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报告公布:病变仍聚焦肺部 其他脏器损伤证据不足

2月16日凌晨,全国第一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完成,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

专家表示,由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对于探索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的病理改变、疾病机制等有重大帮助,并能从根本上探究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如今距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12天后,尸解报告公布,报告明确称,新冠肺炎病变仍聚焦肺部,其他脏器损伤的证据不足。研究结果发表在《法医学杂志》,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结果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对于心肌及心外膜、肾脏、脾脏、消化道器官、脑部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害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具体来看,从尸体检验大体观判断,本例死者肺部损伤明显,炎性病变(灰白色病灶)以左肺为重,肺肉眼观呈斑片状,可见灰白色病灶及暗红色出血,触之质韧,失去肺固有的海绵感。切面可见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并可见纤维条索。对照复阅患者入院第20天CT片,见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以左侧为重,双下肺可见纤维条索影。

由此,《报告》认为,考虑影像学所见磨玻璃状影与肉眼所见肺泡灰白色病灶对应,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此前由新冠肺炎死者尸体穿刺取样获得的组织局部病理学改变提示,新冠肺炎病理特征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引起的病理特征非常类似,但从此例系统解剖大体观察,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考虑可能与此例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仅15天,病程较短有关,有待更多系统尸体检验资料及组织病理学验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例新冠肺炎逝者的遗体解剖,背后有哪些故事?专访法医刘良
人体脏器解剖图
“着急”的病理专家刘良:死亡病例过千,尚无一例病理解剖,早一点做可以多救几个人
首例新冠肺炎遗体解剖报告发布;0224-0228疫情关键词解读
独家视频丨专访法医学教授刘良:新冠肺炎逝者尸检病理结果将很快揭晓
从肺炎到脏器衰竭,新冠病毒毒在哪儿?是否留有后遗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