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卦象的取象方法
周易卦象的取象方法


    卦辞的写作取决于卦象,卦象的规则应该是将六十四卦进行明晰地区别。传统解易把八卦卦象作为主要取象方法,导致解卦混乱,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八卦卦象只是筮卦的初级阶段,六爻卦象才进入了筮卦的高级阶段,周文王写周易岂能舍高级而用低级?我们应把六爻作为六十四卦卦象的基本单位,用六爻卦象解释卦爻辞。

总地来说,周易卦象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思维法则;二是卦的排列规则;三是主动性法则。

一、周易卦象的思维法则

筮卦思维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对筮卦的理解应当同其时代人们的思维形式密切相关,从逻辑学上说,这叫“思维结构的定势作用”,即某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会出现在同一时代的各个领域,在上古时代尤其如此,我们应当用那个时代的思维定式寻找周易卦象。《汉书·艺文志》认为,《易》的发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蓍卦作为一种巫师法术历时夏、商、周三代,世世相传,也在世世发展,周文王既然用筮卦形式写出周易,肯定离不开同时代的思维定式。商朝末期也是文字趋于成熟的时期,文字的造字规则可以说代表了同时代的思维定式。东汉许慎称造字法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法是最原始的造字法;指事、会意是包含思维系统的造字法;形声是音、义结合的,更加成熟的造字法。文字和筮卦都是由图画而产生意念,思维方式上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对应造字法举例进行说明。

象形法。如木字,其形上为树的干支,下为树的根,表示树木。卦象中的象形法是六爻卦的排列与某种现实事物相一致时,取其形为卦辞,是象形法的思维方式。如:

坎卦 

  二、五爻为阳,象河道的两个堤坝,坎的原义应该是堤坝。“习坎”就是加高堤坝,堤坝内之水为吉,溃出堤坝之水则凶。

离卦 

  四个阳爻外阳包内阳,如同蚕茧与蛹蛾的关系,离就是指蚕茧。

鼎卦 

 有鼎之形。

指事法。如本,在木的下部一点或一横,表示树的根。末,,在木的上部一点或一横,表示树枝的末梢。卦象中的指事法是以六爻中独特的一爻为指事爻,并由此而产生卦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一爻五爻卦和《既济》《未济》系列卦中。如:

①一爻卦 

  师卦,六个爻中五个为阴爻,仅九二为阳爻,一阳为贵,是本卦的指事爻,九二动居内卦之中,有聚众为师之象,卦辞“师”从九二爻而来。

②既济卦 

  阴阳各居正位,个爻出现变化,则以所变之爻为指事。
 此卦第三爻由原来的阳爻变为阴爻,六三为指事爻。三爻从武,阴爻柔居刚位,有止进休兵之象,故卦辞写“屯”。“勿用有攸往”就是指不要出外。

③未济卦 

 阴阳各居反位,个爻出现变化,则以所变之爻为指事。
, 此卦第四爻由原来的阳爻变为阴爻,六四为指事爻。四爻从文,阴小之爻居此位,有启蒙学习之象,故卦辞写“蒙”。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渎是指疏通,第一次告诉他,第二次、第三次再问则让他自己去疏通,意在提倡一种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的学风。

会意法。如武,,如同执戈而行的战士。信,人说到做到为信用。会意法的应用最为普遍,是基本的思维方式。如前面所讲师卦 

 九二居内卦之中,有率众伐外之象,九二是指事爻;而比卦 
 则为众阴爻去比附九五尊爻,五个阴爻就是会意之爻。

形声法。钱形声法是造字的高级阶段,一个字融合了发声规则和形象规则,是文字声音系统化和形体系统化后的产物。如“河”,凡水旁字皆指水,为形意;可为声。“钱”,金旁字与金有关,表形;戋,既表音,又有小金之意。此时的筮卦规则也集合了系统化的各种卦象概念,把阴阳、爻位、上下、内外、强弱、动静等各种元素综合进卦爻辞中。

二、每组卦的前后排列规则。

前面所举例子,师卦九二为指事爻,比卦五个阴爻为会意爻,这样说似乎过于随意,为什么师卦九二为指事爻,比卦九五就不是指事爻呢?而且俞琰在《读易举要》中明确讲:“五阴一阳卦,以一阳为主;五阳一阴卦,以一阴为主。”要如此说的话,比卦的“比”就写错了,应该写成制,以九五之尊统制五个阴爻嘛。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周易六十四卦是以三十二组构成的。唐朝孔颖达分析了排卦规则:“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变。”认为六十四卦的排列实际上是三十二对卦的排列,但遗憾的是他没进一步问为什么这样排列,难道仅仅是一种排列形式吗?而《序卦传》更不理会这些规则:“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认为六十四卦前后相因。这种理解与周易规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触及到另一个关键法则——主动爻法则。可以说,指事法、会意法及主动爻法则是周易卦象的真正秘密所在,从古到今之所以没有一个易学家真正能够

解通周易,就是源于对这些卦象规则的懵懂。

我们知道,六爻卦以阴爻和阳爻为构成主体,代表了社会关系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矛盾因素,是社会关系的简易模型。《既济》卦阴阳各安其位,代表了理想的静态社会模型,这种均衡状态一旦被打破,各种矛盾就会凸现出来,而这些矛盾的延伸、发展是有倾向性的,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主观倾向,周易的思想价值就在于失去均衡后的这种倾向选择。比如师卦 

 和比卦 
,尽管比卦的九五居尊,但还是把师卦的九二当做指事爻,为什么?这是因为师卦阳爻居内,比卦阳爻居外,内为己,外为他,这一组卦的选择上倾向于我强敌弱的趋势,说明作者思想中把民族矛盾或者是周国与商王朝的矛盾放在了中心主题的位置。如果是一个最高统治者,他的倾向性会选择把比卦放在师卦的前面,以九五为指事爻。周文王由这种复杂的倾向性而产生了每组卦之间的排列规则:排前之卦以少量之爻为指事爻,排后之卦以多数之爻为会意爻。但这只是一种普遍性的排列,不是一个僵硬的规则,如夬卦 
 在前,却以五个阳爻为会意爻,姤卦 
 
在后,以初六为指事爻,到了这里规则就发生了变化。还有几组这类以多数爻为主体爻的卦都放在了这一组卦的后面,例如革卦,其“元亨利贞”卦辞表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卦,之所以排在四十九的位置,无非是四个阳爻为主动爻的缘故,阳革阴命嘛。

三、卦爻的主动性法则。

主动性法则是周文王赋予筮卦全新生命力的着力点。主动性法则分两步理解:

第一步,把阴爻和阳爻分成主体和客体,如师卦在前,九二为主体,五个阴爻为客体;比卦在后,五个阴爻为主体,九五为客体。需要注意的是,这步工作是在写卦辞之前完成的。

第二步,根据六爻卦象体现出来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倾向性,让主体爻有所行动,即周文王为此写的卦辞,从而推理出相应的结果,即吉、凶、悔、吝、亨等。如这个卦体 

,六爻外卦无主,内卦九二雄踞中位,在此客观条件下,以九二爻为代表的我方应该果断的兴师伐外,扩充国土,周文王为此所写的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师”就是主体爻应采取的行动方式:兴师伐外。“丈人”是老成持重之人。“贞丈人吉,无咎。”是这种主动行动会产生的结果。如 
,六爻卦象二阴爻为主体爻,四阳爻为客体爻。四阳爻势力强盛,二阴爻柔居其下,势单力弱,岌岌可危,二阴爻面前有三条路:一是投降;二是等死;三是逃跑,日后可以卷土重来。周文王为此写的卦辞:“遯亨,小利贞。”“遯”就是让处于危险状态下的二阴爻主动摆脱困境,当逃则逃,不要坐着等死。“亨,小利贞。”称赞这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意思与遯卦卦义基本相同。这就是卦辞所赋予的主动性以及这种主动性所带来的结果。至于传统所解之遯:“阴称小,浸而长,则将消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是明显的错解,应当以主动性法则为准。

讲到这里,就涉及到卦名的问题,如上面所讲,“师”、“遯”传统上叫做卦名,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叫它为卦名,但周文王在写卦辞的时候恐怕不是作为卦名来用的,而是带有主动性的中心卦辞,因为它后面往往紧跟着一句断辞,断辞所判断的是在卦象体现出的客观环境下,卦辞主张的这种主动性倾向是吉还是凶,如果仅仅用作卦名的话,是不存在吉凶的。所以,我们在称呼某卦时,“师”、“遯”是卦名;但在解卦时,“师”、“遯”只能看作是卦辞的一部分,而不能做卦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维解易法——史上首个科学的《周易》方法论
四位一体解易法-学习《周易》分四步(四)
周易卦象的分类规则
未济,学习《周易》的入门卦(二)
“颜回为子贡占卦”实践,谈《易经》的断卦技巧
怎样准确理解周易卦辞的字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