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某药厂新版GMP认证的直播

作者:阿炳1987    来源:蒲公英


结合自身的经历,给蒲友们简单讲解一下GMP认证的流程:


第一天:

1、先是自我介绍,初始检查的证明。给企业一份检查计划(形式上的,每天都基本一样)。


2、企业介绍情况,ppt。建议不要吹的太厉害,以免引起检查员的反感。但是也要把自己说的好一点。


3、检查员内部讨论,检查计划。但是这个计划不会给企业看。


4、要了几份文件:申报材料、注册批件、制造及检定规程、过去检查过的报告、偏差台账、变更台账、质量回顾报告。
搞完这些基本就到中午吃饭了!中午吃过饭,下午检查了制剂车间的现场,分头行动,分成了两个组。对现场提了一些,问题,查看了一些记录,并记下了一些产品批号,估计明天会着重检查。


感受:整体上感觉没和以前有太大的变化,在开始交流的时候,我们比较低调,承认我们对新的GMP的认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风险评估和质量回顾方面作的不是很好。检查员也认为企业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但是要让检查员能够看到我们在改变,特别是意识上已经提高了。


    在质量回顾方面,我们也就是作了统计,没有作分析。检查员提出了异议,但是我们之前准备了一份关于质量回顾的SOP,说明了如何进行分析,采用一些统计学的方法,例如按照SPC作控制图,计算Cpk值等等。倒是也能接受,不过还要看最终的报告会不会写上一笔。


在进行现场检查的时候,主要看了制剂的灌装,特别对动态的环境监测有强烈的兴趣,关心是不是在开始组装时就进行了监测,灌装结束后是不是进行监测。在A级区摆沉降菌碟子时是否及时进行手消毒等等     


    我们是一个老的厂房,设备没有RABS,在进冻干机前用一个层流车进行转运(说实话,我不太接受这种方式),进冻干机是手工摆放,这是我们之前一直担心的问题。他们问了气流流型是否进行了监测,估计明天会看气流流型,但在现场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另外我们的灌装机有另外的一种规格,需要更换轨道和一些部件。他们认为这属于模具,应当严格管理。之前我们内部讨论过,认为这个条款应当是针对固体制剂的,我们这些部件不与产品接触,不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属于模具,应当类似与备件管理。在这方面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本着少惹麻烦的原则,我们打算按照他们说的做,整一个好的态度吧。在检查的时候也发现了几个我们的低级错误,没办法这种事情怎么都没法避免,也不知道现在的工人是怎么了。只能好好解释,拿文件,拿记录来说明我们是这么规定的,以前也是这么做的,这次仅仅是笔误之类的。几个检查员还好说话。关注了设备下水的air break,关注了冻干机的CIP系统的WFI储罐,这是我们胎里带的毛病,只能闷头听着,做出深有体会状。


第二天:

主要查的是生产现场,我们是生产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很长,生产周期也很长,工艺很复杂。今天上午查的是原液的生产车间,下午查了公用工程和仓库。


比较关注:
1、我们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的自动化设备,平心而论自动化水平还是很高的。检查员比较关心的是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以及一旦发生故障或失效时是否能够及时暴露出来,以及后续的处理流程。我们现在的细胞培养系统上有大量的温度、压力、溶氧、pH、称重、电导系统,关于这些系统的计量他们比较关注,但是他们也明白按照现在计量部门的能力,完全计量是不大可能的。我们对所有的探头进行了计量,但是对于数据传输模块,也就是二次表做的不好,仅仅是很少的部分进行了计量,而且是仅仅进行了比对,他们对此觉得存在问题,但是在我们的解释下,也能够接受,毕竟现在计量部门的能力他们也清楚。


2、关注PCB、MCB、WCB的传承、储存、定期的检查等等。特别是储存方面。是否分开存放?我们是用液氮保存,问了很多关于液氮监测的问题,我们有液氮液位报警系统,他们还着重问了,如何让证明这个系统的有效性问题,这点和我以前接受老外检查是的要求基本上一致的。


3、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过滤器和呼吸器,他们对滤器的材质、更换周期、完整性测试频率等十分关心。


4、对纯化填料的清洗、再生的方法关心。对填料的寿命问了是如何规定的,以及依据是什么。我们只有一种做了验证,其余的是依据供应商的推荐值来做的,在和他们进行了解释后,他们表示应当以后都进行验证。现在我们的状况是一个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的阶段,是可以接受的。


5、生产过程中我们有巨量的参数监控采集,我们的做法是每天将曲线打印出来,进行review,签字证明。他们认为不错。但是进一步提出来,曲线仅仅是一个趋势,并不能追溯到某个点的具体数值,所以应当对这些关键的数据进行电子版的备份。这个要求我觉得是更进一步的要求,确实应当进行电子数据的保存、备份和归档。我们当场表示我们正在进行这些设备的选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表示可以理解。


6、在CIP站,询问了配制、清洗循环、淋洗、重点判定等流程。最后还问了,如何出来CIP站,因为在清洗后CIP站是湿的,如果长时间不用的话会造成微生物的滋生。幸亏昨天考虑到他们提出的冻干CIP的问题,我们连夜增加了CIP站的一个自动程序,使他能够每天零点时自动运行一个灭菌的程序。他们比较满意。


7、在共用工程部分,没有提出过多的问题,主要是询问一些流程的事情,还有原水的监测频率和项目,我们是交钱在市政领报告,每季度一次,他们可以接受。有一个检查员问了双管版是换热器的死角问题,我觉得是不同的技术流派的争执,不是什么大问题,估计也不会写道报告中。


8、仓库我就跟了几个冷库,问了温度分布图的事情,以及控制探头的位置等问题。我们的货架没有完全到尾,所以他们特别查了是否会引起交叉污染。比较倒霉的是工人把刚刚生产的一个批次的状态表示写错了,无语ing,没办法,低级错误只能忍了。


9、在制剂问了我一个比较刁钻的问题,他说洗瓶+隧道的的参数是什么?为什么定在310摄氏度?依据是什么?我回答是为了去除热源。他又问胶塞的处理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我说是121摄氏度20分钟,为了除菌。他继续问,为什么胶塞不除热源?瓶子为什么要这么严格?我说胶塞不耐高温,只能靠大量的WFI冲洗来保证热源在低水平。他表示我们应当在工艺验证过程中证明在瓶子、胶塞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热源的变化过程,以证明我们工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我觉得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的工艺验证是很烂的,没有这些数据支持。忍了吧。。。


10、检查了HVAC的分区图,关心交叉污染的问题。


11、我们的生产过程取样是生产人员进行的,他们认为不好,应该由QA进行,变通的话也要有QA的授权。


第三天:
主要检查了QC的现场和大量的文件,分成三个组,各干各的,我记的不是很全。


1、检查了oos的台帐,对于由于oos调查而额外取样的样品,要求在台帐上有额外的注明。


2、又着重检查了细胞库,建库的文件、传代的记录、定期检验的记录、领用、发放的记录。对于在公司以外的保存地点,要求看保存协议等等。


3、检查了人员的培训记录,建议在详细一些,这条是永远的缺陷,没办法。 

 

4、认为无菌灌装用的培养箱过于小,这样装载会比较满,可能会影响热分布。这个倒是我们的问题,已经订了大的培养箱,到货了,但是还没有做验证,来不及了。


5、还是上次提到的模具的问题,仍然坚持把灌装机的轨道、洗瓶机的夹具等等当作模具,多次沟通无果,只能接受。连夜整理了一个小房间,双人双锁管理,控制温湿度。写了管理规程,以及传递到洁净区时的清洁消毒方法。更换的sop;另外还提出了,更换后,如何证明清洁消毒是有效的,不会对关键区域的环境造成污染。我说本来想做触碟的,可是找不到完整的地方。他们说要在培养基灌装验证的时候,进行一次更换轨道,再灌一批。我觉得也不难实现,可以接受。不知大家是不是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的?对于这些部件的管理,要求都做一一对应,严格管理,这倒是应该的。


6、维护保养方面,我们是按照说明书和供应商的建议做的计划,他们提出还要参考使用部门的意见,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另外要对设备做趋势分析,这个我没在旁边,可能是要对设备的运转、维修情况做统计吧,无故障率之类的。


7、制剂灌装使用的无菌手套管理不到位,认为要进行供应商的审计、到货的无菌检验等等,总之要按照原料的管理来做。我们和他们解释了,我们可以把手套放入关键耗材里进行管理。检验我们认为也可以接受。我们在进行更衣确认的时候进行手指印记的测试,结果全部是阴性。


8、对于CIP系统自身清洁的问题很关注,特别是使用结束后,到下次使用前的间隔时间内的微生物滋生的问题,需要好好准备。


9、对于动态环境监测(A+B)详细的进行了检查,包括sop、布点图、人员操作、培训。都能够问到点子上去,所以我们自己的人要提前好好准备,涉及到多部门的问题,如果仅仅是随口问一下的话,倒是可以回答,如果是详细问的话,还是叫专业的人来回答吧。我们发生了几个类似的事情,不过问题不大,来人再解释就ok了。


10、检查了员工身体不适报告制度,正巧,我们有一个人在检查当天高烧,检查到了。


第四天
主要检查的是BPR和验证


1、BPR里面的一些细节,比如操作的核对信息;打印图标的签字;时间的逻辑关系等等。这部分哪里都一样的。


2、看了无菌灌装验证,连带着相关的密封性验证。特别注重培养基灌装的物料平衡,针对所有的剔除点、不进行培养的点,要有明确的解释,为什么?如何考虑的?会不会造成潜在的阳性样品的剔除。


3、问了硅胶管的灭菌验证,我们用的管路很细,没有办法将探头放进去,检察人员提出了硅胶管管径小,长度长,不利于蒸汽的穿透,应当考虑这部分情况。我们的解释是以后再做的时候,增加灭菌后的无菌检查,就是剪开部分管路,浸泡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他们表示可以接受。


4、种子库持续关注中,要求将MCB和PCB分别放入不同的tank保存,生产用的菌种和研发用的菌种分开房间放置,这个不难。


5、无菌手套管理,要求按照关键的耗材进行管理。


    今天总结的只有这么多,有些感受想说一下:


在检查的时候,如果检查员发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有的是很容易整改的,大家通常的做法是马上改正,升级文件,甚至连夜将培训都做好。但是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暴露更大的问题。首先这些问题首先是缺陷,也许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文件中没有规定,或是有规定下面的人没按照规定实施。不论哪种情况,被发现,都是应该作为异常情况或是偏差来处理,然后采取紧急的处理措施,然后进行风险分析,判断对产品的影响,最后才是进行CAPA。


这是一个条理清晰的处理。如果我们只是改正了,但是没有整条处理流程,反而让检查员认为,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系统。另外在发生偏差的时候,我们调查原因,作出CAPA,要考虑类似情况的预防措施,不要仅仅针对发生的这个情况,这方面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实施新版GMP技术性问题答疑723题-(续六)
ISPE制药工程指南系列《无菌生产设施》读书笔记
GMP缺陷风险分级
无菌制剂下放相关技术资料
冻干粉针剂等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检查要点
新版GMP认证情况及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