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陕县:一个隐藏在黄土塬上的小村庄,过去竟然是官方的炼银点

河南陕县菜园乡东南部的土塬上,有个叫赵原村的地方,距三门峡市区20公里,村南就是崤山有名的放牛山,东南有梅花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图为村中的小路,安静随意。(王华利摄影并授权发布,盐水虫编辑)

虽然村子叫赵原村,村里几乎全部村民都姓尚。村里有较为著名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尚家大院。据村民介绍,尚家在明清时期曾出过一名状元叫尚广居,在京城做官。图为尚广居状元的故居,门前的照壁砖雕精美,喜鹊登梅,吉祥如意,福禄寿齐全。

明清时代,由于崤山的矿藏中金银的含量很丰富,官家就将炼银点设在赵原村。据《陕县志》记载,赵原村附近分布着炼银遗址,其中以赵原村发现的炼渣最多。图为用龟背纹做墙壁图案,称为“龟锦纹”,有蓄意健康长寿之意。

炼银业在明代达到鼎盛时期,拥有官方炼银点70多处,同时带动了当地染房、当铺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明清时期,赵原村也因此一度成为当地经济贸易中心。现在村里的老房子、老院墙中夹杂着炼银用的银渣骨碌。图为一座古宅的门匾上刻着“瑞接秀岭”,是因大门朝东,东面就是武则天巡幸东都的行宫——秀岭宫。

后来,尚家又有多人担任大学士、儒生、监生、贡生、巡视等职,“上了赵原坡,秀才比驴多”的俗语至今仍在当地流传。图为陕县原文化馆长为保护地坑院这种古老民居形式,筹资将自家地坑院进行改造修建的十六孔窑院。老院原为十孔窑,修缮时向南扩了六孔。

这是赵原村走出去的企业家的地坑院,虽然修缮一新,没人住的院子还是冷清。

图为废弃的地坑院。

和青砖混杂砌在墙壁上的黑色圆棒物,就是古法炼银留存下来的银渣锭。

村里的老人。

这些老房子住的都是老人,虽然破旧,但小院收拾的挺干净。

尚驰是村里的文化人,相当于古时的秀才。三门峡的书法名人,现在是三门峡老年大学书法教师。

坚守在老宅里的人们。

村里过去有庙宇多处,现在遗留下来的有玉皇庙,每年正月初九和6月6都要举行庙会庆典活动,周边各村望佛道香客都会前往上香祈洪福消灾免难。玉皇庙就在这座院子里,村里的大戏台也在这座院子里,这里也曾经是赵原村小学。

玉皇庙大殿,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两旁还有东西偏殿,分别是三官庙和泰山庙。

早年村东北还有一千年古寺,名曰龙泉寺,寺内其他建筑设施现已经毁灭,现仅留存土窑洞三孔,石碑一块。图为一家三口不会忘记,烧一柱高香,保佑全年平安顺利。

据碑文记载,龙泉寺建于明万历十四年,为一靠崖窑院寺院,寺院内有钟楼一座,方圆四十里可闻其声。乾隆七年又重修,修缮了窑洞内彩绘壁画等相关内容。图为络绎不绝进香的村民,诉求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是龙泉寺周边的地势地貌。两道山梁,像太极图的双鱼图。

原龙泉寺的窑洞,洞内供奉的佛像早已不存在了,两壁所绘的佛经故事还依稀可见。这是颗紫荆树,树姿曲若虬龙,蟠根错节,苍劲古雅。这是龙泉寺的见证,也是现在赵原村的宝贝。

如今,赵原村曾经的繁荣已荡然无存,尚家大院也历经沧桑破损严重,但残砖断瓦中依稀可见精美的雕饰和蕴意深刻的牌匾。龙泉寺窑洞壁画上,戴帽翅的乌纱帽,谁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人物?欢迎关注头条号《盐水虫》,共同分享身边的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存近万座地坑院 将黄土层挖出大坑后改造而成
龙泉寺村散拍
世界最神奇的千年古村,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陕西与陕东,还有陕味十足的陕塬,今日陕西仍在,陕东却成了河南
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这里可能是中国最神奇的村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