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庭院经济,为何中央一号文件要提到它?


2023年2月13日,本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借助庭院经济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自身)发展动力

一号文件所说的“庭院经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国家对它如此重视?怎么样能让才能发展“庭院经济”呢?答案就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之中~


 0
1 

  什么是庭院经济?

庭院指院落及房屋周围闲置的空地。

庭院经济则是以庭院作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为家庭和社会提供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家里的院子,创造经济收益。

庭院经济其实自古有之,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上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里面有一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其实都能看出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在院子中开展生产活动。

传统庭院经济面貌 | 图源网络

传统的庭院经济有这些特点:主要为满足家庭需求或小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大田生产(指在大片田地里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互为补充;产品以肉、禽、蛋、奶、菜等食品或者一些手工日用品为主;从事生产人员主要是家庭成员,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经济效益较低

这种传统的利用方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庭院的潜力。其实庭院虽小,但利用好了,完全可以创造更多收益,成为脱贫致富的“宝地”。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开发方式该如何转变,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

 0
2 

  如何发展庭院经济?

要想经济收益高,咱们得理顺发展的思路。

第一个问题:庭院可以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呢?

一要专门化,因地制宜,适合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样的产品(服务)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二要市场化,面向市场,用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在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可以避免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发挥地方优势,打造特色产品)

但要做到这些,只靠农户自己是比较难的,所以需要政府和企业做好引导工作,站在更高的层面做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做好规划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第二个问题:如何保障生产(开发)顺利实施呢?

单靠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埋头苦干肯定不行,还需要物资、资金、人才、技术、创新、信息齐上阵。当然,交通、通讯、水电、能源等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大要素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现代农业产业庄园 | 图源:新华网

有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农户不会用怎么办?别着急,可以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素养;在农民遇到各种问题时,还可以让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电商企业提供帮助。(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接受专业人员培训 | 图源:新浪财经

第三个问题:如何推广宣传?

想要让生产出的好东西家喻户晓,就离不开各种媒体宣传,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要积极打造品牌,结合网络直播,利用电商的方式,加大推广力度;还可以请一些在庭院经济中获益的地区或农户总结成功经验,发挥示范效应。(注重宣传推广,树立示范典型)

大批收购万寿菊场景 | 图源:新浪财经

齐齐哈尔市东胜村特色产品小毛葱、紫皮蒜形象标志

图源:腾讯网

前期周密规划,中期高效执行,后期做好推广,把这几个环节好好落实下去,庭院经济未来可期!

 03
 

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影响

“小小庭院”被写在了中央一号文件里,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发展庭院经济,可以助力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三个层面来解读这个问题。

  • 经济


✓ 充分利用空间,优化利用资源

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原本闲置的土地资源重新发挥作用,赋予了特色农副产品资源更高的价值,也将独特的乡村环境资源展现给大众,真正实现了物尽其用。

✓ 经营门槛较低,拓宽增收渠道

有些农民拥有的资源有限、资金短缺。既不能实现非农就业,也无法进行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在仅有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情况下,开展庭院经济或许是他们实现创收、巩固脱贫成果的最优选。

庭院种植的的中药材盆景 | 图源:新浪财经

✓ 生产模式多样,适应市场需求

庭院经济生产经营方便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面向市场。典型的庭院经济模式有:

【种植型】种植与大田作物差异化、互补性发展的特色作物,除传统的蔬菜、水果、花卉外,还有发展中草药、食用菌等特色产品。

村民在园内查看中草药长势 | 图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养殖型】主要饲养畜类、禽类、水产等适合庭院养殖的特色优良品种。

图源:央广网

【加工型】通过建设家庭工厂或家庭作坊,进行农副产品初加工、深加工或手工制品加工。

整理柳编手工艺品的村民 | 图源:新华社

【服务型】将农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如发展餐饮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

图源:云南网

【综合型】多种模式共同发展,如“种养结合”“农文旅结合”等。

四川省遂宁市某文旅园区 | 图源:新浪财经

  • 社会

✓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中剩余劳动力的生计问题有待解决。庭院经济就有效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妇孺、老人都能参与进来,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 继承和发展传统技艺和文化

庭院经济在输出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挖掘和发扬乡村中的非物质性的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既赋予庭院经济以文化底蕴,彰显其文化价值,也有利于传统技艺和文化的继承发展。

苗绣非遗工坊


  • 生态

✓ 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庭院经济模式探索的推进,人们开始重视庭院经济与生态环境相融合,推进乡村生态建设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庭院生态化改造示意图 | 改绘:掷笔三叹

图源:《基于脱贫和环境改善目标的寒旱地区农村庭院生态工程》周传斌

本文的笔记,小编已经准备好啦,拿走拿走

有收获的话,记得点赞哦。



 04
 

  做完题目再走~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下图展示的是一种优化的庭院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参考答案 
(上下滑动查看)

1.C

【解析】由图中暖猪舍和地下冬储窖可推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包括家中原有的老年人、农村妇女和冬季因城市用工减少在家停留的青壮年劳力),该优化模式庭院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C项正确。庭院经济占用土地资源较少,A错误;北方地区水热条件时空差异明显,不可概括评价,且该模式可人为控制水热组合,对自然水热条件要求不高,B项错误;该模式对技术的需求较低,先进技术优势并不明显,D项错误。

2.D

【解析】由图中暖猪舍和地下冬储窖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沼气池的热量和大棚的保温作用,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故D项正确。这种结构没有起到节约地面空间的作用,A错误;沼液污物是否溢出地面、提供大棚肥料的多少,均和猪舍的位置无关,B、C错误。

3.B

【解析】庭院经济可以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B正确。粮食生产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土地,主要在大田生产中进行,不适合庭院经营,A错误;庭院经济吸引城市人口进入农村,如缺乏监管,则可能带来环境压力,C错误;庭院经济能优化利用资源,但资源消耗量并不会降低,且庭院经济主要输出农副产品、加工产品或服务产品,而不是从事能源生产,D错误。



【参考文献】

[1]周传斌,陈灏,张付申.基于脱贫和环境改善目标的寒旱地区农村庭院生态工程[J].环境工程学报,2022,16(09):3125-31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振兴新模式---庭院经济
获嘉县生态庭院经济项目建议书
农村庭院种植生态农业模式与案例探析
庭院经济,小而美也能成其大
浅析庭院经济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庭院经济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