球压积进行性降低,甚至出现休克。

112.1.4必要时可借助X线摄片、B超、 CT等仪器检查确诊。

112.2证候分类

112.2.1中医征候分类

112.2.1.1伤气:

.气闭:疼痛急骤、剧烈,突然不省人事。舌红苔薄,脉弦。

.气滞:以游走窜痛,痛无定处,范围广泛,压痛点不固定为特点,并常伴有咳嗽,气急,胸闷,胀满。舌暗红苔薄,脉弦。

112.2.1.2伤血:

.血瘀:疼痛和压痛点比较固定,有时可见局限性血肿,瘀斑。舌暗红有瘀点,脉弦涩紧。

.亡血:疼痛较甚,出血较迅猛,表现为伤口流血、吐血、便血、衄血、尿血或内出血,面色苍白,汗出如珠,肢冷。舌淡,脉微数欲绝。

.气血两伤:兼见伤气、伤血症候。

.伤脏腑:腹壁紧张,重者如板状,高热或日哺潮热,面色少华,神倦肢懒,或见尿血或便血。舌质紫暗,脉弦。

112.2.2病理分类

112.2.2.1单纯腹壁伤:腹壁钝痛,皮下瘀斑或皮下血肿,受伤部位压痛,或局限性腹壁肌紧张,但症状及体征较轻,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缓解。

112.2.2.2腹膜后血肿:多有严重外伤史,造成腹膜后脏器损伤,腹膜后血管损伤以及骨盆或下段脊柱骨折出血,渗透至腹膜后间隙中形成血肿。伤者诉腹痛或背痛,腹部压痛,或可能及局部肿胀隆起,可出现肠麻痹及排尿困难等。如大量出血者常出现休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112.2.2.3腹腔内脏损伤

.实质性脏器损伤

肝损伤

伤者有右侧胸腹部外伤史,右上腹剧烈恃续性腹痛。右上腹或全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如伤者有大量内出血,则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右下腹穿刺可得不凝固血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腹部X线透视或摄片:右膈肌升高。B超以及CT检查可发现液性暗区,肝脏移位、变形、缺损等。

脾损伤

伤者多有左上腹部外伤史。轻者左季肋部疼痛,但如脾包膜下积血增多,在左季胁下可触及包块,左季肋部疼痛加剧,一旦包膜破裂,很快出现休克重症。重者腹痛较剧,伤后短时间内即出现面色苍自,呼吸加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表现。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左下腹膜腔穿刺可抽出凝固血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X线摄片检查:左膈抬高,脾影扩大且模糊。

胰腺损伤

有上腹部穿透伤或严重挤压伤史。轻度胰腺损伤,早期多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或有遗留上腹部不适,肩背放射痛,低热等症状。较重胰腺损伤,伤后即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甚至休克。检查腹部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清淀粉酶增高,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升高。

肾损伤

有腰部严重撞击挤压伤或穿透伤史。轻者为肾挫伤, 仅现腰痛及血尿,多能自愈。重者为肾破裂,患侧腰部疼痛,肿胀,压痛,可有开放伤口或肋骨骨折,多数有血尿,但如果肾蒂断裂,肾盂广泛性裂伤,输尿管断裂或被血块梗阻时,血尿可以很轻。如广泛血肿及尿外渗,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及肠麻痹。如大量出血可出现失血性休克。X线检查:肾区暗影增大,腰大肌缘不清楚,膈肌升高,提示有肾周围血肿及尿外渗。B超及CT可显示肾脏形态的改变。

.空腔脏器损伤

胃损伤

多为贯穿性损伤所致。胃壁部分损伤,症状较轻, 仅出现上腹部疼痛,胀满,纳差等。如胃破裂则可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剧烈腹痛、呕吐,呕吐物可含有血液。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强直,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X线透视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

肠损伤

包括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及直肠等损伤。有腹部穿刺伤或严重暴力外伤史,伤后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呈缩小或消失。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十二指肠穿孔或破裂可抽出胆汁。空肠破裂可抽出黄绿色小肠内容物。结肠及直肠破裂可抽得粪便样内容物,并有粪臭味。

膀胱损伤

有下腹部或骨盆严重暴力损伤史。闭合性膀胱破裂,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和血尿;开放性膀胱损伤有血尿自伤口溢出;严重损伤可出现休克。体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如腹膜内膀胱破裂可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有移动性浊音。直肠指诊有明显压痛和浸润感。导尿时膀胱空虚或仅有少量血性尿液,如用无菌生理盐水注入膀胱,稍等片刻,然后重新抽出,若抽出量明显少于注入量,提示膀胱破裂。

112.3疗效评定

112.3.1治愈:生命体征稳定,各种症状消失,瘀肿消退,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112.3.2好转:症状减轻,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检查尚见部分阳性。

112.3.3未愈:症状无改善,功能未恢复或死亡。

113四肢挤压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13.1诊断依据

113.1.1有外伤史。

113.1.2局部症状:伤肢疼痛,肿胀严重,皮肤青紫或瘀斑,或可出现张力性水泡,甚则发黑,变硬,感觉障碍,活动功能受限。

113.1.3全身症状可有发热,脉搏加快,甚则出现咯血、吐血、尿血及休克症状。

113.1.4查尿稳血试验阳性,尿肌红蛋白试验阳性,尿比重增高,血查钾、非蛋白氮、尿素氮增高。

113.2证候分类

1132.1气滞血瘀:伤肢肿胀,疼痛剧烈,皮肤青紫或瘀斑,伴神清呆滞,胸闷腹胀,舌淡暗。苔白,脉弦。

113.2.2积瘀化热:伤肢肿胀,灼痛,得寒痛减,遇热痛甚,伴发热,面赤,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113.2.3气虚血脱:伤肢瘀肿暗紫,头目眩晕,面色苍白或萎黄,烦躁口渴,气急心悸,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数或虚大。

113.2.4瘀阻经络:伤肢微肿,痛如锥刺,肌肉挛缩,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舌紫暗,脉涩。

113.2.5气血亏虚:伤肢萎软,麻木不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113.2.6肝肾亏损:肌肉挛缩,麻木不仁,屈伸不利,隐隐作痛,遇寒痛剧,得热痛缓,伴腰膝酸软,头目昏花。舌淡红,苔白,脉细。

113.3疗效评定

113.3.1治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无后遗症。

113.3.2好转:症状改善,功能基本恢复,有部分后遗症。

113.3.3未愈:症状无改善,功能丧失,伤肢残废。

114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114.1诊断依据

114.1.1有明显的外伤史,或伤肢长时间的外固定包扎过紧。

114.1.2多发生于小腿及前臂。

114.1.3伤肢疼痛剧烈,末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发凉或出现暗红斑块及水泡。甚则"硬皮革"样改变,筒状僵硬,皮肤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可伴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等全身症状。

114.1.4实验室检查:筋膜间室压力测定大于1.1kPa,血沉加快,尿肌红蛋白试验阳性。

114.2证候分类

114.2.1气滞血瘀:伤肢剧痛拒按,肿胀或光亮如镜,或硬如皮革,肢端发冷。舌淡红或紫暗,苔白,脉弦数或沉涩。

114.2.2积瘀化热:发热,心烦,口渴,尿黄,甚或高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伤肢肿胀剧痛,皮肤灼热,喜冷恶热。舌红或红绛,脉弦滑数。

114.2.3肝肾亏损:伤肢拘挛,麻木不仁,肌肉萎缩,屈伸不利,甚或畸形,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

114.3疗效评定

114.3.1治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无后遗症。

114.3.2好转:症状改善,功能基本恢复,留有部分后遗症。

114.3.3未愈:功能丧失,伤肢残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标)@ 全
痿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心悸集』心悸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心悸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心悸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