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水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江南都江堰”再续传奇


槎滩古陂

11月8日,由江西省水利厅推荐申报的水文化遗产——槎滩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在江西省尚属首例。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首次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至今已经评选了三批,45个项目入选,中国有10个项目。今年中国申报了三个,槎滩陂成功入选。


千年水利工程历经风雨


周矩纪念碑


江西自古是农田大省,也是灌溉大省,有很多历史悠久、仍在发挥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槎滩陂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史料记载,公元930年,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为避唐末之乱,携全家老少举家从金陵(今南京)迁徙到泰和县的螺溪镇。当他看到当地贫穷的农民有田缺水,受尽旱灾欠收之苦,决心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

公元937年的周矩父子在赣江水系禾水支流牛吼江上凿石建陂,陂址位于泰和县禾市镇南部,取名为槎滩陂。

古陂所建处为两条河流交汇之后的转弯处,水量充足,主渠穿过大片农田,是兴修水利的绝佳地点。槎滩陂在灌溉引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当时禾市镇和螺溪镇9000多亩田地变成吉泰盆地的鱼米之乡。


设计管理成就“江南都江堰”


槎滩陂渠系图


槎滩陂陂坝从始建至今从未坍塌,古陂能保存至今,源于其合理的设计和先进的管理制度、经验。

古陂先进的设计理念值得称道。一方面陂址设在河床坚硬、水流较缓的槎滩村畔,免遭冲毁;坝顶高度略低于河岸,洪水期陂坝没入水下,河水从坝上溢入老河道,自然泄洪;陂下七里实行分支灌溉,利于农业生产。此外,为保证航运畅通,鱼类洄游,陂上还设置了大小泓口,供船、排通行。

槎滩陂使用千年,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证。首先是隶属关系明确,建设之初规定槎滩陂为两乡九都之公陂,不专利于最初的设计建造者周氏家族,而是造福于广大民众,深得群众爱护;再是管理制度科学,成立了由陂长负责,所辖村庄大户轮流执政的管理机构。

千年来,槎滩陂一直源源不断滋养周边近5万亩农田,被冠以“江南都江堰”的美誉。


省市齐心力推申遗成功


考察调研合影


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罗小云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工作,多次指示要全力做好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厅原副巡视员周江红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槎滩陂的“申遗”工作。

2015年,江西省水文化建设确定了重点实施水文化建设“1512”工程(即出版一套《水利江西》丛书、包含《风景独好》《水乡美色》等五个单行本,做好一项水文化“申遗”,推出二个基层水文化建设工作示范点)。如今,槎滩陂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实现了江西水文化遗产“申遗”“零”的突破。

早在2013年,厅水文化办公室就对全省水文化遗产工作做了全面统计,并对部分水文化遗产进行了现场调研。2015年3月,厅水文化办公室下发《关于组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的通知》,根据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标准,初步筛选出槎滩陂、乐平古石坝、汪口平渡堰三个符合条件的工程。经过组织专家人员多次现场调研论证,槎滩陂为最符合申报条件的古代灌溉工程。

在厅水文化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省水科院、吉安市水利局、泰和县相关人员在申报过程中通力协助,最终促成槎滩古陂的“申遗”成功。


槎滩陂申遗成功,必将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促进遗产有效保护利用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发挥。下一步,省水利厅将与有关部门一起,继续推进槎滩陂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作者:何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200多年历史,江西上堡梯田“申遗”成功!
49.3公里襄阳长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图)
刚刚,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都江堰市正式从“双遗城市”升级为“三遗城市”
千年不败的江南水利工程,竟是一位难民所建,他的名字值得铭记!
四川都江堰市,上午10点39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真实现状
千年它山堰申遗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