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钱找政府——义务教育办学新观念

没钱找政府——义务教育办学新观念

     2007年,参加教育部召开的“部分省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座谈会”,听了与会者的发言,以及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财务司司长陈伟光、监察局局长刘金平等领导的讲话之后,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表达为:“没钱找政府——义务教育办学新观念”。

      一、“治理教育乱收费推动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田淑兰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这几年,我们教育战线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2003年至2005年,我们全力遏制教育乱收费在全国蔓延的势头,清理规范各种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边治理,边规范,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高中教育“三限”、规范改制学校等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2006年开始,我们从治标逐步走向治本。这就是:新的《义务教育法》出台,在全国启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之后,我们具备了规范教育收费,杜绝教育乱收费的环境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在全国实施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全国性的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回顾这一过程,田部长感慨颇多。她认为,现在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好得多。这利益于教育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利益于全国教育战线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应该看到,正是我们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我们为增加教育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服务的范围创造了条件。不然的话,我们要求增加教育投入,许多问题的界线就说不清楚,我们也没有理由一边要求政府增加教育投入,一边向老百姓征收名目繁多的各种教育收费。

     谈到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陈司长认为:这当然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与我们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的成就分不开。我们在治理教育乱收费方面的所有成就、治理教育乱收费中反映出的各种教育投入不足的信息都会直接反映到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那里。因此,可以说:治理教育乱收费推动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自2002年初,我到教育厅工作后,就分管教育督导工作,可以一直参与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探索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从农村费税改革开始,废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到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体制,一步步推动着农村义务教育实现由农民办向政府办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工作的不到位,一开始可以说,每一步行动都带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短暂的阵痛。每当这时,教育界总有人担心:政府能保了义务教育吗?政府既然保不了,为什么不给我们政策空间,让我们多渠道筹资办学呢?每当这时,我总是告诉大家:宁愿忍受暂时的困难,也要推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现在看来,这是对的。

      二、“任何人都不能再有义务教育靠多渠道收费来办学的幻想”

     姜司长的发言非常旗帜鲜明,他说:在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之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在向老百姓乱收费。中央要求,在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过程中,决不能允许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不管你有多少理由,中央出台的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政策都要坚决执行。我们决不能因为教育乱收费,而干扰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这一个大局。

     过去,我们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主要是靠老百姓,靠多渠道筹集经费来进行的。这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今天,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任何人都不能再有义务教育靠多渠道收费来办学的幻想。

      前一段话,是姜司长在3月30日晚上的预备会上向大家讲的;后一段话是31日他在听了与会十个省的发言之后讲的。

     说实话,30日晚上听了姜司长的讲话之后,我还有些疑问,这就是:我们在建立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错,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也是事实,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也仍然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说:在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之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在向老百姓乱收费呢。但是,经过31日一天的交流,特别是听了领导的讲话之后,我非常认可姜司长的上述思想和观点。因为,我们确实不能因小失大,我们确实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这是教育发展的大局,这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普九”欠债、高中发展欠债、高校发展欠债,等等。在一些学校,常常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我们教育界,曾经大力倡导过: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花虽人的钱办自己的事。

     在我们教育界也曾经宣传过,某某局长、校长能力强,负重前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教育发展很快。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在前几年我参加的会议上,周济部长就说过,我们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责任感、事业心都很强,在政府教育投入普遍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对的,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必须看到,教育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我们再也不能靠学校自己货款负债办教育了。

     4月1日,姜司长再一次明确指出:必须树立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的观念。所有教育发展的项目都要与政府公共服务挂起钩来。

     在这里,他指出:学校不要承担无限责任。要逐步建立公共教育服务的投资标准与相应的政府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标准。说到底,就是政府给多少钱,教育就办多少事。教育要发展找政府,教育发展没有钱找政府。

     他以各种专题教育,像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奥运教育等等为例指出:这些教育都很重要,但不能要求学生人手一册。你想进学校可以,你政府及有关部门花钱免费送给学生就是了。做不到,就不要让学生人手一册。

      刘局长在会议总结中也强调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需求,就找政府。

      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公共教育投资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

     有些省市的同志在发言中指出: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对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还是很低的,还是不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的。

      对于这个问题,基教司、财务司的同志们还是非常清楚的。他们说,早在几年前,财务司就组织有关专家测算过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基本需求。当时,按照物价水平和中小学教育的基本需求,小学公用经费一年不能低于300元、初中不能低于500元。这还没有考虑到后来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小学开设小学、中小学开设计算机以及远程教育等到方面的需要,如果加上这些基本需求,小学生一年一个人的基本公用经费至少不能低于400元,初中生至少不能低于600元。

     显然,我们不能不说教育部不知道中小学校需要多少公用经费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据说,到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可能会公布实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基本标准。也就是: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不能低于300元、初中不能低于500元。也就是说,到那时,全国即使执行了这个标准,也是一个低水平的,甚至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标准。

     以山东省为例,从今年开始,包括过去的杂费和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内,小学生平均一年也就是240元、初中生也就是340元。在这种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下,我们的中小学怎么发展?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必须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我们怎样做才能实现教育资金效益最大化?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让家长交钱搞活动要完全自愿

     在任何国家,义务教育固然要靠公共财政来保障,但也不是不需要捐资助学,也不是不向家长收一分钱。我到英国考察,到澳大利亚考察,他们的中小学都存在向家长集资、或者举行某项活动,如春游、野外考察,向家长收费的现象。

     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完全禁止这种行为。这是我参加昨天的座谈会始终存在的一个疑问。好在,陈司长谈到自己经历的一个例子。他说,自己的孩子学校组织春游,学校要收费,就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了一张明白纸,上面把学校要搞什么活动,交通、用餐等各项费用需要交多少钱,你愿意不愿意让你的孩子参加,应该注意什么事项,等等,都写得很清楚。参加不参加都要签字,参加就交钱,不参加就不交钱。学校这件事办得就很好,也没有听说有家长因为这件事举报学校乱收费的。

     听了这个案例,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疑惑。

     当然,中国的事情复杂就复杂在,事情一开始本来很单纯、很好的,但慢慢就走样了:自愿变成了变相的强迫,不盈利的变成了盈利的,该公开的不公开了,甚至搞各种各样的名目的搭车收费,等等。

 

     2007年4月1日星期日 11点20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个县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结果
[BDSP]取消“小学借读费”,谨防乱收费变种
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走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如何改革?
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国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