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心
      每个人从娘胎呱呱坠地,都有一颗心。这个“心”一方面指的是心脏,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精神来讲,泛指人的思维、语言、感觉、知觉、能力、智慧等等,通常人们常说练功要“修心”、“调心”、“养心”,这无疑是千真万确的。
       那么究竟修的是什么心呢?道家认为有人心、有道心。人心指的是贪妄之心,可以归结为识神,而道心则是自然之心、平常之心,也可以归结为元神。《三字经》首句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一生下来时是无害人之心的。当长大之后,逐渐接受各种事物,有了越来越多的意识,产生了更多的观念、是非,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识神大大发展,而元神越来越被湮灭。特别是在当今物质社会中,人们的欲望不断增长。
       人有欲求,就有无奈;有获得,就有不满。因为欲望是无底之壑,永远也填不满。人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有些人追求物质享乐,有些人追求功业不朽,当他有了贡献而没有得到相应报酬,就会有牢骚抱怨而内心失衡;有些人有才能未被重视就感到被人冷落、遗忘而心感不忿、悲观;有些人私欲恶性膨胀,达不到个人要求就感到发狂、倍受煎熬……。对这些得得失失的追逐,使人心陷于枯涩、暗淡之中,而使自己活得挫折、烦恼、无奈。心,成了一个走了样子的心。
       你不修心,你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不修心“百病从心生”,身体也就会沾染各种病症。因为,人的生病,不只是“病从口入”。《黄帝内经》上讲“病从心生”,人的心理是支配生理的,当你内心不平衡的时候,内分泌也不平衡了,身心失调,生命失去光彩,甚至早衰、夭亡。修心就是首先从思想上、精神上去修养,要把自我之心,纷繁杂乱的后天之心,修成道心,修成平常心、自然心。自然之心就是凡事只要顺其自然,平常之心就是以自己的心去对待别人的心,两颗心相对,寻找自我的一种平衡。平常心来自于道。
       什么是道呢?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道的核心是无为而无不为。把自己的一颗心放入平常心中,顺其自然而不抱任何目的,没有任何要求,这就是广义的道。平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大事小事都要时刻供奉着平常心,珍惜自己的真心。如果每个练功人都时时保持这种心态,那么身体就和顺、快乐,心安自在,才会活得踏实、潇洒、轻松。

       怎样修心呢?修心要从修己开始,即从修正自我开始。现代社会中,物质欲望的泛滥,已经充分反映出精神生活的贫乏及心灵的沉淤。权势、金钱、享乐、虚荣、使人沉沦,迷失了人的自性。智慧常和情感交战,欲求和德性交战。所以人的心遭受着重重苦难,为形而役、为相而迷、为情而累、为物所牵,没有一时一刻的安宁。修心,要使心安静下来,首先要抓住得与失这个大问题。作为得失这两方面,人在社会中谁都会遇到。一般情况是得到了就高兴,失去了就难受。但从理论上去分析认识这两个字及它们的所包含的含义,得与失的道理也很简单。世界是物质的,有阴也有阳;气候是变化的,有睛也有阴。每天24小时也在变,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所以说每个事物都有它阴阳、正反、表里两个方面。
        其实,白天和黑夜一样长,你得到的与失去的一样多。你此处得到了,彼处必有所失,你得到的是你应该得到的,你失去的就是不该你得到的。你可以得到金钱,但你也许会失去健康,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东西是不可兼得的。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欲望之中,不做非分的妄想,不去追逐那本不属于你的东西,超脱于自身得失之外,超脱于万事万物之外。这样你才会感到一种轻松,心役解脱的轻松;你会感到一种快乐,精神升华的快乐。到此时,你才会感到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得失平衡才会心旷神怡。练功中自然就会杂念减少,心神宁静,比较容易入静。

        正确处理得失、荣辱、沉浮、贫富、爱憎,还必须注意正确处理世间一切事物,要使自己的心宁静守一,使自己始终如一地保持这种安宁详和的心态,不让其它外界干扰它。这就需要持续不断地涵养道德,这也是练功日常化、生活化的基本方法。古人在这方面教训颇多。如“修功不修德,早晚要着魔;修德不修功,到老一场空”等等,都在于着重教导人们涵养道德才能使功夫上进。
       在现代社会情况下,涵养道德窃以为应从如下几方面下工夫。 1、陶冶情操,对症自治。人有七情六欲,当你遇到矛盾问题时,往往会引动七情变化而致使精神不宁,上冲气血,使心身难平。《素问·举病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下,思则气结,恐则气怯,惊则气乱。”七情之生起,多是由于个性太强,或是私欲未遂,而结果则是身体被害,使练功者气血横逆,前功尽弃,所以要时时处处引以为戒。《道德经》“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待之,不善者,吾也善之,德善矣。”这虽然是至理名言,但在实际中做起来,克制自己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故而需持以恒之。
       2、扫除私欲,净化心灵。人们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步沾染、学会了各种陋习。从个人自身来说有傲气、横蛮、任性、嗔恨、自卑、妒忌、猜疑等,而表现在生活中的虚伪奸诈,两面三刀,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这些不但于社会中的道德相悖,有害于社会,也有害于个人。试想一个整日为个人私利苦心钻营的人,一个时时想贪国家、集体、他人之利为己的人,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他的心地肮脏,思想阴晦,行为不端,怎能有光明的感受,怎能有愉悦的心情,怎能有恬憺的人生呢?所以,历来练功者都强调“天下为公”,要树立无私无我,济民利世,多做奉献的大志。助人为乐,扶危解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中医角度看,神清则气清,神静则气静,神安则气安,神清气和则人血气相合,身体康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练功者要着重于去除私欲,净化心灵。精神升华,神安气和,不但对身心健康有益,也有利于练功长功。

        3、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俗话说:平常心是道。时常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将这颗平常心存于自己的心中就可以了。有人会问,道心在哪里?真正的道心既不在体内,也在体外,更不存在于自然之中,道心就存于心中。这是道心的法门要点,即“道心无处不在”。我们练功者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要既有心,又无心,有心于自然,无心于大体。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练功,你从每一件小事入手,这就是修心。你要从每一件平常的事物中去体现出平常心,也就是道心的存在,使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它变得更有意义,这就是修心的一个法门。
       愿每个真气运行锻炼者都能长生长养长驻一颗平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安曲 平常心
368 裁章碎拾王阳明(4)
阴符经讲座六
【原创】人老了要有老有所安
八神与三奇六仪的关系使事物的得失和突出爆...
王阳明:心妄动,行不专,事不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